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学的真面目·40:关于“净土三资粮”
 
{返回 妙泽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28

40:关于“净土三资粮”

信、愿、行即为净土三资粮。修净业若无这三种资粮,肯定修学难以成功。

信为道源功德母,没有足够善根和慧力的人,往往信得不真切和坚定,肯定用功不得力,自然见效缓慢。因此,我们平时要多花力气培植自己的善根才是。愿即是发愿,替自己立一个誓言、定一个目标的意思。净土宗的“愿”则是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不过,许多人发愿都不是单求自己往生成功就算了,而是为了众生——希望往生成功后乘愿再来俗世,尽一切可能和方便普渡众生。行则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如法修行。

心中有弥陀,必与这样的空间和境界相应。我们如果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即是证得不退转果位,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有不退转果位的人再入俗世也绝不会迷失自己,将来注定成佛。打一个比方,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象考取了一个学位(不退转),那里仿佛是一个由阿弥陀佛主持的修佛的中转站或培训学校。只要如法修行,人人都可以去那个地方,人人都可以在那儿继续修证佛法。

曾有人问莲池大师:“一个人不信净土,不愿修念佛法门,恐是此人福薄?”大师答道:“确是此人福薄。”没有大福报的人,不会遇到净土法门,就是遇到了,也不会对它生起信愿行。十方诸佛,虽有无量的智慧、德能、神通、道力,能渡一切的众生,然而我们若不信这种义理和方法,他就没有办法渡我们。这犹如电视台全天候广播,可是我们不愿扭开电视机便看不到其节目一样。在这里,我主要讲一下“信”的重要 。

佛门的这个信是依智慧,而不是迷信。“信”有多种含义,信自、信他、信自他不二、信因果。首先要深信自己本具佛性,本来就有着与诸佛一样的智慧与能力,只因妄想分别执着而迷失了本性、本觉,只要去掉妄想和分别执着,立刻就能恢复原有的德能,与佛一样。其次信他,“他” 是指释迦牟尼佛之传法和阿弥陀佛之大愿。最后是自他不二,因为我们本觉自性与诸佛实相原本一体,对于修净土而言,则是自性弥陀于他性弥陀一体不二。信因果,哪怕是深信以散乱心念佛,尚且能够成就将来的成佛种子,何况一心念佛,岂有不往生成功之理。念佛是因,往生是果的情形,就好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

蕅益大师曾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念佛的心要只有九个字,就是:“发乎心、出乎口、入乎耳。” 愿和行很好理解,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返回 妙泽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的真面目·41:真实不虚话“往生”
下一篇:佛学的真面目·39:什么是“咒语”?
 佛学的真面目·16:关于“末法时期”
 佛学的真面目·24:从供奉佛像说起
 佛学的真面目·35:从大乘“六度法”说起
 佛学的真面目·38:念佛的心要
 佛学的真面目·4:什么是“佛法”?
 佛学的真面目·39:什么是“咒语”?
 佛学的真面目·23:简述“八正道”
 佛学的真面目·50:烦恼即菩提
 佛学的真面目·25:佛弟子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佛学的真面目·49:魔障即菩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152经 为了什么目的梵行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慈湖禅院念佛开示录[栏目:正慈法师]
 灭苦之道 后语 五[栏目:法遵尼师]
 第三十八回 严居士建造白衣庵 刘贤妇割股疗姑疾[栏目:观世音菩萨传]
 定慧禅修法 3-1 定慧禅修法[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佛法与人生[栏目:仁焕法师]
 以什么样的验相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往生了?[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学习施食后,搞得身心很敏感,会害怕、困扰,该如何面对?[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透脱故常新创发[栏目:仁俊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