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巩县‧天龙山‧响堂山‧陀山‧云门山
同为北魏时代,另有龙门东方,巩县(河南省)的石窟,更有代表北齐时代佛教艺术的天龙山和响堂山之石窟。北齐以晋阳(太原)及邺(彰德)为其文化的中心地,天龙山便在晋阳西南十二公里处,响堂山则在邺都之北。其中的天龙山,分有东西两峰,各在其半腰的东南面,开凿石窟,以文宣帝之仙岩石窟寺及孝昭帝之天龙石窟寺为始,延续至唐代,现存有东峰一至八窟,西峰九至二十一窟。佛像的容貌,概采丰颊优美,线条均用铁线描刻,姿态峻拔。窟内正面拱门,概用印度风格的莲花拱,石拱四周以及天井之供养者像和飞天像等,全属中国风格的表现。
响堂山,亦分南北二处,南响堂山,位于磁县西十八公里的彭城镇,属于河北省。北响堂山位于其北十三公里处的安县义井里,属于河南省。南有七窟,北则以齐三大窟为中心,另有四窟四龛,若论其年代,一至三窟为北齐作品,八、十、十六之三窟为隋代杰作,其他则可能皆为初唐遗物。尚有东端的小窟(第一窟)中,刻有隋炀帝大业七年(西元六一一年)之铭文的西方三圣;第三及第四窟前面的小龛,刻有周世宗显德四年(西元九五七年)、宋仁宗康定二年(西元一○四一年)、明孝宗弘治十七年(西元一五○四年)等的年号。在第一窟西邻的大窟(第二窟)外面右方之岩壁上,存有北齐武帝武平三年(西元五七二年),特别提升为骠骑大将军的唐邕,所刻的《弥勒成佛经》,及其发愿文。可见这与北齐皇室将天龙山作为灵庙的性质类似。响堂山石窟之经营,乃由北齐以迄唐代,它的建筑和雕刻的技术与形式,也有若干的不同。枓栱等形式也不像云岗、龙门那样的直线形,乃是采用强有力的曲线形,这也说明了是由北魏式转移到唐代期间的技法。
另有开凿于隋唐时代的陀山石窟六所,位于山东省青州东南十二公里处,与云门山相峙。其第一窟中,留有唐武后长安二年(西元七○二年)的刻铭,因此而可推知它制作的年代。云门山南面的断壁,也有开凿于隋唐时代的石窟五所,以山顶之洞门为中心的西边第一窟中,刻有隋文帝开皇十七年(西元五九七年)、十八、十九年等之铭文,接邻的东窟之中,则有唐玄宗开元十九年(西元七三一年)之铭文。其余三窟,则在洞门的上方。若从洞门上刻有「云门山大云寺」的字样推测,原在山顶上曾有一座叫作大云寺的伽蓝,现在却已不见了。
总之,从北魏至北齐期间,造像风气之盛,在历史上乃是空前绝后的伟迹。不论是为求取现世的利益,或求未来的幸福,而造佛像,上自皇帝王公,下至一般庶民,均参加了此一盛举,这从所遗的铭文可以知道当时的实况。
可是,想在江南见到类似的石窟,是办不到的,虽有南京郊外栖霞山的石刻遗迹,对比之下,却显得非常的贫弱了。这大概是由于岩石较少的地区,难得觅取坚硬的石材所致吧?唐之道宣所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举出灵像五十例,江南部分的,也均为金像。故对北地之石佛及塑造之佛像而言,江南当以发达金铸的佛像为主。在四川方面,开凿于唐末和南宋时代的大足(重庆西北)石刻,也有出版品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