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9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68

《广论奢摩他29》

讲授: 雪歌仁波2008-04-11

内心对于所缘的对象,在专注时怎么进行?首先基础所缘对象是什么?要先作界定,解释清楚。这里面包括总体所缘对象是什么?现在这个段落所缘对象是什么?对佛身所缘辨明清楚,使佛身变成第六意识的对境,佛身要在第六意识中显现出来。因为在第六意识显现佛身之故,佛身的影像,不是当成佛像,而是当成佛亲自本身,在我们内心出现成为一个影像,现在这个段落所谈到的影像是如此的。

对这个所缘对象,我的心缘取之后,怎么专注在上面呢?要分成三项:是今天要谈的内容。

第二心于彼所缘如何安住分三立无过规破有过规示修时量(P.359 第10行)

了解心的所缘对象,心要朝向这个所缘对象,要专注地能安住在上面。可是心如何能专注地安住在上面呢?这个段落,是「无过失的等持」如何产生,因此讲心专注安住在上面,要具足二个特色,才能成为一个「无过失的等持」→立无过规。无过失的轨则是什么样子?就是「无过失的等持」。此无过失的等持,要具足二个特色:

(P.350)第二住所缘时应如何修分二明心住之所缘心于所缘如何安住

第二是现在的段落,住所缘如何观修。

(P.349)系心所缘先如何修住所缘时应如何修,这些是在引生无过三摩地法的内容。

此中所修妙三摩地具二殊胜(特色),一令心明显具明显分,二专住所缘无有分别具安住分(P.359 第11行)

即一、明分,二、住分。要具足二个特色:(一)具有力量的明分,(二)住分。产生无过失的等持,内心在指向对境的时候,要具足这二个特色。其实不祇这二个,又有人说需要三个条件,或四个条件。也有说二个特色不对,又有另外的说法。

有于此上加乐为三,余有加澄共为四者。然澄净分初殊胜摄,不须别说。适悦行相喜乐之受,是此所修定果,非初静虑未到分摄定相应中所能生起。三乘功德最胜依处第四静虑三摩地中,皆无身乐心乐相应而起,故此不说。(P.359 第12行)

心朝向对境,怎么样才是无过失的等持?(一)具有力量的明分,(二)住分,(三)安乐。还有人加上(四)澄分→清楚,共四个条件。

极明显分,虽于无色地摄少数定中亦不得生。(P.360 第1行)

又有一主张极明显分,具有力量的明分。对方主张,虽在无色地所摄的定,都还不会产生极明显分。本派先破除四种主张→「加上澄分」先破除掉,再破除要三种特色的主张→要「加上安乐」的主张,把它破除掉,破除反对者。我们主张无过失等持要具足二个特色:(一)具有力量的明分,有人说这个说法不对,我们按顺序先破除了。P.359倒数二行,第一种主张→加上「安乐」,第二种主张→加上「澄清分」。P.360第三种主张,是反对者。四种特色,我们先破除掉,P.359倒数二行,然澄净分初殊胜摄,这个项目不必个别讲。因为把它包括在初殊胜→具有力量的明分。

再来讲三种条件的主张,适悦行相喜乐之受,是此所修定果,非初静虑未到分摄定相应中所能生起。这里谈到具有喜乐,是没有必要的。现在是讲产生无过失的等持,谈到修等持,继续修,在还没得到安止之前,无过失的等持产生,还要经过九住心的次第,才逐渐得到安止,才会产生初禅的喜乐。在还没得到安止之前,不会有喜乐的。这个乐不是轻安之乐,轻安之乐不是这里谈到的。我们得到安止时,有身轻安、心轻安,才是这里谈到的喜乐。

无过失的等持,还要包括喜乐的特色,就会有这个毛病,最初得到安止就有喜乐,怎么可能呢?适悦行相喜乐,是等持以后的果,不是现在初静虑未到定分所能产生,是得到安止之后才有的。现在修无过失的等持,具足二个特色:(一)明分,(二)住分,还要再进步,还要经过九住心,才得到安止。得到安止的同时,这个人的心就不是欲界的心。前面得到安止之前,这个人的心是属于欲界的心,经过这样子的实修之后,他得到安止,得到安止的同时,他是属上二界地所摄之心,上二界→色界和无色界所摄的心。在得到上界地所摄的心的时候,是属于初静虑地(初禅)未到分所摄,初静虑地所摄分近分和正行,近分即未到分,未得到正行之前是未到分。修安止的无过失等持,才是逐渐修到安止,到初静虑的时候。初静虑的前面有未到分(未到地定),未到分怎么会有喜乐?不可能嘛!所以你说有,就会有这个毛病。

一个欲界的补特伽罗(众生),他的内心要得到等持,逐渐进步,得到更高级的等持,顺序很多、很长。现在我们是欲界的生命,「界」有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众生内心思惟的方式并不一样。色界的众生内心思惟(想法)的方式,等持的威力更加强大,无色界比色界的众生,等持的威力还更加强大。等持的威力强大,安住在对境的力量更增强,三界众生内心安住在对境的力量有差别的。首先要得到等持,得到安止的话,要欲界心先得到等持,等持的力量不断地加强,慢慢变成不是欲界的心,变成色界心的等持。这是心不断地转变,欲界的心变成色界的心,靠着等持的力量,使他的心转变过来,人还是欲界的生命,可是心会改变。

在观修时,先改变等持的本质,等持的力量更加强,当然内心就转变了。最初得到等持是欲界的等持,然后力量慢慢加强,心慢慢改变过来,心改变为上二界所摄的等持。如果经由欲界心的等持,已经得到之后,慢慢进步得到色界地所摄的等持,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这中间又很长了。色界地所摄的等持里面,就有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四禅天)。然后又进步到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就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天所摄,这要按照顺序一阶段、一阶段逐渐进步的。

最初得到欲界心的等持,再进入色界心的等持→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又进入无色界的等持→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天。这些过程都是等持的力量不断地加强,可见他是等持的力量不断加强之故,内心转变过来,所以他一定按照顺序的,一个步骤、一个步骤逐渐上去的,这是书上没有的,不作补充,对于内容就不能了解。

欲界的有情众生,已经成就了欲界地所摄的等持,在欲界的地方,是欲界的心,逐渐进步,心会转变过来。色界的地方所摄的等持,是色界地所摄的等持。刚得到色界地所摄的等持时,最初得到是初静虑天,是初静虑地所摄的等持,又分为两个:靠近的部份(近分)和正行两部份,近分是未到分,初静虑所摄等持分为:近分地所摄等持,正行地所摄等持。

慢慢进步到二静虑地所摄等持,里面又分为:近分地所摄等持,和正行地所摄等持。慢慢进步到三静虑地所摄等持(三禅天),里面又分两个:近分地所摄等持,和正行地所摄等持。进步到四静虑地所摄等持,里面又分两个:近分地所摄等持,和正行地所摄等持,到这里色界的最高了。进步又变成无色界,无色界又分成四个:空无边处所摄等持,里面又分为近分和正行。识无边处所摄等持,里面又分为近分和正行。之后到无所有处所摄等持,又分近分和正行。最后到有顶天所摄等持,又是近分和正行,这样子一段一段分的。

或许有这么一个疑问产生,就是一个欲界的有情众生,他的内心等持,按照前面所讲的次第,逐渐地进步,这表示他的威力愈来愈强。假设这个人的内心到达了有顶天所摄等持,得到这个的时候,前面的等持是不是都消失不见了,改变成为有顶天所摄等持?而且是正行地所摄等持之后,是不是他前面的等持都消失不见了?四个色界的等持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的等持,是不是全部都消失不见了?有这么一个疑问存在。答:不会消失不见的。因为他的心能够进入细分等持,当他的心不作细分等持观想时,因为他的力量之故,他的心可以进入比较粗分的等持。但他也可以让心不要进入细分等持,还停留在粗分阶段,也可以的,因为他已经有这种威力了。这个威力不会消失掉,他也可以有细分、也可以有粗分,因为他有这个威力之故。

所以,我们看书里面有些地方这样谈到,这八种等持,就是四静虑天有四种正行的等持,无色界也有四种正行等持,这样有八种等持了。这八种等持有顺分次第的观修,有反转次第的观修。顺分次第的观修,就是按照初静虑的正行、二静虑的正行、三静虑的正行、四静虑的正行、无色界正行的次第,按照次第慢慢观修。也可以反转次第而修,从有顶天的等持,进入无所有处、识无边处、空无边处,之后进入四静虑、三静虑、二静虑、初静虑,这是反转次第的观修。这就表示得到细分,前面粗分不会不见。

此又分二:一引生无过三摩地法(无过失之等持)二引生住心次第(P.349 第7行)

现在谈到是引生无过失等持这个段落。首先产生无过失的等持之后,这是属于欲界的心,依彼→靠着无过失的等持,这个等持才要产生住心,这个住心讲的是九住心。无过失等持得到了,是欲界的心,九住心得到了,也是欲界的心。但是九住心结束了之后,就会得到安止。内心最初得到安止那个同时,心就不是欲界地所摄的心,就得到色界地所摄的心,因为他已经得到初静虑所摄的心,心的本质已经转变过来了。前面讲到无过失的等持已经得到了,九住心也结束(毕业)了,得到了安止,在得到安止那个同时,这个人的内心本质已经转变过来,他的心不是属于欲界地所摄的心,属于色界地所摄的心,进入色界初静虑近分地所摄的等持。

在破除三种主张的说法里面(P.359第10行),「乐」把它列在这里是不对的,这个部份要把它破除掉。破除掉的说法里面,初静虑近分地所摄的等持,就算得到的那个时候,也没有喜乐。这里非初静虑未到分(近分)所摄的等持相应中所能生起,同时产生,连喜乐都没有。因此你的主张说,现在我们是为了得到安止,还没得到安止,心要专注在所缘上面。如果心在指向所缘,就已经具有喜乐的话,这样讲显然不对。

现在只是安止的因而已,还没得到安止,只是作实修而已,在安止的因,实修的段落就有喜乐的话,实际上在成就安止的时候,安止得到的时候,才是初静虑的近分而已,都还没具有喜乐,因的时候,怎么会有喜乐呢?所以在实修安止的时候,实修之后成就了安止,最初成就安止是属于初静虑的近分地所摄,那个时候喜乐都还不会有,但是在那个时候,有身轻安乐,有心轻安之乐,不要把这个「乐」和喜乐混在一起,不是属于喜乐。就算初得到安止,是初静虑的近分,也有身心轻安之乐,但没有喜乐。

或许有人会这么讲,喜乐是不是将来属于所得的一个部份,所要得到果的一个部份?不是的。因为在一个非常好的等持状态里面,如果他还伴随有喜乐的话,这个列入一种毛病。四静虑正行的等持,算是非常好的等持,四静虑正行的等持,还要断除八种过失,八种过失中,喜乐是其中一项,喜乐是应该要断除的部份,不是好的部份。大家会想:初静虑还没得到喜乐,喜乐是很难得到,将来要得到它。不是的,这不能当作一个要得到的目标。

还有一项不能混为一谈,「身心轻安之乐不是乐」,所以,乐非乐,身心轻安之乐不是喜乐。为什么?我们看「轻安之乐」这个名词就明白了解了,「轻安之乐」的「乐」指的就是「轻安」,不是快乐,不是乐,它是「轻安」的意思。为什么「轻安之乐」取名为「乐」呢?「轻安」的意思,指的是不辛苦,不用劳累,不花力气。因为不辛苦,不花力气,所以就取名为「乐」,但不是快乐,只是取名字而已,不是快乐。因为只是从「轻安之乐」,「乐」指的就是「轻安」不是乐,「乐」是指不用很辛苦,不用花力气、不劳累之故,把它取名字叫做「乐」,但不是乐。

因为前面实修的时候,都要花很大的力气,劳累要花力气,慢慢实修到最后,不必花力气,不劳累,从这个角度来讲,把它取一个名字叫做「乐」,其实不是乐。这样子讲,真正的喜乐是什么意思呢?又产生这么一个问题。这个喜乐在近分的时候是没有的,初静虑的近分是没有的,因为近分类似准备的阶段、加行的阶段。近分是已经靠近了正行,为了要得到正行之故,前面所作加行、所作准备的阶段。初静虑也有近分和正行,二静虑也有近分和正行,三静虑、四静虑,无色界四个: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天,都有近分和正行,都这样排列下来。

在这种排列的情况里面,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一直到四个无色界,每一个禅定,都要分成近分和正行,每一部份都有近分和正行,任何一个禅定的近分里面,都不会有喜乐。不会有喜乐的原因,前面已讲过了,这时候内心还要花力气,还要忙碌,忙碌得到他的果,他的果是正行。现在是近分,近分是要作准备的,为了要得到果作准备的阶段。在任何的等持,四静虑和四无色界静虑近分的时候,都不会有喜乐的。

不会有喜乐的原因,是都还在忙碌,是都还在花力气忙碌,因为要得到正行,要作准备之故。可见喜乐要到正行才有,那是什么阶段的正行才有喜乐呢?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无色界的静虑里面。什么阶段的正行才有喜乐呢?初静虑的正行有喜乐,二静虑的正行有喜乐;三静虑的正行,四静虑的正行,四个无色界静虑的正行,都没有喜乐。就正行的等持,相对应的同时产生喜乐,从三静虑以后就没有了。任何静虑近分的部份,都没有喜乐,因为他正在作准备,喜乐在静虑正行的时候才有。

哪个时候的正行有呢?初静虑的正行,二静虑的正行,从三静虑以后的正行,也是没有喜乐。近分和正行喜乐的部份,我们举一个例子而言,譬如现在要盖房子,房子没有盖好之前,这个人很忙碌盖房子,不可能快乐停下来休息,因为房子还没盖好,这个类似像近分一样。可是当房子盖好了,工作完全结束,坐在房子里面,喘一口气,好好休息一下,非常快乐啦!因为房子已经盖好了,不用再工作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像正行一样。

这个是四静虑、无色界等持共八种,现在作补充说明,要记起来不能忘掉,不能每一次碰到又作补充。

所以,有一些人主张「引发等持的时候,要具足安乐」的条件,变成三个特色,心指向对境要安住的时候,要具足三个特色。不过这种说法,在p.359最后一行,三乘功德最胜依处(依靠处)是第四静虑天的等持,在那个时候有没有真的内心的喜乐?答:也没有!故此不说,在这里也不需要的。

三乘功德最殊胜的依靠之处,是四静虑的等持,是等持之中最好的,是我们可以运用的等持之中最好的。我们要运用等持,帮助我们内心产生证悟,在内心的产生证悟方面,要靠等持的帮助,不过能发挥帮助力量的等持,最好的是四静虑天的等持,透过它的帮助,能让我们内心产生证悟。就是利用这个等持,可以去观修空性,可以去观修补特伽罗无我,所以我们在观修的时候,我们所运用等持的好坏,会影响到观修的时候力量的强弱。

因此,对内心的帮助大小就有差别。就是在观修的时候,会导致去对付我们内心的实执,补特伽罗我执,在把它消灭方面力量非常强大,这就要靠非常好的等持,这种内心证悟的产生,最大的帮助是四静虑天的等持。所以在很多的经典里面,都称赞四静虑天的等持,要引发三乘的功德,最主要、最殊胜的依靠之处,都这样子来称赞它。四静虑天的等持本身,如果靠着它,很容易产生三乘的功德。

不过,第四静虑的等持本身,并没有喜乐,因此要引发内心产生等持,在静虑的等持,都不需要喜乐。现在正在学习的时候,要引发一个无过失的等持,心正在指向对境的时候,并不需要有这个喜乐。如果再引发具备喜乐的话,将来到四静虑的等持的时候,将来还会变成一个毛病,连四静虑的等持都没有喜乐。因为有喜乐之故,还会变成一个毛病,所以现在也不需要。

前面有人谈到要具足三个特色加上喜乐,这个主张也要把它破除掉,就是我们这里所谈到的。首先是破除四个条件的说法,四个条件的说法是(P.359倒数2行)然澄净分初殊胜摄,不须别说。有人主张四个条件,把它否定掉,再来是否定三个条件加上喜乐。

适悦行相喜乐之受,是此所修定果,非初静虑未到分摄定相应中所能生起。三乘功德最胜依处第四静虑三摩地中,皆无身乐心乐相应而起,故此不说。(P.359 第12行)

这是把要具足安乐这个条件,也把它破除掉。这二种主张已经破除了,再过来还有第三种主张,再把它破除掉。

极明显分,虽于无色地摄少数定中亦不得生。(P.360 第1行)

这是对方的主张,前面自宗说无过失的等持要产生时,心放在影像对境上,要具足明分和住分。对方就反对说,这个条件不需要。为什么不需要呢?原因就在这里了,谈到无色地所摄少数定也没有产生,这个说法也要破除掉。对方的想法是什么呢?就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而言,明分的力量不是很强,住分的力量很强大,因此在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之中,确定明分这部份没有。所以我们现在谈到要产生无过失的等持,明分这个条件也不需要,不需要的原因,就是无色界的等持里面,明分也没有,也不需要,有这么一个说法。

所以当我们禅修等持的时候,欲界、色界、无色界,内心的等持得到之后,力量愈来愈强、愈进步。由进入色界,到进入无色界,当进入到无色界等持的时候,明分的力量逐渐简单,但住分力量非常强大。所以在无色界的等持里面,没有具足威力的明分,明分的力量逐渐减弱。

有人就这样讲了,无色界的等持,明分的条件都不必要,因此你现在主张,现在要产生无过失的等持里面,有这么一个条件,明分的条件是不需要,这是对方的主张。我们的主张是要两个条件,对方这种反对我们就去破除他,怎么去破除他呢?破除的方式,回答的方式是这样子,就大乘的补特伽罗而言,实修的时候,最主要依靠的等持,是四静虑地所摄的等持,不是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因此在静虑地所摄的等持里面,明分也有,住分也有。当然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是明分减弱,之后住分很强大没有错,问题是大乘补特伽罗所实修要依靠的等持,主要不是依靠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主要是依靠静虑地所摄的等持。但是在静虑地所摄的等持里面,明分就很强大了,这个条件一定要有。所以你提到我两种特色的主张有毛病,毛病不会发生,因为无色界地的等持,当然明分的力量不是很强,但是菩萨实修主要不是靠这个等持。

其次怎样来说明主张,自宗来作一个回答呢?我们前面所讲内容引经据典,应当要依靠静虑,排除掉无色。

如《大乘庄严经论》云:「静虑除无色。」除少数获得自在菩萨,余诸菩萨皆依静虑地摄正定引发功德,故说明显(明分)殊胜无有过失。(P.360 第2行)

《庄严经论》的句子,主要要放在静虑,排除掉无色,这是少数获自在之菩萨,等持已经得到自在之菩萨,衪就会依于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要把这个排除之外。一般大多数的菩萨,都是要根据静虑地所摄等持来作实修,来产生功德。后面解释是这样讲,除少数获自在之菩萨,余诸菩萨都是依静虑地所摄等持,来引发功德。

什么是等持自在之菩萨呢?前面有讲过了,静虑、无色八种等持,顺生作实修、反转作实修;初静虑等持、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进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天,之后又回过头来照顺序。这样子反反复覆修了非常多次,慢慢会形成一种现象,跳级的现象。就是他修初静虑,但是他不必进入二静虑,他的心马上可以进入三静虑。进入三静虑之后,他不必进入四静虑,马上进入空无边处,就表示这个人等持的威力非常强大,这样反复实修,来来去去,再三反复作实修之后,他的等持会得到自在。

等持得到自在是,他现在在一个比较粗分的心,他不必按照顺序逐渐进入细分。他能够在比较粗分里面,立刻进入非常的细分;然后他在非常微细的情况下,也不必慢慢进入粗分,不需要。他在非常微细,可以进入比较粗糙,都可以。这种情况来往都没有阻碍,这就是等持得到自在的菩萨。

如何去得到等持自在呢?静虑、无色八种等持,来来去去,顺生和反转再三反复作实修,逐渐会得到这种威力,如果是这样的一位菩萨,他就可以依于无色界的等持实修。假设不是的话,一般的大乘的菩萨,是依靠静虑地所摄的等持。因此之故,大乘补特伽罗作实修的时候,是要依靠静虑地所摄的等持。静虑地所摄等持,明分和住分两个条件都齐备,因此之故,我们前面的主张,引发无过失的等持的时候,等持要具足二种特色,就是具足明分的这个特色,这个主张并没有过失。所以这里产生无过失的等持,是指心朝向所缘对象的时候,按照自宗的主张,心放在所缘对象影像,指向它的时候。

怎样才叫无过失的等持?两个条件,就是明分和住分,这个明分指的是有境本身,住分指的是对境。所以明分指的不是对境的清楚、不清楚、清晰、不清晰,不是这个问题,上次有谈到过了,缘取佛身的时候,明晰、不明晰并不重要,而是心要能坚固地安住它,因为如果一直想要明晰安住,可能为了追求明分,而导致安住的阻碍,已经谈过了。

明分主要是指有境,心清晰不清晰;住分是指对境,心有没有安住在对境上面,从对境的角度谈到。所以明分要看p.359,此中所修妙三摩地(无过失等持)具二殊胜,具足二种殊胜的特色,一个是心本身非常明晰,这个把它称为明分;之后心能够很专住在所缘的对象上面,这样称为住分,自宗的主张、本派的主张无过失的等持,要齐备这二个条件。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0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9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只有乞丐,才会不断地索取[栏目:看开]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七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觉囊派寺庙组织及修学制度[栏目:觉囊]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3[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践行慈悲心的十三种方便(茗山长老)[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百喻经 4 妇诈称死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定力增长出智慧[栏目:明一法师]
 修准提法癌症得愈[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治病]
 论东晋清谈的积极意义(王晓毅)[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佛识慧集 <二十>佛的十大弟子 <廿一>西方三圣 <廿二>八大金刚[栏目:佛识慧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