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二节 周世宗废佛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6
第二节 周世宗废佛
 
从天成二年的禁令,可以见到佛教教团的堕落,并且不知反省。为建设清明而新兴的国家,英迈的周世宗,便踏袭着太祖削减寺院的政策,于显德二年(西元九五五年)六月七日,果断地彻底推行他的整肃令,其内容大致如下:
 
(一)
没有敕额的寺院,一律废毁。
 
(二)
县城内若无敕额之寺院者,则于应该废毁寺院中的最大者,僧尼各保留一所。
 
(三)
不许创建寺院及兰若,违反之僧尼,课以严刑,并令还俗。
 
(四)
节度使及刺史,亦不得奏请新建寺院和设立戒坛。
 
(五)
严禁私下剃发出家。志愿出家者,须得父母祖父母之许可,已故者,则应取得同居之伯叔兄长的许可。并予适龄之经典考试:男子十五岁以上,经文百纸谙诵,五百纸读诵;女子十三岁以上,经文七十纸谙诵,三百纸读诵。然后始获许可。
 
(六)
必须于国家公认的戒坛受戒,除了两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府的戒坛,一律无效。
 
(七)
合乎剃头受戒的条件者,由祠部颁给度牒,始可剃头受戒。
 
(八)
父母祖父母健在的男子,若无其他儿孙侍养之者,不许出家。
 
(九)
因犯罪而受刑罚的,背弃父母祖父母而逃亡的,以及奴婢、奸人、间谍、逃走中的盗贼等,不得剃头出家;若有寺院隐藏之者,师主、负责的僧尼,以及邻房的同住僧,一律逮捕。地方官如不觉察,亦同罪。
 
(一○)
出家人愿还俗者,视其才能而予登用为官吏或军人。其他如舍身、烧臂、燃指等损坏自己身体,不为中国风俗所许的修行方法,也予严禁。并且规定,每年制造僧尼籍。
 
周世宗也参照唐朝的佛教制度,但从这些禁令的条文中,也可窥见流行于当时社会中的佛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在此,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以前的废佛君主,无不含有宗教偏见的因素,周世宗的废佛,却是纯然出之以政治上的见地。结果,废毁了寺院三万零三十六座,保留了二千七百座,登录的合格僧尼,尚达六万一千人之多。在缺铜的景况下,搜集了铜质的佛像和钟磬之类,被改铸成周通钱。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三节 五代的佛教学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一节 华北的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十二节 《金刻大藏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三..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六节 佛教信仰的普及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七节 奏请整肃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二节 明帝求法..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七节 涅槃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三节 明代的佛教典籍..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一节 三教融合与居士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八节 密教的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七节 杨仁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寻找宽容[栏目:日常的佛心]
 印光大师说故事 53、大师示现 警示后人[栏目:灵岩故事]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六.世出世持诵品第三十白话注解[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月灯·法身·第二十一章 述说过去事[栏目:创古仁波切]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6[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爱和恐惧推动您[栏目:寂静法师·福慧灯]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栏目:卢志丹居士]
 用功与修行[栏目:仁焕法师]
 楞严八十分义 六入分第二十八[栏目:乘一法师]
 佛教真理要义(仁得)[栏目:佛教与教育]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