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之宗旨和目的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10

佛学之宗旨和目的

太虚

  ──十九年春在闽南佛学院讲──

  现在在院求学的学僧,是从各方云集而来的,其年龄程度以及思想性情等等,当然也决不会一致的 。 可是、有一点是很统一的,就是同住在闽南佛学院,读书、求学。你们须注意!这个佛学院,并不是一般所谓学校。闽南佛学院的宗旨,是要将佛学院精神实现为人间社会建设的──由理想达之事实──。这点精神和宗旨,你们须十分确切认清,然后方不负教者学者的初愿。平常说僧伽是和合众,其精神也就在此。佛学院中的学僧,要成为有生命有精神的和合众;不然、则是徒具形式,早已失去所以为闽南佛学院底效用。这样一来,将使教员是教员,学僧是学僧,且其思想行动已成散沙之势,不能结合成一个有生命的和合众了。所以、在这里求学的学僧,并不是随随便便听讲学课所能完事的,是有重大使命的。

  本来、在佛教底进程上讲来,出家比丘已从三归、五戒而超越过了沙弥的地位,在佛教应已具有相当的信心和志愿;这种志愿和信心,比个己的生命还看得重要。虽然出家可以返俗,但这不过是一种例外罢了。如真心出了家,实在是要想把这种信心和志愿,达之于无穷尽的空间和时间的;不然、出家不过是一回儿戏!

  还有、你们要认清的:在闽南佛学院,是要拿出精神来学佛学的。院内虽有各门学课,也要从事修学,那是拿来作为研究和宣传佛学的工具,根本是要以佛学的信念为目标的。佛学院既以佛学为唯一的宗旨,只要你们能深切认清,不遗不忘,则对于其余的学课知识,不妨尽量容纳。如修学文学的,不但要以文学来领略佛经,还要以优美的文学来表显佛理,使不知佛学的人,知道有佛教;修学哲学、科学等,也是这样。但是、平常有一种很深的病症,是学各学科时即被各学科所转,而忽略且忘却根本的佛学。例如有文学兴趣的学僧,即被文学、尤其是文艺一类的书所转,对于佛学便不能注意研精。这样,非特失了佛学院中所有的一致的精神和目标,并且因不能领略到学佛的真趣,寖假离了佛教而不信佛教,比未来佛学院更坏,结果岂不相反!我看到这种不好的现象,所以我今天要特别提出来。这不是教你们不去修学各种学问,是教你们在修学各种学问的时候,不要忘记以佛学为根本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你们所以到佛学院来集合一起的总因,应该是从你们自己心灵中涌现出来的共同要求,而不是从外面渗入的。要使在佛学院修学的你们,越加明记不忘地保持这种佛学院的根本共同精神,所以再为你们说佛学的宗旨和目的。

  佛学底宗旨和目的,简单地概括起来,不过是自利利他而已。其实、世间所有种种的工作云为,也不过为的彼此间利益而已;惟所差在究竟与不究竟之别。在佛学的见地来说,惟有佛学乃能达到究竟自利利他!佛学所要达到的究竟自利利他,有智、断、恩的三种德能。能够把这三种德能造诣到了圆满的程度,则已算达到了佛教中自利利他的究竟目的。但是这种最高至极的自利利他究竟目的,不容易达到,必须先立其基础。这种基础的条件,最要的是正见和正信、正戒、正念、正定、正业、──利生为事业,宏法是家务──。正见,是依研究正教而引生的,即是佛经中所谓正知正见。这种正知正见,并非凭个人的粗浮知识来做标准的,是要恳切、精细的心思来受学一切经论。所以说:无论学佛或研究佛学,都很不容易。你们不要忽略这种初学佛学的基础!如果不将这初步自利利他的基础建立牢固,则究竟自利利他的目标,终末由达到!所以、你们要想真实达到究竟自利利他的目标,非从这基础工夫做起不可!现在、把我以上对你们所说佛学上自利利他的目标和关系,表示于下:

               ┌自利──┬─正见
          ┌基础的─┤  ──┼─正信正戒正念正定
          │    └利他──┴─正业
    佛学的目标─┤
          │    ┌自利──┬─断
          └究竟的─┤  ──┼─智
               └利他──┴─恩

  (岫卢记)(见海刊十一卷三期)
  (附注)原题“对于闽南佛学院学僧训话”,今改题。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研究佛学之目的及方法
下一篇:学佛者应知行之要事
 对中国禅宗之感想
 袪世人对于佛教的误解及唤起佛教徒的自醒
 三重法界观
 学佛的成果
 法华经讲演录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纪念释迦牟尼佛
 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
 什么是物
 评无乐器之音乐
 佛学院二千九百五十年圣诞纪念大会缘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四五 拉达鹦鹉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栏目: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过程是美丽的[栏目:清心小语]
 盂兰盆法会前夕[栏目:悟演法师]
 远离二障,须修止观。当如何解释二障,及彼二与止观关系?[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弘一法师在永春(王友德)[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我家前面要建一个寺院,我捐了一些钱,这样做对不对?[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怖畏轮回向往解脱[栏目:传喜法师]
 随时,随地[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