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0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1

《广论奢摩他30》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4-18

我们进行到的段落,所缘的对象是指什么?已经讲完毕。在心如何朝向对境,这里面谈到无过失的等持情形是什么样子?有过失的方式要把它除掉。第三个是这个段落所谈到的量,正确标准何在?

首先是无过失的标准,应当要具足二个特色,才能称之为无过失,就是当心指向对境的时候,应当具足二个特色,才算没有过失的,就是内心有境而言,要具有力量的明分,明晰清楚这个条件。其次指向对境的时候,还要能专一的安住在对境的上面,这是没有忘念,这是住分的部份。要在这二个特色之下,心朝向对境,当这样讲的时候,有人讲说二个条件之上,还要加上安乐这个条件,有人又主张还要加上澄清这个条件,有人又主张,自宗所谈到的具有威力的明分,这个说法不可以的,就有这些不同的主张,三种不同的主张如何把它破除,上个礼拜已经讲解完毕了。

故说明显殊胜无有过失。(P.360第3行)上次谈到这里,当人朝向所缘对象而作实修的时候,有二种特色。把这二个特色,再不断的加强,首先内心拥有威力的明分,这部份要再加强,之后专一安住而无忘念的部份,它的威力也要再不断加强。在观修的过程当中,主要是指这两方面威力都不断的加强进行观修的。

当心指向所缘对象的时候,像前面所谈到的如此来进行观修,他会遇到什么障碍呢?沉和掉这两个障碍,它的内容是什么呢?具有威力的明分不断加强,阻碍者是沉(昏沉);当要专一对境方面的时候,这部份的威力要不断加强,所会遇到的障碍是掉举。

沉和掉这两者是主要的障碍,所以称为主要障碍的原因,因为我们前面谈到了,当内心指向对境的时候,要具足这二个特色,而且这二个特色的威力,还要不断的强化,但是在这二个特色不断强化方面,遇到的障碍,主要是这二项:沉和掉。看一下课本里面谈到的,

昏沉能障如是明显,掉举能障无分别住,沉掉二法为修净定障中上首,亦即此理。(P.360第3行)

此理是道理,因此之故,沉和掉二者,各别会形成障碍,在具有力量的明分增长方面,会遇到的障碍是沉。在专一安住无忘念的等持这部份,所会遇到的障碍是掉举,各别不同的障碍。为什么要谈到这二种?心朝向对境的时候,要具足二种特色,首先谈到明分本身,明分的威力要发挥、要进步的时候,它所遇到的障碍就是沉。专一无忘念的这个部份要进步的时候,它会被掉举挡住、障碍住,由前面的讨论,这是成立的理由。前面的二种理由之故,可以这样子讲。

上一次谈到内心朝向对境来作实修的时候,要具足二个特色,这是无过失,才是正确的,之后要把这二个特色不断强化它,就是有境本身,内心有威力的明分这部份不断加强,专一安住无忘念这部份也不断地加强。所以这二者不断加强,称之为观修,上次所谈的。上次有特别说明,明分的部份主要讲的是有境的明分,不是对境的明晰清楚,这个部份要注意。有境内心自己非常的清晰,非常的清明,不是对境看得清清楚楚。这在前面有一个段落谈过了,如果要把对境观想得非常清楚,这方面去努力,这个在得到等持方面,可能形成一种障碍。因此内心指向对境的时候,对境粗略差不多也就可以了,譬如观想佛像的时候,佛像的头、手、脚,大致的轮廓出现,粗略的轮廓形成,这样就可以了,这个就可以满意了。心要专一地朝向对境,好好地修等持。

假设不满意这种情况,现在再进一步在头的部份:眼睛是什么形状?嘴巴是什么形状?鼻子是什么形状?头髪是什么形状?一项一项再指向它,要把它注意的非常清晰的话,心思会散乱掉,没有办法得到等持。可见我们现在谈到第一个特色,要有力量明分这个部份,显然不是指对境很明晰,应该是指有境内心非常的明晰。有境内心非常的明晰,不是像昏沉睡觉的样子,就是内心非常的清明,就算内心非常清明情况下,也不一定把对境看得清清楚楚。清晰、明晰指的是有境本身,不是要把对境看得非常的清晰,那就差非常多了。在前面有一个段落谈到过了,就是明分的部份应该要重视有境的部份,而不是对境的部份。

其后思惟身之总体。心中若能现起半分粗大支分纵无光明应知喜足于彼摄心。此中道理若以此许犹不为足而不持心欲求明显数数攀缘,所缘虽可略为显了,然非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住且障得定

其后思惟身之总体(倒数第三行)。心中若能现起半分粗大支分(在P.358页倒数第二行),大略轮廓就好了,一半一半差不多粗略就可以了,纵无光明应知喜足,纵然不是很明晰,也应该就满足,于彼摄心,心专一安住在这里,好好修等持。此中道理若以此许犹不为足而不持心,如果心不是好好维持在这种对境上面,欲求明显,想要把对境观想得明晰,数数攀缘,再三观想对境,缘这个对境,要把对境缘得非常的清晰。所缘虽可略为显了,你所缘的对境,可能愈来愈明晰、清楚,然非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住,且障得定。但是心不能得到好的等持,心也不能安住,而且会障碍得到等持,这是讲对境的明分。

如果热切去追求对境的明分,可能会形成修等持的障碍,所以现在讲要具足二个特色,一个特色是明分,明分讲的是什么呢?有境的明分,不是对境的明分。早上上课谈到修所缘和修行相二个项目,修所缘部份指对境部份。举一个比喻,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如果这样讲的话,本来看到有为法,还不知道是无常,没有想过,现在已经想到了。以前没想到无常,现在会想到无常,这是修所缘,见到有为法的时候,以前不会缘无常来思惟,现在会;以前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

在内心形成了新的了解,已经能思惟到了。之后指向对境,思惟无常的时候,所缘心唯有──有为法是无常。能思惟的内心本身,心王和心所很多种,有境本身要具有威力的明分,还要专一的安住,这都是有境要齐备的特色。对于有为法是无常这个对境,指向它的时候,内心去思惟无常的时候,要用具足这二种特色的内心去思惟,要用专一安住的等持去缘取这个所缘──无常来作观修,而且去缘取对境的时候,还要有境本身具有有力量的明分,这样子去思惟无常,所以这是修所缘和修行相的部份。

如果一个学习经论,对于经论的意义很重视的人,他会特别追求不知道变成知道,对于这个意义本来不了解变成了解。如果是这个段落,是修所缘,会非常重视修所缘的部份,但是不会把修行相作为主要,都会形成这么一个毛病的。因为由不知道变成知道,有一个新的了解,对这个部份很重视它,重心会放在修所缘的部份。假设修行相这个部份不太重视,实修上也会造成偏颇,实际上就实修本身,主要的核心是放在修行相上面而言,比起修所缘,修行相还要更加重要。所以经论的意义是了解了,了解之后去修它的行相,还要更加重要,所以有这方面情况的毛病。

对于这一个毛病要好好了解,了解之后应当好好的重视修行相的部份。是缘取对境,修所缘之后,再进一步修行相还更加重要。譬如在止和观这部份的讨论,注意所讲内容,主要重点都放在修行相的部份。因此在明分和住分这两个特色都齐备的情况之下,逐渐要把沉和掉二者破除掉,要破除这二者,是主要的障碍。就破除这二者的沉而言,粗分和细分有很多种;掉举而言,粗分和细分也很多种。就沉而言,从粗分到细分,逐渐把它破除掉,因此内心明分的威力,就愈来愈强大。掉举部份,从粗分到细分,慢慢把它灭掉,所以内心住分的威力,也就愈来愈强大了。看一下课本P.360第3行:

昏沉能障如是明显,掉举能障无分别住,沉掉二法为修净定障中上首,亦即此理。(这前面说过了。)故若不识粗细沉掉及虽识已,不知净修胜三摩地破彼二轨,况云胜观,即奢摩他亦难生起,故智者求三摩地,于此道理应当善巧。(P.360第3行)

因此之故,沉和掉这二者都有粗细,粗细的部份都要好好地明辨清楚。如果粗细的沉掉不能好好明辨清楚,或者说已明辨清楚,但是对这二者,如何把它灭除掉、破除掉,靠着等持纯净的实修方式,这些都不知道的话,那不要说胜观,连安止都不会产生。

对等持非常重视的人,对于纯净修法的方式一定要了解的。纯净的修法是把沉掉二者,先把它明辨清楚,之后再把它破除掉,这样算是纯净实修的方式。如果跟这个不一样,就不是纯净实修的方式,不是纯净的方式会有什么毛病?不是纯净的方式,是指粗细的沉掉不能够明辨清楚;明辨清楚了,也不能够破除掉,这样你修的方式,就不是纯净的方式。不是纯净的方式会有什么毛病?不知道等持本身应当具有二个特色,其次不能够分辨清楚,粗分和细分的沉和掉,也不能把它灭除掉。问题是不能把沉掉灭除掉的话,不会得到纯净的等持,等持没有产生,不要说安止,胜观都得不到,安止也得不到。不管怎么实修,安止都得不到;安止都得不到了,不要说胜观都得不到了。

因为得到胜观前面要先得到安止,胜观的产生是靠安止,安止的产生是靠等持纯净实修的方式。等持本身实修的方式,假设不是很纯净的话,安止不会产生,胜观也不会产生。所以就算一辈子花力气努力实修,没有得到一个止观的证悟,完全浪费掉,会有这个危险存在。所以一个重视禅修的人,无论如何「纯净的观修方式」是什么?这个道理一定要好好了解。这个段落所谈到的就是,也许重视禅修的人,一辈子在山上闭关作禅修,但是止观的证悟丝毫都没有产生,可能会有这种情况,这个就浪费掉了。因此一个聪明有智慧者,希望他所作实修的行为不要浪费掉,也希望他能发挥成效,既然作了,有一个效果,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就要非常重视纯净的实修方式。

前面谈到于此道理应当善巧,「此」指的是什么的道理,应当善巧了知?就是等持纯净的实修方式,对等持纯净的实修方式,这一部份的道理,应当要好好了解。纯净的实修方式是什么意思?前面谈到等持本身要具足明分和住分这二个条件。这二个条件要达成,要靠灭掉沉和掉,沉和掉灭掉有多少,明分和住分就有多少。

把沉粗细逐渐灭掉,明分的威力就愈加强;把掉举粗细逐渐灭掉,住分的威力就非常强大了。所以明分和住分这二者要齐备,就靠灭掉沉和掉这二者。沉和掉二者粗细的层次有很多,灭掉多少,明分和住分的威力就有多少,因此应当这样子去实修等持。可见这整个过程,要把沉和掉粗细的部份,把它仔细的分辨清楚,就非常重要了。因此前面谈到「应当善巧」,应当妥善去分辨清楚。为什么谈到妥善的把它分辨清楚,就表示把粗细的沉和掉分辨清楚,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才谈到要妥善的、善巧的把它分辨清楚,表示不太容易了解。

有时候不是沉,把它认为说是沉;有时候是沉的部份,不能分辨清楚,认为不是沉。有时候是掉举,认为这不是掉举;有的不是掉举,却把它认为是掉举。所以此中要把它区分清楚,恐怕不太容易,所以才谈到要妥善的把它分辨清楚。因为能够妥善的把它分辨清楚,才有办法去破除它。假设沉和掉粗分和细分都没有,明分和住分的条件就完全齐备,这个等持非常的纯净,所以这样的方式,是非常的纯净的实修方式。

谈到这个段落,是至尊大主宗喀巴所作的责备,就表示很多人实修的时候,往往没有效果,沉掉还没分辨清楚,所以首先妥善分辨清楚沉和掉,之后再把它灭除掉,可见这二者是重要的大纲。(一)首先把它分辨清楚,(二)随后再把它灭除掉、破除掉。所以这二项应该是很重要的部份,应该要说明的。但是现在这个地方不说,不是现在这个段落要讲的,灭除掉的方式,应当是后面才要解释说明的,所以现在这些都还不说。现在这个部份,主要要讲修安止的顺缘是什么?把逆缘的部份破除掉,也是要讲的。后面才要说明,原因是因为首先要重视顺缘的部份,顺缘先齐备,内心的等持禅修逐渐有威力,慢慢把逆缘部份破除掉。

假设现在顺缘的部份都还没有学习到,去解释说明破除逆缘的话,有没有办法破逆缘?不可能的。因为前面顺缘条件都还不齐备,因此不具足威力;不具足威力的情况下,现在要去把逆缘打败,根本不可能,铁定被逆缘打败,所以不是这种方式。因此我们看课文就知道,一定先讲顺缘的部份(P.360第5行),

沉掉乃是修止之违缘,违缘及破除之方法皆于下说,故此当说修止顺缘引生三摩地之理。(P.360第5行)

沉掉乃是修止之违缘,当然要把逆缘打败,昏沉和掉举要灭掉。违(逆)缘及破除之方法皆于下说。分辨逆缘是什么?把逆缘破除掉的方法,后面才要讲。故此当说修止顺缘引生三摩地之理,因为现在这个部份,主要要讲的是修安止之(顺缘)后,如何引生等持,应该是现在这个段落的重点;其次分辨逆缘,把它灭除掉,那是后面才要讲的重点。

所以现在这个段落,是放在成就安止的顺缘,如何先产生一个等持,等持产生之后,才会逐渐产生安止,现在讲的是修安止的顺缘,是先引生一个等持,等持怎么产生,现在才是重点。这里谈到皆于下说,下说→后面才讲,后面是在P.365第9行:

第三住所缘后应如何修分二,一有沉掉时应如何修,二离沉掉时应如何修。

初又分二,一修习对治不知沉掉,二修习知已为断彼故对治不勤功用(用功)

初又分二,一决择沉掉之相,二于正修时生觉沉掉正知之方便。

住所缘后应如何修,心安住所缘之后应如何修,一、有沉掉的时候应如何修;离(没有)沉掉时应如何修,分成二项,一、不能分辨清楚什么是沉?什么是掉?把它解释说明清楚,这是刚讲的第一个重点,要先分辨清楚粗细的沉掉。二、已经知道沉掉是什么之后,为了把它除掉之后,在对治上面没有办法发挥功效、发挥威力,不知道怎么对治它,怎么把它灭掉?所以第二个讲的是前面谈到的,已经知道了「把它破除掉的方式是什么?」。

现在这里谈到的二个重点:清楚的分辨粗细的沉掉,分辨之后如何把它破除掉,全部都放在第三个大纲里面,住所缘后应如何修分二:(一)有沉掉时如何修,(二)没有沉掉时如何修。第一个有沉掉时如何修,包括二项,谈到的二个重点全部放在这里。

P.365第三项里面又分成两项,第一项是有沉掉时应如何修,第二项是离沉掉时应如何修。P.373第1行,第二项是离沉掉时应如何修,在这之前到P.372为止,从P.365倒数第2行开始,讲第一个大纲「有沉掉时应如何修」,P.373才讲第二个大纲「离沉掉时应如何修」。

前面讲「有沉掉时应如何修」,分两个大纲,讲我们现在这个段落,刚刚谈到的「如何分辨清楚粗细的沉掉」,分辨清楚之后「如何把它灭除掉」,分成这二项,全部都列在第一个大纲,就是「有沉掉时应如何修」。所以要了解它的页数,从P.365倒数第2行开始,一直到P.372整个全部都是,在第一个项目里面,就是「有沉掉时应如何修」。这些这么长的篇幅里面,讲的就是第二项,就是「如何把它分辨清楚粗细的沉掉」,分辨之后「如何把它灭除掉」,现在这里谈到违(逆)缘及破除之方法皆于下(后)说,后面指P.365~P.372这样就很明白了。

故此当说修止顺缘引生三摩地之理。(P.360第6行)

引生等持的方法,道理何在?就安止而言,有它逆缘的部份,逆缘的部份要分辨清楚昏沉、掉举,所以要把它灭除掉,这个部份现在还不讲,安止逆缘的部份现在不说,所以现在重点放在顺缘的部份。安止的顺缘是什么?安止的顺缘就是安止的原因。现在这个段落在讲顺缘的部份,首先要产生无过失的等持。怎样引生一个无过失的等持,作解释说明「九住心的次第」,九住心的内容,这要作解释说明。这算是安止的原因,所以把它称为顺缘,修止的顺缘,就是要先齐备安止的原因,可以这样子解释。安止的原因是什么?要生出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止和等持有因果的关系,因为安止是将来要得到的果,它的能成的因,原因是什么?是等持,所以等持把它称为顺缘,有这个意思了。所以有必要先把等持作一个解释说明,要把它分辨清楚,什么叫作等持?所以等持后面解释了。

此中三摩地者,谓心专住所缘,复须于所缘相续而住。此须二种方便,一于根本所缘令心不散,二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P.360第7行)

此中三摩地(等持)者,谓心专住所缘,复须于所缘相续而住。所以要具足这二个条件、这二个特色。首先等持的意思,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本身对于所缘对境要专一安住在上面。但不是只有这个条件,还要持续久久安住在上面,假设第二个条件不需要,心能够专一安住在所缘对境上面,没有加上持续安住,那这个等持要得到也太容易了。所以等持要具足这二个特色,首先于所缘对境上要专一安住在上面,不仅如此,还要能够持续地安住它,就称为得到等持了。

假设要得到具足二个特色的等持,要怎么做呢?后面讲了,此须二种方便,有二种方法才能达到前面所谈到等持的二个特色,「心安住所缘」,而且还要「持续安住它」,那就要方法了,什么方法?方法后面讲了,第一个是对于根本所缘的对象,要让我们的心、防护我们的心,让心不散乱、不离开它,这方法一定要有。第二个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能够去观察分析,前面谈到的等持要具足二个特色,这二个特色不是前面讲的明分和住分,不一样的,讲的是「专一安住在所缘的对境」,而且还能「长久安住它」。但是这二种条件的等持,要怎么去达成它呢?表示要有一种方法,让我的心缘取对境之后,能够使我的心根本就不散乱,这种方法一定要有。

其次,就算我的心缘取对境,心都不散乱,要防护使我的心现在不散乱。「现在不散乱的情况下,将来会不会产生散乱?」、「现在有散乱、没有散乱?」、「没有散乱的情况下,会不会进入散乱之中?」,是不是要有一个分析的力量去察觉呢?这二个条件都要齐备。

初即正念次是正知。如《庄严经论释》云:「念与正知是能安住,一于所缘令心不散,二心散已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缘而散,于此无间弃失所缘,故明记所缘念为根本。(P.360第8行)

前面第一个方法是忆念,能够让我们的心不会涣散;第二个方式就是正知,让内心知道已经散乱了、没有散乱、将要散乱,还是将不会散乱,这两个条件都要齐备。这二个方便(方法)齐备之下,心才能专一安住在所缘,而且能够长久安住,具足二个特色的这个等持,能够达成,所以有这二个方法。

前面谈到的是要得到安止的顺缘是等持,等持要具足二个个特色,要能专一安住在所缘上面,这个安住不是只有一下下,要能长久安住在所缘上面,这才算是等持。这是当作能成因的一个等持,就是它能成就安止,这样子的等持才能去成就安止,所以它是安止的一个能成就的原因,所以它被称为安止的顺缘,安止的一个原因。

想要得到这种等持,要靠什么呢?这种等持也要靠它的原因,它的原因就是忆念和正知这二者,这二者当作原因。为什么正念(忆念)和正知这二者当作原因呢?因为前面谈到等持要具足二个情况,要有二个特色:「专一安住在所缘」,还能「长久安住」。所以那就表示要达到这二个目标,要有二个方法。要有方法让内心能够安住在所缘上,都不散乱,一定要这种方法;其次安住在所缘上面,「是不是散乱了?」,或者「现在没有散乱,会不会形成散乱?」总要有一个察知的力量,这二个方法要有,第一个方法是忆念,第二个方法是正知,这就非常有必要了。

让内心不散乱的方法,一定要有;还有已经散乱了没有?会不会散乱?这个方法,也一定要有,所以有这二个原因忆念和正知,因此首先要得到安止的话,前面要有一个顺缘等持的部份,这个要得到。顺缘等持要得到的话,它前面要有一个原因,就是忆念和正知,这二个也要有。忆念的功效在哪里呢?让内心不散乱,不离开对境。正知的力量在哪里呢?在「心散乱了没有?将来会不会形成散乱?」,能够完全察知,忆念和正知就非常重要了。

这部份的说明有根据的,大乘《庄严经论》的注解,世亲菩萨所写的,里面就谈到了,「念与正知是能安住」,能生出安住,安住就是等持,由忆念和正知的力量,就能生出等持。忆念的力量在哪里呢?令心于所缘,令心不散,不会散乱,不会离开,这个靠念力。第二个心散已能正了知,内心已经散乱了,马上能够察觉,马上能够了知,这个是靠正知的力量。第二项心散已能正了知,至尊仁波切前面的颂文,讲的就是,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这个是正知的力量。所以,忆念和正知这二者都要齐备,它的证明根据之处在哪里?在《庄严经论》。

忆念和正知这二者非常重要,因为目标要成就安止,要先得到等持,要得到等持就靠这二项;那表示这二项没有,等持得不到,当然安止也就得不到。这二项之中,最主要的是忆念的力量,如果没有忆念,心会离开所缘。所以课本里面谈到,「若失正念忘缘而散,于此无间弃失所缘。」如果说忆念的力量衰损,心会离开所缘的对境,因此心攀缘其它的对境,散乱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对境,心完全离开了。

就心王的眷属而言,忆念本身退失掉,没有力量的话,会让心不能继续安住在所缘对境上,因此完全把所缘对境丢掉了,心抓住其他的对境,心散乱掉了,所要缘取的对境都丢掉了,这就非常严重了。我们现在是要修安止,要成就等持,前面已经选了所缘对境是什么?已经选好了,要缘取它,在缘取它的时候,现在没有去缘取这个对境,已经离开了,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为什么呢?就是忆念的力量衰损的缘故。力量衰损就非常危险,所以忆念、念力不能够衰损,这是最根本之处,因为它能够让我们的心不会离开所缘,不会丢掉所缘,这就要靠忆念的力量。在正知之后产生忆念的力量,紧紧抓住所观修的对境,这就靠念力了。

其次忆念和正知就有差别,后面要讲忆念和正知的差别,首先P.360倒数第4行,

由此正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谓如前说明观所缘。若能现起最下行相,令心坚持,令心策举,(P.360第10行)

由此正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由此忆念、念力于所缘境住心之理,这是指忆念本身,令心靠近而朝向对境,念力本身的作用,是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很靠近而朝向对境。

其次正知的力量,是指让心间接亦能令心安住所缘,正知是能够让我们透过间接的方式,让我的心朝向于所缘的方向。忆念是指让我的心,非常靠近地朝向于所缘的方向,而不会离开它。这是念的力量和知的力量这二者,首先讲的是忆念,忆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令我们的心很靠近而朝向所缘,这是指如前所说明观所缘。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明观所缘对象应该是什么呢?

譬如说佛像(佛身)来讨论的话,应该不是眼睛看的佛像,是佛的形像要在我的内心,出现一个影像,佛身在我的内心所出现的影像,是我所要缘取的对象,前面讨论过了,这部份已经明白清楚,佛身在我的内心出现的影像,明晰的显现出来,这是如前所说,明现所缘的对象,要逐渐明现出来,且明白的知道,知道之后去执取对境的时候,要有力量去抓住它。形像至少要有一个模糊的样子在内心出现,出现这个所缘的对象,这个前面都经谈到过了,都做到了。

但是做到了之后,接下来要「令心坚持,令心策举」,令心坚持的意思是让心本身,有力气去抓住这个对境,而且还能持续去抓住这个对境;而且令心策举,心还能很高,不会掉下去。「令心坚持」是指能够有力抓住它,譬如说眼睛看着茶杯,然后我抓着茶杯来喝茶,用手抓住茶杯,抓住茶杯的手,要花点力气去抓住它。所以现在一样的道理,前面已经讲了很多所缘的对象,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佛身在我内心出现的影像,至少程度的要求影像要怎么样,前面都讨论过了。

最后我的心朝向影像的时候,应当要花一点点力气,要有力气去把它抓住,有力气去把它抓住的时候,心本身还要放在高的位置,而不是掉下去、沉下去,也没有这种情况的。

即此而住莫新思择。(P.360第11行)

莫新思择是不再去分析别的对境,不再去抓别的对境,只有原来前面抉择过的对境,心用力去抓住它,心去执取对境,有力气去抓住它,而且心还在很高的位置,没有沉下去,没有跑到新的对境去,这样一个情况就称为忆念。所以,忆念是指有境内心的一种状态,有境的内心本身去抓住对境的时候,它有力量去抓住,执取的时候有威力,而且内心本身策举、高举,而且没有再去思惟,去抓住别的对境,在这种情况之下,内心很靠近能够去朝向对象,这种情况就称为念力。

前面谈到忆念的作用力,首先已经抉择了所缘的对象,心就要指向所缘,心要朝向所缘,去抓住所缘。这时候心指的是心王,心指向对境要抓住所缘的时候,要靠眷属心所,忆念心所会来帮助心王。忆念本身帮助心王会发生什么效果、什么作用吗?前面谈到了,心王朝向所缘,抓住所缘的时候,如果有忆念的力量去帮助它的时候,心王抓住所缘会变成非常有力气。是什么条件让心王很有力气,去抓住所缘呢?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就是靠着忆念的力量。其次当心王去抓住所缘对境的时候,心王本身不会掉下去,它还会高举,高高在上不会掉下去,这也是靠忆念的力量。

其次让心王继续不断地停留在对境上面,不会离开,不会再去分析别的对境,抓住别的对境,会继续不断在原来的对境上停留下去,这也是靠念力的作用,这是忆念心所的作用力。现在已经抉择完毕要观修什么对境,要安住在上面,正在这样子观修的是心王。如果有忆念心所的帮助,心王去抓住对境的时候,非常有力气去抓住它,心王还能高高在上,不会掉下去,而且心王不会再散到别的对境,不会又去分析别的对境是什么?达到这些效果都是忆念的帮助,忆念的作用力。所以这里谈到忆念的作用力,很靠近而朝向所缘的对境。

P.360倒数第3行,「令心坚持,令心策举」的心,都是指心王,心王很坚固的去抓住对境,让我们的心力量很高。譬如举一个例子来讲,丢一个皮球在那边跳来跳去,狗跳过去要咬它,狗嘴巴去咬的速度比较慢,怎么去咬到球呢?因为球动得比你还快,狗的嘴巴要去抓球时,力量要比较大,速度要比较快,比起球的力量,狗去抓,它的嘴巴去咬它的力量,还要更大、更快,才有可能把球咬住;它的力量没有大,速度没那么快,球就跑掉了。一样的道理,心的力量去抓住对境的时候,也是一样要比较高的力量,称之为令心策举。

「令心坚持,令心策举」,有境是心王,心王要靠心所的力量,要靠忆念,忆念是心所,之后心王就具有威力了,之前谈到这几个特色,这些特色都是靠心所的力量。由此正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要讲忆念(正念)和正知,为什么讲忆念,不讲正念呢?因为正念是八圣(正)道里面,才会有一个正念。因为念和正念差别非常大,在八正道有正念、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定(等持)…,为什么都用「正」呢?因为圣者才有,初地以上菩萨才有,一般人不会有的。所以谈忆念和正念差别非常大,正念是圣者才会有,八正道才会有的,我们一般都不会有的,绝对不可以用正念,忆念只是内心念念不忘,把它记住就好了,这也称为念,不能称之为正念,一般就称之为忆念就可以了,下一次会解释念的定义是什么?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1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7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者的信念(济群法师)[栏目:普贤菩萨·讲记释义]
 当代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李利安)[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三十六物[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漫说《中阿含》(卷九)~F 六、手长者经(下)[栏目:界定法师]
 心甘情愿 难遭难遇[栏目:往事百语]
 唯识研究 第十二章 十二因缘[栏目:周叔迦居士]
 因果的真相 第二章(三)以观照的利刃掘出生命中快乐的清泉[栏目:因果的真相]
 烦恼如何转化?[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直观自心[栏目:创古仁波切]
 乳制品[栏目:是肉七分毒]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