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四节 三论宗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9
第四节 三论宗
 
由于梁代摄山栖霞寺僧朗,对于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合称所谓「三论」的倡导研究,又有僧诠以及法朗的次第进展,排却了早已盛行的成实学派所倡「二谛合明中道」的思想而凌驾其上,但是,集大成者,乃是隋代的嘉祥大师吉藏(西元五四九─六二三年)。他的父亲是安息人,母亲则为金陵里女冯氏,他生于梁武帝太清三年(西元五四九年)的金陵地方,被呼为胡吉藏。依金陵兴皇寺的法朗学三论,研究其奥义,由于陈末之乱,避难至越州(浙江省),住嘉祥寺,弘讲三论。至隋文帝开皇末年(西元六○○年),应晋王广之请,入扬州(江苏府)的慧日道场,着《三论玄义》,此后移住长安的日严道场,盛弘八不中道的妙理,成为长安十大德中的第一位,历住实际、定水、延兴诸寺,三论之教学,因而在长安的佛教界,取得了压倒优势的地位。他于唐高祖武德六年(西元六二三年),以七十五岁的高龄示寂,葬于终南山至相寺。他的著述,除了申述其一宗要义的《三论玄义》之外,尚有《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以及关于《华严经》、《大品经》、《法华经》、《无量寿经》、《涅槃经》等经典的注释书,凡二十余部。三论宗在其寂后,虽仍盛行于长安,然在稍后,由于玄奘带回唯识论书,予以传译与研究之盛行,三论宗遂趋于衰颓。不过,对日本而言,由于吉藏门下的高丽僧慧灌的传承而到了日本,并且成为南都的六宗之一。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五节 末法思想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三节 天台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八节 法眼宗与临济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四节 戒坛的设立与受戒制度..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一节 建筑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一节 复兴佛教的政策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三节 教团的实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二节 打倒迷信及反宗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九节 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二节 清朝的民众教化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三节 敦煌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二节 补刻房山石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真正的自由-圣严法师与天主教枢机主教单国玺的对话 大师的一生[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0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第五册[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1761 阿弥陀经义疏(宋 元照述)[栏目:《阿弥陀经》之注疏]
 天台修证次第之二、通教的修证次第[栏目:达照法师]
 好好活着,因为我们要死很久[栏目:活在当下·静心修行]
 俗谛[栏目:禅林衲子心]
 藏传佛教基础知识问答[栏目:多识仁波切]
 1773 弥勒上生经宗要(新罗 元晓撰)[栏目:弥勒经系之注疏]
 珍惜生命—圣严法师与吴念真、黄春明、李明滨的对话 三、肯定自我价值,实践生命意义[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