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四节 三论宗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5
第四节 三论宗
 
由于梁代摄山栖霞寺僧朗,对于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合称所谓「三论」的倡导研究,又有僧诠以及法朗的次第进展,排却了早已盛行的成实学派所倡「二谛合明中道」的思想而凌驾其上,但是,集大成者,乃是隋代的嘉祥大师吉藏(西元五四九─六二三年)。他的父亲是安息人,母亲则为金陵里女冯氏,他生于梁武帝太清三年(西元五四九年)的金陵地方,被呼为胡吉藏。依金陵兴皇寺的法朗学三论,研究其奥义,由于陈末之乱,避难至越州(浙江省),住嘉祥寺,弘讲三论。至隋文帝开皇末年(西元六○○年),应晋王广之请,入扬州(江苏府)的慧日道场,着《三论玄义》,此后移住长安的日严道场,盛弘八不中道的妙理,成为长安十大德中的第一位,历住实际、定水、延兴诸寺,三论之教学,因而在长安的佛教界,取得了压倒优势的地位。他于唐高祖武德六年(西元六二三年),以七十五岁的高龄示寂,葬于终南山至相寺。他的著述,除了申述其一宗要义的《三论玄义》之外,尚有《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以及关于《华严经》、《大品经》、《法华经》、《无量寿经》、《涅槃经》等经典的注释书,凡二十余部。三论宗在其寂后,虽仍盛行于长安,然在稍后,由于玄奘带回唯识论书,予以传译与研究之盛行,三论宗遂趋于衰颓。不过,对日本而言,由于吉藏门下的高丽僧慧灌的传承而到了日本,并且成为南都的六宗之一。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五节 末法思想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三节 天台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四节 明代佛教的实况和卖牒..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一节 建筑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八节 巩县‧天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二节 宋代的译经事业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三节 天台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六节 密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一节 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三节 明代的佛教典籍..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三节 窥基..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七节 涅槃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三讲 如法求财[栏目:慧净法师]
 佛遗教经讲记 七[栏目:净界法师]
 书释大勇告全国佛教徒文后[栏目:太虚法师]
 我与师父相识一年整[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中国南传佛教管理体系中的安章角色[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佛教真面目 第一章 教源 第四节 大乘发展期[栏目:冯达庵居士]
 利涉[栏目:僧诗句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九○七)[栏目:杂阿含经]
 一代时教[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四十八愿 第十二讲:无真实信心,则心、行不一[栏目:纯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