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1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89

《广论奢摩他21》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11-23

闻法动机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因此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所能够获得的果位之中,最为究竟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珍贵宝。就获得佛果珍贵宝这个方面而言,最主要的要靠地道方面的证悟,逐渐的进步提升,逐渐的成就佛果。在地道功德的证悟逐渐进步方面而言,最根本之处一定要仰赖止观方面的实修。就止观方面实修的这个方面而言,首先必须要先成就安止,在成就安止这个方面而言,首先要了解安止的实修方式是什么?这个部分要先有一个正确无误的了解,对于实修的方式有一个正确无误的了解,之后,实修上就比较容易了,安止方面的证悟,以后的证悟要产生也就比较容易了。

我们现在根据至尊大主宗喀巴大师的广论里面所谈到的,安止的实修方式这个部分来做一个闻思,希望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正确的了解之后,希望将来安止的实修,安止的证悟能够产生,止观双运的证悟能够产生,地道功德的证悟能够逐渐的进步,希望很快的能够成就佛果,产生这个动机来学习教法。

正讲

我们所进行到的段落是四种所缘里面,第一种,修安止的时候缘取的对象,四种所缘里面第一个周徧所缘,已经讲解完毕了。之后,净行所缘也已经讲解完毕了。再过来,善巧所缘的部分也讲解完毕了。现在要到净惑所缘,净惑所缘就是净化烦恼,净烦恼的所缘,现在进行到这个段落。

善巧所缘到净惑所缘这两项中间的关系何在呢?就善巧所缘,最主要的是要善巧对象是什么?首先是无我的意义,因为对无我的意义能够善巧之后,才能够去对付烦恼,因此之故,才有后面的净惑所缘,这是净烦恼的所缘,净惑所缘,如此而产生的。

首先对善巧所缘的部分,要对无我的意义有一个了解。对无我的意义有所了解之后,不仅仅只是如此,接下来对于善巧所缘,所精通、善巧无我的意义要进一步做实修,止观双运才能够产生,才能够现证。到现证的时后,内心才能够成为这一个我执──粗分、细分,或者是遍计跟俱生烦恼的部分,形成一个正对治,才能够逐渐的灭掉烦恼,这个后面才有净惑所缘,因此这是善巧所缘跟净惑所缘彼此之间的关系。

或者说不要像前面所谈到的甚深的部分,是从不是无我的意义(甚深的部分),而是总体方面来讲的话,就在三界这个方面有所了解,就三界这些内容,能够善巧通达。

我们是欲界里面的补特伽罗,因此对所依靠之处(欲界)。或者说色界、无色界的部分,不管是有情生命或者是器(物)世界,在这些内容有所了解之后,进一步的去了解下界的粗分,下界的过失的部分,然后对上界的寂静,对上界的善好产生一个羡慕追求,以这个方式来做实修。如果这样去实修,就能够将下界粗分的烦恼,暂时的把它压伏掉,对上界的善、美好、功德产生一个佩服、追求。因此,能够将下下界的贪爱等等的烦恼暂时把它压住,因此之故,就可以分成这两种类型了。

一种,不是暂时把烦恼压住,而是连种子一起完全断灭掉,如果这样子的话,要现证无我。一种不是这个样子,只是暂时去压住烦恼,如果暂时压住烦恼,要对下下界的过失、毛病有所了解,对上上界的好处,产生一个羡慕、追求,以这个方式把下下界的烦恼压伏、压住,所以就有这两种情况,因此这两种情况都跟善巧所缘有关,所以善巧所缘就分为这两种类型。

首先是蕴处界的部分,蕴处界的部分要有所善巧,之后,比这个还要更加深入、深奥的,对无我的意义要有所善巧,从这个方面去引出净惑所缘。我们看到内容就会了解了,(352页)「又净惑者,」这个惑是指烦恼,「谓唯暂伤烦恼种子及永断种。」谓,仅仅只是暂时去衰损烦恼的种子,还有一种是永远断除烦恼的种子。

「初所缘者.是暂时去损伤烦恼的种子这个项目,怎么说呢?「谓观欲地乃至无所有处下地粗相.上地静相。」下层地的粗糙行相,上层地寂静的行相,这是第一种情况。这里谈到「又净惑者」这个者,就是引出后面,还没有讲完,后面还要讲,净烦恼的这种所缘,是什么样子呢?后面讲了有两种,两种就是暂时衰损烦恼的种子,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永远把烦恼的种子连根全部断灭掉,就分为两种了。

这两种里面,第一种,「初所缘者」是指第一种,把烦恼种子的力量暂时衰损掉,这种情况是观察、观想欲地乃至无所有处下地粗相,上地静相。这里讲观察、观想,要观想一下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中间,无所有处的上面是有顶天,现在只有从欲界到无所有处。在欲界到无所有处这个地方,要观察下层地粗糙行相。下层地粗糙行相,是从欲界地到无所有处,这八个处所;如果要观察上层地寂静的行相,就要从初禅天一直到有顶天,也是八个处所。

观察下层地粗糙行相是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八个处所;观察上层地寂静的行相,是从初静虑天一直到有顶天,也是八个处所。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要观想一下它们粗糙的样子,粗分的行相。

一般来讲,从欲界地一直到有顶天是九个处所,但是如果要观想下层地粗糙的行相,只能观想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这有顶天不在下方,所以它不能属于下层地。如果你要观察下层地粗糙行相,只有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再上面有顶天不在下方,不能观它是下层粗糙的行相,所以观察粗分行相,只有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

如果要观察寂静的上层地,寂静的行相、美好的行相,就不能观想欲界了,因为欲界已经最底下了,它底下就没有了,所以要观察上层地寂静的行相,是从初静虑天开始一直到有顶天,这八个处所,要观想这八个处所寂静的行相,如此来观想。

观想的目的是能够暂时损伤种子,就是烦恼的种子,透过这个观想能够把烦恼的种子它的力量暂时衰损,但是不能把它灭掉。从下层地粗糙的行相好好观想,然后观想上层地。举例而言,首先欲界地它是粗糙的,不好的,这是下层;它的上层是初静虑天,初静虑天是寂静的,是好的。这样子观想的话,会把欲界地的烦恼种子暂时力量衰损,烦恼种子不会产生,但是不能够把它连根拔灭掉,这种方式是暂时把它压伏住,不能把它彻底断灭掉。

一样的道理,按照这个方式,一模一样,观想下层地粗糙的行相,上层地寂静的行相。接下来就是观想初禅天(初静虑天),是粗糙的行相,二禅天,是寂静的行相,这样的观想下去的话,会把初静虑天烦恼种子的力量衰损,但是不能够把它消灭掉。

接下来观想二静虑天是粗糙的行相,三静虑天是寂静的行相,这样的观想的话,会把二静虑天烦恼的种子衰损掉,但是不能够把它连根拔灭,这样子一直观修上去,到最后观想下层地无所有处,是粗糙的行相,然后上层地寂静的行相是指有顶天,是寂静的行相,这样的观想会把无所有处烦恼的种子把它衰损压伏掉,但是不能连根拔灭。

仔细去分析欲界烦恼的毛病、坏处在什么地方,欲界烦恼会造成我们内心很多的不快乐,也导致其它很多人不快乐,自己附近所有的人都受到干扰,造成大家都不快乐,这是欲界烦恼造成的。不仅如此,受到欲界烦恼的影响之故,自己还不知道羞耻、惭愧,造作很多的恶业,这也是欲界烦恼的影响之故,因此导致许多人受到伤害,这些都是欲界烦恼所造成的。而且会导致自己内心宁静受到很多的干扰,欲界烦恼产生的时候,贪念、瞋恨、愚痴等等,让自己的内心都不能够平稳,所以让自己的内心的宁静、平稳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破坏的力量从何而来呢?是欲界烦恼!

但是现在不去分析欲界烦恼从何而来,它的根本之处在哪里?根本之处是我执,就我执的耽着境而言,仔细的去分析并不存在。现在不是这样去做,现在不去分析它的原因的部分,只不过是把现在所面对的烦恼,它的毛病了解清楚,把它压下来,仅仅只是做这样子的观想。就是现在我所遇到的烦恼,烦恼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从这个方面来做分析而做观修,以这个方式去撼动、摇动这个烦恼,让它崩溃掉,但是没有说去追踪一下烦恼它从何而来?从我执而来。我执的耽着境并不存在,这个方面没有做,不做这样的分析。只不过现在我所遇到的烦恼,把它摇动,让它崩溃掉,这个方式来做而已。

因此之故,内心好好安住在等持之中,去观想一下,初静虑天的寂静它是多么的好,对初静虑天的宁静、寂静,对初静虑的正行,认为它多么的好,产生一个爱好追求。这当然也是烦恼、也是贪念,不过对初静虑的正行,产生一个喜好追求之故,好好的思惟一下初静虑天的功德,初静虑天的补特伽罗,跟我们也不一样,不像我们这样子的,有欲界粗糙的烦恼,初静虑天这种毛病也不存在。欲界的烦恼很粗糙,可以说贪念之心也很粗糙,瞋恨之心也很粗糙。

初静虑天的补特伽罗,就不会像我们有这种情况的,欲界里面还有男女相合的贪爱,初静虑天就没有了,所以想一想初静虑天多么的好。以这个方式来观想,把上层天的功德也好好想一想,观想的时候仔细思惟一下,把下层地的毛病仔细的好好观想一下,以这个观想,再三观想,能够让它的力量导致欲界的烦恼不会产生,暂时不会出现。

能够让欲界的烦恼暂时不会出现,而且生出欲界烦恼这个能生的力量,就是烦恼的种子力量变成非常的薄弱,这个是靠着观修的方式,但是这个观修不能够把欲界烦恼的种子连根拔灭掉,不能够!只能够让烦恼暂时不会出现,它的能生因(烦恼的种子)力量非常的薄弱,仅仅达到这个效果而已。

这个原因是因为观想下层地欲界的烦恼它粗糙的行相,上层地初静虑天寂静的行相,这样的一个禅修方式,不能够把烦恼的种子连根拔灭,不能够连根拔灭的原因,是因为只有针对这个烦恼它的不好,它的毛病在什么地方,但是没有去追踪这个烦恼它的根本、它的根基,根本部分在哪里?它只是去分析这个烦恼不好,它造成我很多的痛苦,因此之故,它多么不好,之后去观想上层地多么的好,产生一个追求,(粗静相道)仅仅只是这样子,没有去分析烦恼的根源、根基之处,没有想办法把根本拔除掉,所以没办法断掉烦恼的种子。

就上层地而言,譬如说初禅天,初禅天当然有烦恼,可是初禅天的烦恼(初静虑的烦恼),不会像欲界地的烦恼一样的,不会像这种情况的,欲界地的烦恼,我们前面谈到过了,当欲界地的补特伽罗,譬如说一个人,他烦恼产生的时候呢?这是欲界地的烦恼。欲界地的烦恼,会让欲界的补特伽罗他的内心,不知羞耻、惭愧,会造成这种效果、影响,这是因为烦恼的力量造成这种影响。

上界补特伽罗,就算他的内心产生烦恼,烦恼的力量也不会影响到他变成不知恩而羞耻、惭愧,不会造成这样一个影响的,而且欲界者烦恼产生的时候,造成自己痛苦,造成别人不快乐,这些都会发生。上界者就算他的内心产生烦恼,烦恼也不会造成这种效果。上界烦恼当然有,不能说没有烦恼,可是烦恼的力量不至于造成上界的补特伽罗不知羞耻、惭愧,这个原因是因为上界没有不善,只有无记。

无记当然是所应断,但是没有不善的,仅仅只有无记,无记的部分不能说它是不善的,没有不善的话,就没有无惭、无愧。所以上界者就算他烦恼产生了,这个烦恼也不至于让它变成无惭、无愧,如果变成无惭、无愧,就变成不善了,上界没有不善嘛!

上界烦恼产生的时候,上界者他的内心产生烦恼,这个烦恼也不会导致他去伤害别人;可是欲界者内心烦恼产生的时候,会让这个欲界众生去伤害别人啰,欲界众生烦恼产生的时候,也会造成自己很大的痛苦。上界众生它的内心就算产生烦恼,也不会导致自己很大的痛苦,因为上界不会造成自己痛苦,也不会造成他人痛苦,因为上界没有苦的感受,他要嘛是快乐的感受,要嘛是舍的感受。为什么没有痛苦的感受、没有苦受呢?因为烦恼的力量很薄弱,内心就算有烦恼,烦恼的力量也很薄弱,所以烦恼产生之后,就算产生烦恼,也不会让自己痛苦,也不会去伤害别人,让别人痛苦。

可是欲界的烦恼不是这个样子,当欲界者它内心的烦恼产生的时候,会让这个欲界众生变成不知羞耻、惭愧,变成自己也会很痛苦,也会去伤害别人,让别人都非常痛苦,就表示这个烦恼的力量很强烈。

例如欲界贪念之心产生的时候,引发的力量、引发的对境是什么呢?就是外在的色声香味触,形状颜色等等,这个是贪念之心能引的对境,引发的对境。可是上层界,它的内心贪心产生的时候,能引的对境是什么呢?内心的等持功德啊!自己的内心的观修,对这个部分产生贪念之心,内心里面所存在的功德,对这个部分产生贪念之心,所以这个也不一样。

就算是在上界之中,它的烦恼也有粗分跟细分的差别,初静虑天的烦恼就算是最粗糙的了,就上界天而言,从初静虑天开始往上面,烦恼就更加微细,慢慢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之后到达有顶天,有顶天是上界天之中烦恼最微细的,因此之故,按照这个方式的话,有顶天的烦恼不能够灭掉。

因为首先要观下层地、下层界的粗糙、毛病;观想上层地的寂静、功德,这样子的观想,一直观想到最后,慢慢观想到最后,观想无所有处它是粗糙、不好的,有顶天是寂静、功德,是好的。再进一步到有顶天的时候,能不能用这个方式把有顶天烦恼灭掉,暂时把它灭掉呢?不能够!因为有顶天的上面没有(更上层地)了嘛。

如果要把有顶天的烦恼灭掉,应该观想有顶天它是不好的,粗糙的,它的上一界是好的,是功德的,可是它最高了,上面没有了,它的烦恼已经最微细了,所以用这种实修的方式,不能够把有顶天的烦恼灭掉。用这种方式,把有顶天的烦恼暂时灭掉(压伏),达不到,这种方式没办法,因为从欲界到有顶天,有顶天就已经是最高了。

这种禅修的方式,给它取一个名称,叫做世间的道路,世间的粗静相道,世间的道路是因为它还是属于世间,粗静相道的原因是粗糙跟寂静的行相。要观想下层地粗糙的行相,要观想上层地、上界它是寂静的行相,以这方式来做禅修,再三的观想。所以粗糙跟寂静的行相,这样的一个道路,粗静相道,是属于世间的道路,世间的道路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还是轮回的处所,透过这个实修还是要再度投生到轮回里面,只是这样一种情况而已。

所以透过这个(种)观修,能不能彻底脱离轮回?达不到的!因为观想下层地粗糙的行相,观想上层地寂静的行相,对上层地的功德产生一个贪爱之心,由这个贪爱之心,还是让我们投生,只不过投生在上层地,上层地还是轮回的处所。所以这样的实修还是让我们投生在一个处所,解脱前面的处所,投生到后面的处所去,还是在轮回里面。所以这个实修不能够脱离轮回,这个实修还是让我们投生在轮回里面,因此把它称之为世间的道路。

如果要脱离轮回的话,应当把烦恼的原因,它的根本地方做一个分析,要观想无我的意义,就不是要观想下层地的粗糙,上层地的功德,就不是这种方式了,要观想烦恼的毛病,根基之处从何而来,之后把根本拔灭掉,如果这样做的话会脱离轮回,这种情况就称之为出世间的道路,因为脱离轮回。前面这个观修,粗静相道,还是在轮回里面,这个禅修还是让我们投生在轮回里面,所以把它称之为世间的道路。

前面谈到,「谓唯暂伤烦恼种子」,前面谈到的实修,仅仅只是暂时去衰损烦恼种子的力量而已,这里面谈到的烦恼,是指哪里的烦恼呢?从欲界的烦恼一直到无所有处的烦恼,不是讲有顶天的烦恼。为什么不是讲有顶天的烦恼呢?因为这里谈到暂时损伤烦恼种子它的观修的方式,是观想下层地粗糙,上层地寂静,透过这个方式,把下层地的烦恼种子把它衰损掉,用这个方式。

假设有顶天的上面还有上层地的话,用这个观想,把有顶天的烦恼种子,把它衰损掉,但问题是有顶天的上面没有上层地了,所以这个方式就不能够用了,不能够用这个方式把有顶天的烦恼种子,把它衰损掉,没办法做到。有顶天上面没了,所以现在讲暂时去衰损种子的力量,不是说把它连根拔灭掉。

这样的一个方式,从暂时衰损的方式而言,只能到达无所有处,所以我们的书上讲,「初所缘者.就是暂时损伤烦恼的这个实修,「谓观欲地乃至无所有处下地粗相.上地净相。」下层地的粗糙行相,即欲界地开始一直到无所有处,没有说到有顶天,一直到无所有处而已,在这个中间,每一个地方的烦恼种子,都可以用这个方式把它衰损掉,不是连根拔灭,只是把它衰损掉,都可以用,就是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

所以说净治烦恼,净惑所缘,就有两种方式了,一种是使种子衰损的方式,使种子衰损的净惑所缘的方式;一种是把种子连根完全拔灭掉的净惑所缘的方式。其中如果是第一种净惑所缘,把种子暂时衰损的这种方式,这个称之为世间的道路,它的观修方式是什么呢?要观想下层地是粗糙的行相,上层地是寂静、是好的行相,用这种方式观想上去,从欲界开始一直观想到无所有处这个地方为止,然后可以把中间这些处所,它烦恼的种子威力衰损掉,但是有顶天的烦恼的种子力量不能够衰损,不能用这个观修方式。这个观修、观想,从欲界地开始,欲界地之后初静虑天,二静虑天,三静虑天,四静虑天,上去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一直到无所有处,中间都可以如此观修。

其次「第二所缘者」净治烦恼的所缘第二种类型是讲,「谓四谛中无常等十六行(相).的观修,四谛十六行相的观修。配合欲界四谛的观修,配合初静虑天也有四谛,配合二静虑天也有四谛(四谛:四圣谛),一直到有顶天,都有配合四圣谛来做观修,这个方式是有的。这个是因为从欲界到有顶天都有十二缘起的分支,这十二缘起的分支里面有一个遍烦恼的分支,遍烦恼分支里面,又分顺生的部分跟反转的部分,遍烦恼分支的部分就是苦谛跟集谛。还有净治的缘起分支,净治缘起分支的部分就是灭谛跟道谛。

在欲界里面投生的时候,从十二缘起分支来看,譬如配合欲界来讲,在欲界投生,就有欲界投生的十二缘起的分支,这其中(投生在欲界),有它的遍烦恼分支的部分,顺生跟反转:苦谛跟集谛。还有它净治的缘起分支的部分:灭谛跟道谛。这是欲界的四圣谛。

配合初禅(初静虑天),投生在初静虑天,也有这个缘起的分支,就有四圣谛的内容;之后可以配合二静虑天,也是一样有四圣谛的内容,这样子一直配合上去,一直到有顶天,到有顶天的四圣谛,这是四圣谛方面的观修。

我们前面讲到第一种净治烦恼的所缘,是指对烦恼果的这个部分,把它分析一下,想一想,这烦恼造成的影响多么不好,它的毛病是什么?什么样子?不是从它根本、根基之处去做一个分析。现在第二个方式,四谛十六行相的观修,这个方式,是从现在已经灭掉的果、痛苦,这个情况去分析它的根基何在?它的根本是什么地方?去了解它的根本,看到了它的根本。

因此就欲界来讲,四圣谛,苦谛它的根本之处:集谛,而且是欲界的我执,这个部分来了解了。之后想如果把我执断掉的话,就能把欲界烦恼的根本连根拔灭掉,了解这一点之后,好好去分析、做一个观修,因此之故,如果说把烦恼的根本断掉的话,当然就不会造业,之后它的这些痛苦的部分,就完全连根拔灭掉了。这是从种子上、从根本上连根拔灭掉,以这个方式来做实修的,这是配合欲界来做四圣谛的实修,以这个方式把欲界烦恼的种子连根拔灭掉,不是说暂时去损伤烦恼的种子,是把它连根都完全拔灭掉,以这个方式来做实修。所以在欲界,烦恼连根拔灭的这个方式,要靠针对欲界的部份四圣谛,欲界配合四圣谛来做观修,才有办法把烦恼连根拔灭掉。

大家这个部分了解吗?就十二缘起分支,十二缘起分支里面分成两种,就是遍烦恼的缘起分支跟净治的缘起分支。遍烦恼分支里面:顺生次第跟反转次第;净治分支的部份:顺生次第跟反转次第。就是苦集灭道四个项目,这以前有解释过了,如果大家了解的话,就不再说明,如果不是非常了解的话,仁波切说就再解释一次,这个部分了不了解?如果说不是很明白,或者是没听过,或者是不了解的话,就再讲解一次,如果了解的话,就不再说明了。

佛经里面去开示十二缘起的时候,开示的方式是这个样子,遍烦恼方面“顺生的缘起”开示了一次,遍烦恼方面“反转的缘起”又讲了一次;然后开示十二缘起在净治方面“顺生的缘起”又做了开示,反转的缘起”又讲了一次、又做了开示。所以分成了四个方式,四种方面来做了开示的。

开示的内容是这个样子的,佛经里面谈到了,十二缘起是无明,然后是行、识、名色、六入(六处)、之后接触、然后感受、爱、取、有、生、老死。在佛经里面开示的时候,它讲无明生行,然后行会产生神识,神识会产生名色,一直到最后由生会产生老死。如果是这情况,是讲它的果,就是由无明产生行,行产生神识,神识产生名色,这样子前面生出后面,一直到最后由生产生老死,这是佛经里面开示这样子讲的。

这种开示的方式,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呢?讲的是苦谛,因为祂讲它的果,由无明作为因产生行,所以行是它的果,这样一直到最后老死,老死当做果。这样来讲的话,这种方式是遍烦恼里面顺生的缘起分支。顺生的缘起分支这个部分要讲的内容是苦谛,因为是祂讲它的果的部分。

但是一样这个内容,如果颠倒过来讲,就不一样了,颠倒过来讲的时候,佛经里面就会开示,老死又从何而来呢?从生而来。生又从何而来呢?从有而来。这样子往后面反转过来,把它的原因仔细去分析、追寻,追寻到最后,行又从何而来呢?从无明而来。这样子反转追、追、追,往上面追过去,所以叫做反转的缘起,反转次第的缘起是去寻找它的原因,寻找它的原因,是属于集谛的部分,是遍烦恼分支里面反转的缘起,是讲集谛,因为去寻找它的原因。

所以如果从前面生过来,从无明、行、识、一直生,生到最后老死,这是讲它果的部分,顺着从前面生到后面,讲果的部分,这样的开示方式,是讲苦谛。如果往前面去追踪它的原因,是从哪里而来,从哪里而来往上面找过去的话,这是反转的次第,反转的缘起,是找它的因,这个时候就讲它的原因是什么?要去介绍集谛。苦谛也好,集谛也好,这个是指遍烦恼的分支,遍烦恼的部分,普遍的烦恼,遍烦恼的部分。

之后又讲的是净治烦恼的缘起,净治的分支,佛经里面怎么做开示呢,佛经里面讲了,如果灭掉无明的话,就灭掉了行;如果灭掉了行的话,就灭掉了神识;一直到最后如果灭掉了生,就灭掉了老死,是不是这样讲到?所以这种开示是从净治方面来讲,这个时候讲的是指顺生的缘起,因为我把无明灭掉了。

顺生的缘起就是前者为因产生后面的果,因为我把无明灭掉之故,会怎么样呢?行就灭掉了,这是它的果;行灭掉会怎么样呢?后面神识会灭掉;这样一直谈到最后,如果把生灭掉的话,老死就灭掉了。所以要讲的是后面的果,会形成后面的果,这种是讲灭谛,因为讲果是灭谛嘛,这是净治方面的分支顺生的缘起,是讲灭谛。

之后又颠倒过来讲,颠倒过来讲的时候找它的原因,为什么能够把老死灭掉呢?因为我把生灭掉了;为什么能够把生灭掉呢?因为我把前面的有灭掉了;这样子反转过来往前面一直追踪它的原因,追踪到最后,为什么能够把行灭掉呢?因为把无明灭掉了嘛!所以往前面去追踪它的原因,这个是反转过来的缘起,这是讲原因,分析它的原因的话,这是道谛。

这个时候的灭谛跟道谛,是属于净治方面的分支,净治方面的分支里面,顺生的部分讲,因为灭掉了前者生出后者,(即灭掉后者)这个是讲灭谛。反转的缘起是讲后面灭掉是从什么原因而来?因为灭掉前面嘛!这样子又再讲一次,这个变成了反转的缘起,这个是讲道谛。所以有遍烦恼的分支跟净治的分支,这两边都各有顺生的缘起跟反转的缘起,就形成四圣谛。

我们从欲界地一直到有顶天,一共是九个处所,这九个处所都有投生,投生的话就有它的十二缘起。从欲界地到有顶天,都有投生的十二缘起存在。有十二缘起存在之故,十二缘起里面就会分成遍烦恼分支跟净治分支。普遍的烦恼分支里面就有顺生的缘起跟反转的缘起;净治分支里面就有顺生的缘起跟反转的缘起,这个是四圣谛的内容。

四圣谛的内容,这种情形存在于欲界地到有顶天之间,全部都有,就欲界的烦恼而言,如果要把欲界的烦恼种子都连根拔掉的话,要配合欲界地的四圣谛来做实修,就把欲界的烦恼连种子、连根拔掉。

一样的方式,从欲界地烦恼种子要灭掉的方式,一模一样的,到初静虑天,配合初静虑天它投生的十二缘起,四圣谛的内容来做实修;二静虑天,这样,一直配合到有顶天实修四圣谛的内容,用这个方式,可以把烦恼拔灭掉,连它的因、根本的部分完全拔灭掉。把它的因、根本的部分拔灭掉的原因,就是要用四圣谛的实修方式。从四圣谛的实修方式,去分析它的原因、根本之处何在,之后把它的烦恼连根本部分、连根拔掉,所以称之为净治烦恼。这是净治烦恼的方式,这种方式就能够把烦恼的种子连根拔灭掉。

这里讲净惑所缘,就是净烦恼的所缘里面,分成两种「唯伤烦恼种子及永断种」暂时损伤烦恼的种子,及连根拔灭掉烦恼的种子那种方式。假设配合欲界来讲的话,就欲界投生的十二缘起里面的四圣谛的内容去做实修,这种实修的方式就会把欲界烦恼连它的种子都连根拔灭掉,它的实修方式是这个样子的。这种实修的方式,配合欲界的四圣谛来实修,之后到初静虑天、二静虑天、三静虑天,一直按照这个方式做观想,就会把烦恼的种子连根都拔灭掉,这样子一直配合上去到有顶天,有顶天有它投生的十二缘起,有它四圣谛的实修,用这个实修,就能够把有顶天的烦恼的种子连根都拔灭掉,可以达成。

前面讲了两种所缘,就是净惑所缘的两种类型,为什么在这里把它当作安止的所缘呢?就这个问题产生了,前面所讲到是净惑所缘,问题是为什么它是净惑所缘,是怎么产生的呢?因为谈到两种类型的净惑所缘,其实仔细看看,这都是属于分析的对象。

净惑所缘的第一种而言,暂时损伤种子的所缘来讲的话,要分析欲界的毛病、粗糙的行相,这个要做分析;上界是寂静、它是功德,这个当然是属于分析,这都是内心的分析思惟,如果是内心的分析思惟的话,怎么(会是)安止所缘的对境呢?(有)这么一个情况了。

净惑所缘的第二种类型,「第二所缘,谓四谛中无常等十六行.四谛以及它十六个特色,其实非常深奥的,它是属于隐晦法,对隐晦法的部分,它的意义一定要透过分析思惟,要透过仔细的分析,内心才能够思惟,除此之外,不去分析它的原因,就没有办法思惟它了,没有办法思惟四谛十六行相了。

因此之故,四谛十六个特色的这些内容,还是一样要透过分析思惟,如果这样子讲的话,为什么它会是一个安止所缘呢?四谛十六特色的这些内容,不做分析没有办法思惟的,所以关于这个问题,至尊仁波切后面就要做答复,至尊仁波切答复了:「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缘之时,谓于诸境所现影像,随心决定,任持其心,不多观察。」「此等」,就是两种净惑所缘,当作为安止所缘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先进行分析,不管是粗静相道或者是四谛十六特色的内容

首先要先做分析,做分析之后会归纳得知它的意义,已经归纳得知意义的时候,譬如说下界、欲界,是粗糙的、是毛病的;上界,是寂静的、是好的。或者说有为法是无常,有漏都是苦。这些要仔细在内心分析,好好的思惟,思惟到最后会得到一个肯定、得到一个结论,确定的一个结论。譬如有为法是无常,有漏都是苦,这最后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确定,已经决定了、很确定的意义,心就专一安住在上面来修安止。

所以心专一安住在决定的意义上面来修安止,这个部分是安止,这个可以的。除此之外,在前面分析要得到它的意义,得到结论的过程里面,这不能当做安止的。所以这里讲的「不多观察」嘛!「不多观察」是说,心已经决定了,「随心决定,任持其心」,就是前面内心要先做过分析,分析完了之后要做决定,决定给它下一个定论,很肯定产生定解,之后心专一系念在这个定解、决定的上面不动摇,这个时候,不做观察了。

首先,不知道的时候,当然要从分析而来,在分析的状况、那个段落里面没有安止,那个时候是正在进行分析。但是分析会产生一个定解,已经定解了这个意义、已经是结论了,定解了这个意义,这个时候心可以专一安住在上面,这个可以啊,所以那个时候它就是属于安止所缘。

到这个之间为止,四种所缘已经讲解完毕了,就是在前面的段落曾经谈到,「如世尊言,修瑜伽师有四种所缘」。

接下来就是「修次中编说三种所缘,」莲花戒在《修次第中编》又讲了三种所缘。我们前面讲的是佛陀、薄伽梵所开示的,修瑜伽师实修有四种所缘,这是从佛陀的解释来做说明。这个部分讲完了之后,要引用印度的大博士莲花戒所开示的情况,他开示的有三种所缘。这三种所缘的内容是这个样子,「谓十二分教.一切皆是随顺、趣向、临入真如,总摄一切安住其心。」这是第一种,「或缘蕴等总摄诸法.这是第二种,「或于见闻诸佛圣像安住其心。」这是第三种,开示了三种所缘。

这里面谈到了,首先是十二分教都是”j随顺,或者是k趣向,或者是l临入真如,以这个方式来总摄一切而安住其心。十二分教或者是三藏十二种类型的典籍,去思惟它的时候不是以演绎、开演的方式,如果以演绎、开演的方式话,对境演绎开来它有多少呢?内心的思惟就会演绎开来有多少,非常广大。

但是现在不用这种方式,现在用归纳的方式把它收摄起来,怎么样子归纳呢?就是大菩萨寂天《入行论》第九品讲的,“一切此诸分支者,能仁悉为胜慧说”,这是一个归纳的方式;或者说至尊仁波切在《缘起赞》里面谈到了,佛语不管开示有多少,都是针对缘起所做的开示。

可以这样讲,一切佛陀所归纳起来,是可以这样来做一个归结,就是这些开示都是为了抉择空性之故,来做开示,可以用这个方式来做一个归纳。所以对佛陀所说的教言,用归纳的方式来思惟,一以贯之的方式来思惟,而不是用演绎的方式来思惟。如果用一以贯之的方式的话,就是用归纳的方式把它总结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以这个总结把它作为安止所缘,这是一种安止所缘的方式。

抉择究竟空性的方式是什么,后面所谈到的,「一切皆是随顺、趣向、临入真如,总摄一切安住其心」一切皆是随顺真如、趣向真如、临入真如,总摄一切安住其心。

首先是「随顺」于真如,是对空性的意义,还不能直接进行抉择,这样一个所调伏众,首先在它的前面,要先慢慢来引导他进入空性的抉择,所以要引导他进入空性的抉择之故,前面引导的段落里面,就要先开示无常,开示痛苦等等,开示业力因果的理论,以这些方式去开示他,让他能够随顺,朝向真如的方向去走,现在先随顺,随顺就是顺着这个方向,顺着这个方向去进行,所以要先去引导他。

再过来,「趣向」就比前面更深了,比前面谈到的无常、苦、业力、因果等等理论,讲的更加深奥的一点点,譬如说唯识宗的见地,补特伽罗无我讲独立实质有成立的补特伽罗并不存在,这个方面的开示,让他已经「趣向」了,趣向就是还没有到达,趣向是未来式,是将来要发生,是未来式,所以还没有到达,但是已经很靠近了。前面是顺着那个方向去,之后趣向已经很靠近了,但还没有到达,已经很靠近了;趣向,就是已经向着它靠近了,但是还没有到达,已经向着它去了,但是靠近了,还没有到达。

再过来「临入」,就是已经进入了,这是第三个,这个时候才告诉他如何去抉择空性,正式去抉择空性,这个时候佛陀会开示,所以总结来讲佛陀的开示,究竟的目标都是要去抉择真如、空性。虽然究竟的目标放在这里,但是有时候在一些佛经里面,讲到的是「随顺」的讲,让他朝着那个方向去;有些佛经里面是,已经「趣向」了,让他走上去,已经快到达了;有些佛经里面是「临入」了,已经正式去做抉择了。

所以,把佛经的内容,用这三种情况可以去包括它,根本之处实际上要讲的就是要抉择空性,了解到这一点之后,就可以知道,佛陀的三藏十二部的典籍,实际上它所要讲的是去抉择空性,以这个方式来一以贯之。所以对佛陀教法的了解,不是用演绎分散开来的方式去了解,而是用归纳、一以贯之的方式来做思惟。一般来讲对境是归纳的话,我们内心就不会演绎散开来,对我们内心的收摄集中就非常有帮助了,因此之故,在观修安止的时候,这种可以当做所缘。

第一个段落,安止所缘是能诠的教言三藏十二典籍,这三藏十二分教的典籍,非常多啊!可是我现在把这些典籍归纳成为究竟的目标只有一个,以这个方式来做思惟。

其次是所诠的教法,所诠的教法也非常的多种,教法非常多种,譬如说三界,十二缘起,还有实有法,恒常法,这法很多嘛!或者是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所解释的法;或者是所解释世俗谛的法方面非常的多,法粗分、细分,这些法那么多,如果我要把它归纳,用五蕴可以把它做一个归纳;用十二处也可以把它做一个归纳;用十八界也可以把它做一个归纳。

所以就所诠的法虽然演绎开来、散开来是非常的多,可是也可以用归纳的方式来做一个思惟,归纳的方式来做思惟的话,虽然所诠的法这么多,可以把它归纳,已经归纳完这个对境,我如果安住在对这个对境上,我对归纳的对境来思惟的话,当然内心就容易收摄,不会涣散开来。对这个涣散开来,散乱防堵它、防堵散乱,当然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就有第二种情况了。

第二种情况,我们看书本里面谈到的,「或缘蕴等总摄诸法.」或者缘取蕴等等,能够总摄诸法,首先对于怎么去总摄诸法,用蕴等等去总摄它,缘取蕴等等来做实修,把它当作安止所缘。「或缘蕴等」,那个等,就是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用蕴来做代表,所以叫蕴等等。

这里面能够去归纳这些诸法的方式,用蕴来归纳,用处来归纳,用界来归纳。五蕴可以归纳一切的有为法,十二处可以归纳一切的万法,十八界可以归纳一切的万法。但是不能说五蕴归纳一切的万法,因为五蕴只能归纳有为法,在恒常法、无为法的部分,不能够归纳在五蕴里面。五蕴虽然是五个,可是五个项目却能够包括一切的有为法的部分。十二处虽然十二项目而已,数目字而言它就十二个而已,可是它却可以归纳一切的万法。就十八界而言只有十八项目,这数量上来讲是十八个项目了,可是它却可以包括归纳一切所有的万法。

所以从归纳这个方面来讲的话,所缘的对境它是一个归纳的方式,当缘取这种对境的时候,内心也能够归纳,因此不会涣散开来。所以,在专一安住在一个对境上面,这样一个思惟就非常有帮助了,可以当做是一个安止的所缘,因为用这个归纳万法的方式来实修,专住在上面,心就会收摄、会集中。所以专住在五蕴上面来做观修,专住在能够归纳万法的十二缘起,或者是专住在能够归纳万法的十八界,专住来做观修,来当做是一个专住的所缘,这是可以的,内心就会收摄其中而不会散乱,这个当然能够做为安止所缘,这是第二种。

有一些人回到家里的时候,房间里面佛像也非常多,对这一尊佛像要做一些什么?对另一尊佛像要顶礼、要供养,还要修一些什么法?这样去想的话,心思都完全散开了,如果不要这样做的话,我们把它归纳起来,全部都是佛,我皈依佛,这样子能代表一切,这个时候,心是不是收摄起来呢?心就容易收摄,不会散开来。

譬如说,我们这个佛堂也是这样子,佛像很多尊,如果说到了一个佛堂,大殿佛像很多尊,东边这尊佛像要顶礼、要供养,西边这尊佛像顶礼、供养,这个时候东看看、西看看、南看看、北看看,心思都完全散开了。要想的很多,要做的很多。如果说心里面想这全部都是佛,心把它收摄起来,首先肯定这些全部都是佛,凡是一切的佛我都顶礼,这样的时候我顶礼佛,我皈依佛的话,就代表我顶礼了一切的佛,这个时候内心的思惟就会收摄,而不会散开来。因为内心想我顶礼佛的话,就是代表我已经顶礼了一切所有的佛,这样做的话,内心的思惟就会收摄、集中,就不会散开、不会纷乱。

一样的问题就有人也问到了,说得到的灌顶很多,本尊也很多,通常得到灌顶的时候,总是对灌顶有关系的这尊本尊,一天里面要做供养、要忏罪。这尊本尊要修什么?那尊本尊要修什么?那就很多了,这个时候心就会完全散开。

如果要浓缩归纳起来怎么做,就有六座瑜伽的实修方式,得到无上咒乘的灌顶之后修六座瑜伽,念诵本尊的时候,要思惟一切的本尊全部归纳在上面,在六座瑜伽念诵到上师的时候,那时候凡是我得到无上咒乘的灌顶,传授给我灌顶的这些上师,全部把它归纳在里面,就是本尊也全部把它归纳在里面,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修了六座瑜伽,算是实修了其他的仪轨,不必每一尊,每一个仪轨,一个一个去实修。

如果这样子做的话,心思完全的散开来了,因为本尊这么多,而且会想到好像本尊有高有低,然后我修了这个仪轨,又没有修了那个仪轨,观想了这尊本尊,又没有观想另外一尊本尊,好像本尊有高有低一样,这个时候心思就七上八下,完全散开。

现在为了要让心思不会完全散开之故,我们把它集中、归纳起来、一以贯之,以这种方式来进行的话,当然对内心的收摄,就很有帮助了。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2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1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谈谈禅宗——讲於上海佛教居士林[栏目:真禅法师]
 五十七世 天如维则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乔塔帕里和两位王妃 实践重于空谈[栏目:法句经要义]
 相应49经 输屡那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惯于行佛道[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