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三节 道绰和善导的净土教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0
第三节 道绰和善导的净土教
 
道绰(西元五六二─六四五年)是山西太原盆地的并州汶水人,乃系研究《涅槃经》的权威学者,后住石壁山玄中寺,得亲见其开山昙鸾的碑文及著作,由此机缘而使他热心地进入净土信仰。那是隋炀帝大业五年(西元六○九年),道绰四十九岁之时。从此深入了净土信仰之后,讲说观经,前后达二百遍,每日称名念阿弥陀佛七万遍,成了一位极其热忱的念佛法门的实践者。他着的《安乐集》二卷,便是接受北魏昙鸾的教学,为了末法时之到来及其时代的大众,所说的专修念佛之道。他在其中,采取了《观无量寿经》为其立场,承受了龙树所说的难易二道和昙鸾的自力他力之说,将佛陀的一代圣教,分作了圣道和净土二门的教相判释。以自力,修难行道,在此土优入圣阶者,名为圣道门;仗佛愿之他力,修易行道的念佛行,往生净土者,名为净土门。其结论则谓此一净土门,对于过了正像二时,也就是在佛灭千五百年后的末法时代的社会大众,乃是最为适应的唯一无二的教法。在实践行仪的种种行业方面,他认定称念弥陀一佛之名号,劝请专修念佛之行。他是发展了昙鸾的教学,并将其实践的行仪普及化、民众化了。因此,道绰对民众的教化,尽了最大的努力,常用木槵子作成念珠恳劝地方上的道俗男女念佛;对文盲之农民妇女,则教他们以数小豆来专修念佛,这种方法,称为小豆念佛。这是为了适应时机,以弘通其专修念佛的法门。由此而使太原、晋阳、汶水之山西盆地,凡在七岁以上的老少男女,都会唱念弥陀佛号。
 
依据残存于玄中寺的金石文得悉,道绰的德望,闻及于唐太宗,当太宗行幸北京太原之时,尝受皇帝之殊遇。他在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西元六四五年)以八十四岁之高龄往生,他的教学,则有其弟子善导的继续而传进帝都长安。
 
善导(西元六一三─六八一年)出身于山东临淄,遍历诸方,因见西方极乐的净土变相而入净土信仰。他于贞观年中,参访并州道绰禅师,成为其弟子,尽受其专修念佛之法门。在终南山寂静之境的悟真寺,专修念佛,后至唐都长安光明寺和实际寺,为帝都的朝野道俗,弘扬专修念佛之教。他的著作,总称五部九卷,以《观无量寿经疏》(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之四帖疏)四卷为首,此外是《法事赞》二卷,《往生礼赞》、《观念法门》、《般舟赞》各一卷。《观无量寿经》的研究和讲说之风,在隋唐的佛教界颇为流行。天台智顗、嘉祥吉藏、净影慧远等诸名德,均各以其自己的立场和宗旨,研究观经而着成义疏。就西方极乐净土而言,有的判作凡圣同居士,或则判作化身化土;对于念佛的行业,也有观相念佛与实相念佛之分,并不认为,愚恶凡夫仅靠口头唱念佛名,即能往生净土。此时的善导,便对诸师的主张,加以批判,制成了作为楷定古今的一部《观无量寿经疏》,以西方净土为真实的报土,称念佛名是往生报土的方法,明白地传承了昙鸾和道绰所立的净土教之本旨,主张于末法时代的今日,为与时机相应的法门。该书中所述的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之五正行,以及二河白道的譬喻,都很有名。五部九卷之中,除了义疏,另外的具疏则为基于前述净土教学之理论,对于日常时和特别时的行仪作法,所作的规定。日常行事的《方时礼赞》,是以韵文的偈颂为中心,加上敬白文,善巧地注入了声乐的方式所成的净土赞歌。善导一面在长安布教,一面又书写了《阿弥陀经》十万卷,广作流布;故也着有作为读诵作法的《法事赞》二卷。又造了净土变相三百余铺,用以庄严佛寺的壁面;那是描绘阿弥陀佛在西方的极乐净土,以无数圣众为对象的说法图景。同时藉此净土变相的图画,向文盲的妇女孩子们,鼓吹发起愿生净土之信心。由此而使善导的名声,誉满帝都,则天武后以脂粉钱,在东部龙门的奉先寺,造立大石佛,也命善导担负其检校的重任。他于唐高宗永隆二年(西元六八一年)六十九岁往生,门下有怀感、怀恽、净业等人,传承净土教旨,努力宣扬。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四节 慈愍‧法照‧少康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二节 净土教的兴起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十一节 ..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六节 临济宗及沩仰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三节 道绰和..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三节 《魏略》的记载..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六节 《四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七节 房山石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五节 居士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二节 五众与四方..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五节 东西的交通..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二节 雕刻与绘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家里未设佛堂可否用西方三圣画像礼拜供养,但未经开光是否会有外灵入侵?[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真爱来自你的正知正见[栏目:行禅]
 掌中解脱 第十二天 皈依——入圣教之门[栏目:掌中解脱]
 做些课题研究,要有一颗不满足的心,才可以继续坚持下去...如何平衡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一十二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相应10经 目揵连经[栏目:相应部 8.婆耆沙相应]
 第一一O 满月小经[栏目:第三篇 后分五十经篇]
 禅修的主要途径 五 修定的过程是排除昏沉与掉举[栏目:传明法师]
 如何看待批评与毁谤[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不要让戒律成为压力(达真堪布)[栏目:持戒]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