[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个歹徒杀了七个孩子,杀人者该不该杀?
 
{返回 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67

居士:一个歹徒杀了七个孩子,杀人者该不该杀?

宽见法师:“杀人者,该不该杀?”其实这个问题不确切。打个比方来讲,我们国家该不该设警察局?警察局里头有好警察也有坏警察,关键是我们要做一个好警察。大家注意到,我们这儿好像没有天王殿。大家看过四大天王吗?你看那个四大天王,横眉怒目啊,看到没有?你看,菩萨是慈眉善目,金刚是什么?这叫做忿怒相,大威德。听得懂吗?其实啊,四大天王,就是我们寺院的警察局。那么,菩萨慈眉善目跟这个金刚的横眉怒目矛不矛盾啊?不矛盾。你看,我们学校的老师教育大家,我们的医生为大家治病,跟警察局去抓犯人,矛不矛盾?不矛盾。关键你是以一颗什么心?明白没有?打个比方来讲,警察局去抓这个犯人,是因为恨他吗?是因为嗔恨他,所以想去消灭他吗?不是,是为了慈悲他,为了救他,所以说才把他抓起来。这才是真正的警察,明白没有?我们的四大天王横眉怒目,是带着慈悲心去横眉立目,你看,佛也要降魔呀!但佛的降魔跟我们的杀人一样吗?不一样,佛是以慈悲心来降魔,降魔是为了救魔。而不是因为嗔恨心要害魔。日本鬼子到中国来杀人放火,要不要抵抗?要,但我抵抗他是为了什么?不仅仅是为了救助我们同胞免于死难,同时也是因为慈悲这些日本鬼子不要造杀业,从此堕入无量无边的地狱,这就是菩萨精神。

在佛的本生故事里头,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昔日为船主,大船啊!载着五百商人到海上取宝,大家知道,海中有宝贝啊!这五百商人不是一般人啊,都是大菩萨的化身。但是船上有一个坏人,这个坏人一心想谋害这五百商人,然后把那个财宝据为己有。释迦牟尼佛有神通啊,他是船主,是船长,他有神通,他看得出这个人有坏心眼儿,想害人,但是怎么劝他不听:“我就是要害他,你管得着吗?”释迦牟尼佛一看,怎么劝他都不行,但是一想,这个人如果杀了这五百商人,这五百商人都是大菩萨啊,他如果杀了这五百商人,将来要堕到地狱里头,受无量苦,永世不得出离。于是释迦牟尼佛就生起大慈悲心,为了救这五百商人,同时更为了救这个坏人,使他不落地狱,宁愿我造杀业,不使他造杀业。于是他把这个坏人杀死了,他因为杀死这个坏人,不但没有造恶业,反而圆满了无量无边的功德。

但是你要记住,他不是以嗔恨心杀这个人,他乃是以大慈悲心杀这个人。他不是为了杀他而杀他。我们警察局也如此,警察局惩罚犯人,把犯人抓起来,不是因为恨他,而是为了什么?救他。你看,大家听说过吗?家里头有慈母,还有什么?严父。对不对?有时候父母亲也会呵斥儿女,你呵斥儿女是因为恨他吗?是因为想害死他吗?有时候甚至会打他,打屁股,是为了想害他吗?不是,是因为爱他,想要使他好。所以这样的父亲是好父亲,那跟一个歹徒绑架你的孩子想要害他,一样吗?这一点很重要。

杀人对不对?这跟杀人没有关系,关键是为什么要杀人,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佛法不能仅仅用我们自己的知见去衡量,一定要听经闻法,否则你根本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佛用的是慈悲心啊,不是嗔恨心。我再讲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宰相,告老还乡,退休了,他回到家里头,也是一方旺族啊。当地人都很尊重他,可是就有一个小流氓,他就上宰相家里去撒野,他就到宰相家去耍无赖,宰相不跟他计较。宰相要想捏死他,是不是像个小蚂蚁似的,是不是?但宰相一想:唉呀,他不过是一个社会上小青年,我一个宰相干嘛跟他计较啊?宰相肚里能撑船啊,算了,不跟他计较。后来过了三年,这个小青年因为犯了大罪被抓起来判刑了,判了很重的刑。这个宰相,听说这个事情之后,怎么办?是不是拍手称快啊?反省自己:“唉呀!我三年前做错了!其实我应该对他稍加惩戒,这样的话他就会知道错了,有所畏惧,就不会越演越烈,最后犯下大错。

我们社会上的政府部门、警察部门、公检法他们更好修行!只要他们做一个好政府官员,清净廉明,能够保护善良,惩戒罪犯使他不敢再犯,那么他们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返回 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里面不讲第一因,是吧?
下一篇:闭眼念佛或打坐的时侯,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像,请师父开示。
 听闻佛法,把上师当做佛吗?
 如何修行能见到空性?空性是什么?怎么定义和描述?
 怎样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战胜身体里的“小我”?
 各种痛苦的程度,与福报大小有关系吗?
 皈依后要天天做功课吗?
 世俗中太累了,又不能出家。那该怎么办啊!
 我们为众生发愿、回向,又不是实质性的帮助,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有的时候很害怕,怀疑自己,觉得你这个做的对不对...怎么回事,应该怎么..
 有人一种说法,“阿弥陀佛说了,女人即刻让你变男身,成佛。”师父怎样看?..
 善行对治力,如果没有达到三轮体空,那么所做的善行也有尽除业障的力量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47经 东园经第三[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兼济的普贤行——沈家桢“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的提要”读后(郑僧一)[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下册) 十 净心品[栏目: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六日[栏目:佛源法师]
 天真烂漫的小居士们[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栏目:大安法师]
 心存悲悯,饶益有情[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