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田的耕耘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3
心田的耕耘
 
  凡事不要只是“想”,要更进一步静“思”,思是“田”字下一个“心”,心田需要耕耘。在耕耘之前,要先拔除杂草;如同把事业、家庭、个人的烦恼都放下了,将心地清理得干干净净,就能“从心出发”,真正去了解人生的价值观。
 
  很多人常为了事业、家庭,用尽心思去“想”,而想出不少烦恼;因为一般人大都会操心有形有相的事物。看看“想”这个字,就是“相”字下加一个“心”字。
 
  记得十余年前,正值筹建慈济医院之际,有位女士不但很用心地投入,也带领先生一起加入劝募行列。夫妻同心同道同志,很多人都觉得这对夫妻真幸福!
 
  但是那位太太说:“我要感恩慈济,给我一个幸福的心灵。”我问她:“你以前不幸福吗?”她说:“是啊!过去我心里很苦。”
 
  我就问她先生:“你怎么会让太太不幸福呢?”他说:“我所有的钱与权,都交到她手中,连我要花钱还得向她伸手,还有什么不是她一手掌握?”
 
  我就问太太:“那你怎么说不幸福?”她说:“是啊!我先生什么都给我了,但是我却一直认为不够,每天看着存折,想着:那上面的数字,还要存到何时才能再多一个‘零’。”
 
  我问她:“多一个‘零’的快乐,能维持多久?”她若有所悟地说:“对啊!到底能维持多久?实在是没几天。过了这几天,一样又是苦苦追求。”
 
  后来,她把“追求”转为“付出”,把心力用在慈善工作。有一天她告诉我:“师父,我快要‘归零’了。”当她追求很多数字的“零”,真的很辛苦;一但贪的欲望归零时,反而自在快乐。
 
  所以,凡事不要只是“想”,要更进一步静“思”,思是“田”字下一个“心”,心田需要耕耘。在耕耘之前,要先拔除杂草;如同把事业、家庭、个人的烦恼都放下了,将心地清理得干干净净,就能“从心出发”,真正去了解人生的价值观。若能用心思考  是怎么来的?人生有什么目的?将来要往何处去?明白了人生的道理,身心便能轻安自在。
 
  每个人的价值观各有不同,有人以为名、利、享受是人生的目标,其实,人生真正的目标,应以大众利益为考虑,譬如求利,不要只为自己的自私小利打算,要求服务众人之大利;谈爱,不要只专注在自己的私情小爱,要散发普天下的大爱,这就是人生的“宽达”观。
 
  若能如此,心田就会更宽阔,再播下良善的种子,用心耕耘,人生就能更丰收。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人一善,爱洒人间
下一篇:难忘的回忆
 期待大同的世界
 人世无常
 甘愿做,欢喜受
 烦恼来自“小爱”的束缚
 人生有爱无憾事
 幸福人生,诚敬悦服
 心灵的资粮
 抢救灵魂
 让家庭充满温暖
 贪欲的可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十八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四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妙法莲华经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栏目:白话佛经]
 《显扬圣教论》中的因明[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六 佛教称谓注意事项[栏目:佛教丛林观]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菩萨道的布施修行义[栏目:法藏法师]
 于持戒中照见觉性[栏目:禅林衲子心]
 某人得业障病,我帮他按摩,请问我会不会因此承担他的业障?[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初坛传授沙弥戒[栏目:戒律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