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提纲和思考题之一 第一章 明成佛之因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8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提纲和思考题之一

宽见师父授课
弟子※※整理(课堂笔记)
 

第一章 明成佛之因

一、为什么要立志争取无上菩提

   宇宙间的一切万法不外乎轮回和涅槃两大范围。言轮回者,其性是空,其相是谜,其内含则是(彻头彻尾的)苦痛。言涅槃者,其性(亦)是空,其相则是一切迷乱之消失,其内含则是于一切苦痛得到了解脱。

由问答的方式得出结论:轮回是一种迷乱相,其痛苦非常巨大,长夜漫漫永无自了之期。因此,我们要(觉醒,立志)从今天起就要作争取无上菩提的努力。

二、怎样争取无上菩提——即本书的主题

   无上菩提之因是如来藏;

   无上菩提之所依是(具有暇满之)人身宝;

   无上菩提之缘是修行所需之助缘;

   无上菩提之方便是(菩提道上所)修行的方法;

   无上菩提之果位是具足三身之佛陀;

   无上菩提之事业是(佛陀种种应化之度生)事业。

三、成佛之因——如来藏

1、由问答的方式得出结论:任何一个众生,只要经过真正精勤的努力,都一定能够成佛,因为,

  我们一切众生都具有成佛之因——如来藏。并有经论为作证明。

2、众生具有如来藏的三个原因:

(1)法身空性遍满一切众生。

(2)法性真如无差别。

(3)一切众生皆悉具足佛种性。

3、五种差别相:

A“断灭种性

B.不定种性

C.声闻种性

D.缘觉种性

E.大乘种性

由六门分叙:

(一)类别。

(二)体性。

(三)名称。

(四)大乘种性超胜二乘的原因。

(五)表相。

违缘四种:

一、生于“无暇”之处。

二、无任何学佛之习气。

三、趋入邪道。

四、障道之罪业。

顺缘二种:

一、要遇见那些能够开示正法之人为助,此为外缘。

二、心意能够如法的去与各种善法善行相应,此为内缘。

F.大乘种性之征兆

四、对五种种性的总结

大乘种性乃成佛之近因,而声闻缘觉种性虽然最后终成佛道,仍是属于远因的。不定种性者,则有的是属于近因,而有的则是属于远因的。至于断灭种性(或阐提性)者,亦只是一种密意的方便说,(用来警示此类人)成佛之遥远(及艰难)而已,并不是说他们绝对不能成佛的。所以这是属于“极远因”一类的。

思考题:

1、我们应当如何来听闻佛法?(或:听闻佛法的正确方式是什么?不正确方式又是什么?)

2、请大家从胜道宝鬘集中找出50条对自己最有启发的,最一针见血指出自己习气的教言,从中再筛选出20条,乃至10条,以此十条提醒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努力,作为自己的生生世世的座右铭。

3、观察自己具备哪个种姓的哪些特征?以及你今后准备立志怎么做?

4、观察自己具备哪些违缘?不具备哪些顺缘?以及你今后准备怎么做?

5、你是否具备大乘种性的几个征兆?你准备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今后的身、语、意要做出什么调整、修改和努力?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提纲和思考题之二 第二章 明成佛之所依
下一篇:宽见师父深圳开示(简要记录)
 《修心八颂》讲文六 疾断烦恼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3 无畏施
 闻思修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10 不偷盗的利益之常怀布施的念头 ..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5 不偷盗的利益之十方赞美
 《修心八颂》讲文十五 暗取他苦 下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3 深信因果才能“正见不动”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3 不偷盗的利益之多人爱念
 如何正确听闻佛法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6 不偷盗的利益之不忧损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如来为什么是无所来,亦无所去?[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修行心法次第[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人死之后,如冰归水[栏目:拈花说禅]
 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二十七集[栏目:圣宇法师]
 除离婚难 转丈夫心 横逆皆消[栏目:感应事迹[网络搜集]]
 星月菩提[栏目:林清玄·菩提系列全集]
 加行班小结 寿命无常三[栏目:达真堪布]
 二七 沙门果经[栏目:长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四三)[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