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与佛学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37

学佛与佛学

  ──二十八年二月在贵阳讲──

  今天与各位居士在此聚会,又得各法师参加,可算是一种出格的因缘!刚才徐露园居士提问学佛与佛学的区别,我想诸位都是久已发心学佛的,用不著再来细说,但既承提问,只好强为分别。

  佛学有广狭二义:广义、即戒、定、慧学,由发心求学到入三乘圣流,名为有学;至三乘圣果圆满,名为无学;戒、定、慧三学之外,别无所学。佛典上称戒名学处,亦称戒增上学、定增上学、慧增上学;如此、三学即佛学,修此三学即是学佛,则佛学与学佛两个名词是分不开的。狭义之佛学,如科学、哲学等,佛学、即指佛教的学理而言。佛法中有教、理、行、果,教、即如来圣教,有言教、有身教,佛的种种威仪言说都是教体,往往有常人意想不到之境界,故须以真诚的信心来接受,但所说三藏十二部教的义理,甚深广大,为求理解,乃成为学理的研究,由听讲、讨论、分别推求而得其胜解,此专指研究佛教的学理名佛学,可说只是学佛应经过的一个阶段。并且也有虽研究佛学,而仍未生起信心,进于修行证果的,如今之学校把佛学当作一种哲学、或人生哲学来研究的。因此、狭义的佛学,就与学佛有了区别。

  再就学佛来说,亦有广狭二义:广义者,凡是对于佛法由向慕信仰心而学习者,皆名学佛,如读诵经典,受持皈戒,或礼拜恭敬佛菩萨,或信因果忏悔罪业,或求福报、或求解脱,或求生西方,依佛所说法门修学行持或多或少,皆名学佛。若以严格的狭义而说,或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或由信有大乘种性,了解大乘教理,发起真正菩提心,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普度众生的大悲心而生起菩提心,由菩提心修菩提行而至于成佛,即是发成佛心,修成佛行,得成佛果,名为学佛。学佛是依教、解理、修行、证果,佛学只是依教、解理。但此佛学的广狭义,与学佛的广狭义,皆只就修学的一面说;若依佛的平等意乐来说,如法华经所明:“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凡得遇佛法,或解或迷,或信或谤,或发一善心,修一善行,皆是究竟成佛的因缘,则上来种种分别仍无分别。(尘空记)(见华南觉音八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抵缅京向欢迎群众致词
下一篇:佛教之新认识
 法华经讲演录 (授记品第六)
 《联语》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悬论)
 末那十门三位与赖耶十门二位之同异
 帝主于神民主于佛之据根
 竹溪善禅师塔铭并序
 法华经讲演录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发菩提心论开题
 法华经讲演录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太虚宣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黄念祖老居士答问[栏目:黄念祖居士]
 一念无明,即堕轮回[栏目:宣化上人]
 教育的问题[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平常容易失眠,一打坐就昏沈想睡,怎么办?[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提起正念精进修行[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每年十月份我家都会出现一些怪事,是不是我的业障?[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发心(四)[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相应18经 礼拜在家人经[栏目:相应部 11.帝释相应]
 西藏前弘期佛教[栏目:历史源流]
 五百罗汉 267、如意轮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