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19课
 
{返回 净水如意宝讲记·圆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90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19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  圆春法师讲解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菩萨摩诃萨!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今天我们继续来共同学习弘扬大圆满的太阳——文殊大幻化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撰的《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这一部殊胜的论典,正论部分,总分两大科判:【甲一、应须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这里面又分两个一、基立为实空;二、道择为无我现在我们学习【乙一基立为实空

乙一、基立为实空分二:一、正义;二、断诤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二、断诤

【丙二、断诤】分三:【一、于所诠空性断诤;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三、彼等摄义】。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丁一、于所诠空性断诤】。在这里面又分三大科判:一、于基断诤;二、于道断诤;三、于果断诤】。现在我们还在学习第三个科判【戊断诤】。

 “于果断诤”的内容,其实是沿着前面的问题而来的。前面学习“在道上面显发无上力用”的时候说:“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尔时无余相,无缘极寂静”,也就是以一条寂灭分别之道而修行。这个果,首先要寂灭分别才能够实现,所以,得到这个果以后,就会没有任何分别造作。对于这样的一个观点,很多人无法了解,无法接受,因为,获得这样的果,对众生有何利益呢?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认清楚其中的奥妙。因此,“于果利他断诤”这一块内容,是很有必要去认识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完全对于般若之道,生起全然的信心。

在后面的内容当中,我们会看到,这里主要是针对于一些所化根基,由于这些众生,无法完全接受如来藏,或者法身真如的教法,无法接受这些教法的高度,所以,就针对他们宣说了一些断除诤议的内容。如果真正从了义上面来说,有些内容,需要深入去了解其他的更高的、更直接、更了义的一些宣说,在这当中,全知麦彭仁波切也稍微做了一点补充,到时候我们会分析一下。我们首先看原文:

如是一切虚妄分别尽消法界的正等觉地,无有为利所化而起作之戏论故,以彼如何能作有情义利?

“虚妄分别尽消”,就是随着所知的寂灭,法身智慧中一切心和心所全部都没有了。也就是,“所知”寂灭的缘故,“能知”也寂灭,完全是一个寂灭的大境界。在这个境界当中,远离了一切虚妄分别。这是我们从前面的“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尔时无余相,无缘极寂静”,这上面可以看得到的。

“如是”,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词,让我们看到,上面既然这样子讲了,“所知”寂灭的时候,无有一个所缘。那么,“能知”也极为寂静,入于这样一个完全没有起心动念的一个正等觉的寂灭境界。这种寂灭境界,是由证悟空性而现前的无住大般涅槃,在这样的大般涅槃当中,没有一个分别戏论。

“戏论”,就是指“起作”,它的具体内涵就是:为利有情,而发起的种种作业。这一切作业,都是叫做分别戏论。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有这样的功用行,那就不是安住究竟涅槃,不是在这样的极为寂静的境界。因此,它就是一个戏论。上师在这里就讲到,佛陀在利益众生的时候,没有一个起心动念,说:“为了使其他的众生不堕地狱,我显现这样一种神变”,或者“我应当对他们说这样的法”,或者“我应当以这样的方式去利益他”,这样的分别是完全没有的。有这些分别,就不是一个极为寂静的境界,所以,这是一个极致的无缘大境界,不可能有任何的戏论。既然没有任何戏论,又怎么可能有起作呢?没有起作、没有分别,以这样的正等觉,如何能够利益有情呢?

这一点,我们大家思考一下,其实是很有意味的。为什么呢?我们想一想,假如一个人在自己的境界当中,安安静静地在那儿,什么都没有做,身体安安静静的,语言也没有发作,也是安安静静的。然后,内心也是一个起心动念都没有。这样子彻底安静的一个人,就等于是说,在他的身份上面,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他不可能做什么事情。这是我们大家都会有的一种想法:这个人,身语意都寂静了,这样子的话,那他还会做什么呢?他不可能做什么!也就是说,好的他不能做,坏的他也不能做,好坏一切都不能做,那就等于是一点作为都没有!既然如此,凭什么他能够做利益有情的事业呢?这就是我们大家通常会产生的想法。这个想法不是很少出现的,这是很多人都容易出现的,尤其是根基不到、福德不够、智慧不深的这些众生。我们在接触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自身也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观察周边的学佛者,也有很多修行人会这样来想的。所以,面对着这样一个般若,我们怎么去融通它,怎么去理解这其中的奥妙,就是我们需要闻思的地方。前面大概讲了,下面我们再进行细致的分析。

这里面说:“一切虚妄分别尽消法界的正等觉地”,也就是说,“正等觉地”是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是一个果觉的境界。最终我们要成佛,要成为正等觉的这种大寂灭场地,这样的大寂灭场地,是消尽一切虚妄分别的。也就是说,在法界当中,由于法界是完全离戏的。那么,通过一个照见空性的寂灭之道,将一切有、无分别,完全消融于法界自性当中,内心再无有任何的安住,这样子的话,就是一个无住大般涅槃。无住大般涅槃当中,不可能有分别,只是一真法界,一真一切真,没有虚妄、没有分别。

就像《大乘庄严经论》中说:“分别若恒有,真实则永无;分别若永无,真实则恒有”。也就是说,如果分别恒时存在,就等于是真实的实相将永远不会显现。我们众生,就是因为一直存在分别,所以,在我们面前,实相一直没有现前。如果分别永远消尽无余、无踪无迹,这个时候,真实实相将会朗然现前。永远没有分别,就永远是实相。而佛陀就是这样一个正等觉地,也就是说,完全是真实,没有任何的分别,这是成佛以后自然的。就像《辨法法性论》所说:“彼现法性没,彼没法性现”,我们的分别一生起的时候,真实的实相就会寂灭了,而佛陀永远显现了实相的这种境界,就是因为他把所知完全寂灭了,法身智慧现前的时候,一切心和心所都不复存在。这样的一个果,就是涅槃果,而证涅槃果,必须要灭分别,才能够实现这个果。所以,这个果,是一个自然寂灭的果。前面也讲过,在马祖道一的禅偈当中说:“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就是说,要选出一尊佛,内心必须要空却一切分别,这样子寂灭,才能够回归这种正等觉的寂灭场地。

一旦寂灭了以后,就没有任何的分别动念,就没有任何身、语、意三个侧面的这里所说的“起作”。起,就是发起;作,就是作业。由于它不会发起任何作业,它就不会有任何功用现前,不会有任何造作,这是一种无功用的存在,它没有任何的作为。也就是说,他身体上不会动一个指头;语言上也不会说一句话;内心也不会动一个念头。这样的话,一个念头都不起,一个指头都不动,一句话都不说,那凭什么能够利益一切有情呢?这是我们很容易生起的一个疑惑。

所以,上师就从身、口、意三个侧面都分析了。你说身体要动一下,要做一件事情,他肯定就是要用功、用力,如果一点功力都不付出,没有付出一点力气的话,怎么可能起现这种作用呢?不可能起这种作用。同样的,语言的方面也是,说一句话,都必须要用气力才能够起动。所以,身体弱的人,连一个字都吐不出来。还有,内心的方面,我们也总是要分别。就像有时候我们想多了,这时候,就会觉得心力不够了,所以,心力在分别的时候,它也是在用能量的。这一切,其实都是要有一个“起作”。

而佛果是无功用的一个果,无功用的一个寂灭的境界,他怎么会利益众生呢?假如我们面前有一个高僧大德,他不会动一下身体,他也不会说一句话,他也不是起心动念的,这个时候,大家就会说:“算了吧!依止他,肯定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大家就会觉得,这样子,依止他有什么利益呢,因为他没有功用。所以,我们都希望有一种造作,这是我们的认知和常识所能接受的,如果超越我们的常识,我们就很难想象。下面,就用一个我们能够理解的比喻来解答我们众生的疑惑。

答:如摩尼宝、如意树等,虽无利益祈祷者的分别,然能满足所愿,如是于所化前由宿愿力显现相应的能调伏佛身,以说法等方式恒作利乐事业。

“如摩尼宝、如意树”,这就是比喻。这是比喻虽然它(摩尼宝、如意树)没有任何的分别,它没有说“我应当怎么利益祈祷我的人”,或者说“你看他们在祈祷衣服,我应当给他们衣服,他们在向我祈祷财宝,我应当给他们财宝,他们在向我祈祷受用的资具,我应当给他们资具”。它不会有这样的分别,因为它是一个无情法,一个无情法,不可能起心动念,它没有任何分别戏论。所以,它怎么可能像一个有分别念的人,会去想“别人怎么祈祷我,我这个时候应当好好地去帮助他们”,他不会有这种分别动念的。但是虽然没有分别,却能够有作用,也就是满足所愿。“满足”两个字很关键,也就是他能够完满地让众生的一切所缘,都能够有求必应。它虽然没有分别,但是有求必应。而且众生的任何的一个愿望,他都能够满他的愿望,让众生心满意足。一个摩尼宝可以无尽地出生,让它的这个祈祷者心满意足地获得一切的受用资具——求衣服得衣服,求饮食得饮食,求受用得受用,求什么都能够实现。这就是一个比喻当中很强大的、震撼人心的一个例子。我们要是真正有福报遇到摩尼宝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贫乏。

同样的,在生死当中,我们遇到一个比摩尼宝、如意树还要震撼人心、还要不可思议的三宝佛陀。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就发愿:“愿我成佛的时候,对一切众生成办一切的利益。”他依靠宿世往昔发起了这种愿的力量,就会在所化前显现相应的佛身,这些佛身是能够调伏一切所化的。这个显现的原因,就是来源于宿愿的力量——以宿愿的力量能显现佛身。佛身是“所显现”,“能显现”就是这个宿愿的力量。这个宿愿的力量一旦成熟以后,愿力显现佛身。愿力显现佛身,他也是相应所化而显现的。什么样的所化,就相应他而显现什么样的佛身。显现了这样的佛身以后,他也不是说仅仅是一个影像,没有任何的作用。他有作用,他能调伏所化。调伏所化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以说法等方式来调伏。调伏的时间是什么呢?就是恒时,相续不断地。调伏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就是利乐——给予一切众生利乐的结果。

这一段当中,隐含了很多方面。就是众生需要什么呢?众生需要得到利乐。众生要得到利乐,如果没有一个帮助的皈依处,这个利乐就无法出现。所以,就要有一个能利乐的佛身。这里讲“能调伏”,其实“能调伏”和“能利乐”是一个意义。为什么呢?因为调伏是因,利乐是果。我们为什么得不到暂时的利乐和究竟的利乐呢?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得调伏,身心不得调伏。不得调伏的身心,就只能是给自己制造痛苦、远离安乐。就像我们在《随念三宝经》的注释中所说的那样,我们所有的苦都是由我们一手造成的,我们的安乐也要靠我们自己去召集善法而形成。所以,能够做到寂静调柔,才能够获得利乐。这个调伏自心必须要有个力量,能够调伏以后利乐就会出现。所以,能调伏、所调伏,其实都是一个利乐的事情。

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看,能调伏是什么?所调伏是什么?调伏的方式是什么?调伏的时间是什么?调伏的结果是什么?

能调伏”的就是佛身,就是以愿力而显现的佛身。“所调伏”的就是所化,由于所调伏的有很多很多的对境,有不同的根基意乐,所以,相应于他们的机缘,能调伏的佛身、所调伏的众生,以机缘相感的时候就是一一相应的。相应什么样的所化就示现什么样的佛身。所以这里面能调伏和所调伏有一种相应的显现。有一种相应的显现,就通过这种感应道交,实现了这种所化面前的佛身的显现。

这个佛身要实现这个调伏的事业,而这个调伏的事业需要通过以说法等方式来调伏。所以,“以说法等方式”就是调伏的方式。上师在讲记当中提到,佛陀有十二种稀有的事业,这里讲到了说法一项,就是让它来含摄其他“等”字当中所说的十一种。因为,说法是佛陀十二种稀有事业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佛陀不可思议的最大的一个稀有的神变,其实就是这个说法,因为说法的力量最巨大。通过讲经说法,可以让众生依法而修行,最后现前一切的成就。所以佛陀针对于直接的所化,就用了说法(这个方式);对于间接的所化,就用了放光现瑞、示现神变等等这些(方式)。其实最终都是主要以说法来成熟、调伏众生。所以,调伏的方式主要是以说法为代表的十二种稀有事业。

恒作利乐的“恒”字,表示调伏的时间。也就是永无间断地,只要众生界未尽之间,烦恼未尽之间,佛陀的调伏众生的事业永无穷尽、永无休止。这是一个调伏的时间。

调伏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能做利益和安乐,能够给一切众生最好的安乐、最好的利益。把世出世间一切的快乐、一切的幸福、一切的美满、一切的成就完全给予众生,让众生心满意足,就像摩尼宝满足一切众生的所愿一样,(佛陀)也可以满足一切众生利乐的所愿。使众生遇到佛身以后,心满意足,有求必应,这就是佛身能调伏的作用。他会展现这种不可思议的、相续不尽的、神变力量的利乐事业。

通过摩尼宝的比喻,我们知道佛身不可思议,他的这种调伏力量不可思议。这就是来源于他的宿世的愿力成就。现在佛陀虽然没有分别,但是也仍然可以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利乐事业。

此处,一切学道功用极为寂灭而获得安住法界恒无动摇的究竟涅槃时,无功用分别而入利他事业。对此,以摩尼宝等喻表示,帝释影像等八喻亦同。

“此处”,就是指佛地。佛地是完全寂灭了一切分别妄动的究竟涅槃境界,它是一个无有任何功用分别,而永远利他的无尽事业的神奇展现。在这样的一个利他的的境界当中,我们通过摩尼宝的比喻,前面已经生起一点了知。在《宝性论》中还讲到了摩尼宝比喻之外的帝释影像等的其余八个比喻。

这些都是从不同的侧面,让我们认识到,佛陀利益众生的不同的、稀有的、无分别又能够不可思议、任运利益众生的这种事业。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比喻让我们了解到,佛陀虽然是完全寂灭的境界。但是,他的利他事业是永远无尽而圆满显现的、任运自成的。这需要通过比喻才能了知,因为这不是我们世间通常的常识可以生起的理解。常识当中我们很难有这样子的一个人,很难有这种境界。所以,我们不可能依靠目前的一个人来做一个例子,必须依靠一些比喻,让我们知道当中的奥妙。

我们具体地去分析。这里说到“功用分别”,其实这个分别是落到心里面去,所以可以说是一个简称,因为它是指带有身口意功用的分别心(所以其实是一个分别心)。“无功用分别”就是没有身口意功用的分别心(这是在心上面)。也就是说,他没有这种分别心,而趋入利他的事业,无分别又能够显示事业,这在世间是不可能想象得到的。一个人什么都没干,而说他的事业广大,哪有这种事情呢?身口意什么都没做,但却能够显现利他的无尽普遍的事业,这是我们很难想象的。

这当中讲到“一切学道功用极为寂灭”,也就是从凡夫一直到十地,都是在功用上面。而要想成佛,必须把这一切的功用全部寂灭。这里面讲了三个层次:从凡夫到圣者,也就是说从凡夫地到一至七地,这些都是有功用的,因为没有获得无分别的自在;从八地开始证得无分别自在,但是又不像佛陀那样完全没有功用而极为寂灭;只有到了佛地的时候,才完全没有出入定和功用的分别心,得到了安住法界恒无动移的究竟涅槃,没有任何功用分别,任运地转入利益众生的事业。

这是佛果成就了以后,呈现给我们的一种极致的无分别的境界。这种极致的无分别的境界,按照前面我们讲的,什么都没做,但是我们却看到佛陀什么都做好了。他什么都不动一下的时候,普天之下都是他的事业。包括到现在释迦佛虽然在寂灭的境界当中,但是我们还在学佛,这些都是释迦佛的加持事业。现在我们大家能够看到法本,能够看到这些法具,能够思维一下,能够修行一下,这全是佛陀的事业。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三宝的任何一个侧面,这些都是佛陀的事业。想一想,这个世界还有三宝存在,就是佛陀的事业仍然在这个世界上面。佛陀没在这个世界显现一个色身或者什么,但是,实际上依靠其他的方面也在显现着这种事业。

佛陀成佛以后的这种境界,不是像我们凡夫人,很难很难坚持的一种境界,而是一种自在无为的境界。套用一句我们中国古汉语当中的一句话:无为而无所不为。也就是说,佛果实际上是一种无有功用、无有造作、无有作为的,但是在他的利他的事业上面,却无所不为,没有哪个角落有不周到的地方,没有哪个机会没有抓住的地方。什么时机一成熟,不会错过一分一秒,谁能够获得救度,马上就会利益他,而且一切方便都会显现,尽法界都可以施展,这样的一个无所不为,是世间的任何一个人做不到的。不仅仅是世间人,连一个一到七地的菩萨无法做到,不仅一到七地的菩萨,八到十地的菩萨也无法做得到。只有佛陀一人独为,这样的一个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就像禅师讲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也就是从法身的境界来说,就像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样,完全是一个寂灭无相的大虚空,但是从利他的侧面,又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哪个地方有众生,哪个地方众生的心里面有信心,这里面就会映现佛陀的事业。所以,虽然无分别却能够周遍地、显现无尽利益众生的事业。

然后,我们再想一想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比如有分别,这是我们大家很容易理解的。也就是说“有为”,就像世间人说这个青年是一个有为青年,年轻有为啊!他就是有一个勤苦而最后获得了自己事业的成就,就是说他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没有作为就不能叫成就,所以说一个人有成就的时候,就说他是一个有为青年。所以,我们大家都会觉得需要在“做事”上去动一下,需要去有所造作,才能够有所作为。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以后就知道,真正的圆满的利益就是要“无为而无所不为”,而真正从“有为”上面去看的时候,其实“有为就有所不为”。为什么呢?就像你的动作是朝向东方的时候,你就不可能朝向西方;你朝向南方的时候,就不可能朝向北方;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不可能做那件事情。其实,这样就限定了你的作为,你的作为就只能是有偏袒的,或者是次第地完成,或者是单个地去完成(一个一个的去完成)。而佛陀不是这样,佛陀是普遍地同时去利益一切众生。哪个地方有众生祈祷,就在哪个地方当下利益他;十方世界同时祈祷,十方世界同时利益。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功用分别,才能够普利一切群生。

假如说要有所分别,想一想,哇!这边在喊我了,那我就到这边去,但是那边喊我了,我现在又忙不过来!等一等,我把这边忙完了后再去那边!这样子的话就会有分别。而假如说没有这种分别,像佛果这样的自在境界就不是这样的,就不会想到:这边在想我、那边在想我,十方世界都在忆念我、在祈求我,我怎么办!他不会有这种担心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分别,这样就能普应一切。真正分析的时候,正是无有任何的这种分别,才能够普应一切。

假如有所分别、有所造作其实都是挂一漏万,你没办法去普遍应对十方世界这么多的众生。作为一个有分别心的众生,我们去修行的时候,做利他的时候,你忙得过来吗?虽然你很勤苦,但是你根本做不完你的事业,世间无边,众生无边,你怎么能够做得完这一切事业呢?你没办法做完的!因为你是一个个的做,你是一个个的想,你是次第地去完成。

而佛陀不是这样,他是无功用、无分别去普入一切群生境界当中,去普利一切众生,所以在《华严经》当中就有一个偈颂说:“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你看,佛陀这个救度众生的佛身充满于法界之中,哪一个地方都有佛陀的佛身去充满,普遍地显现在一切的众生面前。只要众生祈祷,有一个因缘,就随着这个因缘而去赶赴,赶赴现场的时候,不会说是赶赴东方的时候没办法去西方,去南方的时候没办法去北方,去上面没办法去下面,这是普遍周遍地去感应。虽然这样普遍、周遍地去感应了,一切法界充满了佛陀利生的事业,但是,佛陀的法身永远没有动摇过,所以说“而恒处此菩提座”,佛陀不动而动普周法界、普利一切众生,这是一个大无为法的大境界。这种境界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的话,就会涉及到如来藏了。但是,在二转的角度也会说,他依靠宿世的愿,就会千处祈求千处应。虽然千处祈求千处应,但是,从佛的法身自证的境界当中是一点都没动摇的。

然后这里说“以摩尼宝等喻表示”,而摩尼宝就是表示佛陀的内心没有任何的分别,这是通过摩尼宝了知佛陀内心的秘密,而帝释影像等其余的八个比喻也是从不同的侧面去了知佛陀利生事业的不同方面。首先我们知道这八种比喻有哪八种,我们只是简单地罗列出来:帝释影像、法鼓、云、梵天、日轮、鼓响、虚空、大地,这八种比喻再加上摩尼宝就是九种比喻。

帝释影像,是通过这个比喻去显示佛陀的种种神变,虽然佛陀没有起一个动摇,但是却能够显现一切的神变。

然后像天鼓妙音,天鼓在天人的福报感现以后,虽然它是一个无情法,没有谁去敲击它,但是在天人放逸的时候,由于他们的福报所感,这个法鼓就会给他们宣说无常而不要放逸的教法。你看,一个无情法没有任何分别,但是却宣说了教诫,佛陀也是这样子没有任何的分别造作,却又从这种无说当中而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

云的比喻,就让我们去了知佛陀的智慧周遍一切,就像天上有云盖覆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普天之上都在积聚云,云在盖覆的时候,就是要普遍地降注大雨。所以,佛陀的智慧是周遍一切的,就像云能够周遍一切地普覆天空。

梵天的比喻就是了知种种的幻化;日轮的比喻就是了知佛陀的智慧照射众生,也就是周遍的照彻一切万法;鼓响的比喻就是让我们了知佛陀的语言是一个秘密的境界,通过鼓响去了知语之秘密;通过虚空的比喻去了知佛身的秘密;通过摩尼宝去了知佛的内心的秘密;通过大地去了知普入遍入的秘密。

我们从这当中选取三个比喻稍微来介绍一下。就像身口意,身口意是没有任何的分别的,佛陀没有任何的造作,没有任何的分别。首先,用虚空来比喻佛身,佛身是一个极为秘密的境界,其实就是一个虚空般的无相的境界,虽然无相而能够普现色身,就是前面所讲的“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这就是佛身虽然无相却能够普现一切色身之相,也就是说无相而普现色身。然后,用鼓响来比喻佛语,也就是鼓响其实是没有人在宣说,但是在这个空谷当中却回荡着一句一句的话,佛陀就是这样,他其实没有任何的宣说,但是却又能够让他的法音、法界妙音普闻于天下,这就是无说而普闻于天下,这是佛语的秘意。然后,这个佛的内心没有任何分别动念,就像摩尼宝没有任何起心动念,但是能够普应一切,能够满足一切所愿,所以就是“无念而普应一切”。

那么,我们就知道佛身就是无相而普现色身;佛语就是无说而普闻天下;佛的内心是无念而普应一切。这些看起来是无相的境界、无说的境界、无念的境界,但并非像我们讲的只要是无念、无相、无说、无有缘,就没有任何利益众生的作用。不是的,虽然没有这一切,但在众生的境界中却普遍任运地显现这一切。

【主要宣说发愿者:如来色身、眷属、刹土等彼彼显现之因的主要者,即是学道发愿这一俱有缘。】

这里全知麦彭仁波切给我们讲到,此处寂天论师在般若品的原文当中,只是主要宣说了发愿而没有宣说其它如来藏等的原因,是从俱有缘的角度来开显的。这个佛陀如来的色身妙好、佛陀的无量眷属、佛陀的刹土庄严,这一切种种的不同、百千万亿的种种差别的显现,这都是以发愿来作为一个因。其实我们大家要知道,因和缘从广义来说都叫因,所以你看,“因之主要者”,也就是说后面的俱有缘是划在因里面的,而且在因当中是主要的,所以叫作俱有缘。俱有缘和因有时候是一个意义,也就是它是划属在广义的因当中,而这种广义的因当中有种种的因。

这里就讲到,学道的发愿是俱有缘,为什么显现这些度化众生的事业呢?就是靠学道的发愿。学道的发愿成就了这一切,而这一切就包含了自他一一证。从自身来说,如来的色身是他自己的色身,从他方来讲就有要度化的众生。从依报上面来说有刹土,如来的色身与眷属都是正报,依、正二报都是要通过发愿来显现的。通过我们的发愿,能显现这一切。确实,这当中讲到学道的发愿,就是说,在修行时候发的这些愿,就决定我们成佛的时候,我们的相好之身、我们的眷属有多少、我们的刹土是什么样子,这一切的差别都在愿的差别上。什么愿就形成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一个愿会呈现它的结果,一旦愿力成熟的时候不假造作、自然流现。它不是像我们平常人想的:哎呀,这个不是心想事成。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要用我们的心力去完成的。我们现在人人都在起心动念,但是我们的起心动念都被浪费了,我们的起心动念根本没有起到一个正面的力量。其实心念的力量是无穷广大的,只要我们抓好了心念的力量,我们就会孕育一个佛国的世界,这是我们可以去抓好的机遇。所以我们在此应当通过这些教言,用到我们内心当中的修行上去,也就是要从学道发愿这一俱有缘上面,看到愿力成就一切的侧面。既然愿力成就一切,我们就要想到:确实是要把愿发好。

从这点我们想到:噢!心心念念都是孕育着一个未来的世界。我们的好心会成就一个安乐的色身、安乐的刹土,也会显现一个称心的眷属。假如说我们的心是一个恶心,它就会出现一个很痛苦的身、很臭秽很丑陋的一个身、很臭秽很肮脏的一个世界以及很不调顺的眷属。这些都是通过我们的心念所形成的,我们现在的世界都是从我们内心当中所显现的一切,每一方面都和我们前世的一念心有关系,我们正现前的一念心也在不断种植着以后的世界的种子。它一旦成熟的时候,我们的自身、我们身边的人还有我们所在的世界,这每一个方面都会完全地形成。所以,我们应充分地利用每一个起心动念,不要让它来伤害我们,而要让它来成就我们。让我们在内心当中用大愿来成就自己,充分地施展大愿的力量。尤其是依靠普贤行愿称心地发挥愿心的愿力的力量,一旦我们能够依靠普贤行愿品去发大愿的话,那么,我们未来世界的方方面面绝对都是不可思议的。这是我们修行上要知道的一个启示。

所以佛陀显现这一切色身(佛身)的侧面,其实都是在因地的发愿,以因地发愿的势力而成就。这样的色身随着众生的根基意乐,而显现相应他们的色身影像:在清净的眷属面前就会显现报身,也就是在一到十地菩萨面前会显现报身;在不清净的眷属也就是凡夫、声闻缘觉面前会示现化身。报化二身都是依靠佛的愿力来显现,这些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的愿而示现的一切。所以,每一尊佛和每一尊佛在众生面前显现的因缘,显现的事业、显现的刹土、他自己的色身以及眷属等等,都是不一样的。

大家都在学《往生论注》,从中看到,阿弥陀佛就是在因地看到有些佛是这样子,他的眷属是这样子,他的刹土是这样子,但是这些都不圆满,我要做一个最圆满的色身,实现最圆满的刹土,我要拥有最圆满的眷属,这样子的话,就会显现一个最极圆满的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为什么要学48愿呢?因为你知道48愿,你才知道极乐净土,极乐净土就是48愿的具体显现而已,就是48愿的结果。什么样的愿,就成就什么样的佛果的显现。所以,我们最好按照所有的愿都包含其中的普贤大愿去发一个圆满的愿,最后,我们会成为最圆满的法界当中的圆满佛果的圆满事业。实际上就是要以不可思议的愿去成就不可思议事业,佛陀因地发的愿不可思议,所以他的事业也不可思议,这就是愿力成就。

然后,我们看全知麦彭仁波切给我们进一步地来说明,这个说明实际上是相当重要的,为什么呢?如果我们不知道后面一步,其实就没有完全了解真正佛法的整体内涵。例如,佛陀出现在世间是由于什么因缘出现的,这一点,如果不了解如来藏,我们就只是在助缘上去看到它的缘,而没看到它的主因,也就是说近取因没有了解。所以下面,全知麦彭仁波切交代了论文当中、原文里面所没有的一个侧面:

【实际上,彼种姓如来藏或实际、法界、现空双融之真如,当以圆、熟、净三者究竟之力显现清净时,即称为不可思议的智慧身,彼身由所化善缘和往昔愿力,显现彼彼调伏神变。相续不断。】

实际上,就是从真实的角度给我们开诠显实,前面讲愿力的时候,其实都只是讲俱有缘的权巧方便的一个侧面,但从实相的角度来说,从最真实的角度来讲,如果没有如来藏,这一切都是虚设、都是空愿。如果没有如来藏,谁去显现这一切呢?所以,这里的主因还是落在最根本的如来藏心上面,每一个众生都自具如来藏心。所以这里就讲了:“彼种性如来藏”。这个“种性”,就叫“自性住种性”,也就是说,人人自具的如来藏心,每一个含识众生都具有,只要是有心念的都有如来藏,我们有分别、有动念就是如来藏心的一个利用。我们把如来藏用来制造烦恼,用来制造轮回;而佛陀就是把我们的烦恼转变为如来藏心的本来如如的状态,而做成了无边的庄严,无边的事业。这就是一念之差,或者是转变之间的一个事情。

其实从本性上面来说,佛和众生无有任何差别,众生和佛都是一个如来藏,所以这就叫做自性住种性。也就是,我们本身是这样一个种性,按照世间人来说,就是说“有种”的人,这个“有种”是有什么“种”呢,就是有如来藏的“种”。这个种子是存在的,但是它要怎么样才能开显出来,这是一个关键。怎么样开显呢,就是要通过“圆、熟、净”这三者来开显。这三者开显一分,它就清净一分;能够开显究竟,它就能够究竟。所以这上面就讲到说:“当以圆、熟、净三者究竟之力显现清净时”。这三者的力量都是要达到究竟,究竟以后就会开显一个清净的佛觉。

前面的种性,它是本来清净,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是等同于佛陀,我们每一个生命,它的本性就是如来藏,又叫做法界、实际、真如,这一切都是本来自具的、人人相同的。这就是本来清净,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是这样清净同佛的。

后面的“显现清净”当中的清净,它就不是从本来清净的角度,这里的“清净”两个字,是从离垢清净的角度,也就是远离了垢染才显发了清净。假如说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只是保留在这个本来清净的角度,那么这就只是一种潜能。如果我们没有通过“圆、熟、净”这三者来开发它,那么它就永远被埋没,只能是埋藏起来,不能够成为一个现前受用。我们现在大家为什么会感觉痛苦呢?为什么不自在呢?这就是我们埋没了心里面的那一段明光。人人自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人人都没有成为如来那般的自在,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通过“圆、熟、净”这三者来开显我们的本能。

其实我们本能就是佛的“能”,我们佛的“能”,就是依靠我们的种种垢染,将它障蔽了、缠覆了,而不得显现、不得受用。这就是我们众生最冤枉的地方,因为我们大家和佛是一个种,是一种本来清净的自性。从本质上讲,佛和众生没有区别;但是从显现上讲,众生和佛就是天地之隔。这一点,就是说佛具有二清净,我们具有一清净。我们只具有本来清净,而不具有离垢清净,而佛陀这两种清净都具足了,所以,佛陀由于显现清净的缘故,就呈现了不可思议的智慧身。不可思议的智慧身实际上是我们众生本来自具的,但是我们众生没有开显出来。佛陀通过“圆、熟、净”这三种力量究竟以后,就显发了离垢清净,从而就实现了不可思议的智慧身。实际上,我们人人都具有这个智慧身的,只是我们受到污染而没有受用。

按照祖师大德的话来说,其实成佛是换名不换体,也就是说只是换了一个名字,实际上它的本体和众生是一个本体,本体是一而名称不同。名称不同是从显现上来说的,显现上佛陀确实和我们不一样,他把本来具有的如来藏开显出来了,而我们没有开显。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最冤枉、最没有理由欢喜的就是,我们现在没有把如来藏开显出来,所以必须开显它。这个开显的方便就是“圆”(圆满)、“熟”(成熟)、“净”(严净)。“圆满”是圆满十度,圆满十度以后就会让我们获得无分别智慧,将分别心转识成智,而成为一个无分别智慧,也就是这里所说的不可思议智慧。“成熟”,就是成熟众生,这是从利他的角度,也就是通过四摄去成熟利益一切众生。“净”是清净,又包含了庄严,也就是清净庄严佛土。这三个侧面就是开显如来藏的三个侧面。既然我们和佛陀是一样无别的,就是因为我们被污染所障蔽,被客尘所伏藏,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冲破生命的这一点冤枉。冲破生命这一点冤枉的力量,就来源于这三者。

所以,上师就专门给我们点示说,大乘圣道的修行重点就是这三点,其实就是“圆、熟、净”这三点。如果这三点我们没做好,如来藏将会永被埋没。我们现在作为一个凡夫众生,如果没有在圆满十度、成熟众生、清净国土上面做修行,我们的如来藏心还将会被埋没下来。所以,再不能埋没这个如来藏心,假如埋没它,我们就永远受苦。其实,我们本来是不应该受苦的,本来应该和其他佛一样的,但是因为没有生起“圆、熟、净”这三个开显的力量,我们现在仍然在受苦。所以这里说,实际上就是开显如来藏而称为佛身的,真正的佛身就是这个不可思议的智慧法身。也就是像佛经中所说的:“佛以法为身,清净若虚空”,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智慧身。

这里我们想一想,就像上师分析的,如果没有如来藏而只有清净愿力,它是没有办法显现这一切利益众生的神变事业的。所以后面说:“彼身由所化善缘和往昔愿力,显现彼彼调伏神变,相续不断”。“彼生”就是指前面不可思议的智慧身,这个智慧身是不可思议的,是无形无相的,如果它永远保持这种“清净若虚空”的境界,那我们众生就见不到,就无法得到利益。所以,要从这个佛身当中等流、显现,流现出利乐的这一切的事业,就必须要有一个因缘显现。这个因缘包含内因和外缘:从众生的角度来说,需要众生的善缘;从佛陀的角度来说,需要有他往昔的愿力。有善缘、有愿力,这两者感应在一起,就是“感应道交不思议”、“随缘赴感靡不周”。“随缘赴感靡不周”也就是在这个“感应道交不思议”的境界当中处处分身现形,在法界当中,不断重重无尽地显现一切调伏众生的神变事业,而且尽未来际相续不断,来做一个永远的佛的不可思议的事业。恒沙妙用就是要这样来开显、要这样来实现。所以,就是要有这个愿力。从佛的自身上来说,成佛以后,有一个无相的法身、智慧身,这个法身、智慧身是不可思议的。既然不可思议,那众生怎么可能去依靠它直接得到利益呢?是没办法的。

就像《法华经》中说的: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整个世间都像舍利佛那样智慧第一,但还是没有办法测量佛的智慧。而且不仅仅是这整个世间,十方世界都充满了舍利佛,他们一起也没有办法测量佛的智慧。这就是不可思议。不仅这样,《法华经》还说:“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也就是说,像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尽虚空、遍法界的大菩萨,一心一意地共同思维寻求,也无法推求得到佛陀的智慧,无法了知。这是不可思议的。谁能依靠不可思议的境界而直接得到利益呢?就必须从这不可思议的境界来显现一切神变事业,让众生看得到、听得见、能够思维判断的时候,获得自己的利益。能够见闻、能够意念的,这些才是我们能够受益的。

所以,就要通过愿力。愿力、再加上如来藏,就把如来藏的力量开显出来了。没有如来藏只有发愿的话,发愿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如来藏而没有发愿的话,佛的色身也不会流现。就永远只会是不可思议的智慧身,无形无相,让众生没办法攀缘得上、没办法依靠得上。这是要有一个因缘在其中的。以如来藏作为正因,作为根本;以发愿作为助缘,来开显如来藏的无尽利益众生的报、化两种色身。这是因和缘的两个侧面。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这个地方为什么要提如来藏呢?就是要让我们仔细地去思考其中的根源。也就是说明:如果没有如来藏心、没有佛性、没有法身、没有法界、没有实际、没有真如,那凭什么会有这一切的显现呢?一块石头不可能显现这一切,一切因缘造作都不可能显现这一切。为什么呢?因缘造作的法都是虚妄的生灭法,只要是虚妄的就不是真实的。任何东西一属于因缘,就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是幻妄不实,最终都会幻灭的。那依靠一个会幻灭的东西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利益呢?在这种幻灭无实当中,最后成佛也是幻化幻灭,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就是一片幻灭。所以,佛身必须是超出因缘之外、不属因缘造作,必须是这样的大无为法。成就这个大无为法,才能够有这一切的因缘显现。其实,我们去分析因缘,它就是虚空般的境界。那凭什么有这一切的显现呢?其实没有如来藏就不会有这一切!我们都在学法,没有如来藏的话,谁在学呢?没有如来藏,谁在听呢?没有如来藏,谁在思维判断呢?而这一切因缘显现又是从何而得来的呢?

如果没有如来藏怎么会有这一切因缘显现呢?所以说,如果没有如来藏,连发愿也不可能的。为什么我们能发愿呢?就是因为有如来藏我们才能发愿的。同时依靠发愿我们又把如来藏开显出来。这都是如来藏在其中做贯通的一个根本。我们就是要抓得住根本,最终我们的修行就是要把这个根本——本来面目把它显现出来。“圆、净、熟”这三者或者发愿等等,都是来开显如来藏的,都是来开显这些功能的。这就是要让我们看到,为什么禅宗会说“识之本心,见之本性”就是成佛呢?其实把如来藏开显出来就叫做成佛了!而在一般禅宗讲的时候,都是从不可思议智慧生的角度讲,不会讲其他的侧面,就是纯谈实相。纯谈实相的时候不是从现相的利益众生,而是从实相上面来谈,那么就是“但得本、不愁末”,因为一切的支末都是从这个根本而开显出来的。就是要获得这个涅槃妙心、获得这个圆照清净的觉性。它一开显出来,其他的才会实现。我们成佛就是要成如来藏心。

【如《宝性论》云:“诸佛法僧如虚空,圣者六根受用因,令见非大微妙色,令闻清净微妙因,令嗅佛界静妙香。令尝大乘妙法味,令受三昧妙乐处,令知甚深微妙理,细思令受胜乐者,佛如虚空离诸相”。】

这就是以诸佛的智慧和愿力,从法身当中流现报身,让圣者得以受用。而每一个受用都是极致微妙,非常人所能够见闻觉知。这都是要依靠法身做为因而显现这一切微妙。虽然微妙,但仔细去思维观察,其实法身境界才是最根本的。因为用胜义理论去仔细思维观察,世俗当中、名言里面让圣者受用的诸圣微妙的安乐,都如同虚空一般远离了一切诸相、远离了生灭、远离了有无。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境界、大法身。

《宝性论》的教证是从两个侧面来讲。从胜义上面来讲,佛确实就是成就了法身。法身是如虚空一般的清净的虚空境界。这个虚空境界不是有相的。虽然是无相的,但是以它作为因,依靠智慧和愿力还是会显现报身。报身一显现的时候圣者能受用。从圣者能受用的角度来讲,就是说超凡的才能够见,也就是说明凡人不能够见。凡人的见闻觉知当中,没有这种色身香味触,只有圣者才能够依靠他们的微妙六根而感受这种微妙的对境:眼见妙色,耳听妙音,鼻嗅妙香,舌尝妙味,身受妙处,意知妙理。每一个侧面都是“妙妙妙”,都是超凡,超出世间所见闻觉知的。这种色很微妙,不是四大的;这种音声很微妙,不是我们所听闻的粗浮之声;这种香是极之微妙的,都是佛界的这种香;这种法味,都是大圣的妙法之味;这种触,都是三昧的妙乐;而这种内心的了知,都是甚深微妙法理的了知。这每一个侧面都是妙不可言!“细思”两个字就说明,以胜义理论仔细地观察,所思的对境就是前面令受圣乐者的世俗的报身。令受圣乐的报身的体性,通过胜义理论去观察,一相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时候,就是性空不可思议的佛!就像《华严经》当说:“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就是一个虚空般离远离一切诸相的这种境界。这就是讲,其实还是以法身作为根本,就是以法身如来藏作为根本,以如来藏显现报身和化身的这种事业。

通过教证让我们知道,实际上这就是符合我们二谛的。名言世俗当中好像有这些显现;在胜义当中一个显现都没有,是一个虚空般的远离一切诸相无相的这种境界。这是“佛果利他”的一个分析。

    今天就学到这里。


{返回 净水如意宝讲记·圆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18课
下一篇: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20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30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10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31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17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25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23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21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28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6课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13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弘一大师讲演续录[栏目:弘一法师]
 第四十则:妄语者法不入心[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转不清净为清净 断恶修善改变命运[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安居讲法第十二讲[栏目:智海法师]
 生与死的禅法 九、念念分明修“胜观”——说“处生中有”之三[栏目:谈锡永居士]
 429.俱空契斌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传统文化也要弘扬[栏目:传喜法师]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小乘四果位:小乘以灭法为存在[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对显密理论与实修的误解[栏目:侯松蔚教授]
 万善同归集卷第一[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