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7

《广论奢摩他04》

讲授: 雪歌仁波切 2007-03-23

我们上次讲到的段落是止跟观的本质,这是第三个项目。整个大纲里现在进行到第三个项目。

止跟观的本质怎么去区分?就止和观的本质而言,二者都不是心王,是属于心王眷属的心所。止是一种等持,是一种比较特别殊胜的等持;观是一种胜慧,胜慧是一种心所,是一种比较特别、比较殊胜胜慧的心所,所以二者都是心所。

止的对境有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观的对境也有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二者都齐备。除此之外,有人主张二谛之中,譬如说胜义谛的空性,只能当作观的对境,不能当作止的对境,这个说法就不对了。所以我们前面就有二个重点,第一个是止的本质跟观的本质,无论如何,止跟观二者都不是心王,都属于心所。第二个是就对境来讨论,止的对境也有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观的对境也有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因此二谛都是属于它的对境,不是只有其中的一个,这是第二个大纲。

第三个大纲,从有境方面来分类。有人说,就有境本身明晰的力量而言,止不具有明晰的力量,观才具有明晰的力量。至尊仁波提出这是不对的,这是第三个大纲。

(广论340页)「有说内心无分别住,无明了相。说名为止,有明了力说名为观,此不应理。」上次谈到的地方还有一个重点,讲到对境的部份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这是止跟观二者都缘取它,但彼此总是还有一点点差别。一样都是缘取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二谛。上次谈到,缘取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的无分别影像,这是止。缘取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的有分别影像,那就是观,这是二者的差别。这是上次所谈到的重点,这个要记住。

我们现在讲的是第三个段落:至尊仁波切怎么做一个说明呢?有人这样主张,若从明晰和力量来说明止跟观的差别,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佛经里面佛陀的开示,跟慈尊所写的《大乘经庄严论》,莲花戒所写的《修次第篇》等内容,都互相违背,而且这种主张有极大的错误。错误是在最后面那一段,「又无分别心有无明了之力者,是因三摩地有无沈没之差别,以此为止观之差别,极不应理。」这是很不合理的。

以一切奢摩他、一切的安止,皆须离沉没,凡离沉没的三摩地,心一定有明净分,一定有明晰的部份,所以前面的主张是一个大的错误。另外说,有没有明晰?有没有力量?把它当作是止跟观的差别。实际上,有没有明晰和有没有力量,这是在等持的时候,是有沉没、还是没有沉没的差别。

没有明晰、没有力量的意思就是沉没。若是沉没,就不能当作安止。如果是安止,应该是把沉没去除掉,把沉没去除掉,这样的安止就有明晰又有力量。这是安止本身在修观的时候,沉没到底有没有去除掉?这样的一个分类不能把它当作止跟观的分类。沈没有粗分沉没和细分的沉没,粗分沉没,差不多睡着了,讲的不是这个意思。

这里所讲的细分沉没,当然指的不是像心睡着一样,好像也是专一安住在对境上面的样子,对境也明晰的出现,可是补捉对境的力量不够,这种情况是细分的沉没。粗分的沉没,是对境不明晰,当心缘取对境时,对境没有明白出现,缘取的力量也不够,这是粗分的沉没。

细分的沉没是缘取对境时,明白出现很明晰,可是捉取的力量不够。明晰的有或没有,这是粗分跟细分的差别,明晰的部份消失没有了,当然这是粗分的沉没;明晰的部份已经存在,可是力量不够,这是细分的沉没。这些是跟安止的有没有,沉没有去掉的差别,而不是止与观的差别。因此之故,后面这个句子「故缘如所有性之定慧,是就内心证(有分别)与未证(无分别)二无我性随一而定。」这个不是证,是就内心有分别与无分别二无我性随一而定。

有分别、无分别要看前面339页,《般若波罗蜜教授论》谈到,「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无分别影像者,是止所缘;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别影像者,是观所缘。」证与未证要改成有分别与无分别。这可能是在刻板的时候有点错误之故。

故,缘如所有性。因此之故,缘取如所有性的安止跟胜慧怎么样做区分呢?就我们的内心,到底有分别还是无分别?对什么东西有分别或无分别呢?对二种无我性有分别或无分别,随意而定,不是说从心住跟不住来做分别或无分别的。这句话的解释是这个样子。这个不能当做证,证指的是内心的量去了知对境,证是了知的的意思,不能把这个解释成由量去了知对境。这应该是有分别或无分别,这是我们前面讲的,有分别影像和无分别影像的问题,最前面谈到定跟慧,就是指止跟观。

譬如说,缘取空性时,止也缘取空性、观也缘取空性,它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止缘的是无分别影像,观缘的是有分别影像。所以缘取空性的时候,所缘取空性是怎么缘取的呢?止所缘取的是它的无分别影像,如果缘取它的无分别影像来作观修的话,这是止。如果缘取空性时,以有分别影像来作观修,那就是观。

就空性而言,都是二者所缘。既是止的所缘,也是观的所缘,都是空性,它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差别处在前面已谈到,如果是止去缘取空性,所缘取的无分别影像进行观修,这叫止。如果是观,缘取空性时,就缘取它的有分别影像,缘取空性后,还要进行分析、观察,做各种的分析,这是缘取有分别影像做观修,这个时候就变成观。因此它的差别应该是缘取对境,缘取时,到底是有分别影像或是无分别影像。这是前面339页《般若波罗蜜教授论》讲述内容,所以应该要这样子来了解。

至于谈到,「故缘如所有性之定慧,缘如所有性止跟观」,如所有性又是什么意思呢?二种无我随一而定。如所有性举例子来说,要不是补特伽罗无我,就是法无我。缘取补特伽罗无我或缘取法无我,缘取任何一个来做观修的话,称之为观修空性。如果缘取它来观修空性时,不论是缘取补特伽罗无我或缘取法无我其中任何一个,所缘取的是无分别影像来观修的话,这就是缘空性的安止。

若是缘取补特伽罗无我或法无我任何一个,缘取它的有分别影像之后,进行观修,就成了缘空胜观,这二个有差别。

或者有人会说,「是就内心证与未证二无我性随一而定」,这个证与有分别、无分别有什么关系呢?从中文上看不出来,这个字差别不大。藏文中证悟的证,跟有分别、无分别只差一个字母,差在萨(藏音)的再后加字是有或是没有?藏文字刻板的时候要很小心、谨慎,往往只是一个字母,到底有或是没有,只要多一个字母,它的意义差别就很大,所以在许多《道次第广论》版本里面,写到这个萨(藏音)的再后加字就是证悟跟不证悟。应该是没有萨(藏音)的再后加字才正确,如果没有萨(藏音)的再后加字就变成有分别跟无分别,这样解释就可通。

如果是有证悟或未证悟的话,就是有萨(藏音)的再后加字,这样讲就无法解释了。因为,缘如所有性之止跟观,缘取空性后,止和观的差别是什么呢?就是有没有了知(证悟)空性的差别。

若止缘取空性可了知空性;观缘取空性也了知空性,不能说一个了知一个没了知,那完全不对了。因此,不能把它当作证,证就是了知,了知的意思就是量去缘取对境,这就完全不能够做解释,所以这个字应该不是证悟的证,应该是不加萨(藏音)的再后加字,是有分别跟无分别,这样才可以解释得通。前面的《般若波罗蜜教授论》或《解深密经》,都是这样解释的。都是解释止跟观的差别在什么地方?有分别影像跟无分别影像的差别。至尊仁波切完全顺着这个脉络、完全继承这个主张来做一个说明,从这里来看应该是没有萨(藏音)的再后加字,应该解释成:内心有分别与无分别,二种无我性随一而定

那么主要的分别在什么地方呢?差别何在呢?首先,缘取的对境是二种无我的任何一个,就缘取空性而言,一定要二种无我的任何一个,如果不是人无我,也不是法无我,就不能说是缘取空性的止,或者说缘取空性的观,所以说缘取空性的止观,对境一定要是空性。对境空性指什么意思呢?空性就是无我的意义。无我的意义只有二个,要不然是人无我、要不然就是法无我,所以这里说「随一而定」。随一,任一皆可,任何一个都可以,二种无我里面的任何一个都可以。

随意缘取其中任何一个之后,心中以什么样子出现呢?如果是止的话,缘取二种无我里面的任何一个之后,以无分别的方式,在内心理面呈现出来,这是缘空安止。如果是观的话,是缘取二者之中的任何一个,之后以有分别的方式,在内心理面呈现出来,就是缘空的胜观。应该这样子来作解释,所以缘空安止跟缘空胜观,应该这样子来作它的区分。

除此之外呢,「非就其心住与不住,明了安乐无分别相,而为判别」。非,就是不能这样子作解释。这是一个错误的主张,所以前面说,我的主张是这样子,如果不是这样子的一个主张,那么,你这样子的主张就不对了。底下就是指,前面有人这样子的主张。

首先,以无分别心住与不住,而且明了安乐,明跟乐都有;「无分别相而为判别」,这个以无分别相,已经作为一个基础了,在无分别相上面,有没有伴随明乐为主,有明乐的话,就是观;没有明乐的话,就是止。也有人这样子作解释的,把它当作止跟观的差别,这个解释就不对了。可见这里指出来的是对方的一个主张,有人主张有明乐伴随与不伴随,在伴随明乐情况之下的无分别,就是观;不伴随明乐之下的无分别,就是止。

无分别又是什么意思呢?这种主张,把无分别解释成缘取空性,缘取空性为什么叫做无分别呢?缘取空性无分别,就是不作任何思惟,把不做任何思惟当做缘取空性。当我缘取一个对境时,对境这个法(对境、所知)它是有吗?不知道!它是无吗?也不知道!而这样子,就把它界定为这个就是空性,所以,对境有?不能够承认,对境无?也不能够承认,因为都不了知啊!在这种了解之下,来进行观修,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观修空性,这样子就称之为无分别,这是对方的主张了。

无分别就是缘取空性,把它当作无分别,这样的一个无分别。假设它是伴随明乐缘取空性的无分别,这是缘空的胜观;如果它不伴随明乐缘取空性的无分别,这是缘空的安止。以明乐的有无,来作为它的区隔,这里讲「而为判别」以这样子来解释,把无分别当作就是缘取空性,有没有明跟乐,为一个区分点,有的话就是胜观;没有的就是安止,有人这样子来做解释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非就其心住与不住,明了安乐无分别相,而为判别」不能以这样子,来作为一个判定的标准。为「以心未趋向无我真实者」就是内心没有了解二种无我的人,「亦有无量明乐无分别三摩地地故。」这些也都有无分别的等持,这些都有。这里所谈的无分别,是将它界定为了悟空性,那么空性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了。

怙主龙树的《回诤论》谈到,应成派的主张是这个样子的。应成派不主张唯有,也不主张唯无。这句话有人给它做了解释,后代很多人去解释这句话。讲到应成派究竟的见地是什么呢?那就是对于一切万法是有呢?不知道!一切万法说是无呢?也不知道。怎么说它呢?不知该说它是有;也不知道该说它是无,这个就是应成派究竟的见地。

为什么呢?因为怙主在「回诤论」里面讲的,应成派不主张有,也不主张无,就从这个词句,来做一个界定,就说应成派的究竟见地,说万法是有,他也不知道;说万法是无,他也不知道,所以,不知道是有,也不知道是无,像这样子就是了悟空性,就是了知空性了,如果是这样子,就等于不能思惟,所以不能够思惟,就称之了悟了空性,思惟了空性,那意思是说,对有不能肯定,对无也不能做肯定,不能够去思惟它,这样子,把它当做是应成派究竟的见地。如果把这个部分拿来观修,就是心安住在无分别里面,意思是说,这个时候的心不进行任何的分析,所以心就安住在无分别之中,这个情况称之了悟(证悟)了空性,有人这样子界定的。

至尊仁波切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因为不能将这称为了悟空性。了悟空性的意思,就是一定要了悟二种无我的任何一种来作为它的对境,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了悟空性,所以,对二种无我的不了解和知道二种无我,其差别就非常大了!

不知道二种无我是什么?也就不能够思惟无我,那跟能够思惟无我的差别很大。前面主张,把不能够思惟无我,当作是了悟空性。至尊仁波切说,若不能够思惟无我,就是不能够了悟空性。了悟空性的意思是,他一定要思惟到无是什么意思?就是二种无我,当中的这个无是什么?他一定思惟到其中意义,了解它的意义,才能称之为了悟空性。

而且把不能够思惟我,当成思惟无我,不能够思惟我就是没有办法分析我,像这样就称已经分析无我、思惟无我、了悟无我,这个就差别非常大了。不能把不能思惟我,将它解释成已经思惟了无我。譬如说,没有看到瓶子,与看到没有瓶子,这是两回事的。把没有看到瓶子,说成我看到没有瓶子,此差别非常大。所以没有办法思惟我,说我已经思惟了无我、我已经了悟无我,差别是很大的。

所以至尊仁波切主张,就「亦有无量明乐无分别三摩地」,只有明乐无分别,不能说了悟空性。因为了悟空性,一定要非常肯定决断,对无我一定要非常决断,非常了知,才称之为了悟空性。仅仅只是乐明无分别,不能把他说成了悟空性,因为对空性不能决断、对无我的意义不了解、不认识无我及不了解无我意义的这种人,有乐明无分别的等持能力,有这种情况的人很多,所以「故虽未获得实性见解」,还没有证悟空性。

但若执心令无分别,现可生起。故未解空性,生无分别定无少相违。因此之故,一个人虽然没有证悟空性,可是他的心还是可以达到无分别。一个路边人,若没有学过任何的佛法义理,四部宗义也完全没学过,这些佛法道理全部都没有学过,我们告诉他:「你现在不必做任何的思惟,脑袋放空,全部都不要想。」就这样让他慢慢练习,他也可以达到无分别,但他了悟空性了吗?没有嘛!一个心完全不做思惟也不容易,但是慢慢串习,久摄其心后,这个等持一样可以产生。这个人他根本不必了解义理,也不必读过佛经,更不必懂得四部宗义,这样一个路边的人,告诉他不要思惟,但是不做思惟当然也没有那么容易。

虽然这个心不做任何思惟,但也不能散掉,还要能够安住在没有任何思惟的这个地方,这就是我们要敎他的。敎他不要做任何思惟,还可以持续在这种的状态中。久而久之串习后,他也能收摄其心,在不做任何思惟上继续持续下去,这样不也是产生等持吗?他不需要了悟空性,不必了解佛法的义理,也不必了解宗义的内容。

未解空性,生无分别定无少相违。」不了悟空性仍然可以产生无分别等持,这两者并不是互相违背的。如果仅仅只要做到不思惟就可产生无分别的等持,这是大家都可以做到的,这不困难,是很容易的。

有时可以这样讲,心不做思惟时当然也是一种思惟。因为要思惟不要去思惟它。所以这等于说,要去好好的去掌握自己的心,把心抓住,让心不要涣散到别的地方,或追逐其他的对境。但这种思惟不是说去思惟空性。像思惟瓶子的空性,不是这样子的思惟。

不做思惟的意思是,心要思惟住不要做思惟,专注在这一点上,不要把心放到别的对境,用自己的心好好得抓住自己的心,让他始终维持在没有跑到别的对境上去,都在不思惟的状态中,这就不是这么容易做到的了。

抓住心且控制住,让他不做任何思惟,持续久而久之,心安住了,于是气就安住。气安住的时候,气就不会上下翻滚,当然身体就慢慢放轻松,身体放轻松之后,气在身体就很舒畅很放松,慢慢的,气就得到堪能,由气的堪能会引发安乐,安乐之后就会明晰,所以乐、明、无分别三者都可以产生了,确实是这样子的情况。

譬如说,当身体很不舒服的时候,往往都是来自前面内心的很多焦虑。内心焦虑、混乱不安,因此产生气混乱不安,之后产生身体这里也不舒服,那里也不舒服。一个人的内心,若天南地北胡思乱想,弄的内心的气也非常错乱,身体里面的气也沉重、错乱、阻塞,所以气血不通,这时候当然容易生病。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经验,现实生活里这种经验很多,让身体不要混乱,首先就是把心放轻松,就是这里谈到的不做任何思惟,心完全放轻松。

我们前面是说,心要是没有放轻松,天南地北胡思乱想,心会混乱,气也混乱,血也都混乱了,我们现在不要这样做,应该把心完全放轻松,不做任何思惟,慢慢的,可以导致气顺畅,身体也顺畅,所以慢慢的气堪能,就能引发安乐,经由这一个安乐之后,心的明晰就会出现。此刻的心是非常锐利、明亮,好像很聪明、很清晰一样,所以乐、明、无分别这些也都会产生。

有这种情况,就是有些人去闭关几天,或者是几天的八关斋戒,几天结束后,内心变得非常的明亮。譬如看花朵,看起来会更美丽很干净;看青草,会比以前更加翠绿,看到人,也会感到更纯净更加的好,这是他的内心明分更增长的一个征兆。因为几天闭关的观修,将心安住,因此气比较纯净、比较舒畅,身体会带来安乐,于是内心的明分就增长增广,这是几天闭关之后,会有这样的情况。这个时候是修无分别等持,内心没有任何的分别、作意和思惟,这个时候,逐渐由无分别等持引发身体得到安乐,又逐渐引发内心明分力量的加强,自然就会有这种现象。

《广论》里,至尊仁波切谈到「虽未获得实性见解,但若执心令无分别,现可生起。故未解空性,生无分别定无少相违,若能由此久摄其心,以摄心力风()生勘能,身心法尔能生喜乐,故生喜乐亦不相违。喜乐生已,即由喜乐受相(接受对境、缘取对境)明了力令心明了」。法尔是自然之意,身心自然身生喜、心生乐。

首先要产生无分别的等持,无分别的等持之后产生乐,乐之后产生明。无分别等持就是心不做任何思惟。在心完全不做任何思惟的情况下,首先要安住在不做任何思惟这种状态,心要能够安住在这里。当心安住在等持时,刚开始时间很短,一下子就胡思乱想,所以不做思惟,完全没有任何想法、念头,首先要先能够安住,安住的时间很短,慢慢延长、慢慢延长,等无分别等持越来越强。无分别的等持越来越强、安住久了,表示心比较能够自由自主,比较能够摄心,若摄心的力量强,就引发气,也就得到堪能。气堪能的原因是,心能够安住,自己能够控制自己,心能够控制自己的话,气就不会混乱了,当然气就得到堪能。由气得到堪能,自然就引发身心的喜乐,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所以说「法尔能生」,自然就产生了。

因为气堪能的缘故,自然让身得到喜、让心得到乐,是有顺序存在。首先得到无分别等持(无分别等持就是心能够安住在不做任何思惟),这个首先要能够得到。再下一个步骤,就是安住,本来是很短的,可是我能让它延长,慢慢越来越久,就能引发气的堪能。这是因为摄心力量强大之故,心能够摄持自己不会胡思乱想,安住在无分别之中。是因为摄心之故,所引发气的堪能。所以由气的堪能,会带来身的安乐及内心的喜悦,这是第三个段落。

身心的喜乐产生之后,此时来感受对境,就会让对境很明晰的出现。因为身心的喜乐之故,受相(接受对境、缘取对境)的时候,对境的行相,「明了力」都会非常明晰的出现,令心明了,所以明就出现了。在感受对境时,对境很明晰的出现了,这是最后的步骤。

「故说一切明了安乐无分别定,皆证真性(空性)全无确证。」前面谈到乐、明、无分别定,整个产生的过程,详细作一个解释。我们从头到尾仔细看看,说它是了悟空性,其实跟了悟空性一点关系都没有。从一开始的无分别等持、摄心、气堪能、到身心自然产生喜乐、到最后引发明分,哪一个段落跟空性有关系?从头到尾哪一个段落证悟空性?都没办法讲的,根本就没有关系,全无确证,没有一个段落可以解释空性的。

「诸证空性妙三摩地(了空等持),虽有明乐无所分别,诸未趋向空性之定,亦有极多明了安乐及无分别,故应善辨二定(等持)差别」。
首先就了空的等持当然也会产生乐、明和无分别。「了空的等持」里的无分别,不是指对于对境不知道、不去思惟或根本不去管它就称为无分别,不是这个意思。

了空等持的无分别,应该是就对境所引发的烦恼,仔细做分析考察,之后了解它的情况,运用对治把它灭掉,让它不会产生,让这些思惟不再出现,因为已经用对治的方式把它遮破掉了,这是无分别。

前面谈到的心思散乱到对境的部份,是把它收摄回来,仅仅不去思惟对境,没有详细透过分析,把分别心灭掉,不是这个样子。所谓不做分析思惟,仅仅只是不要散乱到对境去,只是这样罢了,就把它称为无分别。但是,了空等持的无分别不是这个样子,它是详细分析,了知烦恼如何产生,之后运用对治的力量把它灭掉,让它不会产生,这也是无分别。所以了空等持当然也会产生乐、明、无分别。

了空等持会产生乐、明,前面解释过了。因为缘取空性,之后来修等持,首先做到摄心,摄心的时候,心能够自己控制自己,故心能得到堪能,逐渐心就达到无分别,心不会散乱到其它的地方去,被烦恼所控制,没有胡思乱想这些现象发生,故到达无分别,这是无分别的情况。不会散乱到其它的对境,逐渐的引发气的堪能,慢慢产生乐和明,所以了空的等持,也会产生乐、明和无分别。

前面讲的是没有了悟空性,仅仅只是系心,慢慢得到气堪能,然后乐、明也产生,所以不了悟空性,乐、明、无分别也会产生,故应善辨二定的差别。至尊仁波切指出,这种人的主张把这二种混淆在一起了。一样都是乐、明、无分别,但是「了空乐明无分别」和「不了空乐明无分别」混在一起了,这二种是有差别的。就像前面谈到,根本不要去思惟我;它是怎样的也不去分析思惟,像这样就是思惟无我,就是了悟无我,把它混在一起了。

了空的无分别,是对于对境已经做详细分析之后,运用对治把它破除掉,因此达到没有分别。不了空的无分别,是指根本不去想它,也不去运用对境,好像逃避,根本不去思惟,称这个也是无分别,这样的一个人,就是把这二种混在一起了。

前面所说的止跟观的本质,现在已讲解完毕,这是第三项。对于前面所解释过的止观两项,缺一不可,二者都有必要做观修,第四段落再做说明。

第四理须双修。修止观一种何非完足必双修耶在道理上二个都必须实修,这要做一个说明,此为第四项。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只修止和观其中任何一种,都不够圆满完美,一定要两者都修习呢?

以比喻回答说明。(广论341页第4行)
   「譬如夜间,为观壁画而然灯烛,若灯明亮而无风扰动,乃能明见诸像,若灯不明,或灯虽明而有风动,是则不能明见诸色(此是比喻)(后段是意义)如是为观甚深义故,亦须定解真义无倒妙慧,及心于所缘,如欲安住而无扰动,乃能明见真实。若仅具有心不散乱无分别定,然无通达实性妙慧,是离能见实性之眼,于三摩地任何熏修,然终不能证真实性。若虽有见能悟无我真实性义,然无正定,令心专一坚固安住,则无自在,为分别风之所动摇,亦定不能明见实义,是故双须止观二品。」

此句的意义就是,为了观甚深空性意义之故,一定要具有定解真实义,要非常正确,殊胜的妙慧以及让心安住于所缘境且无扰动,具有此二者才能明见真实相。如果仅仅具有心不散乱无分别的定,但不具有通达真实性妙慧,就是远离了能具真实相之眼,即使于三摩地熏修,然而终究不能证诸相之真实性。如果仅仅具有能悟无我真实性义,却无正定,未令心专一、坚固、安住,就没有自在,所以仍为分别妄念之风所动摇,也一定不能明见真实义,所以必须止观双运。到此其意义已讲解完毕。

然终不能证真实性」、「亦一定不能明见(现证)实义(空性)」,是指不能现证空性。如果没有止跟观二者合在一起,就不能现证空性。就算是没有止和观,也可以了悟空性,但不是现证空性。所以要得到现证空性,止和观二者都一定要具备。

大小二乘任一乘均谈到五道。小乘的声闻、独觉,都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大乘一样有这五道。其中,见道位是指现证空性,意即很确实、真实的见到了空性,这是见道位。

见道位之前的加行道,指对现证空性这件事情先作一个准备,为了现证空性而作加行(准备的意思),那么此时,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需具备缘取空性来修的止和观,这两者一定要具足。如果没有缘取空性的止和观,怎么会是为了现证空性的准备呢?这就不能当作是现证空性的准备了。所以为现证空性先作准备,亦即能成为现证空性的许可证,指的就是,缘取空性来修止和观此两者,才算是为现证空性而作准备。

缘取空性止观双运的证悟在内心生起时,就进入加行道,直到现证空性时就进见道位。大小乘都一样,都是这样界定的,所以课文的「亦定不能明见实义」的明见实义,应解释为现证空性。

见道位的见我们平常说看到,即是用眼睛看到了的意思,为什么说眼睛看到了呢?因为眼睛所见是没有分别心的。所谓眼识无分别,只有在眼识上我们才会说看到,现证也像这种情况一样,所以不需要任何分别妄念。若有分别心,就不能说见到对境,为什么不用见这个字?因分别心不会直接见到对境,而眼识不需要透过分别心,直接就可接触到对境,所以眼识对到了对境,我们才会说见到。见的意思是亲证、直接看到,「不能明见实义」就是不能现证空性。

「现证」与「证悟」有何不同呢?现证一定是证悟,但证悟不一定是现证。就证悟而言,在闻所生慧的阶段时,将空性的意义增广听闻、多聆听开示、读佛经,仔细思惟、了解和学习,这样对空性会有所了解,有所证悟,这是从许多原因证悟空性、了悟空性,也就是内心经过多种原因思惟,会决定空性就是这个样子,这时对空性有一种确定,这就是对空性的证悟。这时候,这一种内心所确定的空性证悟是一种耽着,此耽着本身还是属于听闻的阶段,当然还是一种分别心。

之后再进入思惟的阶段,在思惟的阶段中,将空性的意义再三的反复思惟,透过逻辑推理,对它的定解愈来愈强烈(耽着更加明确),这时候还是一个分别心不是现证的,之后就进入了修慧,由思慧进入了修慧,修慧的时候,就是止跟观。在止跟观之中不断串习、不断的串习。当然在修慧的时候,止观的部分还是一个分别心,不过慢慢串习之后,把分别心的毛病逐渐削弱减少,因此对于空性的意义就一步一步慢慢的靠近。

在前面的段落中,对于空性意义都没有赤裸裸直接碰到,就说是证悟空性,证悟什么空性呢?证悟的空性是我透过原因和逻辑推理,之后于内心思惟出一个空性它是什么意思?那,我说:「哦!这就是空性」,这就是对空性的了知、和对空性的证悟,这时候是抓住一个好像空性的假相一样,称为义总。抓住了一个义总。

因为这个义总的意思是,我思惟空性和闻法,了解之后在我内心很明白的确定,并对它做一个决断,然后就抓住我所决断的空性,「哦!这就是空性」。但,这只是空性的义总,并没有直接接触到,也不像水溶于水,也不是我的手可以亲自抓住它,还没有到那种程度,只是我的内心透过思惟、透过原因和逻辑推理,之后认为空性就是这个样子,就把这个东西当做空性。其实,这只是一个义总而已,没有直接接触到对方,没有用手直接把它抓住,这个是内心的分别而已。

透过修所生慧之后,再慢慢串习,把分别心这个部分慢慢减少,到了有一天,有境跟对境直接接触,就像水溶入水一样,好像手亲自可抓到对方,亲自抓住对境了,这个时候才称为现证。可见,证悟跟现证这中间还是一条非常遥远的道路。什么时候叫做证悟?从闻慧开始了解空性就有证悟。闻慧之后进入思慧;思慧后进入修慧;修慧里面还有止跟观,止观产生的时候,还要串习很久,渐渐的分别心慢慢的减少,然后慢慢靠近空性的意义。

到了有一天到达空性的意义,有境跟对境融在一起,有境可以直接抓到对境,好像手可直接碰触它抓住它一样,这个时候,我们才说现证。可见这个现证不是证悟空性时立刻就可现证,从证悟到现证之间,还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

这里谈到「亦定不能明见实义」。明见应该解释成现证;实义就是空性,现证空性。现证空性方面,止跟观二者都需要。假设没有止观二者,就像我们前面谈到的例子,一盏明亮的油灯(观),和没有动摇的风(止),这两个条件都要齐备,才就能够清楚明白的看到佛像。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内心里,安止的住分齐备了,还有胜观的明分能够去分析对境,特别的一个胜慧去抉择分析对境,明白清楚的话,这两个一起运用,就能够现证空性,现证空性就有希望了。现证空性非常重要,一定要的。如果一定要现证空性的话,止观二者一定要做实修,所以它的必要性是这个样子。

现证空性,一定要正式的止跟观,如果没有正式的止跟观,是不能够现证空性。不过,现在不是讲现证空性。一般的证悟空性,就不必正式的止跟观,随顺的止跟观也就可以了。前面说的闻慧和思慧阶段,就已有证悟空性了。这个时候的证悟空性,不需要正式的止跟观,仍然可以了悟空性、证悟空性了。不过那个时候的了悟空性,就算没有齐备正式的止跟观,也要有相随顺的,心也要能够安止,能够做一些分析思惟的胜慧也要有。

相随顺的止和观都有必要具备。譬如,相随顺的安止,在一般情况之下,我们的心识都涣散在对境上面,这样的心不可能去证悟空性的,因为这样的人,他的心思非常散乱,心思散乱是不会了悟空性的。所谓了悟空性,必须先对自己内心的情形有所分析、有所了解,对自己内心的粗分烦恼和细分烦恼是什么要有所了解。

之后,还要了解像海底最底层、最深的石头一样的烦恼,就是无明。掌握无明之后,再好好地实修,并将它去除掉,像射箭要有一个靶一样。把内心抓回来,朝向一个目标,有一个目标让它去进行,而不是将心涣散到外面,心抓回来后,还要有一个靶让它安住,之后,这颗心再三思惟、再三观修把粗分、细分的烦恼好好作个了解,然后将最底层的石头—无明了解清楚、辨明清楚了之后,才作实修。

这整个过程,不是心散乱在外在的对境所能进行的,因为散乱的心是不能够了解内心粗细烦恼的理论,而且不会了解心里最底层的无明的部份,更不可能去斩断无明或了悟空性。若要了悟空性的话,就要能够分析无明、斩断无明,因此之故,就算是一般证悟空性(不要说现证)的心,也不应该是个散乱的心,随顺的安止也是有必要的。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3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往生与否在于信愿之有无[栏目:净界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