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六节 临济宗及沩仰宗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2
第六节 临济宗及沩仰宗
 
临济义玄(西元八六七年寂),是曹州南华(山东省)人,初投黄檗座下,三年之间,行业纯一。尝问黄檗佛法的大意,但却三问三吃棒。然在此后的数年,终于受到了印可。因此,到了河北,住于镇州城东南的临济院。他盛用禅机,实行棒喝,举扬了「无事」的宗风。临济禅的思想,和黄檗相同,站在生佛不二的立场,以无心为重,无事为宗。接引弟子的方法,则采四喝、四料拣、三句、三玄、三要、四照用、四宾主等。由其弟子慧然编集而成的《临济录》,把临济的言行,分作上堂、示众、勘辨、行录之四章,将中国祖师禅的特质作了很好的表露。
 
沩山灵佑(西元七七一─八五三年),在其所建的大沩山(湖南宁乡)的同庆寺,住了四十二年,化导了门弟子千人。他着有《沩山警策》,在这本书中,他以为处此浇季之世,无常迅速,学佛之人,不可懈怠;宜常反省,善自洞察时代的弊风;切莫误道,当把握住本来面目。举起了他的谨严绵密的宗风。他所说的道,便是无心而已;若得无心,便证诸法各住其位,而又无不圆通无碍。灵佑的弟子,仰山慧寂,师事沩山十五年,遂受印可。此后,常对学人强调,回向返照与如实修行。他喜利用符号示人,曾有向他请开示者,乃用纸画一规圆相,以表其禅旨。但因沩山及仰山的禅风谨严,不能适应江南的民风,所以他们师资的法脉,在五家之中,衰得最早。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七节 洞山及云门的宗风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五节 禅宗的五派分张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三节 五代的佛教学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五节 佛书的刊行..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一节 华严宗的..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五节 道安..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一节 正像末..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一节 佛教的性格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二节 佛..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四节 清代佛教的各宗派..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四节 宋儒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五节 佛教史学的发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二册 生活勤奋人和~1[栏目:佛光菜根谭]
 密义显说 6.开放心胸[栏目:密义显说]
 漫说《长阿含》(卷二)~C 六不退法[栏目:界定法师]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三、四宗“道次第”建立[栏目:谈锡永居士]
 做人的佛法 活着就要好好活[栏目:做人的佛法]
 布施的正确意愿[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心生邪念就是魔[栏目:看开]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82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金碧辉煌的寺庙不能建立在流沙上[栏目:王雷泉教授]
 金刚准提救大难[栏目:准提咒感应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