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阅东方杂志漫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7

阅东方杂志漫感

太虚

  本刊(海潮音)二十四卷未间断,今年东方杂志三十九卷又在重庆复刊了。复刊号上的“耶律楚材逝世七百年纪念”:‘公文集卷十二为子铸作诗三十首,句云:“十二学诗书,二十应制策,禅理穷究竟,方年二十七”,是公至二十七岁始穷究佛理也。后奉万松为师,文集卷八有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曰:“前复九书,间断七年,才蒙见寄”。公学佛可谓诚矣’。按禅录上亦许湛然居士──即耶律──为得法人也。又云:‘元初、天下甫定,杀戮甚众,公请禁之。汴京将破时,或欲屠之,公劝阻得全者一百四十万户’。汴京之免屠,是一显明之事实,人所易知:而“杀戮甚众,公请禁之”,实为救了整个中华民族,其同湛然居士为佛友之刘秉忠实同救之。秉忠原为某禅师沙弥弟子,携见元祖,赏其才,乃还俗做官,渐至宰相,与耶律最相得。元初、欲尽杀农业汉人,化中国成游牧草原,湛然与秉忠力劝,才阻止其杀戮。此诚佛子入地狱而救苦之实行者,其为中华民族救脱大难的恩人,方古佛图澄之于石勒,道安之于符坚,其功更伟!儒史仅知嫉排佛徒,若著民族史,则当用另眼看之。

  第二号“峨眉山与中国文化”云:‘晋以后之中国文化在四大名山,峨眉、五台、普陀、九华是也。尤以峨眉为普贤道场,五台为文殊道场,于是佛教始在中国立定脚跟。佛教盛行而中国之文化始复杂,中国人之哲学思想亦大改观;其中释、道之融和,尤为不可思议,凡此奇迹可求之于峨眉而见其大概’,亦为妙文。以此而观中国文化,则知继承之、整理之、振兴之者,非可局宋、元、明、清儒学,而当从隋、唐以来儒、释、道文化统筹之也。

  第五卷“明末清初旅华西人与士大夫之晋接”一文,载利玛窦与虞淳熙铨部书,辞义优雅,‘惟淳熙之友莲池和尚则颇疑之。莲池与淳熙书曰:“利玛窦回柬,灼然是京城一士大夫代作!向实义、畴人二书,共语雷堆、艰涩,今柬条达明利,推敲藻绘,与前不同。知雅说入人,有深信而为之羽翼者”’。又‘原书尚有利先生复莲池大和尚竹窗天说四端’。吾昔阅云栖法汇之竹窗随笔,有办“外道罗祖”及“西洋天说”等,得今人从西国所藏文献译回对照,亦足观当时西教与中国原有佛教文化发生交涉情形的一斑。(见海刊二十四卷十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那伽室遮眼偶评
下一篇:记阅书遣闲
 大乘宗地引论
 学佛初门由三法入
 上参众两院请愿书
 跋太虚法师文钞
 与王觉先生书
 发扬社会化的佛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录
 致王一亭居士书
 大乘起信论略释缘起
 人群政制与佛教僧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七十七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空之探究 第四章 龙树——中道缘起与假名空性之统一[栏目:印顺法师]
 With Each and Every Breath[栏目:Thanissaro Bhikkhu]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九)[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在海公老上师诞辰110周年会供法会上的讲话[栏目:智敏上师]
 一种全民运动[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佛教对书法艺术的保存与传播[栏目:佛教与书法]
 千钱买一喝的了明禅师[栏目:菩萨应化篇]
 5 请运用现前的人和事来改变你自己[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一章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 第一节 佛性学说的探索与分歧[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