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评宋明学说与佛学之真诠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8

评宋明学说与佛学之真诠

太虚

  迩来中国之学者,颇有作学术史而窥探佛学者。姚鹓鶵君之作此篇,盖亦由著学术史之眼光出之者,其用心者勤矣!第予谓要论宋、明以来之学术:第一、须知皆儒、佛、道三教混合之学术;第二、须知最重要者尤在乎佛学;第三、须知由五代入宋佛教唯余禅宗独大;第四、须知宋、明以来儒家学、道家学皆以禅学为体骨;第五、须知宋明来儒家学、道家学与佛学之关系,皆不过是与禅宗片段之关系;第六、须知禅宗唯贵直悟,不重建立学说,故宋、明儒家、道家亦受其影响,不能成为有系统之学说;第七、须知宋、明儒学理气心性等说,由佛学上观之,与道家性命双修、仙佛合宗等一般毫无价值,都不过是些依稀仿彿、馍糊影响之谈。姚君比附言之,亦不过刺取佛经中若干言句,东配西搭,决不能理出何种端绪来也。然余谓宋、明来儒家学、道家学、皆以禅学为体骨者何耶?则因皆尝加入一番不依圣贤经训,不拘语默动止而探究本体之工夫也。若看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也,若修命须先修性也。其探究之方法是否得当,探究所得是否本体,今且不论。要之,儒、道二家前此实鲜有用此静虑工夫者。宋、明来理学家、仙学家之高者,似皆尝经过此之一层,故曰皆以禅学为体骨,以其曾参一番本体禅耳。然余谓一方面欲窥探本体,一方面欲把持圣贤经训、适应礼教政俗以建立三不朽之业者,此宋、明儒学之统也。一方面欲窥探本体,一方面欲把持身命以求长生者,此宋明仙学之统也。放舍人世,放舍身命,专究本真心体,由悟而修,由修而证,而至于体用圆显,理事全彰,处人世而超人世,用身命而忘身命,遇缘即宗,无善不崇,此宋、明来禅宗佛学之统也。而儒、仙二家皆不能彻底者,其以情在把持自为留碍欤!余近来看见梁漱溟君的唯识述义中谓:‘形而上学,这事在西方化与中国里边,都没有成功希望,因为这种文化,很没有形而上学的要求。在印度化底下,这是他唯一底要求,所以成就在他手里’。予谓宋明儒、仙二家之学,虽受了禅宗之影响,加入一番探讨本体功夫,卒之仍不过是些治世的、养生的学术,而绝无何种超世间、出生死之效也。(见海刊一卷二期)
  (附注) 上九篇,并自“昧盦读书录”分出。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评朱执信君覆林直勉李南溟二君书
下一篇:评徐庆誉君之心是脑的产物吗
 访问南方佛教国的临别赠言
 海潮音月刊出现世间的宣言
 近代人生观的评判
 与过圣严居士书(三通)
 保护龙华古刹
 佛学与医学
 焦山学教与金山研禅
 新宏明集序
 中国宗教徒联谊会赞辞
 谒太虚上人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就按照「数息观」的方法来看呼吸[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身业[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四九八 质多、三浮陀本生谭[栏目:第十五篇]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十二)[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请师父解释一下,宣化上人说过:“小庙不作怪,就怕没人拜。”[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大鳖[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如何使护法成为你的修行[栏目:佛网文摘]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23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般若智慧”就是卖豆子[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以戒为师,在家居士如何去做,磨炼心识、化性。[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