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经印心疏节略
 
{返回 月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89

心经印心疏节略

月溪法师

修小乘中乘人错认“止”“作”“任”“灭”四病为用功法门。错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为自性本体、(出圆觉经)故无法证实相般若。无法契会“蕴”“根”“尘”“识”“界”皆佛性之理,将“五蕴皆空”之空字,作空洞断灭解,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可不慎哉!

自来解释“四相”多误解不执着我为无我相,不执着汝为无人相。不分别六道众生为无众生相。不求长寿为无寿者相。实属大错。修行人目的在见性成佛,倘什么事都不管,都不分别,岂非越弄越糊涂,安足贵乎!不执着不分别者,乃“任病”,非佛法也。古时有一法师讲金刚经,至“无人相无我相”。解为不要执着汝我。下面有一庞居士问曰:“无我相,谁人讲金刚经,无人相,谁人听金刚经”,讲者不能答。(出指月录)故知释迦说法,时时提出“四相”以警大众者。(如金刚圆觉等经)乃因当众生用功时,“四相”最易被错认为佛性故也。兹分别释之如次:

(一)我相即我执。小乘人断六根时,“小我”已灭,入于“大我”境界。此时心量扩大,有充满宇宙之象,清净寂灭。宋儒所谓“我心宇宙”。庄子所谓 “坐忘”口。(出大宗师篇)希腊哲学家所谓“大我”“上帝”。老子所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皆是“我相”境界。

(二)人相即法执。起后念以破前念,譬如前念有我,乃起后念,“不认我”比破之,继而复起一念以破此“不认我J之念,如是相续,以至无我,破见仍存,悉为“人相”。.庄子所谓:“吾今丧我”即此相也。

(三)众生相亦是法执,凡我相人相所未到之境界,是众生相。所谓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是”是也。儒家谓“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书经“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中”字,即众生相境界。

(四)寿者相即空执。一切思想皆已停止,一切善恶是非皆已忘却,其中空无所有,始同命根。六祖说是无记忆空,二乘误认为涅槃境界,其实即“无始无明”。禅宗称为“无明窠臼”,“湛湛黑暗深坑”道家所谓“无极”即此相境界。

以上四相,皆是有为法?皆非究竟,故金刚经云:“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圆觉经云:“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习,但名“有为”,终不能成就一切圣果”。金刚经云:“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乃指此四种境界俱非正法也。浅识之流每谓三教同源”。若能明此四相精义,则知三教相隔不啻天渊也。


{返回 月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批注
下一篇:由真起妄返妄归真之考证
 月溪法师讲心经印心疏
 月溪法师辩证语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批注
 五蕴皆空
 大乘绝对论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
 用佛法解释人生真义
 禅学与形而上学之别
 大乘佛法简易解
 “一念净是佛界,一念染便是九界”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莲花生大师[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聆听宽容的距离[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黄安——命中注定的皈依[栏目:名人说佛·名人佛缘]
 五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如何化解冤亲债主怨结[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When we gain the One, all things are done[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唐玄奘大师与《瑜伽师地论》[栏目:玄奘研究]
 中阿含经卷第十二[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六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黄莲集 教理篇 二十六 菩萨情怀[栏目:黄莲集·如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