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与外道
 
{返回 明日的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20

佛法与外道

外道的意思可有两种,一是心外求道,称为外道,这和佛法向心内求道,称为内学,是相对的名词;另一种是佛法之外的一切宗教哲学,称为外道。

在佛陀时代,这个名词并不含有褒贬的意思,只是把佛法与外道的界限分清。本来,一切法都是佛法,佛说:「众生是诸佛心内的众生。」所以不应该有内外之分,释迦世尊也没有针对着外道作指责和批评,并且允许学了佛的人,仍可对外道做供养。

不过,对于刚刚学佛或正在学佛的人,如果内外不分,那就无法成就佛道,也无法体验一切法都是佛法,甚至学了外道法,转过来毁谤佛法、破坏佛法。所以,到了部派佛教时代,以及印度大乘各宗诸大论师时代,「破外道」这个名词,即成为诸部论书的主要重心之一。

最近美国西岸的中国人社会里,由于新移民的不断涌到,国内各种五花八门的宗教,也都到了美国西岸,这是好现象,使各种不同因缘的人,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需要的信仰。但是,也有教内的人士,为此情形担心,认为外道猖獗,佛法便会因此而遭到破坏。其实,外道破坏佛教,自古皆然,外道形形色色、起起灭灭,从来没有成为大事。正统的佛法,虽然常常有遭受威胁及灭亡的危机,但到今天,还是堂堂正正地流传于世界,因为有各种文字的三藏教典,保留着佛法的原义。

以佛法的立场看,外道可以分为四类:1.佛法外的外道。2.附佛法的外道。3.学佛法的外道。4.破佛法的外道。

所谓佛法外的外道,他们无视于佛法的存在,或者是不知道佛法是什么,只是传播他们的信仰和思想。

所谓附佛法外道,他们自有神鬼的信仰和灵验的受用,但是,没有理论的基础,没有思想的依据和历史的根源,必须假藉佛法,作为他们的靠山。因此,他们也诵佛经、看佛书、用佛学的名词,然而他们的信仰,跟佛教所传述的佛法相悖。

根本佛教是重视因果和因缘的无神论及非唯物论。违背因果论,就变成了唯物的无神论,也会变成投机取巧的侥幸论,如果不相信因缘,就变成了常见的唯神论。附佛法外道,不论它叫作什么,都是违背这两个原则的,只是利用神鬼的力量,暂时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以吸引广大群众的信仰和崇拜,而不是从戒定慧的修持,达到增进福慧的目的,以心理的净化来解除烦恼的束缚,故这不是真正的佛法。

附佛法的外道,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创始人,自称教主,自称活佛或自称上师,自称神佛的化身或代言人;他们没有历史的传承背景,而是得之于偶然的神鬼之感应、神鬼之附身和乩坛之降神;他们宣称得到了密法、大法或无上法,并以神应无方、速疾成就、消灾、增福寿、长智慧为号召,也真的有些效验。他们不是正统的密宗,也非中国的道教,当然更不是佛教。虽然他们也引用佛经,乃至于服饰形相和佛教的僧侣相同,也不过是以鱼目混珠的神道教,仍属于民间信仰的同一个层次。当然,虽然是鱼目,许多的人以为那就是珍珠,可是鱼目和珍珠本身的价值,是不会因此而改变的。

所谓学佛法外道,是指修学佛法而不知佛法的根本原则,譬如说「三印法」,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佛法三原则,他们并没有通达,只求个人的现世利益、后世福慧,乃至求悟、求解脱和求涅槃,都是落于有为的层次。若依佛法的根本思想:诸佛皆以无为法而证涅槃,有修有证、有求有得,都是有为的层次。这可以说是引人入佛的初阶,并非究竟的第一义谛。

所谓破佛法外道,是指已有其他宗教或哲学思想的背景,或者曾经学了佛法未能深入,又去接受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人,他们研究佛法乃至修行佛法,目的在于取佛法之长,补他们自家之不足,以他们自家之长,来捏造佛法之短,再以他们所认为的佛法之短,晓诸大众,以达到破坏佛法的目的。下焉者,诉之于情绪化的指责;上焉者,通过论理的方式,来证明佛法之荒谬,和对于人世之无益。

外道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认识谁是外道,所以会把外道当成佛法,把佛法当成外道。今天的佛教徒,不必畏惧外道之猖獗,若能把握佛法的原则,不显异惑众,不为显异惑众的现象和事实所动,脚踏实地努力于戒定慧三学的增上,纵然正法的慧命,已危若悬丝,我们还是尽到了续佛慧命的责任,也获得了学佛的实益。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五日《人生》三五期)

 


{返回 明日的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可「安乐死」
下一篇:不忍众生苦
 慈济‧文化‧修持
 一贯道化暗为明
 庄严的佛事
 宁静的佛教
 家家禅堂户户莲社
 善书与佛书
 当代佛教的冲击
 国际佛教会议的前瞻及回顾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明辨宗教书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道不容苟且[栏目:宣化上人]
 如何才能做到不把佛法与世间法混淆,使自己所作成为解脱之因?[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唯说念佛 正讲 第九条「念佛多善」之文[栏目:净宗法师]
 禅道与养生 第三章 禅道与养生 第三节 禅的养生观[栏目:印良法师]
 静坐与喜悦之路 心住何处[栏目:护法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五○)[栏目:杂阿含经]
 七、四方参访 鼎鼎大名[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十一[栏目:宽运法师]
 玛哈噶拉祈福法会的深意[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略论佛教本体哲学[栏目:胡晓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