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0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7

《广论奢摩他10》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06-08

闻法动机

“为利众生祈愿成佛果”颂文中提到,所得果之中,究竟佛果、无上之果位,色身、法身二者双运;身和意二者双运;等至与后得二者双运。有没有这样的果位,果位如何而来?在有学道位时透过止观双运的禅修,在究竟时得到这样的果位,等至本智和后得本智完全合在一起。在等至本智阶段,也能应用后得位的本智,在后得位的本智同时,亦是等至本智。身和意双运,法身与色身结合在一起,其有如此的功德,得到的原因根本而言,即是靠止观双运的等持,才能得到这样的果位。等至与后得同时在一起,身体与心意双运,自利法身和利他化身同时存在,成就如此之身,主要即是学止观双运的等持。

因此在其中,当然安止的学习要在前面,之后才会产生胜观,在安止的实修上,当然首先要了解实修的方式,要了解的话,首先要听闻,因此之故,我要专心的来听闻。关于安止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正讲

我们进行的段落,在止观学习的次第,次第决定的里面谈到,初机的学者,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先成就安止,之后修胜观而得到胜观。但是,假设止和观都得到的人,当然他可以靠着修观去成就安止,这是什么情况?(345页第10行)「何故集论说有先得胜观而未得止,彼应依观而勤修止耶?」为何是依胜观勤修来成就安止呢?问到这一个问题,集论中有谈到这种情况,这个问题,我们用比较容易明了的方式来说。

「答:此非说未得第一静虑未到定所摄之止,是说未得第一静虑三摩地以上之止。」

我们谈论僧宝主要以声闻乘入道行者来讨论,入道行者主要分成二十类,即二十僧。佛陀之眷属、僧众所做的分类,二十僧里主要有四种果位: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谈到四果内容,就会谈到我们现在所谈的问题,由透过胜观而成就安止能说明这四种果位,是指声闻行者入道者,当然经过资粮道、加行道,这时以集聚广大资粮为主,到见道位,要对见道位所应断之烦恼,依靠对治法去对治它,要断掉烦恼将正开始,即开始对治烦恼将它断掉,此时称为见断烦恼,见道位要断的烦恼即遍计烦恼类型。

到了修道位,也有修道位所应断之烦恼,这是属于俱生烦恼的类型。在见道位时,所应断之烦恼,以对治遍计所执,将它断掉。这样一直的断掉、断掉、、、到最后的十六剎那道类智时,即得到预流果位。

到了修道位,又有修道位所要断的烦恼,这时是属于俱生的烦恼,逐渐、逐渐的断掉,最后得到究竟的果位,那是阿罗汉果,把投生在轮回的因全部断掉。轮回的因,即三界的烦恼全部断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全部都断掉。欲界一个,色界四个,无色界四个,所以称三界九地。

三界九地所有烦恼全部断掉了,能得阿罗汉果位,此时将俱生烦恼在修道位时全断掉。欲界烦恼修道位所断分九个;色界四个地方,初静虑天、二静虑天、三静虑天、四静虑天,每一个天都有九个烦恼,九乘四等于三十六个;无色界又分四个天,每一个天修道烦恼又分九项,九乘四等于三十六个;共八十一个烦恼。三界九地共八十一个烦恼全断时,因有八十一个烦恼之故,用对治法门将烦恼断掉,即无间道;彻底断掉即解脱道。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八十一个,这些全部断掉,即得究竟果位、阿罗汉果,中间要经过一来果、不还果,皆属于修道阶段。在见到位时,把见道所应断之烦恼全部灭掉,即得到预流果,所以预流果列在见道位,后面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属于修道位,乃是把修道所应断之烦恼断掉,所得到之果位,故后面又列了三个果位。

三界九地之烦恼,每一阶段都各有九项,如此用方法把它灭掉,灭掉之情况,又分成二种:“所断顿时者”和“所断渐次者”所应断的部分,如何断掉?顿时者,全部一起断掉;渐次者,逐渐、逐渐断掉。其中所断渐次者,才会有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之次第,四果之次第全部都会有,故谈到四果次第即针对所断渐次者。但如果所断顿时者,中间没有一来果、不还果,即不能谈四果的理论,因为它是顿时一起全部断掉。所以,若是所断顿时者,即无此讨论。

所以讨论四果是针对渐次者。针对所断渐次者,应是如何断掉?首先最初先断掉欲界九个,之后断掉初静虑天九个烦恼,二静虑天九个烦恼,三静虑天九个烦恼,四静虑天九个烦恼;再来无色界处,四个处所:空无边处九个烦恼,识无边处九个烦恼,无所有处九个烦恼,最后有顶天又九个烦恼。如此,由下界九个烦恼断掉,又往上界九个烦恼断掉,再往上界九个烦恼断掉,…一段一段上去,按照次第来,故叫做所断渐次者。

如果按照这样渐次顺序来,中间一来果、不还果,这个名称在何处取名?在渐断烦恼里讨论到,欲界烦恼有九个,大的三个也断掉,中的三个也断掉,此时即为一来果。若在把最后小的三个也灭掉,则欲界烦恼全灭,此时即是不还果。

这是欲界烦恼全灭掉之后,再进一步灭掉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色界烦恼四个天处,每处有九个;无色界四个天处,每处有九个。可是后面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断掉时,并未再取果位名称,前面谈到果位名称,一来果、不还果之果位名称,主要在断掉欲界烦恼时而安立的,欲界烦恼有九个,把六个灭掉,即得一来果。把欲界烦恼九个都灭掉了,称之为不还果。之后再开始断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这样逐步上去,到了无色界的最后烦恼,有顶天的烦恼又分九个,大中小各三个。小的烦恼有三个,到了最后小小烦恼,中间要经过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

最后有顶天小小烦恼断掉时,得到第八十一个解脱道,即得到阿罗汉果位。以上是关于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之果位,于何处阶段得到之果位理论。

欲界烦恼断掉时,即有果位之名称:一来果、不还果。

为何在欲界烦恼断掉时,有果位名称?因为我们是属于欲界者,在欲界众生中,对我们伤害威力最大的,是欲界的烦恼。所以我们主要对付的也是欲界的烦恼。因此要快点、比较快灭掉的,也是欲界的烦恼,当然是以欲界烦恼为主。

因此佛陀开示,把欲界烦恼灭掉时,灭掉六个,即得一个果位名称(一来果),灭掉九个,又得一个果位名称(不还果),即是一来果和不还果。这即表示欲界烦恼要赶快灭掉,这个比较主要,要以此为主,因此佛陀做如此开示。到了后面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也是要断掉,可是却没有果位名称,前面才有果位名称,为何如此?因为我们是欲界者,而欲界烦恼是比较快要断掉的,要以此为主,因此欲界烦恼断掉时取果位名称。

将欲界烦恼断掉之方式,须经无间道及解脱道,如何进行?通常安住在补特伽罗无我,现证它,主要运用补特伽罗无我之胜慧,专一安住在补特伽无我之意义上,透过如此安住能将烦恼、连同烦恼之习气(种子)一起灭除,透过这种方式,欲界九个烦恼,色界、无色界每一段落九个烦恼皆是如此。

这里所说将欲界、色界、无色界之烦恼断掉是连种子一起断掉,不是指暂伏现行,将烦恼现行断掉,是指连种子一起灭掉。由此角度,所以谈到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这是连种子一起灭掉。

但是,是否当把所应断断掉,一定非要将种子一起灭掉?那倒不是如此。若种子未灭之前,难道需一直等待,而不能灭掉烦恼吗?那倒不一定。故又分成二种类型:若烦恼种子未灭之前,也不必等到种子灭掉,才能把烦恼灭掉,在种子还留着还没灭掉前,亦可先灭掉烦恼,可逐渐、逐渐来进行。又有一种,烦恼种子未灭前,亦未灭掉烦恼,一直等到种子和烦恼一起灭掉。

此二名称如何分:(1)种子未灭前不灭烦恼,一直到种子和烦恼一起灭掉,称“胜观为主行持者”,但(2)另一种,不等种子灭掉才灭烦恼者,即种子未灭前,先把烦恼现行暂时灭掉(压伏),然后再等到后面,再把种子灭掉,这种类型之人,称为“安止为主行持者”。

此二种类型之行持者,又是如何形成?有一种行者,内心烦恼比较大;又有一种人,内心烦恼力量较为薄弱;各种类型的人皆有。内心烦恼威力强大者,对他造成之伤害较大,若是这种人,要等到种子灭掉,再一起灭烦恼,那表示这种烦恼威力强大,对其造成之伤害较大、亦多,非常危险,所以此类人,不需等烦恼和种子一起断掉、一起发生,前面即应将烦恼现行之部分先灭掉比较重要,之后再灭种子,应由此方法好好努力,以此为主。

故若欲灭烦恼现行之方法,则应赶快运用世间道较为容易产生,不会有太大困难。因此先依世间道路令烦恼暂时压伏,不会现前,此种人即不必等到最后烦恼和种子一起灭除、断掉。另一种人,烦恼力量较弱,表示烦恼对其心续所造成之伤害不会很严重,就不用那么忙碌及紧张,一直等到种子灭掉时连烦恼一起灭掉。

此二种类型,首先“胜观为主行者”为何取此名称?乃因其内心烦恼较为薄弱,此类行者如何做实修?以运用无我现证慧为主,只运用无我了慧灭掉烦恼,不运用世间道路灭掉烦恼,以只运用无我了慧为主灭掉烦恼,故称为“胜观为主行持者”。其次,不能等到种子灭掉才灭掉烦恼者,前面要靠世间道路先灭掉烦恼现行,此类行者,与前面纯粹依无我了慧之行者相较,其胜慧较不强,故他以安止为主,先依世间道路灭掉烦恼现行,故称为“安止为主行持者”。

现在所谈修道位所要断之内容,指声闻入道者在修道位之内容来讨论。已经得到预流果位才进入修道位,在修道位所应断,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都是指种子和烦恼一起灭掉。在此基础上讨论,有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种子和烦恼一起灭掉。

从前面所说,将烦恼灭掉有二种类型,其中有一种依世间道路先把烦恼灭掉,种子之后再灭。如此,即不能说种子和所应断烦恼同时灭掉。若是种子未灭前而先灭掉烦恼,后面再灭掉种子,还是需要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因为就灭掉种子而言,世间道不能灭掉种子,只能暂伏,因此在最后灭掉种子还是需要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个解脱道。

总之,在此我们要了解,要灭掉烦恼,亦有世间道路可运用。也可以不必靠世间道路,靠安乐道将烦恼和种子一起灭掉。这些内容皆是声闻的修道位段落来讨论的,对此部分,应有一个粗略了解。

在前面断欲界烦恼时,欲界烦恼九个,断掉时也会形成九个无间道,九个解脱道,此时是指断烦恼及其种子,同时断灭掉,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先断掉烦恼,之后再断种子。故烦恼灭掉有此二种情况,欲界九个烦恼灭掉时,亦是此二种类型,此时一来果、不还果如何安排?若灭掉欲界九个烦恼,即是不还果。

故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六个烦恼灭掉时,是烦恼连同种子一起灭掉,若是此种方式同时,称为一来果。若是灭掉九个即称不还果,此是将烦恼和种子一起减掉。但若是先灭掉烦恼,后面再等待灭掉种子,若是此种状况,当他先灭掉六个烦恼,种子尚未减,同样称为“一来果”。若灭掉九个烦恼,种子未减同样称为“不还果”。可见烦恼灭掉即此二种情况,由此可知“安止为主行持者”之一来果、不还果,与“胜观为主行持者” 之一来果、不还果,就形成此种名称。

故集论中讨论的即是这个问题。「何故集论说有先得胜观而未得止这个止,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安止为主行持者”的不来果,此人内心中的安止,所讨论到的主题是指这样一个人。

后面至尊仁波切谈到「此复是说证四谛已,次依此观,而修第一静虑以上之止。」此即是说“安止为主行持者”得到不还果位同时也得到初静虑的正行。我们上次谈到初静虑的正行,还有它的近分的部分,不还果是如何得到的呢?按照世间之道可分初静虑的近分及初静虑的正行。按此道路不断观修之后,就把一切烦恼断掉,前面所讲欲界烦恼断掉即得到不还果,所以他是靠着世间之道观修,断掉欲界九个烦恼而得到不还果位。

得到初静虑及正行,前面还有初静虑的近分。(p.395第4行)诸瑜伽师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伺察(观察)作意、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按此次第一个、一个上来,最后,就把欲界烦恼断掉,此即是依照世间道路。就在欲界烦恼断掉的同时,即得到初静虑的正行,此时已到色界,这种人即是“安止为主行持者”之声闻行者。他到达修道位如何进行?即是将欲界烦恼断掉的同时即得到不来果,同时亦得到初静虑正行,亦即得到初静虑所摄之安止。

不还果要依靠前面的果位,当然也要靠前面的预流果,所以后面果位的得到,都要依靠前面的果位的得到。此处所言得到不还果乃指“安止为主行持者”,当得到不还果须依靠前面之预流果,而预流果能否依世间道路而得?不能!因为预流果之得到,须靠前面见道位的阶段,需观修“补特伽罗无我”再经过第十六剎那的最后,在道类智时得到见道位果位。

此时断掉补特伽罗我执,证悟人无我之时,只有靠胜观为主,安乐道为主,不能以世间道为主,所以得到预流果位,定靠胜观。修安止道路,不能靠世间道,一定要观修补特伽罗无我,此时“安止为主行持者”得到预流果位时,一定纯粹只有靠着胜观无我胜慧,不能靠世间道路,表示前面「集论说有先得胜观而未得止」,此时的胜观即预流果位。

因为“安止为主行持者” 得到预流果位一定靠胜观无我胜慧,见道位观修补特伽罗无我,得到无我慧,故说“先得胜观而未得到止”,这个止,是指“安止为主行持者”,(不还果位时的安止,此时安止力量很强,但胜慧力量不强,)因此这个行者胜慧的力量,应是在前面预流果时才有胜慧力量,故说「先得胜观而未得止」。

此时胜慧力量很强,安止力量不够,还要追求后面不还果的安止,因此才会有此问题,“先得胜观而未得到止”是得到预流果的胜观,靠此胜观,得到预流果之后,还要去追求后面不还果的安止。

不过预流果位时,难道没有止吗?他是靠胜观去观修补特伽罗无我,不是也得到止吗?因为在见道位得到之前,前面早已有止观双运之实修,在加行道即有止观双运之实修,声闻乘的资粮道、加行道,在何时由资粮道跳至加行道,即缘取补特伽罗无我的意义,安住在此上面,何时得到止观双运之时,此时即进入加行道。

所以进入加行道之时,止观双运之证悟就产生,所以在见道位前面,当然亦有止观双运之实修,可是安止力量的强弱大小,就有很多类型,胜观里力量强弱的大小,就有很多类型。

所以谈到“先得胜观而未得止” 先得胜观而后再追求止,此意义大家即可了解,先得胜观指的是已得预流果位,亦即是缘补特伽罗无我之胜慧而得到预流果位,此种“安止为主行持者”得到预流果位之后,才要去追求不还果位。

假设撇开前面所言,若一个人根本连止观都没有,连安止都未得,他先实修、实修、实修…,之后先得胜观,而后由胜观再去成就安止,说集论中有谈到此种情况,而此种解释完全错误。那是对我们前面所言内容意义完全不清楚,以为集论中所言,可先得到胜观,然后再努力、努力、努力…,透过胜观再得到安止,这就完全错误了,这是对经义完全错乱的理解。现在这里《集论》所言,先得胜观之后再追求安止,其内容需依前面所解释的内容去了解。

所以至尊仁波切所言(345页11行)「此复是说证四谛已,」这是说现证,现证四谛要配合预流果位。「次依此观,而修第一静虑以上之止。」第一静虑以上之止,这是指不还果位,「本地分云:『又已如实善知从苦至道,』苦集灭道四圣谛,如实善知即现证。『然未能得初静虑等,于此无间住心,』未得初静虑等,于此继续安住。『更不择法,』不做胜慧分析,『是依增上慧(胜观)而修增上心(安止)。』」此时是透过胜观而修安止,这是《集论》中所言。

首先,「又已如实善知从苦至道,」这是得到预流果位,此时亦有安止,但安止力量不够大,不够大的意思是指,「然未能得初静虑等,于此无间住心,」初静虑以上的安止尚未得到,所以预流果位的止,还比不上初静虑以上的止,所以要透过胜慧而修后面的安止。这是至尊仁波切对集论内容所做的解释,解释时引用《本地分》。「是依增上慧而修增上心。」增上心即指安止,即是以胜观而追求安止,意思一样。所以在集论里面谈到的内容,《本地分》也有谈到。

又讨论一件事情「又为便于立言说故,于九住心通说为止,思择等四通说名观。」为方便言说讨论之故,将九住心说为止,四种思择等等皆说为观。这是就止观的意义,前面已做简略之说明,另还要做些补充,其它书中说安止时,还要一些方法,即是九住心,九住心亦用安止的名称,还有四种思择(在338页),这是圣无着的说法,即: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这四项,又称之为观。

「然真实止观如下所说,」不过真实止观,如下才要讲。此即指九住心不是真正的止,四种思择也非真正的观。但是因为九住心是修安止的方法,四种思择是修胜观的方法。所以在讲修安止的方法做解释时,把修安止的方法亦称之为止,把修观的方法─四种思择,也取名为观。有些书中亦如是谈到,所以这表示其非真正的止观。真正的止观为何?后面才要开始讲解,总而言之「要生轻安乃可安立。」止观要从产生身心轻安之乐才能开始算。

仁波切开示说,前面所开示这些内容,是因为广论中的词句,有些地方并未讲得非常清楚,所以只好前面谈了许多内容做为补充,但是做了这么多补充,大家可能更不了解,可能只把广论上的句子做些字面上解释,大家还比较容易了解,所以前面所讲内容,不明白的可以发问。

问题(一)请问仁波切,请问四个果和五道之间的关系,可否再做说明?前面听到见道位和预流果有何关系?资粮位和加行位之关系?五道和四果如何连接之间的关系?

回答:资粮道和加行道并未安立果位名称,所以没有四个果的问题。四个果位需要见道位、修道位、无学位时,这是圣者的果位,因此得到果位者称为僧宝、圣者。前面是凡夫,没有果位的问题。可见四个果位的讨论,应是在见道位、修道位、无学道。

现在我们所讨论以声闻道为主来做说明,声闻道中圣者的果位即声闻的见道位,声闻的修道位,声闻的无学位。在声闻见道位时,需将见道所应断的烦恼完全灭掉,最后会得到解脱道。见道所应断会得到八个无间道、八个解脱道,共十六个。到最后第十六剎那的解脱道,那是道类智,苦集灭道的道,道类智产生的同时得到预流果,同时发生。

到了修道位时,修道所应断有八十一个烦恼。修道位断八十一个烦恼时,或者烦恼连种子一起灭掉;或者没有一起灭掉,先靠世间道路进行,先灭烦恼如此也有。总而言之,最后一定要把种子灭掉,所以在种子灭掉时,产生八十一个无间道,八十一解脱道。所以最后在灭掉第八十一个烦恼,得到第八十一解脱道时,得到阿罗汉果位。

关于色界无色界的部分,就没有一来果、不还果的名称,所言皆是在欲界烦恼断掉时才有果位名称。所以在欲界烦恼断掉时,此处指种子和烦恼一起断掉来做讨论。所以把欲界烦恼和种子一起断掉,断掉六个得到解脱道时,即得到一来果,九个断掉得到解脱道时,即得到不还果。总之,预流果是指见道位,一来果和不还果是指修道位的段落。

问题(二)能否请仁波切说明烦恼、烦恼的种子和烦恼的习气三者如何分判?

回答:习气不属于心识的本质,但是烦恼就属于心识的本质。心识又是什么?首先要拥有对境,同时思惟此对境正在进行活动,即表示应是现前的部分才称之为心识。就是我们内心会进行一些思惟,此时会涉及某些对境,所以也有对境,也在进行思惟,此时才称之为心识。所以心识是指现前正在进行活动。

如此而言,种子和习气都非如此,所以都不是心识的本质。但种子和习气又是什么?二者力量大小不同,种子力量比较大,习气力量较薄弱,其力量大小强弱如何区分?种子力量要大到能生出后面的果,所以称之为种子,能引发后面的果之故。

譬如:稻米的种子表示能生出稻米,苹果的种子表示能生出苹果。所以烦恼的种子,表示后面的果,烦恼马上要产生,才称之为种子。因为后面的果,马上要出现,其具有如此之能力、威力。

习气即不然,其后面不会马上生出烦恼,无此能力,力量薄弱,所以烦恼的习气,即是指和烦恼有些类似,而力量薄弱的小小毛病,这种能力、力量称之为习气。

举例:阿罗汉没有烦恼,也不会再长出烦恼,所以烦恼的种子也没有。不能说阿罗汉有烦恼和种子,但是阿罗汉有烦恼的习气,如何看出?阿罗汉烦恼已灭亦无种子,烦恼不会出现,可是阿罗汉有时会唱歌、跳舞,但这唱歌、跳舞,首先不是贪恋之心,因为贪恋之心烦恼已灭,贪恋种子亦灭,后面烦恼不会再生。但是它还是会唱歌、跳舞,此时不属贪恋之心的范围,可是属于以前贪恋心所留下之习气,此小小毛病称之为习气。

但此习气不会再生出烦恼,故不能称为种子,所以阿罗汉烦恼没有,烦恼的种子亦然,但烦恼的习气有。不过,这是把种子和习气区分成两项来做解释,但一般而言,种子本身亦是习气,有时一起称之为习气,有时将此二意思混在一起。若分成两项,种子是种子,习气是习气,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有时二者不分,情况不同。若种子就是习气,则是将习气分成两个,因习气力量有大有小,习气力量大者,称为种子,习气力量薄弱者,称之为习气。

所以书中有时言及种子和习气时,有“总”与“别”。若把习气分为二,力量大称种子,力量小称习气。此时其中力量薄弱之习气,即是非种子的习气,它不是种子,因为力量很薄弱。但是若依力量大小,分为二种习气,此时所谈之习气,即是指一种能量。

就此而言,种子是一种能量,习气也是一种能量,不过「就是依能量大小而区分,力量大者称为种子,力量较小称为习气,此种情况是将二者一起讨论,由力量强弱而分。」

仁波切说:这个部分在上周《入行论》第九品讲得很清楚,其中也有提到习气与种子的区别。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1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7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8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Subrahmas Problem[栏目:Bodhi Bhikkhu]
 不幸中之大幸[栏目:宣化上人]
 勿扰 Disturb Not[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十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四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李元松)[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一心敬慎[栏目:禅林衲子心]
 中兴华严的澄观法师[栏目:蔡惠明居士]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五不教悔罪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五○八 五贤人本生谭[栏目:第十五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