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对治心沈浮病修止观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9
对治心沈浮病修止观
 
在《小止观》介绍第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后,接着介绍第二「对治心沈浮病修止观」。静坐参禅时,有时心会昏昏沉沉、暗塞不明,有时浮动轻躁,使身体坐不能安,或心念昏蒙、无所记别,或昏昏欲睡;这时应当修止、修观来对治。通常,打坐中会有的毛病,不外乎:
 
一、身心浮动:若心浮动,称为「心掉举」,即妄想不停,如长江波浪;若身体轻躁不安,即是「身掉举」;如是身心掉举的情况,会使身心内外不安,有损法身功德,故当此浮动病发时,应修止以制之。此时,行人要集中心力在脐间,或下丹田,使心念往下观照,气往下沉,自然能治浮沉病。
 
二、昏沉闇塞:禅坐稍久,即感觉昏昏欲睡,头渐下垂,执持力缓。此时行人,要集中心力于鼻端或眉心、发际等,或出声诵咒、念佛,或略摇动身体,或作深呼吸数次,或将清凉的空气,吸入丹田反复几次,可制伏昏沉病。
 
三、有覆无记:有覆,指有染污的意思;无记,指善、恶、无记中的无记性。有覆无记,指的是第七识,它的染污是通善、恶、无记三性的,常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烦恼相应。初心用功的人,散乱心多,尚未见有无记的现象;久已栖心道业的老修心人,每每已调伏粗心乱想,但容易于打坐中,生起无所记别、糊里糊涂的无记相,说明不明、是昧非昧、不觉得是妄念,亦不觉得是念头不清、记忆不明。
   
一般行人不了解,便于此取着,每天如此过去,徒丧功夫,诚为可惜!无记的毛病,比昏沈病更严重,或许有人会以为是「不思善、不思恶」的境界,那就大错特错。「不思善、不思恶」是念头无住的功夫,不是修定方法,应当要谨慎观察。若于静坐中,发现有此无记现象,应当修观观照,重新专注于所缘境,念兹在兹,使心能不浮不沈,境界分明。
 
修禅定时,心念浮躁时,以止治之,昏沈时以观治之。但心有沈病,绝不能再用止;心有浮病,不能用观。应病与药,方能达到身心安稳。行人于坐中,可以随时用之。{38}
2004.05.24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随便宜修止观与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了知实相的正观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一
 天台小止观 习禅的人应该如何调身?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二
 天台小止观 对治贪欲的不净观
 天台小止观 均齐定慧修止观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五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五 其他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九
 天台小止观 正修止观的基本心态
 天台小止观 了知实相的「体真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文殊菩萨十大愿是我们的榜样(林克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相应165-174经 再一个寻求等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佛法乃教世之光[栏目:宽运法师]
 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行法的人[栏目:宋智明居士]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六三)[栏目:杂阿含经]
 72 防骗察伪[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六度[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马祖的主要禅法思想探析[栏目:唐思鹏居士]
 三般若[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十四章 其他法门[栏目:印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