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时埋却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83
一时埋却
  
  有一个僧人哭着走进法堂,百丈怀海问他怎么回事?僧人说:「我父母都死了,请和尚选个日子发丧。」百丈答:「一时埋却。」
  
  晚近的中国禅宗,流行有这么一个说法:「未悟之前,如丧考妣;开悟之后,更丧考妣。」意思是说,开悟之前是急于为自己的开悟而精进用功,开悟之后已不用为个人的自己打算,但却进入另一个阶段,成了公众的、大家都要用的工具,更使他忙得席不暇暖、不可开交。
  
  一位出家人哭着走进百丈怀海的法堂,不论他是真的嚎啕大哭,还是现出哭泣的样子。他是为自己的生死烦恼而着急,希望百丈发现他是有备而来,百丈果然问他为什么哭,僧人说他的父母都死了,请和尚为他处置。一个普通僧人死了俗家父母,照理不致于要劳动方丈和尚去料理,何况是在方丈和尚说法的时候,提出这样的请求。他的本意是追求开悟的心情很迫切,迫切到如丧考妣,请百丈协助他。百丈也知道他用意,所以顺水推舟地说:「好吧!不但把你父母埋了,也把你埋了,法堂里的人全都在此时此刻埋掉吧。」
  
  百丈的意思是说,把心中所有的罣碍,不论是个人的、全体的,心内的、心外的都给埋葬掉;这正是要帮助这名僧人及在场听法大众,达成开悟目的的一种明快手法。如果心中的一切东西,真的一时埋却了,便会发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悟前和悟后完全是一样的。开悟之前,没有必要急迫得像死了父母,开悟之后,更没有必要因为救度众生的大责重任那么繁杂,便产生压力的心理负担。所以真正会修行的禅者,悟前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身心却不宜紧张;悟后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心中却是了无牵挂,万事如意。怎么还需要你如丧考妣与更丧考妣那样地怆惶奔走失魂落魄呢?所以「一时埋却」的开示,真像醍醐灌顶,使你透心清凉。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雪峰淘米
下一篇:师姑原是女人作
 片石在心
 脚跟犹未点地
 通身是眼
 大好山
 悟法迷人
 前也常坦,后也常坦
 犹有这个在
 无下手处
 一切具足
 有主沙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丹霞戏尼[栏目:禅是一枝花]
 地图喻:看完地图,开车上路,直达目的地[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六度集经》[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6课 以发展自我为目的,就能把“吃苦”当做“进补”[栏目: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得闻弥陀名 地狱化清凉[栏目:宽运法师]
 爸爸,总有一天您能明白……[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引言[栏目:创古仁波切]
 七 财护鬼事[栏目:饿鬼事经 第二 郁婆利品]
 神僧传卷第一[栏目:神僧传]
 命好病就好[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