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慧与烦恼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1
智慧与烦恼
 
  只要有心,时时都是修行的好机会。待人处世要常怀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若能如此,内心自然会平静、祥和,智慧与禅定即能不求而得。
 
  智慧与烦恼就如天平的两端——烦恼多,智慧就少;烦恼若能减轻一分,智慧就能增一分。倘若能敞开心胸,多去关怀社会、利益人群,内心就没有空间装载烦恼。
 
  修行就是要学习去除烦恼,让自己拥有平静的心,境界自然明朗;心若不静,外境也会随之紊乱。
 
  有则小故事——有个人遗失昂贵的名表,十分心急,赶紧请大家帮忙寻找。
 
  于是很多人都热心地帮他找,但是翻箱倒柜四处都找不到,最后大家找得精疲力竭,只好稍作休息。手表的主人又难过又着急,此时有位年轻人自告奋勇,要单独再去找。
 
  他请其他人在房外等候,自己走进房间里,却坐着如如不动。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要找东西,怎么一直没有行动?大家静静地看着这位年轻人,究竟要做什么。
 
  坐了一会儿,年轻人突然站起来,钻进床下,出来时就拿着手表。大家兴奋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手表在床底下?”
 
  他说:“心静下来时,自然可以听到手表的滴答声,就知道表在哪里。”
 
  当我们心静下来时,就能敏锐地听到外界很多声音,有往来的汽车声、高空的飞机声、窗外的虫鸣鸟叫声等等,种种声音历历可辨。倘若在静中能多用心,智慧便从中而生,这也就是正念、正定。
 
  正定是指内心无邪思、无邪念、无烦恼。近年来有许多人喜欢修学禅坐,其实日常生活中,担柴挑水、行住坐卧无不是禅。譬如:很久以前有位小沙弥从小就在寺院中修行,他每天勤奋地和大众轮替职务,不是种菜就是做厨房的工作。
 
  有一天,他在厨房摆放碗筷,老和尚看到,就问他:“小沙弥,你在做什么?”
 
  小沙弥回答:“我在摆碗筷。”
 
  老和尚又问:“你的心在想什么?”
 
  小沙弥说:“什么都没有想。”
 
  老和尚就说:“可惜!你现在如果想着『和大家结好缘』,欢喜地摆碗筷,等会儿有很多人来吃饭,你就已经和大家结了好缘,这样就是正精进。”
 
  这则故事正是告诉我们,只要有心,时时都是修行的好机会。待人处世要常怀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若能如此,内心自然会平静、祥和,智慧与禅定即能不求而得。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本《静思语》救了我
下一篇:忍辱的毅力
 端正身心诚实待人
 智慧领导者
 难忘的回忆
 有爱永远行得通
 做就对了
 老而弥坚
 无价之宝方为贵
 不要钻牛角尖
 不明事理徒恼乱
 为富不仁的董事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行讲记 第四讲 前行备忘录-总说要义-身清净非令心净[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念佛四十八法 21) 许愿持名 Vow to Recite the Buddha’s Name[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菩萨学处·第六讲 念佛见佛话无生(之二)[栏目:普献法师]
 随缘成长 序[栏目:郑石岩教授]
 佛法是迷惑走向觉醒的教肓[栏目:慧语禅心]
 密宗只有富人才能修,穷人只能修显宗这种说法对不对?[栏目:四龙吞珠仁波切]
 59.如何认识益友和损友[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憍赏弥僧团 常念死亡带来和平[栏目:法句经要义]
 降伏其心 一 信仰是学佛的根本[栏目:万行法师]
 9 生命之光[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