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理直气要和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8
理直气要和
 
  修行就是要去除习气、调伏自心,学习如何对治自己的心态,一次改不过来,二次、三次持续地改进,只要真正下定决心,就一定没有困难。
 
  我常强调“调心”,因为心调好了,自然语言行为就会表达出来,这就是身、口、意三业平行,所以起心动念,对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影响深远。
 
  有人会说:“心不好,别人又看不到。”其实经常累积坏的念头,很自然地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而发脾气;脾气就是累积而来的习气,遇见不顺心的事,就会表现出不好的脸色,说出不好听的话。
 
  例如“发脾气”就是累积而来的习气;只要看到不顺眼的事,听到不如意的话,就会表现出不好的神情,这都是习气。如果任由习气积累,不当的起心动念,也会变得理所当然。
 
  有位慈济委员曾分享,诉说自己婚后二十多年过的痛苦日子。她的婆婆受的是传统礼教规范,认为“查某人憨憨地呷,憨憨地做就好(台语)”,彼此观念的落差及代沟,致使婆媳之间产生摩擦,而先生的大男人主义,不懂得温柔体贴,更让她想放弃婚姻。
 
  后来一位慈济委员带她走入志工的行列,她亲眼见到种种苦难的众生相,才发现自己的处境其实很好,不愁吃穿、生活无虞,却自我折磨得几近发疯。尤其当她看到“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这句静思语时,更犹如当头棒喝。
 
  她也曾自我反省,尽管很想做个好媳妇、好太太,却常常爱发脾气,说话直接,不替对方着想,心中更是充满怨气,而常常觉得:我比较有理,有理为什么不能解释清楚?
 
  其实,“理直气壮”就容易“得理不饶人”,若觉得自己最有理,就要和人争到赢为止,这样的人生不是很痛苦吗?她慢慢地明白“理直气要和”、“得理要饶人”。心念轻轻一转,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也会减少了。
 
  她看清自己的缺点后,才明白为什么先生假日不肯陪她,婆婆也不疼惜她,她决心修正自己的态度。看到她的转变,不仅婆婆惊讶,先生也很高兴。
 
  如今,她的婆婆高龄九十多岁了,有时会自怨自叹:“我这么老了,已经没有用了。”
 
  她就告诉婆婆:“您是我们的宝,正因为有您在,我们才有孝顺的机会!”婆婆听了就很安心。
 
  当自己的儿子要娶媳妇时,自认曾做过失败的媳妇,她很担心也会是个失败的婆婆,就鼓励年轻人婚后自组小家庭,但是儿媳却选择住在家里。
 
  她一方面高兴,一方面也担心万一和媳妇处得不好怎么办?于是她就对儿媳说:“大家住在一起最好,但是相处上若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沟通,因为妈妈有时候也会有无心之过。”
 
  自从改掉不好的习气,她每天都过得很欢喜,因为真诚的对待,三代婆媳之间和乐融融,有婆婆让她尽孝道,有媳妇让她疼惜,怎能不欢喜!
 
  修行就是要去除习气、调伏自心,学习如何对治自己的心态,一次改不过来,二次、三次持续地改进,只要真正下定决心,就一定没有困难。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对不起,失礼了
下一篇:放下即自在
 时间的价值
 心灵的资粮
 缺爱的富翁
 给阎罗王的一块钱
 关闭贪欲之门
 瞋为毒之根
 习贤良断恶行
 勿以恶小而为之
 六十元旧台币
 善恶一念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圆满平等性自解脱论本颂[栏目:无垢光尊者]
 生死事大[栏目: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