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尊重僧界还俗人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82

尊重僧界还俗人

太虚

  近年以来,各处开坛传戒,其由各界出家受戒而入僧界者,年多一年。但看各传戒之寺,住三百二百或四五百众,便可见矣。但入僧者虽多,而僧众并不见增,则因由僧界还俗者日多也。且还俗而散入军界、政界、学界、商界者,亦时有闻人。惜拘旧来习惯,以由僧还俗为羞耻,深自隐秘其为僧历史,不相闻问,不相联络,致虽其为僧数年或十数年,一旦返俗,仍于佛教无所裨益。近来还俗人多,亟应阐明佛教,一破旧习,俾佛教与社会人士,转加尊重而改易羞心理为耀观念,组设“僧界还俗佛徒会”,弘护佛教,服务公益,则自他俱利矣。

  按佛教戒法,凡正信佛教而出家为僧者,一旦深觉自身不适宜僧众生活,虔守僧戒,或忽因特殊的环境与内情必须还俗者,准许陈白僧众,依佛律舍僧戒而还俗退为在家菩萨,或五戒优婆塞,三皈优婆塞,以为在家佛徒。若后机缘转变,亦仍可受戒为僧,如此为僧还俗可经三次,第三次还俗后,才不许再受戒为僧。既令不能守僧戒者容易还俗,则僧众份子可较纯净,而曾受僧众教化与训练者,还入社会,于护教化利群众较为有力。例如暹罗、缅甸之上层社会人士,均须入僧再还乃能受人尊敬。我国古来,若朱元璋之还俗做皇帝,刘秉忠之还俗做宰相,姚广孝之还俗做少师,亦无不大有裨益于佛教于国群。故于由僧还俗之在家佛徒,本佛律之意旨,应时势之需要,急宜提倡尊重以一变旧风气也!

  但于此有必知之条件者:其一、还俗时须当众缴出戒牒衣钵,改换衣装,宣布还用俗家名姓。其二、如再来出家为僧,必再经剃度受戒之完全手续。其三、还俗时应退为在家菩萨或五戒优婆塞,最少亦须仍为三皈优蒲塞,否则、即成非佛教徒,为一普通之人矣。尤不可改从异教,为异教徒。盖为普通之人,但不唯舍戒而且舍信佛;若为异教徒,则不唯舍信而且破见断善为一阐提矣。于此窃愿诸已还俗者,从速觉悟,而为互相尊重之组织。以后诸还俗者,均能遵依条件,善自安立!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告青年苾刍之还俗者
下一篇:不能守僧戒还俗勿污僧
 为中佛会事答记者问
 重纂保国寺志序
 吉堂禅师传
 大乘佛法的真义
 赞扬六祖功德以祝南华之复兴
 应病与药之佛法
 第八年海潮音之新希望
 从无我唯心的宇宙观到平等自由的人生观
 实用佛学辞典序
 箴新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唯识哲学对对像世界的说明(潘爱雯)[栏目:唯识学研究]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修行者要懂得将烦恼转为道用[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对市场上的那些人工饲养的畜禽,怎么放生?[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八卷[栏目:净界法师]
 好事过多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当系「卫生」安全带[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投石伤人的瘸子 滥用知识毁灭自己[栏目:法句经要义]
 佛陀,请让我拉着你的手[栏目:明奘法师]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九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