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4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82

《广论奢摩他24》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12-14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无论如何要得到所得的果位之中,究竟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就得到佛果能得的方法而言,这个法必须完整齐备,其次没有错误,前后的次第也要正确无误,这样的法是我们有必要学习的。就此而言,我们闻思的《菩提道次第》这些特色完全齐备,就其所齐备的特色我们也应当有所了解,在这个了解之下来进行闻思修,其中先仔细的听闻,然后思惟、禅修,透过禅修,觉受证悟就会产生,觉受证悟产生后才能够逐渐的进入地道,在地道之中升级,然后逐渐的成就佛果,产生这个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又有说,于所缘住心,皆是着相(p353L5),「又有说是有人这样主张,只要心住在一个对境上,持续在上面,这都是着相,因此对方主张要不系所缘,完全没有依靠任何对境,这样才算观修空性,这是对方的主张。

接下来要破除对方的主张,如何破除呢?故先说明对方的主张,心要无所缘来观修,这才算是观修空性,凡是有所缘取都是执着行相,所以此是未解修空之现相,这表示对方完全不知道如何观修空性,这是破除对方。

当知尔时若全无知,破除的方式,你完全不知道观修空性,因为那时若没有一个能知的心识存在,也没有所谓观修者观修空性,没有一个能知者存在,那什么叫观修呢?若有知者,如果有一个能知的神识,他去知道什么?不然为什么称能知的心识,因此一定有他所知的对象,有所知ㄧ定有所缘,因为对境、所知、所缘是一义故(都是同义),所以一定有对境存在。凡是主张三摩地(等持)皆是着相的话,这说法是完全不合道理的。

你的主张:认为观修的时候没有对境,可是现在又说有对境,而凡是有对境你说都是执相,一开始你主张是观修空性没有执相,可是我现在用逻辑推理分析,你又说:对啊!实际上是有执取行相,这与你说观修空性是没有执取行相相互矛盾,这是第一个破除对方,是故彼说不应正理,你的说法没有道理。

之后又再破除,又是否修空,又再讲一个道理。其次就你的主张而言,观修空性是何义呢?就是没有缘取任何对境,心不是专注缘取在任何一个对境上面,故无缘取是观修空性,有此一主张。这主张有何毛病呢?

又是否修空,须观是否安住通达实性之见而修,非观于境有无分别。所谓观修空性,并不是如你所主张,因为是不是观修空性应该如何判断呢?应该是对于对境的实相完全了解,以此了解作为见地,然后心完全放在这个见地上面,一心安住继续维持在上面,这才称为观修空性。而不是看是否有缘取对境,所以是否是观修空性,须观是否安住通达实性之见而修,应当是对于对境是什么?这部分了解的很清楚,对于它的究竟实相的部分已经了知,这个了知是一个见地,故言通达实性之见地。靠着这个见地,心要安住在这个见地上来观修,这才称为观修空性。

就你的主张而言是没有放在任何对境上面,但实际上心要放在对境上面,不仅要放在对境上,而且还要去分析这个对境到底是什么?因此要了知它的究竟实相,由这个思惟分析,了解究竟的实相,产生的见地,心放在上面而作观修,并不是像你所主张的非观于境有无分别,下当广说。不是用这个来区别的,不是有没有分析对境来区分,完全不是的,后面才要详细的说明。

至尊仁波切在后面要解释空性的意义是什么?观修空性又是什么意义?观修空性一定是靠着去分析对境的实相,不去分析对境的实相,怎么观修空性呢?去分析对境彻底了解对境到底是什么?它的究竟实相是什么?心安住在上面,这样才能称为观修空性。不把对境做任何的分析,怎么算是观修空性呢?

非观于境有无分别,观是分析简察(简别观察)的意思,不是有没有去分析简察对境,用这个方式来做判断的,这是对方的主张。所以不是跟你的主张一样,因为对方的主张是不去观察分析对境,就称为观修空性。假设对于对境只要有所分析简察的话,这都不是观修空性。所以对方主张观修空性是不作任何的思惟、分析,只要有思惟分析对境这都不能称为观修空性。

本派的主张不是这样,所以称为「非」,不是用此来判断的。所以提出本派的主张不是这个样子,本派的主张:是否安住通达实性之见而修,以此来作为判断的标准,有没有观修空性,要看你有没有安住在通达实性的见地来观修?有的话观修空性,没有的话没有观修空性。

首先要有究竟实相的了悟当作见地,然后心要完全安住在这个见地来作观修,有此就是观修空性,没有的话就是没有观修空性。可见观修空性的标准,首先要有对境,没有对境就完全没有啦!不但要有对境,然后要分析此对境到底是什么?亦即了解它的究竟实相,由此变成通达实相之见地,有此见地后心还要完全安住在此见地上来做观修,有这样做称为观修空性,没有这样作则无观修空性。

首先要对于对境有一个彻底决断的了解,形成一个见地,然后还能够安住在上面,以此方式来判断到底有没有修空性?所以本派谈到的观修空性和你所谈到的观修空性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完全不相同。

又指出对方第三个毛病(P353),又说安住无所缘者,彼必先念「我当持心,必令于境全不流散。」次持其心。是则缘于唯心所缘,持心不散,言无所缘与自心相违。跟自己内心体验(禅修的情形)、觉受相违背,为什么跟自心的体验、觉受相违背呢?要分析一下,你说修空是这样,那我们仔细分析看看你讲的内容,就是无所缘取,即没有缘取任何的对境,不作任何的观察分析,如此称为修空性。

那无所缘这句话又是什么意义呢?我们仔细分析看看就能了解的,会发现跟自己当时禅修的情况其实是相违背的,为什么呢?因为首先内心以无所缘取来作观修,即对于过去的情形我都不想它,现在的情形我都不想它,未来我要做这个、做那个全部都不想,因此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任何的对境,我的心都不要去思惟它,为了达到这个境界,要去摄持我的内心,好好的抓住我的内心,让心没有流散到过去、现在、未来这些事情上面,心里面首先产生这个想法,这个是动机。

在动机的时候已经想过我要抓住我的心,让我的心不跑到过去、现在、未来,在还没有禅修之前,先有这个动机想法,然后根据这个动机去摄持自己的内心,意指抓住我的内心,挡住内心没有放射到过去、现在、未来,即以此为目标去摄持内心不流散,缘取在这个目标上而摄持自己的内心,这样跟自己所讲的「言无所缘」好像有点相违背,亦即跟自己实修的体验看起来是相违背。

仔细分析第三个毛病即对方所主张的心无所缘,以有所缘取都是执相,不过这个主张其实有没有所缘呢?有啊!因为缘取自己的内心,为什么呢?因为在还没有禅修之前,心里面要想着:我的心不要去思惟过去、现在、未来,我要好好的去掌握抓住自己的内心,让它都不要去想过去、现在、未来。有了这个动机之后,去作观修,观修的时候是缘取自己的内心,把内心当作所缘的对境,缘取自己的内心抓住它让它没有想过去,也没有想现在、未来,没有任何的思惟,这时候是不是有缘取到自己的内心,然后让内心不要思惟过去、现在、未来呢?是啊!所以是缘取自己的内心,缘取自己的内心之后,摄持自己的内心,约束、抓住、摄持住让它不要想过去、现在、未来,所以有没有缘取对境呢?有啊!缘取自己的内心。所以是有缘取,不是没有缘取。这是第三个毛病。

把三个毛病分析一下,第一个毛病,指出对方的主张自己本身有一个内在的矛盾。因为对方批评至尊仁波切的主张安止的实修是如何如何。对方批评这样的解释不对,这个解释是完全执着行相的观修,凡是执着行相的观修都是妄念,我完全不缘取任何的对境,我才不是执着行相,这是对方的主张。至尊仁波切如何将之破除呢?因此就问了对方,并指出其实对方的情况才是执着行相,以此来指出对方的主张自己本身有一个内在的矛盾,你说不是执着行相,实际上确实是执着行相,所以有一个内在的矛盾,这是第一个破除。

对方批评至尊仁波切主张的这种禅修方式,是执着行相的、是妄念的禅修,然后至尊仁波切指出对方的主张有一个内在的矛盾,因为你说没有执着行相,实际上你自己才是执着行相的观修,逻辑推理在哪里呢?就是前面谈过的这个部份,这里讲的是他自己本身的推理就有一个内在的矛盾,这是第一个毛病。

第二个毛病是对方主张我的观修是没有执着行相(没有任何缘取),是观修空性,因此至尊仁波切指出对方的毛病,没有缘取任何对境不能算是观修空性,因为观修空性的意思,应该是指对于对境的究竟实相的见地,安住在这个见地上来作观修,才称为观修空性。就你的主张而言,究竟实相连边都没有摸到呢!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缘取对境,在没有对境的情况之下,那对境的究竟实相到底是什么根本不用讲了,究竟的实相连摸都没摸到呢!那怎么算是观修空性呢?根本不能算是观修空性,观修空性应该是对于对境的究竟实相,有一个正确的通达了解之后,安住在这个见地上面来作观修,这才称为观修空性。不要说观修空性,你都还不缘任何对境,那更不要讲究竟实相,这怎么算是观修空性呢?所以这又是一个毛病,第二个毛病。

第三个毛病是指跟亲自禅修的情形(真实的情况)完全相违背,当着手行动去禅修的时候,你的主张和你禅修的实际情况完全相违背(因为你实际上禅修的情况体验是什么样子,完全相违背),有这三个毛病之故,所以你的主张根本不合理。

接下来至尊仁波切谈到:故明修定诸大教典,说多种所缘,义如前说,因此之故明白阐述修禅定等持的诸大教典,都有谈到多种所缘,这在前面都已经详细解释说明。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你的解释说明,完全没有任何根据。即前面P353L5又有说于所缘住心,皆是着相,即有人这样说,这跟我们现在非常像,故明修定诸大教典,这是至尊仁波切的告诫,好像跟我们现代人讲一样,现代很多人也是这个样子,这句话要讲又有说于所缘住心,皆是着相,有些人主张是这样子。

这种主张完全无根据,完全是信口开合,完全不是根据圣典来做解释,现代的人也是这个样子,现代不是很多这种情况吗?完全自己信口开合,自己内心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体验,然后就写书指导禅修,完全信口开合,应当如何实修,说我这是甚深的口诀,特别的观修方式,是最为深奥,别处都完全没有,现在很多这种人。

又有说于是某一个人的主张,其实跟我们现在也是非常类似的,因此至尊仁波切把它破除的时候,就说应当对于明白阐述修定的诸大教典,从佛陀以来往圣先贤很多人,都已经把如何禅修等持,都已经写了非常详细的著作圣典,去阐述禅修的方式。如果要禅修、要学习应当根据这些教典来做解释说明,应当要有根据。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呼应到前面,某某人的主张:又有说,那你的主张是完全无凭无据,完全是信口开合,完全是讲自己的想法而已,因为圣典里谈到多种所缘,即前面谈到的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周徧所缘,前面所做的解释完全都是由往圣先贤的圣典作为根据,用这些内容来解释的。义如前说,故于住心之所缘,应当善巧。因此我们对于这些禅修缘取什么对境应当要精通了解嘛!

如果对这些圣典所述的禅修方式内容都不了解,就没有办法知道禅修的时候到底要缘取什么对境,这些对境的必要性何在?有何特色?对我有何帮助,这些都不会了解的。因此不根据圣典来解释说明的这种人,就是完全信口开河,无凭无据,认为这是禅修其实完全没有根据的,如果没有好好的学习了解的话,不知道禅修的方式,不知道往圣先贤怎么讲的话,还会把这些无凭无据的解释当做正确去实修,这种情况也很多。

因此之故,至尊仁波切谆谆劝勉:故于住心之所缘,应当善巧,亦即应当把大论的内容好好的读一读,好好的了解,在此了解之下,才能够知道禅修对我的帮助利益是什么?因此对方的主张都是无凭无据信口开合,有此毛病,这是因为没有根据大论的缘故。所以就我们而言,应当好好对这些大论研究,知道所缘对境是什么?好好的善巧之后,才会知道对方无凭无据的说法毛病何在?缺点何在?我们才有办法知道。

以前在至尊仁波切的时代有这种情形,现在就更多啦!情形是指无凭无据、信口开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去指导禅修,现在这种情况就更多啦!所以至尊仁切针对当时的情况就讲应当善巧,这是告诫、劝勉我们对这些要特别小心谨慎,应当好好的善巧往圣先贤的圣典,这也是告诫我们应当好好研究往圣先贤的圣典,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实在太可惜啦!

因为往圣先贤的圣典里详细的阐述禅修的方式,这些禅修的方式,都能够让我们内心的聪明力量,越来越强烈,不断的进步,而且在灭掉烦恼上面都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根据佛陀传承下来正确的方式,现在不学习这些,把它束诸高阁,而在外面各处跑来跑去,对于这些无凭无据信口开合的人,去学习他的教法,这些方式首先对于内心烦恼的灭除没有帮助,对内心智慧聪明的增长进步也没有帮助,不仅如此可能还导致内心的妄念、胡思乱想更多,因为这种禅修的方式都说你修了几天之后看到这个,修了几天之后看到那个,再几天之后你会有这个感受,几天之后你会有那个感受,禅修者自己的内心胡思乱想,想很多。

为何内心会胡思乱想呢?因为这个禅修导致的,表示这个禅修方式有点错误。假设是一个正确的禅修方式,应当是让内心聪明的力量越来越强,还要引发胜观,而且还能够灭掉烦恼,如果有这些征兆,表示这个方式是正确的。现在都不是,而且妄念越来越多,胡思乱想越来越严重,更加证明这个禅修方式有错误,所以至尊仁波切谆谆告诫应当善巧。

如果把至尊仁波切这里所谈到的所缘内容,观修所缘取的对境,以这个作为基础来作观修,就会是一个正确的禅修方式,如果舍弃这个方式而不用,到外面去学习各种奇奇怪怪的禅修方式,可能会导致内心胡思乱想越来越严重,而且不会变得更加聪明,反而变得更愚笨,会发生这种危险。因为正确的禅修方式,应当是已经有的烦恼逐渐逐渐减少,本来愚笨透过禅修内心的智慧逐渐发展,慢慢变得聪明。错误的方式不但不能灭掉烦恼,烦恼会越来越多,不但不能更加聪明,反而变得更加愚笨,因此应当善巧,这个要注意,这个相当重要。

其次,去除诤论,又修次论说,奢摩他所缘无定,安止的所缘不固定,《道炬论》也谈到随一所缘来作禅修,这个意思是指,义谓不须定拘一种所缘差别,非说凡事皆作所缘。在《修次第论》和《道炬论》谈到任何所缘都可以,至尊仁波切谈到禅修的时候,不可以任何所缘都可以,应当要根据圣典里开示的禅修所缘,以这个方式来实修,这才是正确的。这个刚刚都解释完毕了。

可是马上就有人提出疑问,《修次第论》和《道炬论》谈到没有固定一个呢?不然《修次第论》和《道炬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开示在下文,义谓,这是至尊仁波切的回答,义谓就是指《修次第论》和《道炬论》这些话的意思,是指不须定拘一种所缘差别(个别),《修次第论》和《道炬论》是指在圣典所开示的所缘对象,不是一定要抓住一个所缘,然后一直实修这一个所缘,缘取一个个别的所缘一直持续的实修,不是这个意思。随一所缘或无定是指圣典所开示的所缘对境,任何一个都可以作实修,你也不固定要实修哪一个,任何一个你都可以实修,所以不能说我在所缘里面个别个别选一个,只有修这个,其他我都不要修,只有这个才对,其他都不好,不能够这样做。这里面不需要拘束任何一个,里面的你都可以作实修,是这个意思。

非说凡事皆作所缘,「非说」是指修次第论和道炬论里面的意义不是如此,不是说随便任何对境都可以当作所缘,不是做这样解释的。不能够把书里的词句摘录出来以此作为原因、作为根据,禅修的时候任何所缘都可以当作对境,这个解释完全错误,应该是指圣典里所说的所缘对境,任何一个都可以禅修,不是要固定在某一个上面。

二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事(P354)这要看总纲(P350),初又分三,(一)正明所缘(二)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三)显示所缘异门,正明所缘即正式说明,正式明白阐述所缘的对象是什么样子?这解释完毕了。解释完了会产生一个问题,即前面讲了有好几种所缘的对境,可是什么人应当缘取什么对境呢?是不是马上产生这个问题。何等补特伽罗即指某一种人,应该修什么所缘对境对他才比较好呢?是不是会发生这个问题,因为前面讲圣典讲的所缘对境有这些这些,之后马上就会发生一个问题,那什么人应该缘取什么对境,对他有最大的帮助呢?所以要解释这个问题,因此就有第二项。

某一种补特伽罗应当修什么呢?若贪增上乃至寻思增上补特伽罗,寻思就是胡思乱想妄念很多,增上是力量强大,贪心力量强大,瞋恨力量强大,愚痴力量强大,傲慢之心力量强大,还有胡思乱想力量强大。应如《声闻地》引《颉隶伐多问经》的内容来作说明。

我们现在都是凡夫俗子的阶段,内心的烦恼力量都很大,但是应该有不同的情况,就是有些人可能贪念之心力量比较强大,有些人瞋恨之心力量强大,有些人愚痴之心力量强大,有些人傲慢之心力量强大,有些人是胡思乱想、妄念的毛病特别严重,有些人可能全部均衡、平均分配,这种情况应该是有的,所以要根据这种情况来禅修,因此才说若贪增上,即指前面的贪瞋痴傲慢和胡思乱想,一直到寻思增上的补特伽罗,要照《声闻地》所引的《吉隶伐多问经》的开示。

吉隶伐多,若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若唯有贪行,应于不净缘安住其心(这是指贪心),若唯有瞋行,应于慈愍,若唯痴行,应于缘性缘起,若唯有慢行,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又云「若唯有寻思行(胡思乱想),应于阿那阿波那念(出入息、数息观)安住其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这样做才称为相对称相符合缘,安住其心,这是引经据典来说明。

后面不是佛经的内容,是引《声闻地》无著菩萨的开示「此中若是贪瞋痴慢及寻思行补特伽罗,彼于最初(一开始禅修的时候),唯应先修净行所缘而净诸行,其后乃能证得住心,又彼所缘各别决定,故于所缘定应勤修。」所缘各别各别都有差别,因此对于自己的所缘一定要勤修。这是引《吉隶伐多问经》、《声闻地》。

然后至尊仁波切作结论,故于所缘定应勤学,依于前面这些经文的根据,对于所缘一定应勤学,是指某一个人五种烦恼的情况哪一种最为强烈,首先一定要针对那个毛病,特别缘取它的对境,要很勤快努力的按照这个方式禅修。譬如贪心严重一定要先修不净观,假设不是先开始修不净观,修很多其他所缘的话,没有用处,因为不能镇住自己内心的贪念。假设修其他的禅修之后,内心的贪念一产生的话,前面的禅修全部都完蛋了,假设得到安止,安止很容易衰损,一开始也不容易得到安止。假设不是安止,只是得到一些等持,等到他贪念之心产生的时候,又像疯子一样等持又衰损。安止等持神通都是会衰损的法,所以首先要分析自己内心的烦恼哪一部份比较严重,一定要先把这个烦恼压住,这是首先一定要做的。

前面讲的是某一种人他的烦恼可以区分成五种类型,从贪念到妄念严重分成五种类型,解释说明各种类型的情况。接下来还有一种,即各种烦恼都非常均衡的,没有哪一种力量特别强大,每一种力量都很均衡都很强大,所以没有办法说哪一个力量特别强大,前面讲的五种类型是某一种力量特别强大,但有一种不能确定哪一种力量特别强大,因为差不多每一种烦恼的力量都很强大,应该也有这种情形。

但另外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五种烦恼每一种力量都很薄弱,所以禅修补特伽罗就分成五种情况,一种是各别某一种的烦恼力量很强大,这种情况就有五种,再有一种是各各烦恼的力量都很强大平均的,另有一种各各烦恼都很薄弱也很平均,总共七种。

假设是后面那二种情形,就不能说一定要修哪一个所缘,没有办法固定修哪一个,譬如贪心力量强大,应该修某一个所缘瞋恨力量也是这么强大,愚痴也是这么强大,傲慢之心也是这么强大,妄念散乱也是这么强大,就不能够决定他一定要先修某一个所缘,因为他五种力量都很强大,所以就不须要固定在某一个所缘上面。那这个人对净行所缘的五种对象,任何一个都可以作实修,没有必要一定要先修这一个先修那一个,任何一个他都可以的。

相同的情况,如果是烦恼力量薄弱者,也是一样的,就是净行所缘的五个对象不能确定一定要先修哪一个,因为五种烦恼力量都很均衡都很薄弱,所以没有指出他应该先修哪一个、后修哪一个,没有办法做一个区分说明的,因此五个里面任何一个都可以作实修。

后面接着解释,若是等分(五种烦恼力量都很强大)或是薄尘(五种力量都很薄弱)补特伽罗,于前所缘随乐摄心,净行所缘五种对象随便一个他都可以,缘取后摄心,无须决定。不必决定先从哪里开始修,这有《声闻地》作为根据。《声闻地》云「等分行者(烦恼平等的人),随其所乐精勤修习,唯为住心非为净行」重点放在摄持他的内心,不是要净掉以前的习气、习惯。

「如等分行者,薄尘行者,当知亦尔。」跟等分行者的情况一样,薄尘行者(烦恼比较薄弱者)也都是这样的。烦恼均衡都严重,五种净行所缘他依据任何一种来作实修都可以,但不能离开这个之外,去修其他者,那就没有用处。烦恼薄弱也是一样的,烦恼再怎么薄弱还是有烦恼,还是会导致毛病,仍然要引发毛病的,因此应当在净行所缘五种对象里,不须要固定,选任何一个来实修都可以。

前面谈到贪念之心等等五种烦恼,各别各别力量强大的情况有五种,一种是五种力量都很强大,一种是五种力量都很薄弱,一共有七种补特伽罗。不过实际上项目只有三种,一种是各别烦恼强烈者,这有五种人,第二种是烦恼都均衡,第三种是烦恼都很薄弱,因此分成三大项目七种人。各别烦恼强烈者应当如何实修?烦恼平均者如何实修?烦恼薄弱者如何实修?下文要各别、各别说明。

首先贪等五增上者谓先余生中(前辈子、前辈子)于贪等五(贪瞋痴慢妄念),已修已习(串习)已多修习,故于下品贪等五境,亦生猛利长时贪等(产生长久、强烈的贪心等等)。是指贪念之心等五种任何一种力量强大的情况,是因为他的前辈子前辈子,对于贪念之心等五种的任何一个,依靠它的对境,然后也串习了很久,因此导致它的力量很强大,譬如因为上辈子贪念之心的对境,然后再三、再三依靠贪念之心的对境,内心再三的串习,且串习的时间很久、很长,造作这方面的业也很多,因此就会导致这辈子贪念之心的力量就会很强大,贪念、瞋恨、愚痴都是这样的情况。

贪念之心强烈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于下品贪等五境,亦生猛利长时贪等。下品对境是指不是很悦意的对境,即此对境不是很容易让我产生贪念之心的对境,它不是很悦意的对境,但是就算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补特伽罗以前串习贪念之心很严重,故对此不是很悦意的下品贪等对境,一样产生贪念之心,而且产生过量的贪念之心,亦即对一个小小的下品贪念对境,一样产生强烈的贪念之心,而且这个贪念之心力量也强大、持续也很久了,如果是这种情况,就说这个补特伽罗内心的贪念之心力量比较强大,于此类推贪念、瞋恨、愚痴、傲慢都是这样的情况,这是贪念的下品对境,这是五种个别的情况。

等分行者,谓先余生中于贪等五不修不习不多修习,然于彼法未见过患,未能厌坏,故于彼境无有猛利长时贪等,然贪等五非全不生。平等者跟前面五种个别的情况不一样,它不是依靠在贪念、瞋恨某一种烦恼的对境上,也不是对某一种烦恼的对境,不断再三串习的烦恼,也不是某一个烦恼串习的很多,因为对这五种对境,都是一样平等各个都有累积,这里谈到的不修不习,修是依靠在此对境上的意思,习是串习,不修、不习、不多修习是指不依赖于某一种对境,不串习某一个对境,然后不再三的在某一个对境上造作很多业,前面是讲某一个各别的情况,各别的情况都是依于某一种类型的对境,再三的依靠、串习它,因此才会某一种情况特别严重。

五种都平均的这种人,是不依靠在贪瞋痴等等某一个对境上,譬如前面所讲某一种类型贪念之心强烈,是他依靠在贪念之心,再三依靠这种对境,再三串习,因此贪念之心再三串习的很严重,现在不是依靠某一个对象,也不是某一个烦恼再三的串习,也不是这个烦恼累积很多,亦即五种全部都一起,没有哪一种特别严重,但这种人又未见过患,对于自己进行贪瞋痴等等情况,没有特别看到它是一种烦恼,是不好的。未能厌坏,没有看到它是一种毛病,当然他也不会一一对治把它灭掉。又不能把它灭掉,不依赖对治把它消灭掉,这种人对于贪念、瞋恨等等五种对境,大概都差不多一起在进行的,因为假设他是对于某一种对境再三依靠,再三串习累积了很多的业,那这方面的烦恼一定力量很强烈,如果某一种烦恼力量很强烈,强过其他的烦恼,就应该列入前面各别类型中,但他现在没有这种情况,他每一种、每一种都不是再三依靠,也不是再三串习,也不是持续非常久,就差不多全部都一起进行,没有哪一个力量很强大的,是这样一种情况的。

从至尊仁波切这个句子谈到,等分行者大概是指五种力量都很强烈,或是五种力量都普通普通,应当可以这样来做解释,二种类型都有,因为是平等平等嘛!不是说各别哪一个力量非常强大,就是五种力量都很强大,或是五种力量都普通普通中等,大概这二种都可以这样做解释,二种类型都有。

其次力量薄弱者,薄尘行者,就是五种力量都很薄弱,谓先余生中于贪等五不修习等,见过患等,故于众多美妙上品可爱境等贪等徐起,于中下境全不生起,这种人对贪等烦恼、种种对境产生烦恼,只有对上品的对境才会产生烦恼,中品和下品的不会产生烦恼,譬如以贪念之心为例,一亿元才产生贪念之心,如果只有几百、几千、几万根本都不值一顾,根本都不想要,是对上品才产生贪念之心。

如果是瞋恨之心的话,要杀死我的父母亲就非常愤怒,其次偷走了我一部车,偷走了我几十万元,不怎么样嘛!没有什么感觉,不会生气,是在很严重的情况下才瞋恨,一点点小小的事情他不会瞋恨,即指对于上品的对境才会产生烦恼,其它中品、下品烦恼都不会产生,有这种情况就是烦恼的力量很薄弱。

前面区分成三种类型,一种就是某一种贪念等等的力量特别强大,看至尊仁波切的句子(p354L12),又增上贪等经极长时,等分行者,非极长时,薄尘行者,速证(得到)心住。三种类型中,首先增上贪等,前面可能要做一点点修正,即五种烦恼的力量都很强大,归纳在第一种类型,即指五种烦恼中某一种烦恼的力量很强大,有贪念之心特别强烈,有的瞋恨之心特别强烈,这有五种。还有一种就是五个烦恼力量都很强大,很均衡,这也列入第一种类型,像这种增上贪等就是某种烦恼力量很强大,或者五种力量都很均衡力量都很强大,这种人实修的时候,他的时间要很长,(速证心住)得到内心安住时间要很长很久。

等分行者就是五种力量都普通普通、平均、也不大也不小,都很平均的那一种,就不须要很长的时间。薄尘行者五种力量都很均衡很小的这种,很快,速证心住,很快内心就能够安住了,这个证是得到的意思,譬如以量证悟就是用量证知、也就是以量得到它。

这里的内容应该是这个样子,即前面谈到的平均者,分成二种,力量都很强大,力量都很薄弱,这个可能是错误应当要更正,等分行者(平均者)就只有一种类型,就是五种烦恼的力量不是很强大也不是很薄弱,就是中间。

可是力量强大者,应该分成好几种,就是可能某一种烦恼力量很强大,可能某二种力量很强大,可能某三种力量很强大,可能五种力量都很强大,这个都把它算成一种类型。而等分行者是五种烦恼力量也不强也不小,薄尘行者就是五种烦恼力量都很薄弱。

也有这种情况,就是某一补特伽罗从贪念之心来看,他是列入贪念之心非常强烈者,可是他的瞋恨之心就中等,但愚痴之心就很薄弱,从这种方式来分析的话,补特伽罗的类型各种各类非常的多,像这样一个人他的贪念之心可以列入烦恼严重者,瞋恨之心列入烦恼等分者,他的愚痴之心列入薄尘者,也有这种类型。

仔细分析的话,补特伽罗的类型就千变万化很多,不过总而言之,关键重点就在分析内心的烦恼,哪一种类型烦恼的力量强大,要先把力量强大的烦恼灭掉,然后再灭掉力量中等的烦恼,最后再灭掉力量薄弱的烦恼,一定是按照这个次第来进行。

这是讲观修的次第,首先要做的净行所缘,烦恼力量大的先灭掉,烦恼力量中的,烦恼力量小的,按照顺序灭掉之后,先去除这些毛病,这部份用的是净行所缘。再来是善巧所缘,进入善巧所缘什么人要修什么对境?这是接下来这个问题。

善巧所缘为何补特伽罗之所勤修,如颉隶伐多问经云「颉隶伐多,若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若愚一切诸行自相,或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事,应于蕴善巧安住其心。」这二种补特伽罗缘取一种所缘,后面还有四种所缘,可是只有三种补特伽罗,所以第五个补特伽罗要缘取二个对境。

下文言「若愚其因(第三种补特伽罗)应于界善巧,若愚其缘(第四种补特伽罗)应于处善巧,若愚无常苦空无我(第五种补特伽罗)应于缘起处非处善巧安住其心。」此五所缘正灭愚痴。这五种所缘刚好能灭掉内心的愚昧无知,因为透过此观修把内心愚昧无知每一项灭掉,内心聪明的功德就越来越增长。

故前言若愚一切诸行自相,此愚是指愚昧无知,烦恼的力量比较强大,就是愚昧无知,就是在那一方面愚昧无知,在这种情况下修所缘对境,就能够把这种愚昧灭掉,此五所缘正灭愚痴,就是能够把这种愚昧灭掉,把这种无知排除掉,就能得到了知,所以提到五种补特伽罗,针对五种所缘。第一、第二种补特伽罗缘取一个对境,剩下的三个补特伽罗还有四个所缘,因为第五种补特伽罗缘取二个所缘。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5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7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 第五讲(第2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摄大乘论 第49讲 (第50-54讲没有录音)[栏目:韩镜清教授]
 八十四、感应道交的原理是什么?[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宝积经讲记 增长善法的正行[栏目:普献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