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捌 无尽的超越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2

捌    无尽的超越

世间禅

禅有「世间禅」、「出世禅」、「出世间上上禅」三种,每一种里面又分了好几种;这些应该来讲叫作「常识」,一个学佛者对这些常识和概念应该要有所了解。事实上,这些不见得都要修,因为那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功夫。我们跟各位讲的都是实修的部份,到时候在运用上就会用得着,不然你不知道怎么修;当然你现在初学不一定要这样修,可是当你一门成就以后,这些法门都很好用。

根本味禅

接着来讲世间禅的「根本味禅」,它又分为「三品十二门」:

(一)四禅:厌欲界之散乱者,修四禅。

(二)四无量:欲求大福者,修四无量。

(三)四空:厌形色牢笼拘限者,修四空。

根本味禅又叫十二门禅,分为三品:「四禅」、「四无量」、「四空」。十二门禅就是四禅八定,从「四禅定」到「四空定」之间,要再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第一个是四禅,我们至少要到达初禅定的基础,才能止息一切妄想,才能真正的观照。那一天还有人问我:「我们不是要了生死、出三界吗?为什么要修三界内禅?」告诉你,如果还在欲界里,其他的都不用想,除了修到很多欲望跟妄想之外,根本不可能出三界。一定要先有初禅定的基础,妄想心、混乱复杂的心境一定要平静下来,才有可能进一步寻求出离,否则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求你最少要到达初禅定;虽然很麻烦没错,但绝对不可免。

这就像假如现在要你回头去学中国字,你会觉得很麻烦,外国人就有这样的问题,除了注音符号要会以外,还要学写方块字,单单最常用的「我」那个字,就要好几个笔划。。如果现在叫你再学这个,你会觉得很没意义,可是这个基础不能没有,否则不会写字、不认识字,书本对你来说,就会是天书,一点意义也没有。同样的道理,初禅定的基础一定要学起来,不要嫌麻烦。所以说愈早学佛愈好,因为有足够的时间把初禅定的基础打好。要修学到初禅定,即使你很用功,差不多也要三年的时间,所以这部份一定要下功夫。这一关过了,其他的就比较轻松了;这一关不过,要讲任何禅修、任何学佛修行,那都是空口白话,没有意义。

厌欲界之散乱者,修四禅;想要求大福者,修四无量;厌恶形色牢笼拘限者,修四空定。所以福报要大,心量就要大,不要小心眼,处处都要跟人计较;看人家能力好就眼红,人家做错事就在旁边穷开心,这种人一点福报都没有!你要懂得随喜赞叹,福报才会出来。有些人虽然会布施,那会有大福报没错,但若没有随喜心,那个福报就是一般算命先生讲的「有财无库」,只是过路财神,下辈子当个银行行员,每天算很多钱,却没有一张是你的。所以你要有「喜心」,尤其是随喜心,慈、悲、喜、舍。

这三品十二门,是出生一切出世间善法之所依,所以叫作「根本味禅」。虽然是根本没错,但是他也有三种「缠」,分别是:

(一)虽有观慧而不觉,故名「隐没」。

(二)于此禅定中而生爱味,故名「有垢」。

(三)于所观境界不能分明,故名「无记」。

第一个是「虽有观慧而不觉」,所以叫作「隐没」。很多人喜欢讲他有什么境界,其实都是「观而不觉」,尤其是梦境,都是有「观没有觉」。「师父!我昨天梦到佛来……」我问他「什么佛?有多大?」他可以在那边比来比去,一下比这样大,一下比那样大,到底是多少大也讲不出个所以然。为什么?不觉啊!我再问他:「眼睛是蓝色的,还是黑色的?」他想了老半天,「没有注意咧!」这个叫作「隐没」,都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综合概念,不见的正确。

第二个是「于此禅定中而产生爱味」,喜欢乐处寂静、乐阿兰若、内守悠闲,这都是有爱味,都是贪染,所以叫作「有垢」。修学禅定很容易产生「有垢」的情况,舒服禅就是属于这一类。这种禅定不但很浅,而且很容易让你快速地产生执着,是所有修学禅定当中最严重的弊端,可是偏偏就有人会为了这些弊端,愿意拿一、二千万拿出来贡献,这种叫作「花钱挖坟墓,乐得要死」。修学禅定就是要弃舍,它刚好相反;在知见上,这已经是严重的偏差跟错误。

第三个是对于所观境界不能分明、不清楚,这种叫作「无记」;对境界不清楚,那就不一定会上得了。所以「隐没」、「有垢」、「无记」三个都是修行的境界,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些不是词汇而已。我们数息,「数、随、止」都是在观鼻息,从「观法」开始就要对鼻息进行转化;这时已经不是观鼻息了,注意力开始要去观化境,化境要很清楚,随着化境的提升,你就从初禅、二禅、三禅一直上去,关键在这里。如果修了老半天,还是那个境界,那就是没有进步了。这部份只有等你有那个功夫时才有办法谈,否则没办法讲,这是行法上真正的问题。

这个「根本味禅」是外道凡夫修「六行观」所得的禅味,或是佛弟子发有漏智心,以「四圣种」来修所得的禅味,所以叫作「世间禅」(当然这种讲法不是佛陀讲的,大概是佛陀入灭二、三百年以后,有成就的大德所下的结论)。六行观我们在第一章就讲过了,它又叫作「厌欣观」,是以「有漏智」有次第地断「下地惑」的方法。三界有九地,下地粗,上地妙,欣厌观是比较下地与上地,厌下地的「苦、粗、障」,欣上地的「凈、妙、离」,依此「厌欣之力」,而断下地之惑。比如我现在这一地是「五趣杂居地」,上一地是「初禅地」,就用厌五趣杂居地的苦、粗、障,欣初禅地的凈、妙、离,这样一地一地的比较,有次第地断下地之惑,来得上地之妙乐。这样的修法,本身就有「观」的作用。修行一定要「有观」,千万不要「无观」,坐在那里百不思量,心里空空荡荡的,那个不对。但是这样的修法,因为对上一地有欣乐之心,「有乐」所以有「爱味」,这就叫作「有垢」」。

这样一地一地转化上去,可是到了最顶的「非想非非想处地」,上面就没得比了。这时候要断「非想非非想处天」的惑,只有依无漏智的「苦集灭道」才能够完成。但是到「有顶」这里是很微细了,「非想非非想」是什么状况,不是你我凡夫之见所能讲的,因为你现在一想,就「有想」了,不是「非想」;它是「非想非非想」,不是想,也不是不想,两头都不是。这定义得很好,但不是我们现在所能想的;唯有靠行法、行愿力到那个地方时,自然就知道了,这已经是非常微细了。我弄了「一套餐盘」给同修们进行这样的训练,可是大家就是不会用,因为感受不到,品质还不到那里;所以东西拿来就全部往嘴里塞,给你的那些精致套盘根本都不会用。不仅用具不会搭配,东西破了,你问他怎么破的,他连破了都不晓得。为什么?品质还没到那里,给你再好的东西也没用,再怎么转,都是「有就好了」嘛,就变成那种情况了。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弄了一套给你训练,这种状况的训练一定要先弄好,训练完成以后就可以「扩大」;问题是,假如你那一个都弄不好,扩大就会出问题。这都是生命品质上的问题,生命的品质到了那个地方,自然就会兑现。

我从小洗澡、洗脸、洗脚都用同一条毛巾,一条毛巾打通关了。这次到美国去,供养的护法就问我:「师父!你怎么都没有用浴巾?」浴巾?我从来没用过啊!所以挂在那里也不懂得要怎么用;因为品质不到那里。所以就没有尝试,那就永远不知道怎么用了。生命也是这样,没有经验,就永远不知道;就像没有生过小孩的人,往往不知道要怎么疼爱孩子。以前我们在中坜养了一只母狗,生了一堆小狗,那母狗在照顾小狗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教它的,它就是很会疼小狗。小狗眼睛还没张开,爬出去了,它就把小狗叼回来。我们用个纸箱给它住,它就照顾得很好。母亲照顾小孩是天生的,当她的生命成长到某一个地步,那个东西她自然就会了,那是生命的本质。

同样的,我们现在的生命还没有成长到那里,我们要如何让自己成长、超越而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你要是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修行没有用,你会一直停滞在一个地方,那是意识形态的,不是真正的生命品质。所以到了「最顶」这个地方,就要用「无漏智」了;无漏智不是只有四谛法,用「四念处」也可以对治,一样可以使我们超越「顶地」,这是相当微细的地方。

外道因为没有总摄的四谛法(外道对四谛也有点认识,但不完全),所以只能用「六行观」来断下地之惑,但是到「非想非非想处地」就结束了。当初佛陀跟着外道修,就是修到最顶这个地方,发现还没有出离,就放弃继续在那里修行的动机。修到这里,外道都认为他已经成就了,可是他自己认为没有,这就是佛陀的智慧!那么,佛陀的智慧、善根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部份就要你自己去想了。「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它的关键到底在哪里?」这部份自己要用心,自己要去找,去参,这就是我们的疑情。

孔子是人,我们也是人,那他是在哪个关键点上成为圣人的?他没人教啊!悉达多太子也一样,那时候没有人跟他讲「要断顶地的疑惑,就要用无漏智」,这些大概是世尊入灭后四、五百年才写出来的,而世尊当时是怎么发现「这个不对!」则是关键所在。今天你有没有想过:「我是一个凡夫,那要怎么变成圣人?关键在哪里?你必须找到那个关键点;你有你的关键,我有我的关键,每个人的关键点绝对不同,唯有自己才能感受得到。

开悟「不由他悟」,你要自己来;怎么来?这就是你下功夫的地方,我给你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式,公式的运用之妙,端看你自己了!就像数学的公式都一样,但应用在化学时就不一样,再拿到电学、天文学来用也不一样。同样都是「一加一等于二」演变出来的,为什么他变得那么妙?我们怎么看都是一加一等于二?后面衍生的部份,因每个人「善用其心」的不同,而有非常不同的变化。你看,为什么爱因斯坦就可以变化出E=MC2?这就是我们不会用心,会用心的就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都是从共同点下手,然后到达不共同的目标。就像修根本味禅是通外道的,但是我们成就的时候可以跟他们不同,关键在这里。

根本凈禅

接着我们要讲的是「根本凈禅」,根本凈禅也有三品,分别是:

(一)六妙门:慧性多者,修六妙门。

(二)十六特胜:定性多者,修十六特胜。

(三)通明禅:定慧均者,修通明禅。

这是《释禅波罗密》的区分方式,它只是简单的这样区分,至于你到底是「定多」还是「慧多」,那不一定。我个人是感觉修六妙门比较简单,大概保守的人修六妙门,积极性的人修十六特胜。六妙门直接从「数息」下手就可以了,十六特胜则是「四念处」要通修;四念处有总相念处、别相念处,修十六特胜就等于修别相念处,每一念处分四个阶段来修,所以加起来总共是十六特胜,有十六门。定慧均等修通明禅。其实这是对印度人来讲的,对我们来讲它已经变成知识了,没什么用。

根本凈禅这三品也是出生「出世间一切善法」之所依,所以叫作「根本」。它跟前面的「根本味禅」不同,「根本凈禅」没有「隐没」、「有垢」、「无记」的问题。在根本凈禅中是:

(一)「不隐没」,意即有观慧,又能觉了分明。

(二)「无垢」,于此禅定中,不生爱味执取。

(三)「有记」,于所观境界中清楚明白。

前面根本味禅是虽然「有观慧」,但是「不觉」;根本凈禅是既有观慧,又能够觉了分明,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根本味禅是有垢,它有贪着、爱味;根本凈禅是不生爱味执取,他知道有这种情况,但是不执着。你在修的时候要特别留意!我们提二个修学的态度给各位参考。一种反应是:「真好哩!我下一步要怎么办?」这种态度就对了喔,「真好」,但是马上要超越它。另一种反应是:「真好哩!」人家跟他讲「不要执着」,他就「哎哟,你都不知道有多好……」这种就不是修禅的正确态度。修学禅定,你内心真的感受到了,接着就「下一步呢?」这样的态度,才能不断的超越。其实这样一句话出来,讲的人自己不知道,但是生命品质就从这里看出来了。

上次我们讲经的时候,有位女信众一直来问「生命品质」,显然她对于我们用「生命品质」这样的现代语词可以接受,但她还是执着,因为她要那个「生命品质」。你要生命品质干嘛?每个人都有一份,你也有生命品质,只是好、坏之分而已,假如你对自己认识不清楚,那没有用;但也从这个地方去分辨你生命品质的好坏,看出你修行能不能成功,一个人适不适合修行,也是从这一类的状况中去看(当然,随着己身层次的提升与知识领域的不同,所观察到的也不一样)。

一般没有读书的人,比较单纯,不会掩饰。读了书、有点聪明的,那就不一样了,因为他的品质比较高了,但这也是问题所在,这种人容易伪装,但他自己不清楚,因为他不是蓄意伪装的,而是读书过程中,学了很多知识、语言名相,那就会多了一层「牵绊」。没读书的人,因为脑子里没有那些知识、语言名相,表达比较单纯、直接,碰到什么状况就反应什么;知识愈多的人,相对就愈会隐瞒、隐藏,这都是自己要留意的。

有一位老同修,学佛已经很久了,我说:「你比我早几年发心啊!」他很得意。我就问他:「你修学到现在,有什么心得没有?」「哎呀!什么心得?这都很平常的,像我们这种凡夫,平常心是道!」我们两个谈了一个多钟头,他讲来讲去,都是用「平常」和「凡夫」在那边转来转去。我问他:「你真的那么平常吗?」他说:「是啊!本来就很平常。你看,太阳出来也平常,我们喝茶也平常。」既然那么平常,为什么还要一直讲平常?当他这样一再强调自己是凡夫时,其实意思是说「我不是凡夫」,只是借着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别人自己是不平凡的。这也是一种伪装、掩饰,学佛人要注意,我们常常用这种专业术语来欺骗自己。

「有记」就是对于所观的境界,看得很清楚。通常我们对境界是不清不楚,所以我们会告诉你「在日常生活中要看得清清楚楚」,但不是只有日常生活那些事项,而是透过这些媒介,你要能够「穿透」;比如各位在道场中领「扫地」这一份执事,那你就要想「这一期我领这个执事,就要透过扫地来证阿罗汉」,这就是我讲的「穿透」,文章这里讲的「清楚明白」。你要非常透彻了解才对,换句话说,就是要透过这么一个媒介,达到「波罗蜜」那个目标,那才称得上清楚明白,否则不算。

根本凈禅乃是利根凡夫和外道,在「佛出世」前就已经修了,因为发的是「有漏智」,所以叫作「世间禅」;但逢佛出世或遇值佛法,则直发「无漏智」,这是根本凈禅与根本味禅的不同之处,所以它叫作「凈禅」。这里讲的「佛出世前」,意思不是真的指佛还有没有出世,就我们来说,它是指你还没有正式学佛修行以前。同样的,「逢佛出世」或「遇值佛法」,也不一定是遇到佛,你「开始学佛」就算了;没学佛以前,我们发的是有漏智,现在学佛了就发无漏智。

各位还没学佛之前也在修行,只是那个时候你不会发无漏智。有一位朋友是个名人,不仅是三家银行的理事长,同时开了好多家工厂。有一天他跟我讲:「你都不知道,我好忙!」我说:「忙,那就念佛啊!」他说:「我真想赶快死一死,下辈子可以当小鸟,那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唱歌。」我跟他开玩笑:「你假如当小鸟,我就用弹弓打你!」他瞪我一眼:「对喔,当小鸟也很危险。」人在忙碌当中也想修行,但是没有目标,因为受到很多束缚。我常讲,没钱的人只有一个烦恼,有钱的人有无量烦恼,所以这个朋友才会想要去当小鸟,因为他忙到连歌也唱不起来。由此可见,社会上许多人虽然也有目标,但那个目标是盲目的。未遇佛法之前,我们几乎跟这种状况是一样的,不见得是错的,但却是盲目的。现在值遇佛法,当然可以发无漏智了。

根本味禅是「纯有漏」,根本凈禅是「亦有漏亦无漏」,因为它只要能值遇佛法就可以发无漏智,但不管是哪一个,他都需要「无漏智的导引」才有可能转。处在现代这个杂讯充斥的时代中,假如你所发的无漏智心,不是以「有漏世间的实观」和「厌离心」作为基础的,那你所发的很可能只是「空心智」,不是真的无漏智,可能都只是嘴巴讲讲的那种,吹牛的比较快!

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

「六妙门」就是「数、随、止、观、还、凈」六法,依此六法开发万行,降魔成道;一切行可以从这六法开始,六妙门是基础。现在台湾很多人学佛,都是从听经开始,学到寿终了还是只有听经。告诉各位,学佛光听经不会成就,你不要想从这里开智慧,一定要有实修基础。假如能有「数、随、止」的基础来听经,那听经真的可以起妙用。现在讲经的人很多,听经的人更多,一场讲经有时好几万人在听,请问哪一位在听经的时候「开悟」了?那更甭提证悟了。为什么没有?因为没有行的基础。基础没有,那只能盖样品屋啊,有地基的房子才能住,才能算真正的房子。修行也一样,行的基础没有,光听经也只能算是样品屋,不是真实的。所以行法一定要进行。为什么我们硬是找了一个行法堂出来,就是为了让各位有行的基础。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利用这个场地,基础一定要把它建立起来。接着来讲「十六特胜」。

「十六特胜」,于四念处所起的观行,始自「调心」,终至「非想非非想处地」;地地有观照,能发无漏善根,厌恶造恶之过失,所以叫作「特胜」,共有十六行。

第三个是通明禅,于四禅、四定及灭尽定之修学中,而起观「身、息、心」三事的禅法;身、息、心三个要合一。因为修此禅法,必须通观「身、息、心」三个,所以说是「通明」;又因为修此禅者,能发六通、三明,所以叫作「通明禅」。

我们在六妙门里面,也把「通明禅」这部份融进来了;本来也想把它扩大,将十六特胜给涵盖进来,但又担心这样对各位负担太重,因为你还没有基础,所以我们只修六妙门,还附带送一个礼物——通明禅——给各位。为什么我想把十六特胜倂进去?因为六妙门可以说就是「观身不净」。一般我们讲观身不净,都是提到「九想观」去了,也就是不净观。事实上,观身不净可以从六妙门的数息法修,不一定要从白骨观修;「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部份,也可以从这里扩大出来,从一法变成四法就对了。可是要这样指导各位,说明起来很费功夫,所以我把通明禅倂进来。数息从「止法」转「观法」时,就让各位去观「身、息」二者合一;由还法到凈法时,就变成「身、息、心」三者合一,这时六通三明会逐渐显现。现在我是没有讲得很清楚啦,你不要被暗示了,被暗示的话,就变成催眠术了!下面我们来看「四念处」。

四念处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

四念处跟十六特胜的修法有点类似。这地方讲「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把它转成「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应该叫作「总相念处」。在「别相念处」的时候就不是这样观,每一念处又各有四法,四念处一一分别去观,所以四念处一展开,就变成十六特胜了。

「此四念处的观法,皆以智慧为体。行者以此慧观之力,安住于法上,即能产生正知见。」到此为止是一个过程的总说。过程虽然是这样讲,但每一个都还有它个别的修法过程。就整体的修行过程而言,我们叫「宏观」,但若只知道宏观,你不会修;假如只有宏观的话,就会变成知识,没有办法实践;要实践,就要微观。

所以就境界来看,宏观的部份你一定要展开,不然心量会不够;而修行的下手处,则一定要微观,不但要微观,而且要非常微观。从微观来看修行,一定要用对立法;从宏观的立场来看修行,就要用圆融法。

假如你对我们使用的语言模式没有弄清楚,会常常感觉到奇怪,「吔!这学佛人,想怎么讲都对?」它不是强辩,也不是狡辩,关键在于语言模式、思惟模式。修行假如是从微观的地方下手,就要用对立法。什么对立呢?「能、所」对立,「心、所」对立;用这种对立,你才能破。但是就宏观来讲,不能对立,它要圆融。所以,不要以为他高兴时就这样讲,不高兴时就那样讲。不是!它当中有很明确的标的,不是乱讲的,也不是「我讲的才对,你讲的就不对」,当中的标的你要弄清楚。假如这个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没有弄清楚的话,你没有办法进行,一进行就会出问题。所以为什么常常被骂?告诉各位,你被骂是在消业障,不是我爱骂人就说是在消你业障,因为你在这两个立场当中弄不清楚。虽然慢慢地讲,你会进入状况,可是还给你的时候,你又不行了,这个就叫作「虽有观慧不能觉了」;这种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你警觉性,通常我们就用「喝斥」的方法;但是用喝斥的,你就会觉得「这老家伙,怎么这么不讲道理!」不是不讲道理,而是跟你讲道理,你就会「虽有观慧不能觉了」;假如没有道理的话,你就会带着警觉性。

你要学佛、要修法、要得道,那就要用修法、得道的方法。你想要在世间得安慰,总是要人家给你「好看的」,那你就用那一法。为什么那一法修久了也不能成就?因为虽有观慧,可是不能觉了分明!所以在适当的时机,常常要给大家一种鞭策、一种喝斥。换句话说,就是给你难看。常常给你好看,你的我执、自尊心、傲慢,会在那边障道;给你难看,那就得看你的福德因缘跟善根够不够了。一次难看受不了,那就莎哟娜拉,一次就再见了;你有那个福德善根,几次难看就破无明了。关键就在这里!你受不了,我也没办法;你受得了,成就是你的,不是我的。所以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要能够了解「到底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在做什么?」这个部份要很恳切的把它确定起来。

从实修、行门的立场来看,希望各位能建立这样的修行观念——「行门」的立场跟「解门」不同。我们在讲席中常常附带提过去,大家好像也听过了,讲的时候都知道,等到境界一来全被击垮了!基本上就已经对立起来了,无有二法嘛!这样讲是方便法,让你好破「我的盲点在哪里?」讲心法跟色法对立,是破你的一合相;因为很多合相是有为法,要破合相,最好是「对举」。我通常不讲「对立」,因为我们要化对立为圆融,所以叫作对举法。是「能所对举」,不是「能所对立」;能、所本身不对立,它是一体的。我们之所以将它对举,是让你看清楚,然后把那个合相破了;合相一破,你就证了!关键在这里。

同样的,讲「行布」和「圆融」也是对举,两者其实是一体的,所以最后要变成「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宏观、微观都是一体的,我们讲「生命是全方位的」,其原因就在这里,它的整体性也在这个地方,我们要能够看得出来。修行要自己用心,我跟各位提示、开导,也只能讲到这个地方,剩下来要靠自己用功,用功就是你的啦!我的一个口头禅是:「放心!你的归你的,我不会跟你抽佣金!」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玖 行者本色——完全承担!
下一篇: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柒 把牛找回来!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九集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十三 月天子众——日常生活中能觉..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六、生命是总体的存在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十集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4讲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七集
 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 一 干闼婆王众——反..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八集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十 时分天王众——用智慧翻破业性..
 佛说阿弥陀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三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文学观 一、佛教文学的起源 二 佛经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栏目:佛教与文学]
 宗镜录 源流[栏目:宗镜录·白话文]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七[栏目:智谕法师]
 觉悟生活[栏目:如瑞法师]
 无怨才是佛[栏目:日常的佛心]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 3[栏目:创古仁波切]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七、公案 — 理事体用 3.无通菩萨[栏目:善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