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一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3
证果实相(一)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就佛道就离不开禅定的实践。禅定的实践,是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具体方法的选用,才能事半功倍。之前已介绍禅病的对治方法,来调理坐禅时身心的健康,以安稳修道。「小止观」的最后一项,是「明证果」,它是依天台的三止三观,说明断惑与修证次第。
 
三止指: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三观指:从假入空观、从空出假观、中道正观。修天台止观的初发心的菩萨,依三止三观次第而修、次第而证或一时圆证。初心菩萨所修的内容为:
 
一、修体真止、从假入空观,了知一切法皆由心生,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开发慧眼、证得一切智。
 
二、修方便随缘止、从空出假观,知一切法毕竟空寂,能于空中广修一切善行,并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成就辩才,利益众生;开发法眼及获得道种智。
 
三、修息二边分别止、中道正观,体知心性非真非假,能不破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悟入大乘菩萨位,开发佛眼、证得一切种智。
 
初心菩萨修此三止三观,是行如来行、穿如来衣、入如来室、坐法空座的如来使者,是广度众生的大菩萨。
 
后心菩萨的修持,不离止观二法。依止而言,如《涅槃经》云:「广辩百句解脱,以(解)释大涅槃者,涅槃境即是止义。」依观而言,如《法华经》云:「殷勤称叹诸佛智能,则是观义。」如此修为,能圆证佛地。以上略说「证果」大意,今再分别细说内容大要。
 
修止观之因,必得修行止观之果。所谓「证」,妄心默契为之证,果即果觉。「证」即断除烦恼、发无漏智能以契合真理实相。所证之「果」,因修行人的发心不同,而有声闻四果、缘觉、佛果等的区别。其实,我们所证的果,是自己本具的果觉,亦即本具的佛性。佛陀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被烦恼障覆,不能显了。」所以,修行过程,主要是去除本具佛性上的客尘,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而已。十方诸佛,成等正觉,于心未曾有增减;所谓:「在凡不增、在圣不减」。而且,诸佛所证内容,无非是证众生之所迷;众生的迷惑,乃诸佛之所悟。亦即「众生是未开悟的佛,佛是已开悟的众生。」故,众生与佛,迷悟体同、因果不二也。{73}                   
2004.07.12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二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五 其他
 天台小止观 正修止观的基本心态
 禅七探究
 天台小止观 禅病发相 二、五脏生患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二 用十二息治病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一 六气治病法
 天台小止观 持戒与禅定的关系
 天台小止观 随便宜修止观与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
 天台小止观 众生烦恼的根源
 天台小止观 禅病发相 四、业报得病
 天台小止观 五欲与习禅的关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道要学基本法[栏目:宣化上人]
 杀戒的犯罪品类有哪些?[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内观禅修法 名色与感受[栏目:护法法师]
 [心经] Tibetan-English Version translated by Lobsang..[栏目:英文佛典]
 持咒十余年两次免大难[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什么是三性三无性?[栏目:洪修平教授]
 1997年 佛法的重要[栏目: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
 内省[栏目:论语禅]
 批评佛加持,赞叹魔障碍[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二五)[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