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九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7
证果实相(九)
 
以下,引证大乘经典,来说明初心菩萨,因修止观的证果相。
 
华严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身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作无量身。」亦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
 
初发心者,指初住的阶位。便成正觉,此初住的菩萨,破一分的无明,而现八相成佛之作用,是圆教菩萨初住成佛的意思。此位菩萨,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与法性相应,了知人人本具的如来智能德相,休心息虑,返观内照,到彻悟时,万法自然从心显现,不由他人授予。即能以此智能之身,应无量身,广度众生。此初心菩萨即是佛,是属天台六即佛论的「相似佛」来说的。
 
即,是指不二的意思。六即佛,是修证的过程,将所证的深浅、方便分为六个阶段,在事上,虽有凡圣的不同;空性的理体上,是没有分别的。六即是:一、理即,指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二、名字即,依言教而了解真理菩提。三、观行即,依教法修行,而证五品弟子位(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四、相似即,明静止观,断尽见思惑,得六根清净。五、分证即,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显示真如,普门示现,实行利他度众事业。六、究竟即,永别无明烦恼,妙证涅槃。圆教初住的菩萨作佛,因未断尽烦恼,故只在相似即佛位。
 
涅槃经说:「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涅槃经,是佛陀临入涅槃前的教示。涅槃,是指灭除烦恼的解脱境界。佛在涅槃经中说:初发因地心,至究竟果地觉,毕竟无二无别。初发心即证法身体,也能分身作佛,乃至到最后的究竟,也只不过是全证法身而已,此显因心与果觉不二。初心能作佛,因心含在果海中(本具佛性上的无明未断尽);后心作佛,也不离因地的心,所谓「果彻因源」(烦恼断尽,本具佛性完全显发)。如此的二心,因地的发心难。因为在因地发心,最为不容易;纵使发心,也会因逆境而退转,要求圆常的正信,是非常困难的。古人说:「万丈高楼从地起」,若地基稳固,则千层、万层,亦随之而建。菩萨追求菩提的路,也是如此。所以,行人要使菩提心不退转,只有常常发心立愿,方能助道心之坚固。{81}
2004.07.22
 

{返回 永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八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 二、不净观善根发相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十二
 天台小止观 对治心沈浮病修止观
 天台小止观 内善根发相 三、慈心观善根发相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一 六气治病法
 天台小止观 什么是止?什么是观?
 天台小止观 止观的治病法 二、以观治病 二 用十二息治病
 天台小止观 证果实相 三
 天台小止观 禅病发相 四、业报得病
 天台小止观 禅病发相 三、鬼神所作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类社会每天屠杀多少动物?[栏目:素食主义问答]
 十偈集[栏目:长老偈]
 九届:《心经》讲解(杜大威)[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净土宗白毫观修法述要[栏目:宋智明居士]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四十八愿、得三法忍愿[栏目:信愿法师]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一四 带业往生[栏目:印顺法师]
 天道循环,令人生畏[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念处的用心法[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什么是结生心?[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心​存惭愧知忏悔 静心虔诚在修行[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