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灵环保最重要
 
{返回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0

心灵环保最重要

《法鼓杂志》专访


青蓝天空转为褐


现代人保护自然环境的运动,起源于欧美,而亚洲地区之推行,则以日本居首。当我在一九七○年代留学于东京期间,几乎每天都可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中,见到有关环境污染的报导。当时的儿童绘画中所见的东京天空,不是青蓝色,而是灰褐色;东京外海的鱼类,也因市区排出的下水道污染而害了皮肤病及肝脏病。所以全国上下积极地推动环保工作,例如整治废水、垃圾分类处理、废旧物品回收,做得相当快速。


全球环境攸关相共


但是,日本民族只想到日本的环保,忽略了世界的危机,所以依旧大量地消耗纸张,那些纸张是在落后国家地区,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及若干原始森林而来;同时日本商人也以现代化的科技方法与渔捞机械,大量捕杀公海上的鲸鱼;在陆地上则大量制造噪音、大量制造排烟多而又肇事率高的摩托车,向未开发及开发中世界推销。

环保标准及环保意识,分成国内国外的双重判断,那是何其自私,又何其短视!殊不知,今日的地球世界的全体环境,彼此息息相关,已经不可分割,一时间的近利及私欲的满足,必将为自己及全人类带来长久及全面的灾难!


环保意识从「心」开始


在我们中华民国台湾,环保观念才刚起步,许多人对于环保意识,尚很模糊,如果不为全面设想,那好像是一个人的两手两脚,相互抗争,却是为了彼此自卫,岂非愚蠢。如果不能从每一个人内心做起,如果不能把眼光投向现在的全人类及未来的世界,纵然能把某些人的生活环境,保护得像天堂一样,那座天堂却被包围在地狱的中央,还能算是天堂吗?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维摩经.佛国品》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晋译《华严经》卷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楞严经》卷一云:「汝之心灵,一切明了。」可知佛法教人,改造环境,首先在于改造自心。

以上三部大乘经中,所讲的心,有净有不净,若心净,环境即净。此有两层意思:自心若清净,亦能不受影响,不起烦恼,所以大乘菩萨们为救济众生而入三界火宅,犹如身居清凉佛土。若能以无私无贪无瞋之心,处理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影响所及,便能形成心灵环保的连锁反应。一人影响两人,两人影响四人,乃至百千万人。


无贪无求则无烦恼


「心灵」一词,可指思想及感情,也可泛指人心。人心本质无染,但受环境及物欲的影响而有污染,所以佛经称人间的环境为「欲界」,欲的产生是为使人的色身肉体获得官能的满足及心理的寄托;基本的需求是谋生的本能,如果贪得无厌,私欲难满,便会为自身带来种种的苦恼,更为他人制造出灾难及困扰。


人人惜福净化社会


以佛法的立场讲心灵环保,必须双管齐下:1.净化人心,少欲知足;2.净化社会,关怀他人。少欲知足,便会珍惜天然资源,养成惜福的习惯,等于推动环保。关怀他人,便不会因为一己之利而造成整体环境的破坏。

可见,法鼓山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便是在做着净化人心和净化社会的工作,也正是做着最重要的心灵环保工作。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五日《法鼓杂志》二六期刊出)

 


{返回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放生方法上出了问题
下一篇:心灵的环保莫忘惜福
 第三篇 尽心尽力.知福培福 给人方便就是成就自己
 走一个和尚该走的路──做个有方向感的人
 附录四 灯火辉煌
 黄烈火问佛法于圣严法师
 勿将心待悟
 忙人时间多,勤劳健康好
 附录二 我看圣严法师
 离婚是不得已的选择
 欲臻解脱自在境界,靠智慧
 第四篇 关怀生命.佛化生活 夫妻伦常怎是罪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转识成智[栏目:慧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