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奈良说到佛法之本源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8

从奈良说到佛法之本源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奈良兴福寺讲──

  奈良、为日本古文化之中心点,而在座诸君,都系各宗长老,以太虚之浅学,何敢在诸君前饶舌?盖奈良为日本佛化之发祥地,吾人借境生情,而推征原始佛教之思想勃生。盖诸佛为何而说经欤?菩萨以何而造论欤?夫原始佛教,曰苦、曰集、曰灭、曰道、斯四圣谛,为根本*轮。经云:‘所谓苦,逼迫性。所谓集,招感性。所谓道,可修性。所谓灭,可证性’。苦为逼迫而厌苦欣乐,人之恒情,然倒行逆施之苦恼众生,以苦而为乐。经又云:‘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道,汝应修。此是灭,汝应证’。盖知苦必断集,慕灭必修道,四圣谛中唯此道为关要,故佛说三十七道品法,而令之离苦断集,人间世始有究竟出苦法门。佛说此四圣谛时,正在波罗奈国之鹿野园;而奈良多鹿,今日与诸君聚谈,不禁联想到我佛昔日之鹿苑法会。鄙人此次到贵国,参观各地,觉得奈良为东亚佛法之源泉。更以法相、三论各宗之根本道场,均在奈良,吾人以大乘佛法之教义推之,所谓境行果三,括之殊尽,为学之始,在明所观境,由境起行,由行证果。大乘各宗,详于境者,不外乎三论、法相,三论宗遮破一切,而法相宗则建设一切,一破一立,不落有无;故谈大乘佛法,必先以三论、法相为根本。明境之后,当继之以行,所修法行,莫尚律宗,如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自他两利,惟律宗之三聚戒具之。

  三宗之根本道场,均在奈良,故奈良是日本佛教之发祥地。然于大乘之无上果法言之,则莫善乎华严,一部华严经,无一字一句不是显佛功德庄严之圆圆果海者。奈良东大寺,为日本华严宗初祖所兴道场,由此种种推征,则奈良于佛法中位置之重要,更不待言。

  由三论、法相以明境,大乘律宗以起行,华严以明果,境行果三法为一佛法藏之大纲,奈良佛教兼而有之,洵大观也。

  日本佛教,表面上是与中国一致,而于施设上则与中国异。日本佛教是政教一致,神佛一致,然此皆为应用上之方便,克实的考究,吾望全日本都以奈良之大乘各宗为准绳,则与佛法之真,庶几日近!(满智记)(见海刊六卷十二期)(附注) 原题“奈良兴福寺之演讲辞”,今改题。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追踪古德的精神
下一篇:佛教与吾人之现在未来
 我的自证境界
 介绍名医
 辟诬罔启事
 心之研究
 题汉藏教理院二期毕业同学录
 佛法与人生之关系
 由经济理论说到僧寺经济建设
 唐代禅宗与现代思潮
 答李子宽问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成佛品第十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修持《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部分开示[栏目:仁达法师]
 20世纪俄罗斯的佛教[栏目:黄夏年教授]
 精进修行方得究竟[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参禅要有择法眼 Chan Investigation Requires the Dharma-sel..[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中道之内容及其意义(印顺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师,我觉得您非常有智慧,您平时喜欢读诗歌吗?国外的诗歌也读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教慈善事业能解决青年出家众的顾虑[栏目:慧弘法师]
 深秋拜大悲忏[栏目:佛网文摘]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三、佛教哲学之一环[栏目:慈航法师]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栏目:妙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