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4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8

《广论奢摩他34》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6-06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内容,从最初的依止善知识,到最后无学双运之间,这一切的证悟都有必要靠思择安住双运的观修,因此之故,才能使证悟产生,对这个方式明白作开示是至尊仁波切,在菩提道次第的最后,分成止和观这二个段落来作一个明白讲解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止观这二个段落仔细的闻思,从这里面去了解实修的方式是什么?在这里面会谈到安住修的方式如何来进行?思择修的方式如何来进行?对这些有所明白了解,了解之后才能从依止善知识开始,安住而作实修。

譬如就依止善知识而言,必须透过安住思择双运方式来作观修,之后逐渐逐渐依止善知识的证悟就会产生,之后,慢慢的,道的每个段落证悟产生,逐渐逐渐无学双运的证悟也能产生,因此之故,思择修应该如何作?安住修应该如何作?当然首先要先了解了。

上次我们谈到在安住修的时候,观修的时候,有境内心本身必须是有力的明分,之后,还要对所缘的对境专一安住,在此情况下来进行安住修,譬如依止善知识的证悟要产生的话也是这个样子,在实修的时候应当对善知识的功德专一的安住,不能够喜新厌旧,不断的更换对境,缘取这个对境之后不要离开它,之后,一心专注在上面,这时候有境内心本身必须齐备有力明分和专一安住这二个特色,假设对境喜新厌旧更换的话,对有境本身有力明分、专一安住就很难达成,因为对境都不断不断在更换(换来换去),所以不可以这个样子,应当专一安住在一个对境上,坚固的专一安住,同时有境本身还要具足有力明分这二个条件,这二个条件齐备的话,是安住修实修的方式。

首先对于善知识的功德是什么产生强烈的信心,这要透过思择的方式,逐渐引出对善知识的信心,要思惟善知识没有任何的毛病,功德都圆满,产生这种信心,之后,在这个信心上面专一而安住来进行安住修,这时候有境本身当然逐渐逐渐就能够产生有力明分,而且又能够逐渐的专一安住,具足这二个特色,这是实修的方式。这是上次谈到安止的时候,所讲的内容,安止的内容还有很多的内容。

我们继续接着上次所谈到段落,后面还要谈到安住修的观修方式是什么?逐渐逐渐了解之后,运用所学习到的内容放在自己的实修上,从依止善知识开始每个段落的证悟逐渐逐渐产生,最后希望无学双运的证悟也能产生,迅速成就佛果之后,广大利益众生,产生这个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p362「第二破有过规」有过失的方式要把它破除掉,要先说明什么是有过失的方式,「有此邪执是所应破」,有这种说法、主张是应该要破除掉,首先要说明什么是有过失的方式,即有人主张「若低其举缓其策」这是指内心过于高举,力量很强烈,这个要放松(放下来),要低其举缓其策,就是内心很专一安住应当要好好的放轻松,而且内心不要太高亢,应该要放低,所以低其举缓其策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内心的住分很快就能够产生的,这样做有何好处呢?现见住心速能生起,内心的住分很快就能产生,原因是为什么呢?因为假设不能作到低其举缓其策的话,策励其心就是紧绷内心的意思,这个要放轻松,心高举要放低,假设不这样作的话会有何毛病呢?毛病在前面,如果没有这样作的话,会掉举增上(就是很靠近掉举),掉举即将要发生,而且安住这个部分不能够持久,继续下去,因此有必要低其举缓其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这样作的,如果这样作的话,住分就能够很快的产生。

否则的话就有前面所产生的二个毛病,就是很靠近掉举,掉举很容易就产生,而且安住本身也不能够维持太久,无法持续,假设低其举缓其策的话,这个毛病就能克服,因此等持的住分很快就会产生,因此之故,如果能够放松、放缓的话,这才是上等的实修,所以「遂谓此方便是大教授」,这是最重要的实修口诀,「发大音声唱言善缓即是善修。」所以大力提倡能够好好的放松,这才是好的实修呢!这是对方的主张。

至尊仁波切谈到:对方主张低其举缓其策,这样做的话,住分就能够产生,在至尊仁波切看起来这是沉没很迅速产生,并不是观修迅速产生,所以「此是未辨沉修(沉没观修)二法差别之论」,其实这不是产生观修,对方认为等持、安住很迅速就产生,在至尊仁波切看起来,其实这不是产生观修,是沉没很迅速产生,可见沉没要迅速产生非常容易,这不是等持很迅速产生,所以这不是住分迅速产生,是沉没迅速产生,这不能当作观修,原因何在呢?因为无过失的等持要具足前面所谈到的二种特色,所以无过(失)定(等持)应当要具足前面所说二种特色,在前面一开始谈到自宗的主张,等持一定要具足二个特色,二个特色要齐备,才能够算是无过失的等持。

p359倒数第三行,此中无过失的等持要俱足二个特色「此中所修妙三摩地具二殊胜」一个是有境内心本身要非常明晰,具有有力的明分,第二个要专一的安住在所缘的对境,有力明分和专一安住一定要齐备,所以现在就你所谈的情况来看的话,这二个条件没有齐备。「非唯令心无分别住一分而足」所以无过失的等持要具足有力明分,无妄念的安住,所以像前面对方所谈到的主张,只有无妄念专一的安住这个条件齐备,这不能算无过失的等持,还欠缺有力的明分,这二个条件都要齐备,所以「非唯令心无分别住一分而足」,不是只有一个条件就是无过失的等持,要二个条件都齐备。

自宗告诉对方你这个不是无过失的等持,因为只有无妄念一项,不能算是无过失的等持,还要具足有力的明分,这样讲了之后,对方就说:有啊!对方说:「若谓于境令心昏昧可名为沉,今无彼暗内心澄净,故三摩地全无过失」,对方答复说内心没有昏暗的情况,内心还是非常的明晰,因此这是无过失的等持。

自宗又回答:那要了解一下,(自宗一开始谈到)无过失等持要具足二种特色p359倒数第三行令心非常明晰的有力明分,这里面不是只有谈到明分这个项目,是要有力量的明分,是令内心非常明晰有力量的明分,之后,还要加上对所缘的对境专一安住的住分,这二个条件都要齐备,所以没有单独明分这个项目,而是有威力的明分。

因此之故,自宗谈到:对方把具有明分和专一安住当作无过失等持,但自宗就告诉他,你这个回答是不可以的,因为就你的回答而言,内心没有昏暗,「今无彼暗内心澄净」内心无昏暗,因此内心就有明晰,再加上专一安住,就是无过失等持,因此自宗告诉他,你的内心虽然没有昏暗,不过从你的回答,了解你没有把沉没和昏暗二者分开,「此乃未辨昏(暗)(没)二法差别之言」,即对方的回答还没有分辨清楚昏暗和沉没这二项的差别,下当广说,后面还要再详细说明。

你所谈到的是内心昏暗的情况,就算没有,也不是说没有沉没,那是因为你没有把沉没和昏暗分别清楚,所以沉没是什么?昏暗是什么?当然要仔细分别清楚,这个在后面会详细的谈到,后面p366L5很详细的谈到「沉者亦译退弱」中间会引《俱舍论》《修次中编》的注解,这些都会详细的再说明,后面还会再谈到沉没是什么?昏暗是什么?会把昏暗沉没二者详细作一个分别,这个后面的段落会再解释到,所以我们现在就不做解释了。

这部分有点困难,首先明分的部分如果太过强烈的话,力量强大的话容易引发掉举,会有这个危险。所以把有力量的明分如果略微放松、略微放松,力量不要这么大的话,应该是这个样子啦,不过略为放松的话,住分又丢掉了,就会陷入沉没之中了,所以要找到一个中庸之道,适中的话非常困难,后面的内容就要讲这个部分。

p362倒数第六行「故若太策举虽能明了,由掉增上住分难生,」因此之故,策举的力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掌握恰到分寸,可见就不太容易了,就对方的主张而言,明分太过强烈,力量太强大是不可以的,从他的主张就可以知道了,如果明分的力量稍微强大一点,很容易引发掉举,但是如果明分的力量太过薄弱的话,很容易陷入沉没之中,有这么一个危险,所以要掌握分寸就很困难了,后面要说明这个内容。

假设力量太过强烈的话,稍微加点力量的话,很容易靠近掉举,靠近掉举的话,住分很难产生,住分也不能够持续,力道稍微放松,不要这么强烈,当然住分很容易安住,不过很容易靠近沉没,沉没产生明分就丢掉了(有力量的明分就丢掉了),所以这二个特色要同时齐备,其实有点困难的,就是具有力量的明分,还有专一的安住,这二个特色同时要齐备的话,其实是没有那么容易的,是有点困难的。

后面谈到「故若太策举」太过发力气的话,「虽能明了,由掉增上住分难生」这时候是有力量了,明分是有了,但是很容易靠近掉举,所以住分不太容易产生。(「若太缓慢,虽有住分,由沉增上又不明了,」)之后,如果把力量稍微放松(太缓是放松的意思),如果稍微放松的话,住分容易产生,不过沉没很容易出现,如果这个样子,因为受到沉没的影响之故,又不明了(明分就没有了),所以这就有点困难了。

因此之故,所以,「其不堕入太急太缓,缓急适中界限难得,故极难生俱离沉掉(沉没掉举)妙三摩地(殊胜的等持)非常难以产生,就是前面谈到,假设辛勤的力量要用那么多,就很容易靠近掉举,此时住分就丢掉了,如果辛勤的力量稍微放松的话,就算住分产生了,也容易陷入沉没之中,所以对有力的明分就造成伤害,那就表示这二个特色要同时具有,没有那么容易。

假设辛勤的力量放松的话(心不要那么紧绷放轻松),住分是容易产生,但是容易陷入沉没之中,有力明分不会发生的,所以可见这二个条件要齐备,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就是也不太紧绷也不太放松,太紧绷的话,靠近掉举,住分不容易产生,太过放松的话,又靠近沉没,有力的明分又不会产生,所以不堕入太紧绷,也不进入太松缓,松紧要适中,这个没有那么容易啊!适中的界限非常难以得到,但是必须松紧适中的情况下,才没有掉举也没有沉没,所以松紧适中不容易得到,就表示离开沉没和离开掉举的这种无过失的等持,具足二个特色的无过失的等持,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得到。

后面大德月(即是一般所指月官居士)《忏悔赞》p363第一行,《悔赞》又云这是书的名字,亦即说前面的句子是从《悔赞》来的。(p362倒数第四行)大德月云:「若精勤修生掉举」如果我发一些力气去修,容易发生掉举。「若舍精勤复退没」如果我把勤劳的力量放松的话,会退入沉没之中,「此界等转极难得」等转是平等的趣入这二者,就是力量不紧也不松,平等的趣入这二者不太容易做到,「我心扰乱云何修。」因此之故要如此适中的来作禅修,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月官居士所讲的这句话,后面,至尊仁波切把这个句子做一个解释,大德月云「若精勤修生掉举,若舍精勤复退没,此界等转极难得,我心扰乱云何修」前面谈到已经得到适中的境界了,我的心还要去干扰它吗?如过干扰它我如何作实修呢?前面适中的境界很难以得到,如果已经得到适中、掌握到分寸,不要再去干扰内心(又何必去干扰内心),这样怎么做实修呢?意思是指松紧适中的程度要抓住,抓住之后不要再去干扰它,就这样继续作实修是最好了,不要再去干扰它了。

后面这个句子,至尊仁波切作一个解释,「精勤修者谓太策举,」精勤而修不是精进的意思,是指发力气去修它。「谓太策举」就是很紧绷,发很大的力气去修它,如果这样做的话,「策则生掉,」如果内心紧绷发力气的话,其实很容易靠近掉举。但这是指观修的时候,发的力气超过它的量,内心太过紧绷(太过策举),发的力气超过量了,这样内心很容易产生掉举,就是「若精勤修生掉举」的意思。

「若舍策励太缓慢者,」假设发的力气稍为放松一下,不要这么紧绷,内心稍为放松,放松的力量太过的话,太过松缓的话,「心住其内复起退没」,在内心里就容易产生沉没,这是心太放松的话就会变成这个样子,这是第二个句子,「若舍精勤复退没」,由这二个句子要去成立第三个句子「此界等转极难得」。

「义谓」(p362倒数第二行)就是把前面这二个句子综合起来,提出它的结论,前面这二个句子的意思要讲的是底下的,所以是一个结论,由前面二个句子成立出第三个句子。离开沉没掉举平等安住的心,(俱离沉掉平等安住,)心于此界平等而转实属难得。」就是松紧能够适中、平等情况之下而来安住的这种内心,其实是没有那么容易,很困难得到的,所以「此界等转极难得」第三个句子由前面二个句子来成立,「此界等转」就是松紧适中的内心,很困难得到的。

但这个解释,至尊仁波切谈到也是有根据的,因为就月官居士所讲的这个句子,《佛静释云,即他也是这样解释的「言精勤者谓于善品发起勇悍,策励而转」也是谈到发很大气力去修它,策励而转。又云「由见掉过舍其精勤,弃其功用心于内沉」,如果把这个力道放松的话心会陷入内在的沉没之中,以此来表示这个解释是有根据的,因为佛静论师注解也是这样讲。

《悔赞》又云这是月官居士所写的书,所以表示前面大德月官所讲的也是《悔赞》(后悔赞叹的句子),《悔赞》又云「若励力转起掉举,若励缓息生退没,修此中道亦难得,我心扰乱云何修。」其释中云「若起功用励力转(发很大的力气趣入其中而作实修),便生掉(举)(乱)摧坏其心(毁坏实修的心),从功用中心不得住(在发力气的实修,心无法安住),若如是行即是过失(这样作的话就是一个毛病)。为遮此故(现在要反面不要这样做)(因此)缓息励力运转之心(把发力气作实修的心,力量放松),弃舍功用(把力道放松),则由忘所缘等之过失,令心退没(这样缘取对境不太容易缘取,心容易进入沉没之中)」,故说远离沉掉二边,修此中界。

《悔赞》和注解里的内容和前面所讲的内容意思很接近。即p362倒数第四行大德月云和p363前面这二、三行的内容,意义是一样的。「故说」是至尊仁波切要做解释「故说远离沉(没)(举)二边,修此中界(中庸之界,到达松紧适中的中庸,这非常困难),平等运转妙三摩地(殊胜的等持)极属难得(非常困难的)这都是前面月官居士的句子,因为月官居士在《悔赞》讲了二个颂文(前后二个颂文)。在后面的颂文p363第一行谈到「若励力转起掉举,若励缓息生退没,修此中道亦难得」。中道即中庸的意思,实修要到达松紧适中的中庸,非常难以得到,所以「故说远离沉掉二边,修此中界」,中界即中庸的意思,松紧适中的中庸。这是根据《悔赞》的第二个句子。

再过来前面还有一个引文p362倒数第四行大德月云「若精勤修生掉举,若舍精勤复退没,此界等转极难得,我心扰乱云何修」等转即平等趣入(不紧也不松)趣入实修之中,平等趣入即松紧适中的中庸之道,所以至尊仁波切把这二个句子摘录出来,就说远离沉没、掉举这二边,就是松紧适中,修此中界,达到松紧适中的中庸之道,意思是指平等运转即平均的趣入,不太松也不太紧,很平均的趣入而作实修,此即中庸之道的意思,这样的一个殊胜的等持,其实是非常难以得到的。

底下就要批评对方了,底下开始要讲的是对方的主张,前面是至尊仁波切根据月官居士《悔赞》引了二个句子,把这二个句子综和,这是至尊仁波切的主张:远离沉掉二边,修此中界(中庸之道),平等运转殊胜的等持,非常难以得到,这是批评对方的主张了。对方主张什么呢?对方主张发大音声唱言善缓即是善修,能够放松、松弛而实修的话是上等的实修者呢!这是对方的主张。

如果从你的主张来看的话,放松弛而实修是上等实修的话这太容易了嘛!前面谈到这是一个上等的实修者,如果这样的话,那上等的实修也太容易做到,为什么太容易做到呢?因为月官居士前后二段文都提到这非常困难,松紧适中的中庸之道要得到的话,实在是非常的困难啊!而且不是只讲一次,一个颂文讲,又一个颂文讲,就表示这个松紧适中是不太容易得到的,可是从你前面的主张,善缓即是善修的话,放轻松而实修即是上等实修的话,如果这样讲,就不算困难了嘛!

「若可太缓则无难故」这是你的毛病的第一个原因,如果放很轻松、轻缓的作实修,就是上等的实修的话,这个不能算很困难,那和月官居士所讲的相违背,月官居士说这非常的困难。「又说从缓发生沉没之后月官居士的文章又谈到,从放松实修的话容易发生沉没,因此之故,「则以此理修三摩地,显然非理」,如果太过放松也容易发生沉没,这个不是无过失的等持,所以按照你的说法来讲的话,用这个方式来修等持的话,很明显的这不是正确的方式,如何明显知道呢?从月官居士二个引文就很明显知道,你讲的方式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式。

之后,就要谈到对方的主张,对方谈到内心放松就是上等实修,内心放松就可以了,因为内心放松的时候,明分就存在,有明分就可以了,并不须要具有力量的明分,这点是不需要的。自宗主张不可以,只有单独的明分不可以,就是(在)明分的条件之下,执取对境的方式要具有力量,可以去抓住对境,这部分一定要有,所以称为有力量的明分(执取的时候要有力量)。

接下来就要说明,你的主张不可以,这样子不够,即底下讲的「又极缓心仅明澄分,犹非满足」如果内心放轻松不要紧绷的话,那就离开掉举,心能够安住,此时内心也不会陷入昏暗之中,确实是有明分存在,但是紧紧单独的明分不可以。又极缓心仅仅单独的明分犹非满足,这还不够,「须策励相。」策励相的意思是心必须能够抓住对境还要有力量,策励相是执取对境的方式必须要有力量,这个有根据的。

后面就要引根据了,无著菩萨、莲花戒《修次第初编、中编》都有谈到这个内容,首先是无著菩萨云「于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在内住等住的段落里,无著菩萨谈到,在内住等住的段落里必须有力励运转作意,这是九种住心方便,初住心是内住,第二住心续住,在内住和续住的时候无著菩萨就讨论到这个内容,就是必须要伴随励力运转作意,这是第一个根据。这应该是《声闻地》的句子。

再过来就是《修次第初编、中编、后编》,修次第是莲花戒所写,在广大行持传承祖师里,静命论师的弟子就是莲花戒。《修次初编修次初编云「除沉没者,当坚持所缘」就是说有力气抓住所缘的对境。《修次中编云「次息沉没,必须令心明见所缘」心本身会明见所缘,心明见所缘的明分要二个意思,第一个是对境很明晰的出现,第二个是心本身去抓住对境的时候,要很明晰的去抓住它,意即心抓取对境要有力量,所以底下谈了:「言心明见者,故非说境略明显,是说心相极显即坚」不是指对境非常明晰出现,是指心执取对境的时候,明晰有二个意思,一个是对境非常明晰出现,但是不单单这个意思,还有一个是指内心去执取对境的时候,能够非常的明晰,很有力气的把对方抓住的意思,这才称为具有力量的明分。

第二破有过规的方式(有过失的规矩),怎么去破除对方?破除对方的方式仔细分析的话,可以分成四段来说明:此是未辨沉修(沉没和观修)二法差别之论,这个到前面为止,有此邪执是所应破,下面括弧内引文是引用对方的主张,此处是陈述有过失的规矩(有过失的方式),就是现在我要把有过失的方式破除掉,什么是有过失的方式呢?前面是陈述对方的主张,后面要破除对方的主张,第一个就从这里开始,此是未辨沉修二法差别之论,这个当作第一个段落。

第二个破除是p362L8此乃未辨昏沉(昏暗和沉没)二法差别之言,第二个又破你没有分辨昏暗和沉没,这中间会提出对方有一个主张,之后,再将它破除掉,这是第二个段落。第三个段落是从故若太策举开始,因此之故,如果太过紧绷会怎样?这是第三个段落,至p363L5显然非理结束。第四个段落由p363L5「又极缓心仅明澄分,由非满足须策励相」开始至p363倒数第六行「言心明见,故非说境略明显。是说心相极显极坚」,这是破除对方第四个段落。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间对方有一个主张,之后才进第二段的回答,即p362L7对方主张「若谓于境令心昏昧…」,本来我们指出对方的过失,你没有分辨沉没和观修是什么。这样讲对方就争辩「若谓…」,因此我们就说你还有一个毛病「此乃未辨昏沉二法差别之言」,又破对方一次。

前面谈到破除有过失的方式分成四个段落之后,自宗就谈到,「修念之规此为最要」p363倒数第六行,运用忆念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最为重要的。这是指在安止禅修的时候,忆念和正知二个都有需要,不过这其中最主要是靠忆念,在前面至尊仁波切都谈过了,前面曾经解释过忆念和正知的情形。前面p361倒数第三行又如世亲菩萨亦说「念知俱能令心住所缘故」这里谈到「故修念之法即修能引三摩地之主因」因此之故,修等持的主要方式,其实就是要靠忆念的观修方式,故修念之法即修能引三摩地之主因,念之行相为定知相,忆念的行相是指定解定知,忆念本身是一个决定的行相。

在禅修的时候修止,当然忆念和正知这二者都有需要,不过其中正知是一个侦查兵,好像是警察一样,可是真正让我们的心能够专一安住在对境上是靠念力。所以如何去运用念力,实际上就是禅修成败的关键,用的好、还是不好,这是关键重点。当然忆念和正知二者都有需要,可是其中的正知好像警察一样,它只是检查而已。真正让我们的心能够专一安住在对境上就是靠念力。

念力的意思是指具有力量的定解,所以它是一个决定的行相。「故修定者若无定知之相,唯憨然而住」如果修等持的人没有一个决定的了知,没有一个定解的行相的话,唯憨然而住,就是只有呆呆的安住在那里的话,「心纵澄净然无明显定知」虽然内心很澄清,明分齐备的话,但是没有明显决定的力量,即没有明显有力量的定解的话,「有力之念定不得生」,具有威力的忆念就不能够产生。如果这种情况的话「亦未能破微细之沉」如果没有力量的定解,就不能破掉细分的沉,这在前面有解释过了,如果不能破掉细分的沉,这个等持就有过失存在。

忆念本身是指具有决定的行相,在定解上具有一个力量,有此力量才能够避开细分的沉,因此这个等持才不会有过失,可见这里就有点困难了,就是这个念力的力量要松紧适中不太容易,太过和不及意思都一样,所以力量太强烈(太过)不对,太小(不及)也不对,太过和不及都一样都是毛病,所以这个忆念的力量要用到中间,刚好中庸的程度,那就不太容易了。

这里谈到「修念之规此为最要。」修念之规是指念力的运用方式,实际上是禅修里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即念力的运用,力量不能太强,这有毛病,力量太小,那也有毛病,所以松紧适中去运用它,这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如果对于运用念力的方式不了解,松紧适中安住在中庸之上不了解,这是指安住在对境之上松紧适中,抓住的力量不强也不弱,松紧适中的方式,这是修念之规此为最要,即如何去运用忆念的力量,松紧适中(中庸之道)这是最为重要的。假设对这一点不了解的话会怎么样呢?后面会再作说明。

「未能知此盲修之相」对力道要松紧适中这点不了解,因此盲修瞎练,那是盲修之相即「谓修愈久忘念愈重,择法之慧日返愚钝」就是不知道力道要松紧适中,仅仅只是心安住在对境上,对于执取对境的力量强弱如何根本就不重视,根本就不去管它,只是安住在对境上,仅仅只是如此而已,这时候心识会变得越来越愚笨,好像一个笨蛋一样。

首先修越久忘念越重,忘失(忘记)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心识本身的反应会越来越迟钝,形成了这个毛病,就是忘念愈加严重,个别去抉择每一个法,聪明的胜慧会越来越愚钝。所以有些人在有此毛病的情况下,一边有毛病又再继续作实修,这时候会以为自己的等持很坚固了,等持的证悟已经产生,产生傲慢之心,洋洋得意,自己以为证悟产生了。

有此多过反自矜为有坚固定,有人有这种情况,所以有时候有人禅修的时候,以为自己的禅修已经很坚固了,定力已经很好了,打坐能够长久持续下去,但是禅修之后有人会变成这样,内心的反应不是很敏捷,变得越来越迟钝,而且很容易忘记,反应很慢,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去请教师父,这样是怎样的情况,上师就会告诉他,这个问题至尊仁波切曾经开示过了,在广论里曾经谈过了,广论谈到沉没的过失讲的就是这个句子,「未能知此盲修之相,谓修愈久忘念愈重,择法之慧日返愚钝(愈来愈迟钝),有此多过反自矜为有坚固定」,就是这个句子指出毛病。

忆念令心专一安住在对境之上,因此之故,修无过失的等持要具足二个特色,这是指在齐备二种特色的情况下,安住在对境之上,就是首先要专一安住于所缘的对境这个特色,其次有境本身执持的时候要有力量去抓住对境,所以有境是有力的明分,这二个条件要齐备,在二个条件齐备之下而安住在对境之上,应该要这个样子。

因此之故,就产生这么一个问题:p363倒数第四行「若谓如前以念令心住所缘已,」就像前面所谈到的,用忆念的力量松紧适中的情况之下,心已经专一安住在所缘对境上面,而且有力的明分也达成了。「尔时可否分别观察于所缘境持未持耶,」就在那个时候,要再去思惟观察我的心有没有抓住对境(对于对境持未持)呢?到底有抓住还是没有抓住?需不需要如此去作观察呢?就产生这么一个疑问。有没有去抓住对境?这样一个思惟,这种观察需不需要?需要。「答定需观察。」一定要啊!

如《修次第中编》云「如是于随乐所缘安住心已,后即于此等住其心,善等住已(已经安住了),即应于心如是观察(要好好的分析),为于所缘心善持耶(到底心有没有好好的抓住对境呢?),为沉没耶,为外散耶?(到底是沉没?还是散乱呢?这个当然要观察)」这一点至尊仁波切这里特别讨论,因为前面有谈到过了,所以底下讲了,此非弃舍三摩地(等持)已,这前面有谈到过,为什么在安住的时候,还是要再作观察呢?

p360L7谈到「此中三摩地(等持)者,谓心专住所缘,复须于所缘相续而住,此须二种方便」需要二种方法,所以实际上修止的时候,心要安住在对境之上,其实二个方法都要,这里面已经明白讲了二个方法,一个是对于根本所缘对境,要让我们的心不离开它不散乱,心要能够专一安住在根本所缘的对境上面而不离开,这个力量一定要有,这个方法一定要有。

第二个方法就是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初即正念次即正知,所以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上,这二个方法都要,一个是忆念,就是让我的心不离开对境,专一安住在上面,不散乱离开,这个其实讲的是忆念。

可是后面不是还有一个正知吗?也需要嘛!就是我的心是已经散乱,还是没有散乱,还是将要散乱。将散不散的意思是指已经安住的段落,将要形成散乱,这时候散乱还没有形成,将要的意思是还没有,这是已经安住的时候,散乱也还没有形成,就在那个时候,还要有一个了知的力量去了知它、去察觉它,我的心会不会形成散乱,这个是不是需要?即使是安住的时候,这还是有需要。

其次已散未散,是指已经散乱了,我还要去察知已经散乱了,把心抓回来,所以不要说散乱之后,正知要去检查,就算心没有散乱,心安住的时候,也要检查我这个心会不会散乱。因此这二个力量都须要,忆念的力量需要,正知的力量也需要。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5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6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一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新年的启示——镇江太平庵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放天马旗的来源与功德利益[栏目:经幡经旗]
 鱼山梵呗再评价[栏目:王志远教授]
 善变的心念[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第卅四回 古老的传承:(1)打破思想局限[栏目:自然的代价]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上(181-200)[栏目:冯学成居士]
 五四 May 4th[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道安主持的译经事业[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看一眼良心的自然风光[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