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大本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1

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大本原

太虚

  ──七年秋作──

  孔氏之门,有大学之道,将以亲民而先之以明明德。亲民者,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明明德者,修身也。故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夫修身、固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言之者。身者云何?盖心、意、知、物之大中和也。心者、神灵之元原;意者、志性之主宰;知者、灵明之功能;物者、觉受之体相。格物物格之格,当读如“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之格,格者、极至之义。极一切物之体相完成吾身,是谓格物物格;证明离舍吾身别无宇宙万物之体相,是谓致知知至;知至则志立性定而主宰不惑,故意诚;意诚则神清情和而元原不昧,故心正。知大学明明德之道,在乎由格物物格、致知知至、诚意意诚、正心心正而反诸其身。身之修、明明德之至善也。知大学亲民之道,在乎由修身身修、齐家家齐、治国国治而推之天下,天下之平,亲民之至善也。知大学明德亲民之终极地,惟在得止乎至善,更无他事,是谓格物致知,亦谓物格知至,亦即谓之知止。故曰:“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定、能静意之诚,能安、能虑心之正,总之则谓身修。能得者,家得其齐、国得其治、天下得其平也,故修诸其身无不得者。

  然世人虽知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本,顾于修身之大原,往往瞢焉!或以纵身心之欲,极口体之奉,谓之修身焉──古之杨朱及今之边沁之快乐伦理学等是──。或以遵习俗之常,要浮伪之誉,谓之修身焉──此即孔子所谓乡愿──。或以严宪律之守,凛权责之分,谓之修身焉──此即今之所谓国民道德、公民道德等学派是──。或以践仁义之形,履忠孝之实,谓之修身焉──此若儒家──,或以专大神之敬,广博爱之怀,谓之修身焉──此若墨子、耶稣等是──。夫此之五家,去其初之二家,其后之三家,固未始非修身之道,然未知修身之原也。人莫不知将欲行远,不可不先备其资粮,将欲伐木,不可不先利其斤斧;乃将欲凝至道要德,而开物成物、厚生利用,翻于身心不为之缮治葆养焉,宁非惑欤!试问目失其明,耳失其聪,身失其刚柔,心失其灵悟,其质不存,所谓忠孝等等其将奚从而施乎?或谓学校则有体械之操练,社会则有水陆之运动,健康则卫其生,疾患则医其药,有何不足来此讥也?然之数者,仅能修治物身,且于物身亦未能完全修治也。不知身者固兼夫知身、意身、心身而言,统修乎物、知、意、心之全,乃得谓之修治其身耳。必焉调和其体气,融化其物欲,安固其情性,精浚其神灵,然后一身粹美,万事顺成。兹述其要于此,勤而行之,是在上士。(见觉社丛书第一期)

  (附注)此下备述调身调息调心之修身法,以编入佛教救世主义,今略之。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身心之病及其医药
下一篇:六离合辞例释义
 谛闻尘影集序
 佛教戒杀与弭战
 中国佛学与青年
 李石岑的未来哲学
 建立中国现代佛教住持僧大纲
 辞佛学院院长书
 寰游记
 中国文化及佛教于战后与欧洲民族之关系
 佛教之中国民族英雄史
 现代青年与佛教之关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届:第十届生活禅夏令营闭营回向文(包胜勇)[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329.笑翁妙堪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Uncreated[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痴心梦语 第四辑[栏目:净元法师]
 许多人没有正知见,却到处宣弘不正确的佛法,我们应该如何对治?[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31[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最后的遗教[栏目:信仰]
 大威德之光--密宗大师热罗多吉扎奇异一生 第九章[栏目:热罗多吉扎]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什么是真正的解脱道[栏目:怡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