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看待佛书中的“矛盾”之处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98

怎样看待佛书中的“矛盾”之处

    现在很多人都是通过看光盘、看佛书自学佛法,也掌握了一些佛理,但是不系统、不规范,没有次第,然后心里产生很多矛盾与冲突,有些疙瘩也解不开。这是因为没有了解小乘和大乘、显宗和密宗所有的九乘次第教法的内容。

    无论是佛讲的法,还是上师善知识们讲的法,都是针对不同根基和意乐的众生而讲的。佛法有了义和不了义的,小乘和大乘、显宗和密宗也有共同和不共同之处,有些地方在表面上看似冲突,但实际上不冲突,因为讲法的对境不同,听法众生的根基和意乐不同。

    佛是究竟圆满的,佛讲的每句话都是通达无碍的,怎么领悟都是对的,这是佛法特有的功德。佛讲的每句话都是,既可以用在小乘里,又可以用在大乘里;既可以用在显宗里,又可以用在密宗里。就像橡皮圈一样,怎么拉都行,不是死板的。佛法妙就妙在这里。佛法融入相续要有智慧。你要映照出佛法的影像,应该有通达无碍、圆满智慧的明镜。

    如果你没有真正领会就去修持,难免会有矛盾和冲突。有些人说:“这个地方,我记得在某些经文里不是这样讲的,这里怎么这样讲呢?上师在有的地方是那样讲的,今天怎么这样讲呢?是不是前后矛盾啊?”不是矛盾,而是针对的对象、站的角度不一样。

    现在是末法时期,我们想精通所有佛法的内容很难,但是最起码也要大致了解。这样,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或情况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的修行在何处,境界在何处;也能知道修行的过程中,出现的觉受和境界是怎么回事;也能知道佛讲的道理是从什么角度讲的。这样心里就不会有疑惑了。若是自己没有真正领会,就去实修或给别人讲解,都是很危险的。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皈依的三种发心与结果
下一篇:同修之间相处应和睦而稳重
 修行人不要利用网络浪费生命
 不求回报地付出就是回向
 “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前提条件
 把心融入到每个对境当中
 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得到上师善知识的摄受?
 坚持学修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七支供》讲记 普贤行愿品(七支供)
 《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的讲解与仪轨传承
 2009年观音法会3 七支供修法之顶礼支 供养支
 让善业成熟在我们的身心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沉睡的脑细胞[栏目:传喜法师]
 福令心柔,慧令心安[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一○七八)[栏目:杂阿含经]
 佛教护法——韦陀菩萨[栏目:传喜法师]
 新年话无常[栏目: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佛道品第八 第三十四章 文殊师利说如来种[栏目: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五次课 下节[栏目:界文法师]
 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 七、第六关“斩六将”(“无情亦情”)[栏目:印广法师]
 如何排除禅悟之障[栏目:宋智明居士]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二二、责任随缘与快乐[栏目:慈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