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大本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3

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大本原

太虚

  ──七年秋作──

  孔氏之门,有大学之道,将以亲民而先之以明明德。亲民者,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明明德者,修身也。故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夫修身、固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言之者。身者云何?盖心、意、知、物之大中和也。心者、神灵之元原;意者、志性之主宰;知者、灵明之功能;物者、觉受之体相。格物物格之格,当读如“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之格,格者、极至之义。极一切物之体相完成吾身,是谓格物物格;证明离舍吾身别无宇宙万物之体相,是谓致知知至;知至则志立性定而主宰不惑,故意诚;意诚则神清情和而元原不昧,故心正。知大学明明德之道,在乎由格物物格、致知知至、诚意意诚、正心心正而反诸其身。身之修、明明德之至善也。知大学亲民之道,在乎由修身身修、齐家家齐、治国国治而推之天下,天下之平,亲民之至善也。知大学明德亲民之终极地,惟在得止乎至善,更无他事,是谓格物致知,亦谓物格知至,亦即谓之知止。故曰:“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定、能静意之诚,能安、能虑心之正,总之则谓身修。能得者,家得其齐、国得其治、天下得其平也,故修诸其身无不得者。

  然世人虽知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本,顾于修身之大原,往往瞢焉!或以纵身心之欲,极口体之奉,谓之修身焉──古之杨朱及今之边沁之快乐伦理学等是──。或以遵习俗之常,要浮伪之誉,谓之修身焉──此即孔子所谓乡愿──。或以严宪律之守,凛权责之分,谓之修身焉──此即今之所谓国民道德、公民道德等学派是──。或以践仁义之形,履忠孝之实,谓之修身焉──此若儒家──,或以专大神之敬,广博爱之怀,谓之修身焉──此若墨子、耶稣等是──。夫此之五家,去其初之二家,其后之三家,固未始非修身之道,然未知修身之原也。人莫不知将欲行远,不可不先备其资粮,将欲伐木,不可不先利其斤斧;乃将欲凝至道要德,而开物成物、厚生利用,翻于身心不为之缮治葆养焉,宁非惑欤!试问目失其明,耳失其聪,身失其刚柔,心失其灵悟,其质不存,所谓忠孝等等其将奚从而施乎?或谓学校则有体械之操练,社会则有水陆之运动,健康则卫其生,疾患则医其药,有何不足来此讥也?然之数者,仅能修治物身,且于物身亦未能完全修治也。不知身者固兼夫知身、意身、心身而言,统修乎物、知、意、心之全,乃得谓之修治其身耳。必焉调和其体气,融化其物欲,安固其情性,精浚其神灵,然后一身粹美,万事顺成。兹述其要于此,勤而行之,是在上士。(见觉社丛书第一期)

  (附注)此下备述调身调息调心之修身法,以编入佛教救世主义,今略之。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身心之病及其医药
下一篇:六离合辞例释义
 为欲由上海往峨嵋者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录
 从无我唯心的宇宙观到平等自由的人生观
 精诚团结与佛教之调整
 抉伪披真
 大乘起信论别说
 焦山学教与金山研禅
 世界宗教会成立之希望
 峨山僧自治刍议
 中国近代之民族生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宝藏经白话 波罗柰国弟微谏兄遂彻承相劝王教化天下缘第十六[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胜鬘经 题解[栏目:胜鬘经·白话文]
 成唯识论释义[栏目:单培根居士]
 念佛持咒 坐化往生[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12 十八苦[栏目: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忏悔的窍诀[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只使用手摇转经轮或电动转经轮能否圆满资粮?[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63.三平义忠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关于玄奘所译的《胜宗十句义论》的年代[栏目:姚卫群教授]
 如何证明你是一个初发心菩萨?[栏目:大寂尼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