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方外之人,岂在方外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1

方外之人,岂在方外

    方外之人,须于方外,这是信徒们对僧侣的期待,愿望良善,但……。

    方外之人,岂在方外?

    如果,方外之人都在方外,首先,信徒你如何找他?有烦恼了,如何求他开示?

    佛教说:慈悲与智慧是佛法的两大轮子,失去其一,便失去平衡,故谓悲智双运。

    慈悲,为谁?为他人、为众生、为信徒您们。师父要慈悲地度您们,与您们打成一片,了解您们的苦乐。如果师父远离您们,躲进深山,锁在房间,您们要见师父时则佛门或方丈之门深似海,难以得入,您们如何受益?

    而智慧,为谁?为师父自己。慈悲是度他,而智慧,则自度,去己之贪嗔痴等。

    有时候,我可敬的信徒们,常常对师父说,某某僧人,方外之人,天天在方内打滚,不去清修,像什么话呢?我听了,很难过,既为某某僧人难过,也为信徒难过。信徒为了某某僧人好,僧人也为了信徒好,但双方却难以沟通,互不理解,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再说,信徒你怎敢肯定师父在方内打滚就没有清修呢?

    其实,除了僧人要对信徒的期待进行反思、自我检点之外,信徒也应自我三思。不少信徒都在微言于大和尚们的“架子”大,难于拜访到,或不满足于只与大和尚聊几句便得走人。而作为大和尚,他们要照应好寺院甚至是多个寺院,有成千上万的弟子,自然有许多的寺务和人际交往要花时间去理。其实,这也是服务与度生的一种啊。而信徒们,有的,却没有体会谅解到这一点,既要师父把寺管好,要平易近人,要想见能见,要有求必应,却又反而去责怪僧人太入世,不清修,不像方外之人,弄得师父们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不知该入世好还是出世好。因为,作为僧侣,不就是把信徒的选择作为自己的选择吗?现在,信徒有了双重的选择,作为师父,该怎么办呢?

    昨天,在海外读博士的同修来访,谈到他遇到的一些疑惑,为此,特写下如上文字,与同修及信徒们沟通,以期互相理解、共同勉励。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恩福州开元寺门前乞丐多
下一篇:行脚参学与交通工具
 我借的“高利贷”何时可以还完
 避开人生的陷阱
 平等
 自己命运自己算
 理解与感恩
 欲到无求品自高
 寻找我们的香格里拉
 韦陀小将的故事
 素食法门与救命
 让生命,活的像个生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十四章 藏传噶当派佛教[栏目: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一)[栏目:杂阿含经]
 Death is a Sacrament Teisho[栏目:Zen Buddhism]
 我是谁[栏目:禅诗诠释]
 [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您小时候是否有任何瑞象显现,让您知道自己是转世的灵童?[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上参众两院请愿书[栏目:太虚法师]
 天台宗 肆、天台宗的思想大义[栏目:天台宗简介]
 相应6经 箭经[栏目:相应部 36.受相应]
 观心·开心 第11章 善心与信心[栏目:依昱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