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一节 华严宗的开创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3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
 
──华严宗与禅宗
 
华严宗,与天台宗相峙,同被作为用来理解中国佛教教义思想的通路。此两者,都是超越印度的佛教哲学,而自成为中国人独有的思想体系。天台宗以天台山为中心,华严宗以五台山为中心而展开,其教义,系因生活于中国人传统思惟的环境中,他们的信仰,便受了深切的影响。结果,尤其华严宗,对于宋学的成立以及禅宗思想的形成,担任了很大的先驱使命。
 
第一节 华严宗的开创
 
对于江南的天台宗,依《法华经》来统摄佛的一代教义而言,北方则有承受佛教的传统,依《华严经》来统辖佛的一代时教者,便是华严宗的开创人,唐贤首大师法藏。对《华严经》的研究,为时很早,自东晋佛陀跋陀罗(觉贤,西元三五九─四二九年),译出六十卷《华严经》以来,即有人研究了。又有以《华严经》中之一部《十地经》为主,北方地论宗的研究,也促成华严思想的发展,以北齐的慧光为首,研究的人才辈出。由于他们显著地加强理性的性格,思想的学派色彩也随着浓厚,终于见到了华严宗的成立。
 
华严宗在中国的传统,一般的说法有五祖相传。
 
初祖杜顺(西元五五七─六四○年),出身于长安地方,与天台大师同时,长于禅观。因他不满当时的学风,便将他自己体证到《华严经》的玄旨,着成《五教止观》,以示其悟入法界的观门;更着《法界观门》,将《华严经》的思想,归纳整理为三观。他是一位新教学的创说者,也是一位实践的宗教家,德行极高,深受唐太宗之信任。
 
二祖智俨(西元六○二─六六八年),随从杜顺出家,学诸经论,特别在至相寺智正门下,学了《华严经》,在唐高宗的外护下,致力于《华严经》及《摄大乘论》的研究,撰有《华严经搜玄记》、《华严经孔目章》、《华严经五十要问答》等书,为杜顺的观门加上了理论,定为华严宗的纲格,筑成华严宗之成立的基础。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二节 法藏‧澄观‧宗密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六节 《四分律》的三派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二节 打倒迷信及反宗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三节 看话禅与默照禅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四节 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六节 临济宗及沩仰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六节 三阶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一节 明代佛教的本质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六节 元朝的佛教各宗派..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九节 各宗互融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五节 俱舍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五节 道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药师佛延我寿命[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栏目:赖永海教授]
 沙马内莉可以出家几次?[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为什么做事之前不能先让人知道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异部宗轮论》初探(定源)[栏目:部派佛教理论]
 南宗禅之形成与禅净合修之盛行[栏目:林克智居士]
 窥基(632~682)[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栏目:苏行三博士]
 开发直觉智慧 第八讲 五根(第二部分)[栏目:开发直觉智慧·透视身心的本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