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论 第十一讲(第5品)
 
{返回 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32

《入菩萨行论 十一》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2/20

我们依于第四品当中所说的不放逸,主要就是指不要浪费我们的时间,心中要生起想要去行善行的心,这就是第四品〈不放逸品〉主要讲到的。再来讲到,我们既然依于不放逸,就应该要来学所有的学处。要学学处,你必须要将护自己的心(就是保护你自己的心),要护心的方法又可以分为正知和正念,既然要依着正知正念来护心,我们就要来学习第五品〈守护正知品〉。

既然我们要来学这些学处,学习学处的时候,就必须具足智慧和方便,这两分要具足,也要依着次第来学习。如何依着次第来学习呢?也就是像这里面所说的,看第八十五页的第二段,就引了《毗卢现净经》,「毗卢现净经云:『秘密主一切智智,从悲心根本生,从菩提心因生,是依方便而到彼岸。』」这边所说的,也就是我们必须要来学习所有学处的次第。下面又引了《经庄严论》,「如《经庄严论》说,摄于六度,观待增上生,观待二利成就。利他一切种圆满成就,摄一切大乘,依一切种道或方便增上,观待三学,六度之数决定。」这边主要是讲到也要来学习三学和六度。

这里讲到,依于布施还有持戒,我们可以获得人身,而且又可以受用圆满,没有穷困。依于忍辱度,我们可以获得贤善的人身–我们的五根俱全。也就是依于布施、持戒、忍辱,我们可以得到增上生。依于精进和禅定(静虑),我们可以得到决定胜。

我们要怎么来成办自利以及利他?就是要透过这六度来成办自利和利他:透过布施还有忍辱,我们可以去达到利他,持戒可以说是一个利他的根本,我们首先要停止去伤害他人,就是在持戒,停止伤害他人之上更进一步的来修忍辱、布施来行利他。至于六度当中的精进度,它主要呢,就涵盖有你可以成办自利和利他。至于静虑还有智慧,这两度主要是成办自利。所以《经庄严论》才说:「利他一切种圆满成就,摄一切大乘,依一切种道或方便增上,观待三学,六度之数决定。」所以从这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你要去学习六度好像有三种次第的样子,就像《经庄严论》(这里面没有引),《经庄严论》在其它的词句里面就有讲到:「依于前者生起后者,依于劣者生起胜者(,依于粗者生起细者)依于粗者而生起细者。」在六度当中,前前者好像是比较劣的,后后者好像是比较殊胜的;然后说依于粗的而生起细的,就是在六度当中,前面的布施、持戒是属于比较粗的,然后到后面的静虑还有智慧度是属于比较细的,所以看起来好像有这三个次第,就是有前后、胜劣以及粗细的次第。所以要学习六度,我们必须要从布施度慢慢再往上学,学到静虑还有智慧度。

第四品和第五品,应该是属于六度当中的持戒度。我们要来持戒的话,也就是我们要来守持戒的话,必须要护心,要来守护自己的心,你如果守护自己的心,远离种种的恶行的话,那等于守护一切了。那要守护你的心,就必须要来学习这个三增上学。

接着我们看八十六页的科判,这边就讲到「壬一、释论文, 初中分二,癸一、广释修行之理,癸二、结归应须实修非唯空言。初中分四,子一、守护学处之方便为守护心,子二、守护心之方便为守护正念知,子三、以正念知守护心学行之理,子四、学处完全圆满之支分。初中分三,丑一、由守护心即能守护一切,丑二、明其故,丑三、励力守护其心。初中分三,寅一、总明应守护心,寅二、失坏心之罪过,寅三、守护心之利益功德。今初。」接着讲到偈颂:

诸欲守护学处者,首须谨畏护其心,若于自心不防护,必不能护其学处。

所以,我们如果要护心的话,就必须要学习三增上学。

再来就讲到「失坏心之罪过」,如果我们不守护自己的心,可能这个心就成为我们将来投生无间地狱的因,这个心也会变成出生一切烦恼之处、一切过患之处。

这边就做一个比喻(寅二、失坏心之罪过):

由于放纵心象故,能作无间大损恼,虽有狂象未调驯,所作损害犹逊此。

由于放纵心象故」把心比喻成大象一样,「能作无间大损恼,虽有狂象未调驯,所作损害犹逊此。」我们刚才将心比喻成大象,心象跟外在的大象两者比较起来,是我们心的这一头大象比较可怕,外在的大象不论它造怎么样子大的伤害,它终究无法让我们堕入到地狱里面去,可是我们心的这头大象呢,如果生起烦恼或生起瞋恚的话,由于它力量很强的关系,就会导致我们堕入地狱里面去,所以才说它很可怕。

相反的,如果我们去守护心的话,有什么功德呢?就讲到(寅三…卯一、总明):

若人常持正念绳,系自心象不暂舍,一切怖畏悉不生,一切众善在掌握。

我们要以正念来约束自己的心,我们要去忆念起自己曾经许诺过的戒律、誓言,还有依着经典里面所说的何者该做及何者不该做,由生起这样子的正念来约束自己的心,不要放任自己的心象、自己心的这头大象,不要让它狂乱、不要让它发狂,这样子就不会导致我们投生到地狱里面去,那也等于你这一切的怖畏悉不生(都不会生起来),众善也当在握。

再来是透过比喻来诠释(卯一、广释):(铦:ㄒㄧㄢ 利也)

虎狼狮象爪牙铦,蚖蛇怨敌心怀毒,泥犁守者面狰狞,魔女空行夜叉等。
但能系执于此心,彼等悉皆受拘系,但能调伏于此心,彼等悉皆受调伏。

会对我们造成伤害的,有人或者野兽等等,甚至地狱的狱卒或罗剎、妖魔等等,都会来伤害我们。可是,如果能够调伏我们的心、守护我们的心,他们终将不能造成任何的伤害。所以这边才说「但能调伏于此心,彼等悉皆受调伏」。

这边是用比喻来解说,所以从这边我们可以了解到两点:一个就是,如果这些其他的人或者野兽,他们自我调伏自己心的话,我们就不会受到伤害,他们也不会去伤害别人。另外一个就是,如果我们自我调伏自己心的话,他们就无法来伤害到我们。所以有两种了解。

所以说,如果守护你的心,等于是守护一切,这就是丑一的科判:「丑一、由守护心即能守护一切」,因为守护你的心,你就可以遮止掉来世投生到地狱的因,而且,也可以遮止掉此世不会受到其它的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一定要来守护自己的心。

接着「丑二、明其故」就是更进一步来说明它的原因,「分二 ,寅一、过失依心转起,寅二、功德依心转起。」也就是你来世甚至你所有的一切过患都观待于你现在的心,所以,我们必须要去守护自己的心。

仁波切:这个好像跟我们在『摄类学』的前遍跟后遍有一点点像,有的时候我们从心的角度看(因的角度),我们保护心的话,会有什么什么好处; 有的时候我们就看(果的角度),好处有什么什么,那些功德都从保护心而来的,有的时候先从它的果上面看,就一直看一直看,心里很有兴趣得时候,哦!那些都靠保护心,就生起要守护心。

有的时候从心的角度看,所以刚刚讲的,好像从心的角度看,要守护心的话就很好,没有守护心的话有什么过患。刚刚讲的角度是从心上面讲的;这里讲的是从结果,从果上面讲出来,这些我们也会学得到。有的时候,我们自己调心是从果的角度去看,就抓那个因;有的时候从因的角度,就看(果),是这样子。

(卯一、引经)

是故世尊正宣示,谓言一切诸怖畏,一切痛苦不可量,皆由此心而出生。

所有的一切痛苦及恐怖,甚至中阴恐怖的情形,冷热的地狱,饿鬼道的饥渴,或者畜生道的种种痛苦,不论是身的痛苦或者是心的种种恐怖,这无量无边内外所有一切的煎熬,没有一个是外在的造作者,完全都是我们的自心。就如同佛在《宝云经》里面讲到:「心自在故,则一切法皆自在」。

再来释理,就是用这些道理来解释(卯二、释理):

有情地狱诸刀剑,谁为主宰而制作?热铁地基谁铸造?
众多女鬼从何出?如是一切出生因,佛说皆由造罪心。

这些地狱里面的所有情形,到底是由谁来造成的呢?或者说热地狱的热地基是谁来铸造?甚至这些众多的女鬼是从何而出?一切都是从我们的心出来的,我们用这种理由来成立。比如说,这个房子里面如果只有仁波切在,出了一个声音,有声音产生的话,那一定只有仁波切而已,没有其他的人嘛。声音从哪里来?只有他嘛!如果是这样子的话。用这个比喻,就说所有地狱里面的刀剑、热地基等等,这些都是由谁而造的?由我们的心而造的,除了心之外没有其它的造作者。

仁波切:这是安立理由的一个方法,有的时候安立就是这样子用,不是一定要安立另外一个东西。他决定是我们的心,为什么没有其它?这种也是一个安立(安立理由的方法)。这里是谁做出来的?就是谁做的?它的意思也是一种安立。这里有三个安立(安立能立的因):

有情地狱诸刀剑,谁为主宰而制作?」是第一个,「热铁地基谁铸造?」是第二个,「众多女鬼从何出?」是第三个。有这三个安立的理由。这里说「皆由造罪心」,是因为无其它造罪者之故。前面三个是能立的因,而造罪心则是所立。这里讲的「女鬼」应该是众多火焰,这里的翻译有错。如果硬写成女鬼或女人的话,可能会被批评佛教轻视女性。

再来讲到(卯三、摄义):

是故于此三界中,可怖无过于心者

虽然地狱当中的种种痛苦都是值得我们去害怕的,可是我们应该要了解它的因,这些因就是来自于我们的自心,因为我们现在的心,已经圆俱了将来投生到地狱里面受那些苦的因,已经圆俱这些因了。所以,真正应该要害怕的,就是害怕自己不去守护的这一颗心。

刚才是就过患的这一点来做思惟,再来是就功德的这一点来做思惟。讲到六度,我们要来广修六度,也不是观待于你外在的所作所为才成为广修六度,那完全要观待于你内在的所作所为。所以,六度的功德能不能圆满,完全是观待于你内在的所作所为。

比如说布施,这边就讲到(寅二…辰一、非必悉免有情匮乏布施波罗蜜多方为圆满 广论 P .263+6):

若须尽救众生贫,方名布施波罗蜜,现前今尚有贫人,诸佛云何到彼岸?

布施度的圆满,也不是观待于你外在的布施行为有没有圆满,不是观待于在这边。如果说是要观待于外在的这些布施行为圆满的话,那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得到,还有很多、众多的乞丐、贫者,那往昔的佛又怎么去圆满祂们的布施度呢?

所以,布施波罗密能不能圆满,完全是看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如果生起非常猛利强烈的愿意给予的心,那才能够称为圆满了布施度。这种愿意给、愿意施予的心,是你愿意将你所使用的财富等等这些物质施予,然后又愿意将你所积聚的这些功德、这些善根给予。不是说只有财富而已,而且还要将这个善根给予这种圆具了想要给予、想要布施的这种心,才能够圆满你的布施度,只有靠此而已,并不是靠你去除外在穷人的贫困才能够圆满你的布施度。所以这边才说(辰二、由修舍心施到彼岸 广论 P .263+7):

一切所有及其果,尽施于人舍心生,说名布施波罗蜜,是故彼唯心体性。

你要圆满布施波罗密,完全就要看你的心。西藏人说我们的心,它小小的,好像可以抓在手里面。虽然这么小的一颗心,小到可以抓在手里面,可是它却可以蕴含广大的布施波罗密。

再来讲持戒度,就让我们了解到,所有的六度,每一度都不是观待于外在的圆满,而是观待于我们内在的圆满,才能圆满各度。讲到持戒度,持戒度也是依心转起,也非要观待无所杀之有情,而戒波罗密方为圆满:(卯二…辰一、非要待无所杀之有情戒波罗蜜多方为圆满 广论 P.281- 5):

尽驱鱼鸟至何方,令彼悉免遭杀害。

持戒度就是你要去约束自己身语的行为,不要去造作伤害他人的恶行。所以,持戒度要圆满,也不是观待于所有世界上的有情都不被伤害、不被杀害,持戒才算圆满,而是观待于你自己的心有没有调伏,有没有伤害他们的心,完全观待于你这一颗心有没有圆满,观待我们自己的意乐有没有断舍掉去伤害他人的心。

(辰二、由修断离心戒度成圆满 广论 P.281- 5):

由其成就断离心,说名持戒波罗蜜。

就刚才说的,再来讲忍辱波罗密:(卯三…辰一、法 广论P.281+3):

悖逆有情等虚空,何能一一皆折伏,但能摧自忿恚心,一切怨敌皆调伏。

如果受到他人的伤害,我们不要生起瞋恚的心,这就是修忍辱。刚才讲到持戒,持戒波罗密是你自己去约束自己不要去伤害他人,那忍辱不是,是他人来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己不会生起反而想要去报复或者是去伤害的心,我们要忍受下来的这种心。所以,忍辱波罗密圆不圆满,也不是观待于他人伤不伤害我们,而是观待于你自己内心有没有生起不瞋的心。这种忍辱的心、不瞋恚的心,这种意乐如果圆满的话,那你忍辱波罗密就能够圆满,所以这边才说:(辰二、喻广论P.281+4):

欲持广皮覆大地,尔许皮革何可得?但敷皮革衬富罗,大地无处不普覆。

这是用比喻来诠释,如果大地布满了荆刺,而我们要等待所有荆刺都被铲平之后我们才不会受到伤害,才去圆满所谓的忍辱度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方式就是你在脚上穿上厚厚的皮革,也就是在你的内心穿上忍辱的皮革,那就不在乎他人的伤害了。所以,忍辱度圆不圆满,是不观待于外在有没有铲平他人的伤害。

我们会听到有一些人说:「我到哪个中心,会觉得好像不太适合,然后又到哪个中心去,我也觉得那边也不太适合。」这个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自己个人就是棱棱角角的关系,所以到哪边都不适合。你如果把自己这些棱棱角角,把它削平了,你到哪边都会很顺。

刚才是比喻,用脚上穿皮革就可以铲平所有外在的荆刺,用这个为比喻。再来是法喻,就是意义和比喻做结合来讲:(辰三、法喻合 广论P.281+5):

如是外境一切法,非我力能可遮止,但须遮止于自心,何须更复遮余法?

用前面这个比喻,我们可以了解到,事实上,所有一切的所知,你不需要全部都去学,因为外在太多的知识了,不需要全部都去学,你只要把你的心弄干净,先净化你的心之后,你就自然可以了知一切所知,甚至遍智也是这样来的。眼睛也是一样,你不需要把外面都打扫的很干净,才指望看得清楚,你只要把眼睛治疗好,没有毛病,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外面。

再来讲精进度也是一样,精进度也是要观待于我们的心:(卯四、精进依心转起):

一念净心所生果,能生梵净诸天等,唯由身语所起行,得果微劣不如是。

你若起了精进,来修禅定–「初禅等处」,这禅定的话,那你可能将来就会投生到梵天这些地方去。说“起精进”是起心的精进,而不是单指透过身语的精进就能够圆满精进度,不是那个意思。所以这边才说:「若不依有力之心,与身语俱之心所得果,味着微劣喜受,不能如是生于初禅等处,故唯依有力之心随转也。

我们来修“初禅等至”,修这个等至,力量会增长,修等至的力量增长会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所以看我你的力量小中大、力量的大小,可以得到不同的禅天。初禅、二禅、三禅各有三凡夫处(凡夫天),在第四禅天的时候,有三个凡夫处之外,还有五个圣者处,就是五个圣者所安住之处(按:五净居天)。现在讲到初禅,你要登上初禅的这三处(三天),只要你透过努力修禅定,禅定增长的力量又可分小、中、大,就可以使你登上初禅的第一、第二第三天。

【*按:初禅分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分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分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分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 (无想天在其中);(五净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就竟天。】

我们说,能够投生到梵、净天(按:从梵众天直至净居天),可以说是很大的改变,梵天的处所完全跟我们不一样,那你要怎么成办能够投生到梵、净天那个地方去,不是靠我们的身语,而是靠我们的心才能够成办的,我们的心只要发起精进,就是可以透过我们的心来成办投生到梵、净天去的,我们的心是有这个能力的,我们的心如果发起精进的话,那果报是会有很大不同的。精进是要在哪边来安立它呢?在我们心上来安立的,由我们的心来成办精进的波罗密。

在这世界上所看到的人,不论他们多么的努力透过身语去创造环境,把这个环境打扫的多好、用得多好,比如房子,盖得无论有多漂亮,花园的花种得有多漂亮,甚至房内也用金、琉璃等等去装潢,总之无法跟梵(众)天–初禅天的境界来相比较,没办法比较。那你要成办初禅天的这种境界,靠内心,我们的内心是有那种的能力在,只要透过精进的话。所以真正的精进,是我们的内心,靠我们的内心,从我们内心发起来的这个力量、这个能力。

再来(卯五、静虑依心转起 广论P.156+3 342-2):

佛言纵于长时中,念诵勤修诸苦行,心于余境而驰散,虽持明咒终无益。

讲到静虑,一般我们都以为,你身体就端坐在那边,好好的坐得很端正,然后你口中就持着咒语,透过这种苦行,就样的苦行叫做在修禅定。事实上,这还有待观察,你所修的苦行是不是真正成为静虑、真正成为禅定,还有待观察。所以,并不是说你嘴巴不说话,然后持个咒,你身体不到外面去,你固定待在某一个地方,这样长时间的做就称为静虑、就称为禅定,并不是这个样子,静虑完全观待于你的心。

再来讲到「卯五、般若依心转起」,也就是你这个慧,也是观待于你的心,这边的慧特别是指证空慧而言。

若人于此胜法要,心之秘密不了知,欲求安乐除诸苦,唐劳漂流无义渊。

如果我们没有具足证空慧的话,那我们所具足的智慧不能称为真正的智慧,如果具足了证空慧的话,你所具足的慧才称为真正的慧。即使你有其它的智慧,而且你一副好像很有智慧的样子,可是也不算具足真正的智慧。

就像昨天所举的例子,如果要破除执对境为由它自己方面存在的执实,要靠我们的智慧,这样子你才能够破除这种系缚,就是断除这种系缚,如果能够将它破除,具有这种智慧的话,那我们心的力量就能够展现出来。

仁波切:破除执对境为由它自己方面存在的这种执实,我们需要空正见,空正见会断除这种执实,才会打开智慧,心的力量才能够展现出来。

所以我们说证空慧,你如果证得了空性,你就有智慧,你没有证得空性,就没有智慧。

你要去圆满六度的功德,完全由我们的心才能够圆满,也就是要观待我们的心,才能够圆满六度的功德。那你要去除所有这些痛苦、所有这些恐惧、所有这些过患,也是要靠我们的心才能够将它去除。所以,不论你所要获得的功德或者说你所要去除的这些过患、这些过失,完全观待你的心,所以我们要努力于守护自己的心。

(丑三…寅一、总明):

是故我今于此心,应善执持善防护,若除防心真忏悔,别余忏法多何益?

若除防心真忏悔,别余忏法多何益?」这里翻“忏悔”就不对了,应该改为禁行或禁戒,也就是改为:「若除防心真禁行(禁行是一种修行),别余禁行多何益?」禁行或者是禁戒,比如闭关,有什么规矩,要怎么打坐,那些都是禁行。禁行也有一点苦行的意思。

如石法师翻的是:『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这边的戒,就是禁行或禁戒的意思。

这边并不是指说你就不需要去做课诵了,不是那个意思,而是说你如果不将护你自己的心,就等于不需要去做这些课诵,因为没有用嘛。

仁波切:印度的瓦拉那西大学有一位满有名的老师,他叫已歇塔皆,现在大概七十几岁了,他写了《辨了不了义》的解释,非常厚的一本书,他写了很多的论典,就一直写。以前我的老师在那边当老师的时候,他们就是在一起。我的老师说那个老师修行满好的,但是,他完全不会作功课,没有念诵什么,就这种的人。(而是)一直照顾自己的心,就像《入行论》里面这个行者一样,他通常就是一直观察自己的心,没有什么功课的。他一直反对做功课这种,哈!哈!。他也一直听收音机哦,印度广播电台就一直听,他也是看是轮回或是世界的问题,他心地很广,讲话时就一直观察自己的心,听广播电台也是一样,不会被环境干扰到,他就看那些是怎么样一回事,就看、就会跟别人讲,以后在讲经时就会讲这些事情。法王也是跟他很亲近,他写的那本书–《辨了不了义》的解释,满有名的,现代来说流传最广的就是那本书。他的个性就像这样子,完全不作功课的。所以很多修行者,他们也有各个的一些不同的方法。

我们来做这些念诵、课诵等等,主要是来改变我们的心,你如果做了这些课诵,心没有改变的话,那你的课诵所做为何?所以一边做,做的时候(一边思惟)它内涵的意思,心里一直要想一想,慢慢(改变我们的心)。

再来就讲到防护心的方法(寅二…卯一、防心之法):

如于取暖群居处,应须谨畏护创伤,如是居于恶人群,亦应常护自心疮。

比如说,当我们跟他人相处的时候,或者说我们与他人讲话的时候,要特别的来将护我们自己的心。就比如说我们身上有一个疮、有一个伤口,那你身上有了这个伤口,碰到一定会很痛,偏偏又跟你相处的这个人,他如果是一个好动儿,一直动来动去,你如果不小心被他碰到了,那一定会很痛。所以,在这种环境之下,你一定要好好的保护你自己的伤口。所以这边才说:「与掉举不慎之众共住,常谨畏慎护其疮」。

如果你身上有一个小的伤口,你不去保护的话,可能就会因为被碰触而感到痛苦。你如果不去保护你的心,任由你的心所做的话,可能将来你就会投生到地狱里面去。因为你不保护你的心,会投生到地狱以面去,甚至投生到热地狱里面去,所以说(卯一、应须防护之理):

若畏身疮轻微苦,尚须谨慎而将护,众合山压诸怖畏,如是心疮能不护?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子来做串习,来将护我们自己的心,那到最后会怎样?即使你遇到那些让你一见到马上心不舒服,让你起瞋的对象;或者说,你见到那些非常貌美的美女,让你起贪的对象,在这个时候,你因为串习前面将护心的关系,你的心就有所改变,你就不会随之而转了,你就不会被烦恼所转,你的心就会变成很坚固,所以这边才说(卯三、防护之功德):

若能安住如是行,任处恶人众会中,或复居于妇女内,坚勤护戒无坏失。

这边「恶人众会中」就是会让生起瞋恚的恶人,「或复居于妇女内」或者是你处在会让你起贪的美女当中,「坚勤护戒无坏失」在这个时候,你的心就不会随之而转,心会变成非常的坚定、坚固。

以上就是我们去将护心的功德利益,这就可以遮止掉我们生起的贪还有瞋。所以,我们应该要励力于这样子的修行。

再来说(卯四、为护心故誓存正知):

宁失利养及恭敬,乃至身命亦可舍,亦宁失坏余善法,唯此胜心勿失坏。

外在的衣、食或者可以养活我们生命的事物,甚至身语的善业等等,这些我们都尚可舍之,唯有这个心我们不可以轻舍。

问题:仁波切在一开始的时候有讲到布施、持戒和忍辱,这些是利他,静虑跟智慧部分是属于自利,可是,我们现在听的部分,讲的都是由自心方面的圆满,那这个分类跟一开始的分类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现在讲的,应该是以自利的部分为主,可是一开头的时候,仁波切讲的是利他,然后后面二度是属于自利的部份,那在《略论》上以六度的角度来谈的话,都是以自利的角度为出发,我不晓得刚刚开始仁波切讲的分法是什么样方式的分法?

回答:一般而言,如果是照着《菩提道次第》的论著里面,都会讲到四摄法主要是利他的,对不对?那现在六度呢,都是自利的的方面。你如果用这种角度来讲的话,那就会很明显的看出,四摄就是利他,六度是自利。可是,并不是说四摄一定要在六度之外,并不是那个意思,四摄也可以归纳入六度里面。所以变成,你如果单就六度来作区分的话,六度也可以区分成自利和利他这两个部分。所以,这里虽然说布施、忍辱是利他,可是,也并不是说它们没有含有自利的成分,所以当你在做这种归类、区分的时候,并不是它很死板的。

问题:因为今天刚上课的时候,仁波切不是有分,自利跟利他以六度以来分嘛!那现在好像上到这一些内容来讲,它是以自利的,就是以内心圆满的角度去说的,那这样子的话,我们现在谈的这个部份,就有包含自利跟利他吗?是有包含两个吗?

回答:可能解释的角度不同的关系。就比如说悲心,有一些是站在利他的角度在说的,也可以站在自利(自己自利的功德)的角度来说的。所以,自利和利他两者都有可能存在。

仁波切:刚刚前面讲的是《经庄严论》里面的讲法。甲曹杰的科判是以《现观庄严论》来说明为什么六波罗蜜只有六个,他一直讲,前面的科判就是六度的次第他要解释出来。次第上面讲的时候,他就提出来《现观庄严论》里面讲的什么什么…,为什么需要六度,然后六度的次第为什么这样子排,那是按照《现观庄严论》讲的内容提出来而已。

问题:所以刚开始仁波切有讲到布施、持戒可以得人身,那也只有在《现观庄严论》还是《经庄严论》?

仁波切:《经庄严论》里面讲的,布施、持戒然后忍辱,这三个会圆满一个人身。

问题:这不是增上生吗?这一个人身是属于暇满人身的部份吗?

仁波切:她讲对了,她讲的就是暇满人身,我们持戒很好的话,(可以获得)暇满难得的人身,那这上面还需要八因三缘,(再加上)忍辱和布施, 这三个一起的话,就会获得八因三缘这种的暇满难得人身,这是为了现前的果位(一个是究竟的果位嘛!),现前增上生。

问题:刚刚仁波切讲到,西藏人说小小的心可以握在手上,那是指我们心脏的部分还是另外有所指?

仁波切:心脏!

问题:我们器官的那个心脏吗?

仁波切:对!对!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好像心是在这(胸腔)里。我们会说:你的心是很小的。我们一般人,心是很小,就给他笑一下,他也会慢慢接受啊。怎么说,人家生气,那这种心是马上可以改变的,所以,「心是很小」也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它里面圆满六波罗度的力量也可以装得下,它里面都在。所以,好像看起来很小,但是它里面也可以装得下很多东西。

问题:请问仁波切,我很笨的问题,什么是造作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这几个菩提心在修行上是否有它的次第?什么程度的时候才是达到这几个菩提心?谢谢!

回答:如果在你心中生起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欲求圆满菩提的心,就称为造作菩提心。这种欲利益一切有情,欲求圆满菩提的这个心,如果你是很任运的生起来,不需要经过一番的作做、造作,任运生起来的话,就称为菩提心。

在你造作的阶段,就不能称为是真正的菩提心,所以我们才称为它是造作的。这样子的意乐,就是想要利益一切有情求证圆满菩提的这个意乐、这个心,如果不配合起你实际的行为、行持,就称为愿心。如果你用这种意乐去受菩萨戒,受了菩萨戒之后,你的所做所为又不违犯菩萨戒,也就是你的菩萨戒没有退转,那你依着这个意乐,配合起好的行持,这个心就称为行心。那即使你有受菩萨戒,那你也有先前的意乐,那你也有在行菩萨行,可是,你这个菩萨戒有退转的话,那你所行的这菩萨行呢,你在行菩萨行这个时候的心,不能称为是行心,因为你的菩萨戒已经退转了嘛,所以只能是属于愿心的范围而已。

仁波切:所以,愿心的范围不一定是离开行持,这不一定。行菩提心的「行」是怎么样的行?是要受菩萨戒,(而且)菩萨戒一点都没有退转,在很清净的当中修行–行持,那种的菩提心,才称行菩提心。所以,行菩提心的「行」不是一般的行,要受菩萨戒没有退转,(而且在)清净当中的行持,才算是行菩提心的行。

所以,愿菩提心先还是行菩提心先?一定是先有愿菩提心,然后才能受行菩提心。可是,有时候我们会行了菩提心之后,又退到愿菩提心。然后又进入行菩提心,又退回到愿菩提心。

也可以说,我们打坐的时候,(缘)空性上面我们打坐,这个时候有没有菩提心呢?这时候我们心里有没有菩提心?我们会说这个时候有菩提心,但是,它没有现起,它有菩提心。那种菩提心,永远不会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的话,一定是需要现起的,好像行持当中,行者跟菩提心一起的,菩提心现起,然后也有做行持,所以这种一起才称行菩提心。

在空性上面打坐的时候,这上面有没有菩提心?有菩提心,那种菩提心是什么?那种菩提心永远都是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它也会变行菩提心哦!比如说见道,见道以上的话,菩萨戒完全不会退的。资粮道跟加行道的话,就不一定。从中品资粮道(开始)不会破菩萨戒,但是会退,退跟破不一样,见道以上完全不会退。

空性的根本定当中,有没有菩提心?有菩提心。有没有行菩提心?行菩提心没有。比如说见道的修行者,他们在空性上面打坐的时候,他们的行菩提心就变成愿菩提心;那他们下座,出来修行的时候,他们的菩提心就变成行菩提心。所以行菩提心跟愿菩提心会变,有时候会变行菩提心,有时候会变愿菩提心,等到成佛的时候,就只有行菩提心,没有愿菩提心,即使在根本定当中也是如此。

一般在经论里面所说的菩提心,大部分都是指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也就是指证空慧,在现证空慧的心当中,它已经不再以圆满菩提为它的对境, 它是以空性为它的对境。所以,我们也会说胜义菩提心不是菩提心,(菩提心一定是世俗菩提心,)它为了成佛所以才称菩提心,就这样子而已,它不是真正的菩提心。它真正的是为了成佛,胜义菩提心才会断除烦恼嘛,所以给它一个名子就叫菩提心。我们不会称它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不是菩提心。

问题:请问仁波切,好像我们现在的程度,应该都是只有起造作的菩提心、只能生起造作的菩提心。那比如说,我们每次上课都会念皈依发心:「以我布施等福德,为利众生愿成佛」,那我也也很用心的在这边想「为利众生愿成佛」。那像这种造作的菩提心,它有没有像〈赞菩提心功德〉里面讲的菩提心功德真是不可思议,那这造作的菩提心,它有没有少许的功德或者力量?

仁波切:现在那个造作菩提心,也要考虑我们有没有?哈!哈!…造作菩提很难啰。我们先要认识佛、了解佛是很难的,那造作菩提心的话,它已经认识佛了、已经了解佛了。造作菩提很难,好像相似的造菩提心吧!功德当然有的,但是也有差别的。

问题:我记得仁波切以前有讲过,想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至少要有造作的菩提心,那我们不是更没望了?

仁波切:造作菩提很难啰,因为菩提心的情况是一样,但是它(造作菩提心)要努力的做才会生起,差别是在这里,所以造作菩提心很难。


{返回 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 第十讲(第4品)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 第十二讲(第5品)
 入菩萨行论 第十三讲(第5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一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四讲(第2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五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二十七讲(第7~8品)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五讲(第7~8品)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四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二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二讲(第7~8品)
 入菩萨行论 第十四讲(第5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持风与修持生圆次第之“宝瓶气”的区别在于何处?[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无住生心集[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二、五盖 七觉支[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三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地藏本愿经讲记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栏目:圣一法师]
 出版书籍要审查[栏目:宣化上人]
 听见历史的涛音——《印顺导师传》的出版与写作过程(潘煊)[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深秋拜大悲忏[栏目:佛网文摘]
 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3[栏目:洛桑卻佩格西]
 相应6经 结缚经[栏目:相应部 7.婆罗门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