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5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7

《广论奢摩他35》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6-13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因此无论如何要得到所得的果位之中,无上究竟的圆满佛果。就要得到这个佛果而言,根本之处应当是内心善良的菩提心,还有行持方面是菩萨的行持,一定要靠这二者,才能够达成的。

我们早上受过大乘八关斋戒,这个时候是先产生善良的菩提心的动机之后来学习,取得戒律之后,要守护八个分支的戒律,这是以这个来代表菩萨的行持,因为大乘八关斋戒所持的戒律是八个分支的戒律,以这个方式来代表佛子菩萨的行持,首先是善良的菩提心,以善心菩提心产生之后,然后进一步去学习,行持方面是菩萨的行持,六度波罗蜜的学习,是如此来进行的。

菩萨行持,能否广大来进行呢?主要看菩提心的力量来做决定。而且正如至尊仁波切所谈到,大乘一切大大小小的功德都要靠止观双运的证悟,靠着止观双运的学习,这些功德的证悟才能够在内心产生。

其中安住修的学习,主要在安止的这一段来学习的,思择修的学习,主要在胜观的这一段来讲解的,所以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是安住和思择双运的实修方式,透过这个学习之后,按照这个方式努力而作实修,之后能够产生正式的、具足条件的菩提心,这个证悟在内心产生的话,就能够学习广大的菩萨行持,因为(意乐)善良的菩提心广大,当然行持也就广大,在多生多劫之中来行菩萨行,内心也不会有所畏缩,所以缘取这个目标产生这个动机之后来听闻教法。

我们现在谈到安住修的内容,目标都是为了产生正式的安止,来做这方面的学习。但是在安住修学习的时候,运用忆念是非常重要,运用忆念的方式如何,就是现在所讲解到的内容。内心执取对境的方式要具有威力,这是有力的明分,再加上能够专ㄧ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面,要具足这二个特色。

在这个方式之下来运用我们的忆念,产生正式的安止也要靠这个,平常在安住修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运用忆念的力量非常重要。在运用忆念的时候,有境内心本身要具足有威力的明分,再加上能够缘取所缘,专一的安住在上面,这二者非常重要。在产生正式的安止而言,这二项也非常重要,在平常安住修的时候这二项也是非常重要了,总而言之,如何去运用忆念的力量,这非常重要。

运用忆念的时候这二个特色要齐备(就前面谈到的二个特色),有力的明分和专一安住这二个特色要齐备,如果这样做到了,那就是妥善的运用忆念的力量了,所以忆念怎么去运用它?怎么来进行?要具足二个特色的内容,这上次已经讲解完毕的部份。

前面谈到忆念要具足二种特色:有力明分和专一安住,但是就在运用忆念的力量,专一安住在对境上的时候,此时还需不需要有另一个观察者存在?正知的思惟需不需要再产生呢?也就是这时候需不需要再去观察分析,忆念本身有没有专一安住在对境上,这样一个正知的思惟需不需要呢?有这么一个问题存在。为何会有这么一个疑问呢?因为在运用忆念,专一安住在对境上的时候,现在正在专一安住在对境上,如果又起了一个正知的心去观察的时候,又有一个思惟产生,那不是变成三心二意吗?所以就有这么一个疑问存在?

这个疑问在p363倒数第四行,「若谓如前以念令心住所缘已(已经安住了),尔时可否分别观察(能不能再有一个检查分析的心存在,观察什么呢?)于所缘境持未持耶(有没有专一持所缘境呢?至尊仁波切引用修次第中编回答),答定须观察。(一定要有正知的力量,要作检查。)」如《修次第中编》云「如是于随乐所缘安住心已,后即于此等住其心,善等住已,即应于心如是观察,为于所缘(对于所缘的对境)心善持耶,为沉没耶,为外散耶。」所以一定要作检查分析。

看《修次第中编》所谈到的内容,「如是于随乐所缘安住心已,后即于此等住其心,善等住已,即应于心如是观察」「如是」就是要像这样去观察,观察什么呢?「如是」所指的就是后面的三个段落,「为于所缘心善持耶(第一项),为沉没耶(第二项),为外散耶(第三项)。」所以内心应当像这样去进行观察,像什么样子呢?就是后面三项事情,首先善持耶?内心有没有很妥善的去执取它的对境,这是指念力是不是很有力量的抓住对境,这个要讲的是有力明分,有力明分的力量是否齐备?所以称为善持(妥善的执取对境)。有没有妥善的执取对境?就是表示力量够还是不够?

第二个或者说可能力量不够,好像睡着了一样,心思好像沉下去了一样,虽然是专一安住在对境,可是心对于对境好像沉下去了一样,这个力量不够啦,没有很有力量,所以为沉没耶?这第二种情况。

再其次心是不是涣散到其他的对境去了呢?这是指其他对境的行相在内心有没有出现,这是一个未来式,是指内心是否将要散到其他对境上去,就是其他对境的行相是不是将要出现了。这三者的分析在何时进行呢?在专ㄧ安注的情况下来进行的。

「善等住已,即应于心如是观察」,所以此时心已经专一安住了,正在专一安住的情况下来进行检查分析,执取对境的力量够还是不够?有力明分的力量是否齐备?抓对境的力量够不够?专一安住在对境的情况下力量不够,沉没到底有没有出现?会不会陷入沉没之中呢?心思是不是即将散到其他的对境上去,虽然现在是专一了,但是不是即将要散到其他的对境上去(是指其他对境的行相是不是在我的内心即将要现出来了)。这是《修次中编》引用的内容,至尊仁波切引用此文正好回答这个问题,就好像射箭正好射中靶心,所以人家问的问题,引此经文正好回答。

这里谈到后即于此等住其心,「后」指的是像影子一样,「如是随乐所缘安住心已」已经安住对境之后,接着追随在后持续安住其心,追随在后意思是像影子一样,就是指一个人的影子经常跟他在一起不会跟他分开,如影相伴的意思,这个意思是指当念力缘取对境,专一安住在对境好像形影相伴,要继续的持续在上面。

不过如果要继续的持续专一安住在上面怎样能够达成?要靠正知分析。正知怎么分析呢?就是前面讲的三个方面来分析,「于所缘心善持耶,为沉没耶,为外散耶。」在这三方面的分析之下,念力对它的所缘才能如影相伴,持续安住在上面,假设不用正知来分析的话,念力要对于它的所缘如影相伴,恐怕非常困难,应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念力安住之后到底有没有散乱,有没有离开它的对境,应当是在安住的情况下,会不会散乱,马上就要做一个分析,如果已经散乱了、已经离开了才发现那已经慢一步了,所以应当在安住的情况下来做分析的。

虽然这里谈到进行检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分析的时候应当是专一安住在等持上面,是不是把专一安住的等持放掉,另外再作一件事,仔细的分析有没有专一安住,好像另外再作一件事。不是的,这样就有一点点麻烦了,因为等于是二件事情同时在进行,如果二件事情同时在进行,那显然不是内心的力量全部放在分析检查上面,因为内心的力量主要的主体部分,都放在专一安住于对境这件事情上面,之后,内心另外一个部份的力量,要来进行检查分析,这里谈到的检查分析观察,应该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来进行的。

在进行检查分析的时候,就要分析心识本身是不是还有力量,是不是还安住在对境上,因此这个分析检查不是把专一安住等持放弃掉,之后来做另外一件事情,应该是安住在等持的情况下来进行分析,所以「此非弃舍三摩地已如是观察,是住定中观其住否根本所缘,」不是舍弃自己的等持,这个检查分析是在等持进行的状态下,之后同时来进行检查分析,是不是专一安住在根本所缘的对境上?「若未住者,」假设心不是专一安住在对境上,就要看它是昏沉呢?是掉举呢?是什么情况呢?可见不是把等持丢掉,是在专一安住在等持的情况下来做一个分析,这个分析要分析什么呢?分析前面谈到的具足二种特色的念力。

前面谈到专一安住等持的时候,专一安住在对境上面的念力本身要具足二个特色,即有力明分和专一安住。现在要检查看看这二个特色齐备与否?一边检查且齐备二种特色的情况下,心一直安住在对境上持续而作实修。要检查这二项的原因,是因为这二个特色就是沉和掉的对付方式,专一安住能够对付掉举,有力明分能够对付沉没,所以要检查分析这二个特色存不存在?

专一安住有或没有,这个分析有必要了,假设现在分析看看内心有没有专一安住,到底形成什么毛病呢?形成沉没吗?形成掉举吗?假设内心没有专一安住,这个条件不见的话,会变成掉举出现了。假设内心有力明分这个条件不齐备,会怎样呢?会陷入沉没之中呢!现在假设内心住定之中,在专一安住于对境的时候,仔细的分析看看,念力的这二个特色还齐不齐备?如果不齐备的话沉掉就出现了。因此要分析看看二个特色是不是还齐备而且继续在进行观修之中,所以这个内容是说,不是把等持舍弃掉,是用内心的一小部份来进行分析。

用正知来作检查分析,什么时机正好呢?应该不是经常在作检查分析的,那不是一直作干扰吗?因为现在透过念力将我的内心安放在对境上面,而且按照运用念力的方式来讲的话,要具足二个特色,所以运用念力具足二个特色的情况下,把我的心放在对境上,当这样在进行的时候,假设马上又检查又检查,可能会产生一个毛病就是作行(经常作行),但是如果隔了很长久才检查也会发生危险,就是沉没和掉举来了还不知道呢!因为隔了很长久才检查,这中间可能已经产生沉没掉举还不知道呢!产生之后才去检查,那这个检查就落后一步了,所以会发生这种危险,可见这个检查不是经常作,也不是中间要隔很久,应当要有一个是适当的时机,所以「非纔住定时太短促亦非太久。」不是立刻就做检查,也不是隔很久很久才做检查,因为太短促作检查,就经常作会有毛病,隔太久作也会有毛病,因此「是于中间时时观照。」观照是检查的意思,这是讲运用正知的适当时机,应当在中间的段落作一个检查。

这里有一个麻烦,前面说不能隔太久去检查,也不能经常去检查都会发生毛病,那什么是适当时机呢?还是没谈到,中间到底是多长多短,中间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要作一个解释说明,后面就讲这个问题。

「若于前心未尽势力,修此观察,能生心力相续久住,」这第一个功用,「亦能速疾了知沉掉。」这是第二个功用。所以正知去检查念力维持的情况,有没有正常的运作,适当的时机应当是念力的力道还没有穷尽之前(将尽未尽之前),就是现在透过念力将我们的心很妥当的安放在对境之上,这是靠念力的力量,这时候要具足二个特色,有力明分和专一安住,在这种情况之下内心安放在对境之上,所以有力明分的力道即将散尽还没有散尽之前就要作检查。

为什么这是一个适当时机呢?因为在这个检查的情况之下会引发一个新的力道,在正知进行检查的情况之下,前面有力明分的力道将尽未尽,即将要穷尽但又还没有穷尽,在此时用正知去检查的时候,神识能够受到鼓舞,有一点点的神识清明,在神识清明的情况下,有力明分好像加了油一样,力量又重新产生了,后面又能够继续持续久住,所以力量会再产生,这是一个功效。所以适当的时机应该是前面那个心的力量将尽未尽的时候,来作检查。

其次「亦能速疾了知沉掉。」因为前面那个心力将尽未尽的时候,在此时来进行检查,就容易察知沉掉是否即将要发生,如果前面的力量已经灭掉了,沉掉发生了才检查,前面谈到的那个毛病就出现了,所以应当是前面的力道还没有穷尽的时候,来做检查很容易发现是不是要产生沉和掉,那就能够明白的。

现在谈到的段落是正知进行检查的情况,运用正知进行检查的适当时机前面解释完了。这样检查的必要性何在?功德利益有二种情况也说明了。它的必要性功效就是能够使内心的力道重新再产生,因此之故能够持续久住,这是第一个帮助,第二是这样检查容易很快了知沉掉会不会发生这很有帮助的。

同样的道理,接下来正如正式的进行检查一样,实际上内心正在观修等持的时候,在最初一开始着手的时候,一定对于等持的对境有一个思惟,用念力去思惟对境,譬如缘取佛身来作观修,首先思惟佛身的圣容(脸)之后身体的行相,慢慢整个行相做一个思惟,之后念力让我们整个心完全安放在对境上面,最初是这样开始的,所以在念力维系于对境上面的时候这中间也应当从开始再三思惟,中间也应当这样来进行的,这个正如正知在中间的段落就要作检查,忆念也应该在中间的段落把一开始的内容再稍微思惟一下,这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样做的功效是什么呢?「必须有力相续运转正念之因」这样作的必要性是能够让念力威力增强,而且能够持续趣入于对境的原因,就是念力透过中间把最初所作的思惟再稍微思惟一下,以这个方式可以使意念本身具足力量,因为具足力量之故,后面就能够持久去安住,这样从头思惟是持续久住的一个原因,所以这是维护我们的念力的一个方式。「故应修念」,维护念力,使我们的念力能够持续,维护念力的一个方式。

后面要引《声闻地》《辨中边论释》来补充说明作为支持,这二段经文要成立前面所谈到的。缘取对境专一安住的时候,在中间的段落应当把最初开始所缘的对境的状况再回忆一下,中间都要再回忆一下,就像中间要用正知去检查,中间也要用念力把初始所缘的对境再回忆一下,在前面谈到有二个功效,所以要成立这个主张(这个说法),就引用二段经文来说明。

即《声闻地》《辨中边论释》里面所谈到的内容。首先是《声闻地》云「云何心一境性(就是专一安住的等持,心一境性要具足五个特色)(第一)数数随念(第二)同分所缘流住(第三)无罪(第四)适悦相应,(第五)令心相续,(即令心持续而安住)(作到这五个条件)名三摩地(等持)亦名为善心一境性」。何等名为数数随念」什么称为再三再三随念呢?「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得教授教诫,以此增上,令其定地诸相现前(安住的行相再三出现),于此所缘正念流注随转安住」,这里谈到什么是再三回忆、数数随念,声闻地里谈到专一安住的等持具足五个特色,第一项就列了这个特色,要再三的回忆起来。

《辨中边论释》云「言念(忆念)能不忘境者(能不忘失对境),谓能不忘住心教授意言之增语。」不要忘记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再三忆念、再三回忆就不会忘记,也就是数数随念的意思。这二个引文要成立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谈到,应当维护忆念的方式是什么?就是如何让我的忆念本身具有威力,念力始终都存在,还要能够运作的非常好,那就是在中间的段落,应当把前面开始的情况再三的回忆一下,这个念力本身就会很有力量了,所以用这二个经文来作支持的根据。《声闻地》是无着所写,《辨中边论释》应该是世亲菩萨所写。

《声闻地》所讲的内容五个条件,做一个猜测的解释,如果要妥妥当当的解释要根据注解,根据注解当然可以每个字非常妥当做一个解释,现在,在没有办法根据注解解释的情况下,大致做一个解释,虽然大致的解释应当也是类似不会太离谱,不会有什么差迟的,譬如我说东方那个方向,就算不是正东,但也是八九不离十,不会偏太远,像这种情况下来作解释。

首先是「数数随念」,这是指随念初始的所缘对境,最初的时候缘取这个对境,心安放在上面,之后开始来作观修,所以正如开始的情况是什么样子,要再三回忆再三回忆,这是至尊仁波切前面已经解释过了,就是再三回忆初始的情况,这样做的话,念力本身会很有威力,因此对专ㄧ安住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过来「同分所缘流住专一安住在同分的所缘上面,同分是指相类似者,即缘取对境心专一安住在上面,当然这样做是非常好,但是有时候专一安住的对境相类似相随顺的对境(同分就是同类似)也是可以的。譬如专一安住在补特伽罗无我上面,和补特伽罗无我相类似的五蕴无我,安住在此观修也是可以。因为就无我的原因他们是一样的,或者就无我而言,情世界是无我,器物世界也是无我,一样都是无我,还是在无我上面,缘取这个部分来观修,这些都是属于相类似。虽然专一安住在补特伽罗无我上面,但是缘取五蕴无我也是可以,器世间也是无我,情世间也是无我,这样也是可以,这个都是相类似的对境。这个相类似的对境不能说他已经离开对境,因为是相类似的对境,而且这时候心还在自主的情况下,因此不能说它散乱到别的对境去。

因为是相类似的对境,因此在缘取相类似的对境上专一安住的时候,这个对专一安住还是非常有帮助,因为心还是专一安住在对境上,只不过这个对境不是那个对境,只是相类似的对境,但是对心的专一安住还是有辅助的力量、有帮助的力量,所以这个可以用的。

后面「令心相续」,就是持续安住,这不是专一安住在相类似的对境上了,不能是相类似的对境,就是这个所缘的对境,心能够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在上面持续的安住它,就是这个对境。就能够持续安住而言,这当然是一个专一安住的办法,能持续安住的话就能够达成专一安住的方式。

其次第三个「无罪」,即不能去观察思惟对境的毛病,因为如果去观察思惟对境的毛病的话,心识会和对境分开,譬如缘取导师佛陀的行相来观修,然后去思惟导师佛陀有这个毛病、有那个毛病,内心不会朝向这个对境,因为不喜欢嘛,祂有毛病,所以内心不会朝向这个对境,不会安住在这个对境上,内心会跳过去会排斥而离开,这种观修不行,所以缘取对境的时候应该是无罪,不能够思惟他的罪恶过失的部份。

那应该怎么做呢?应该反面的部份,所以称为「适悦相应适悦是很高兴的意思,就是应当去思惟对境的功德,从功德方面去看,因此内心产生喜悦,内心产生喜悦,对于我们专一安住在对境上当然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缘取导师佛陀身体的行相,之后思惟祂的功德,当然内心产生高兴喜悦,在高兴喜悦的情况下当然会对我们的专一安住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思惟对境的罪业对于等持的观修造成干扰,反面思惟祂的功德会让我们的内心产生喜悦,对专一安住就有帮助。

再三随念的方式,《声闻地》里面解释到,「何等名为数数随念」「谓于正法听闻受持」,对于正法自己读书了解意义把它记在内心里,听闻、从别人那里听到以后,了解意义把它记在内心里。「从师获得教授教诫上师开示的教授口诀教授的意思是指从上师那里得到,譬如书里有些词句有些特别的意义,可是到了上师那边,上师特别讲这句话的意义是这个样子、是那个样子,特别做了解释,这种解释就是从上师那里得到口诀、教诫。

大家学习七支里面有谈到教导的教诫和随示的教诫,所以这里谈到教授和教诫是指二种,从上师获得教授教诫,一个是随后开示的教诫,一个是教导的教诫,教导的教诫是指功德已经得到的部份使它不要衰损,因此向他做一个教导,使他已经得到的功德不要衰损,这是教导方面的教诫。但是现在还没有得到功德,我透过这个教导之后,他马上就得到功德了,这是随后开示的教诫,所以教诫分成这二种情况。

以此增上,令其定地诸相现前」以此之故由于前面所讲的自己阅读教法,法义的内容记住,从上师听闻教诫,由这些原因,因此令其定地诸相现前,由这些原因,现在所了解记住的这些法义,我要入定安住在其中,在安住其中之前,要先去把这些行相,在内心好好的思惟,「于此所缘正念流注随转安住」,就是把前面谈到到自己了解的法义,上师那里听闻的法义,这些内容等一下我要入定在其中的,但是在入定之前,这些内容我先要在内心思惟,这里有一个诸相现前,「相」就是念头,妄念的意思,总之就是有一个内心的思惟,所以有妄念和无妄念的情况下,妄念就是思惟它的行相,所以在入定之前,要安住在这些行相,可是还没有入定之前,我的念头要思惟这些行相,我要使这个行相出现,再把它想一想,所以于此所缘,于我所要入定的行相,我要先思惟,思惟对于这些所缘的对境内容我要「正念流注」,我要忆念的力量要放在上面,再想一下,所以这个意思是指让所缘的行相,再去思惟它。所以这是指再三回忆,数数随念,就是再三回忆的意思。

再三随念,《声闻地》的内容讲得非常明白的,至尊仁波切所要说明的这些内容在声闻地里面有解释到数数随念,所以这个意思就非常明白清楚。可是《辨中边论释》就不是那么明白清楚,《辨中边论释》里谈到忆念忆持,就是不忘对境,「谓能不忘住心教授意言之增语」就讲这么短,内容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就有必要把内容再作一个解释,(看看后面的解释就能了解)。

「故修正念为于所缘灭除忘念,能灭之明记所缘者,谓所缘意言即是数数作意所缘,」这个意思是再三再三思惟的意思,一般来讲我们希望不要忘记,对于所学的教法,上师的教诫不要忘记它,怎样把忘记排除掉?把忘记排除掉的方法,就是再三思惟、再三回想,就能够不要忘记,就能够把忘记排除掉。故修忆念是为于所缘灭除忘念,缘取这个对境之后,可能我把它忘记掉,要把忘记灭掉的方法,就是内心再三忆念、再三回忆。所以能够灭的力量就是明白的记住,明白的回忆所缘的对境是什么。

「谓所缘意言即是数数作意所缘」《辨中边论释》的句子谈到忆念的意思,就是不会忘失对境,也就是指能够不忘记住心的教授。意言的意思内心再三讲话再三讲话,意言就是心意的语言,意言即是数数作意所缘的意思,意言就好像内心在讲话一样,就是指我的内心数数作意所缘的对境,数数作意所缘对境就是内心再三思惟这个对境。

仁波切说这个句子可能有点像中国人所讲的话,中国人会讲我的内心告诉我自己,我的心这样讲,我的心告诉我这些话,西藏人这样讲就有点奇怪,意言就是心意言语,好像心意开口说话一样,但是这里并不是说心意开口说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内心去思惟住心的教授,内心再三去思惟也就是数数随念,所以缘取对境之后可能会忘失掉,我要把这个忘记排除掉(灭掉),能灭的方式就是明白的去想它,所以再三的想它、再三的想它就不会忘记。

鼓励之词的意思就是不要忘记所缘,不要忘记所缘的对境,不要忘记啊!不要忘记啊!这句话好像是我的内心在告诉我一样,所以这是一个鼓励之词,即是对于所缘的对境,要以我们的念力安住在上面,再三思惟再三思惟,不要忘记啊!不要忘记啊!所以这是一个鼓励之词,好像我们的内心所讲的一个鼓励之词一样。

如何使我的内心一直维持安住在所缘对境上面?继续维持的方式就是再三去思惟它、再三去回忆它,好像是内心讲这么一句话,这么一个鼓励之词,再三去思惟不要忘记它。前面的引经据典是《辨中边论释》的引文,之后至尊仁波切做了一个解释说明,这个解释说明要成立出前面所提出来的一个主张,就是在中间的段落应该将前面的内容再三思惟一下,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样做的功效就是能够维持我们的忆念(念力)能够维持下去,这是一个方式,所以在中间的段落要运用正知作一个检查分析,同时在中间的段落也必须再回忆一下前时的所缘,回忆前时的所缘功效在哪里?必要性在哪里?《声闻地》和《辨中边论释》都有作解释,这其中《辨中边论释》的句子,至尊仁波切也作一个解释说明,我们看了这个解释说明就能够了解了。

在《辨中边论释》谈到这是维持念力的一种方式,念力缘念不忘对境,用我的念力一直安住在对境上不要忘记它,如何使我忆念的力量能够继续维持下去呢?这一个方式就是在中间的段落,把刚开始所缘的对境的行相再回忆一下,透过这种方式我们的念力就能够维持,这样就能够达到不会忘记所缘,(所以不要忘记所缘这样鼓励的一个词句),所以不要忘记啊!不要忘记啊!这是一个鼓励的词句。意思就是指再三去思惟对境,再三回忆就像前面谈到的数数随念,同样的意思,这是指中间如果把前时所缘再回忆这种方式,是让我们的忆念能够维持下去的一种方式。

后面因此之故,就是前面都当作原因所以怎样,故怎样就是要把前面讲的内容都当作原因,前面讲了二样事情,(一)就是中间的段落要用正知来作检查,(二)不仅如此在中间的段落还要回忆前时的所缘,这二件事情在中间的段落要作,这已经明白说明了,把这个说明当作原因所以…因此之故…,至尊仁波切前面谈到,中间要做的二件事情,这二件事情之所以作一个特别说明,是因为要破除对方的主张。

对方主张正在进行观修的时候,不作任何检查思惟、不能够作检查、不能够作分析,如果在观修的时候,中间的段落作检查作分析,就是有其他的想法,如果有其他的想法对观修会造成一种打扰,因此观修的时候不要作任何的思惟,也不要再进行检查,检查的话内心就产生一个新的想法,又去作检查,这些都不需要的,这是对方的主张。

针对对方的主张,至尊仁波切把它破除掉,所以前面才解释这些内容,就是在观修的时候中间还要进行检查,不仅要进行检查,中间的段落还要回忆起前时的所缘是什么?这个在观修的场合等于是一个新的想法。也要用正知来作检查,还要回忆前面的所缘,这当然都是一个新的想法,因此就对方的主张来讲,在观修的时候不应当有这些新的想法,因为新的想法都是打扰我们的脑袋,对脑袋变成一种干扰。用正知去作一个检查到底有没有安住?这个当然是一种打扰,回忆起前时的所缘那不是对我现在的观修变成一种打扰吗?所以这些都不应该作,对方的主张是这样的。

但至尊仁波切提出前面谈到这个解释,这二种主张。不去打扰内心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正在观修的时候,要运用忆念的力量去回忆起前时的所缘,同时还用正知去把内心的情况再作一个检查分析,这些都要作。为什么要作呢?因为假设不作的话,具有力量的忆念不能够产生,具有威力的正知也不能够产生,如果这二项不齐备的话,有威力的等持就不可能产生,这前面解释过了。如果这些都不作,那如何变成一个正式有威力的等持呢?那当然不可能,因此中间这些都要作,所以前面做了这么一个解释说明,这是破除对方的主张。

中间的段落再思惟、回忆前时的所缘,这样作的话就会产生有力的忆念,中间的段落用正知把目前的情况检查一下,沉没和掉举有没有出现?这样作检查的话就会逐渐形成有力的正知,在形成有力忆念和有力正知这个方面,那中间要做这些事情就会很有帮助的,因为中间以正知再检查,这个正知检查的能力就会变得非常的灵便。前面有解释中间以正知来作检查有二个必要性,其中第二个必要性亦能速疾了知沉掉,就是能够很迅速的查知沉没和掉举要出现了呢!那就表示正知的力量很强大,它作检查的时候很灵便很灵巧立刻能察觉,这是因为再三检查、再三检查,所以沉没和掉举即将要出现,马上就被察觉到、马上被抓到了,那就表示正知的力量很强大,已经非常的灵活了,有很灵活的力量了,所以沉没和掉举一靠近马上知道,沉没掉举还没有出现即将要出现的征兆,它马上就察觉到了。如果沉没和掉举已经出现了才察觉到,这个不能算正知很有力量,沉没和掉举都出现了才察觉到这个就不可以了,所以应该是沉没和掉举虽然没有出现,可是它即将要到来有一些征兆,这个征兆由正知去察觉立刻就察觉到了,那就表示正知已经很有威力。因为它有威力之故,所以它很容易察觉到沉没和掉举,即将要出现的征兆是什么?马上就能够发现。

因此之故,在中间的段落,应当把前时的所缘再回忆再回忆,这样作的话对形成有力的忆念就很有帮助,中间用正知作检查,这样对形成有力的正知就会很有帮助,如果有力的忆念、有力的正知这二者要形成的话,那要用什么方式来做呢?就是中间的段落把前时的所缘再回忆再回忆一下,中间中间的段落用正知再作检查再作检查,这样作的话逐渐就会形成有力的忆念、有力的正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方主张在观修的时候这二者都不需要,中间的时候不必作检查分析,二者都不需要。如果这样讲的话,不必再去作回忆,那有力的忆念、有力的正知就不能够形成,有力的忆念、有威力的正知不能够形成的话,那就不是一个合乎条件的等持,所以在对方的主张所解释说明,如何禅修的方式是有错误的,因为在观修的时候不作任何的思惟、也不作检查,以这种方式来作观修,这种解释方式有错误。为什么有错误呢?因为这种解释里所谈到的等持,不是正式的等持。为什么呢?因为有力的忆念不存在,有力的正知不存在,因此之故,这不是一个合乎性相的等持。

后面的内容我们念一下就容易了解,至尊大主这里所谈到的我们的内心要产生合乎条件的等持,它的方法是什么?明白作一个解释。这个方法不能有一点差迟、有一点闪失,有一点闪失的话就变成其他的博士的主张了,其他的博士说正式观修的时候不要作任何检查分析,内心不作任何的思惟,这个主张好像讲得很对啊!但是其实似是而非,就至尊大主的主张而言,不但要进行回忆还要进行检查呢!因为这是产生具足条件的等持(纯净的等持)一个很大的帮助,其实这是帮助的一个很大的力量,这是甚深的开示,这是一个很正确的观修方式,稍微有点差迟的话就变成其他人的主张,那就似是而非,就不是正确的观修方式,所以后面的内容就容易了解了。

「故若时时忆念所缘,是生有力正念所须(必须的方式)。于所缘境摄心不散而正观察,是生有力能觉沉掉正知方便(是生有力正知的方法)。若谓此等皆是分别(妄念)而遮止者」p364L7如果把回忆前时所缘和用正知去检查分析,当成内心的念头分别心,因此把它排除掉不要作的话,这个有点笨蛋的说法,这本来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产生纯净的所缘有一个很大的帮助,现在却把它当作是一个毛病要把它排除掉,就把有益者变成有害者,要把它排除掉,那就要知道后果了,「应知难生有力正念(忆念)正知」那就要了解,以后修等持所需要的有力量的忆念和正知要产生,大概就非常困难了。产生有力的忆念和正知的方式,应该要作检查,要作回忆的,你又说它不好要把它排除掉,那当然不可能生有力的忆念和正知。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6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7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五教止观>讲义》释“华严三昧门”之二[栏目:华梵法师]
 梦参老和尚开示 2 皈依的因缘[栏目:梦参法师]
 李阿大的信愿行[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禅七第一天[栏目:本焕法师]
 什么叫佛事[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迷悟之间(31-40)[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身体不好和祖先有关系吗?[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八)引业与满业[栏目:圣者言教]
 有人看《米拉日巴尊者传》后很感动,但是对“上师没说一句法,弟子也没修一座法,却能得到殊胜成就”不能完..[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释三纲五常人伦之道[栏目:守培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