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2011年七月
昆明开示 第九集
海云继梦和上
大家请坐,好,大家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些态度问题,这基本上是我们的心态。你学佛要怎么进行?那么第一个你要懂得认真工作,第二个就是认真生活。把你的工作,把你的生活料理得当,你不要急着要成佛、要成就。这些弄好了以后,你有多少福报,过多少生活:你赚一块钱,过一块钱的生活;赚十块钱,过十块钱的生活;赚一百块,过一百块的生活。就这么简单。那你不要比较,不要计较,这比不来。有很多工作你会说“我白做了”,白做了是还债;假如不是还债,他下辈子就还你了。你不用在意,你要高高兴兴地去过你的一生。那这样子想要修行,那你就会认真修行,那就很快。这个叫认真学习,你就很快会成就。那你假如连认真工作都不会,认真生活都不会,你想你会认真修行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三个认真,第一个最重要。你的工作你有没有认真做?第二个认真生活,你有没有关怀别人?对一切存在你能不能恭敬?会不会尊重?
这些灵性的基础都没有的话,你很难讲说要修行,你就不知道要修什么,就去炼功好了,学一些特异功能,飞天钻地,那可以。就像那两个师兄弟,师父死了,两师兄弟分开三十年,师弟比较老实,就只诵《普门品》,什么也不会,就只会诵《普门品》,他师兄就千变万化。有一天在渡口相遇,师兄说:“你怎么样,你看,我表演给你看。”他就一苇过江,摘了一个芦苇丢下去,在上面他就“啪啪啪”飞过去。厉害吧。他在对岸等他,终于渡船把他渡过去了,他在那面说:“多少钱?一分二厘。”给了,上岸了。师兄说:“你看,觉得我怎么样?”他说:“那你三十年就学这个?”他说:“是啊。”“三十年的用功也不过值一分二厘而已。”值得吗?对不对?你看起来是有成就,一分二厘就解决了。你学那个干吗?师兄当然很生气啊:“那你会什么?”他说:“我只会诵《普门品》。”“诵来我听听看。”他说:“好。”他就把背的——古代出家人背的一个东西(木架子),经本啦还有东西都背着,你看看玄奘大师的像一样。他就把那个经案放下来,地上一放,那个烈日当空,马上就乌云密布,就只把他这个地方遮着,一会就开始凉快起来了,他就开始诵,诵完了他把它背起来折起来。又背起来的时候,乌云又散开了。他说:“师兄啊, 你要认真啊。你不要在那调皮捣蛋。”(下载的录音没以上部分,从下面开始校起)
(起校)你会怎么样,会怎么样?那你学了三十年也不过跟跳蚤一样“哒,哒…”在那面跳而已呀?你就认真修行,天龙八部就相应。你就在那个沙滩上,广场上,烈日当空,你要诵经,天龙八部会让你晒昏了头吗,马上就乌云蔽日,这就是功夫嘛。你要求什么成就?这样就好了,还要什么成就?平常走路他还是晒啊,流汗啊,这正常的嘛。你说我学了半天还要太阳一晒就流汗,不然太阳晒不流汗,你去当木头人好了。对不对?
你要留意到,修行不是求特异功能,你的心境、心态非常重要。那个心态不弄好,你在修什么?你修的是灵性的成长,那个灵性会感格天地。注意到这里呀,这才是人伟大的地方。修了特异功能,没什么了不起,照样一死嘛,你灵性还是零分嘛。那搞什么特异功能啊?不是说不行,你要赚钱啊,那大卫魔术师,他就很会变魔术——七四七飞机不见、大楼不见,不见吗?不见它还是出来,怎么会不见?所以那是变魔术的,那不是真实的,那叫幻师幻化。所以弄清楚啊。
你一定要弄好工作、生活,那修行没成就没关系啊,你也会修得很高兴,真的善根会成长,福报会增加。这是一个前提。
前面我们跟各位讲过了,他结论是说 “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有四个:“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他是这样子平等饶益,他是从灵性上来饶益众生。
好,昨天讲到这里,那么下面菩萨就反问了“何以故?”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子——“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敬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为什么要这样?那想想看,我们反过来,你对父母孝顺吗?我每个月给他多少就好了,算吗?你每个月给他多少,这样就算作孝顺吗?这跟养狗没两样,这不叫孝顺,这叫养,“孝”是什么?“顺”是什么?你有顺他的意思吗?你就说“他们没教育我,我怎么顺?”那你有没有反过来教育他?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常常把至亲的人给忽略了,那你的心的灵性就会消失了,表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跟我们周遭的亲人,没有产生真正的互动关系,就这个一定要留意。
跟你至亲的人,要有真正的互动。这是来自内心的互动,不是形式上的互动,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心的互动里,他一定包括心理层面,精神层面,还有灵性的部分,他一定会产生的。而这个你必须要一再一再碰触你才会知道。你看看有没有给父母亲洗过澡啊?有没有给父母亲梳过头啊?有没有留意到他的身体变化啊?他的头发,他的指甲等等,有没有?你自己会买自己的化妆品,你有没有买过妈妈的化妆品?对不对,你就会为自己置装,有没有替爸爸置过装?这就是了,你只想你自己,没想对方。对方从哪里?从父母开始,我们对父母都忽略了。你是从父母出的,你对父母都忽略了,那请问,对谁你是真的,真的会关心呢?恐怕那种关心是基于某种贪爱的目标,而不是真正的关心。这个各位一定要深切地去体会。所以他反过来问“何以故?”为什么?下面讲“菩萨若能随顺众生”,要基于前面这个基础来随顺众生,那你前面的基础没有,你随顺众生是假的。
听说一个人,大概大家认识,他到不见得认识你。我们问话要讲清楚啊,那个人叫微软的负责人——比尔·盖茨,知道吗?我看到他的报导也是感慨良多,他这个人算不错,因为他赚很多钱,他也很行善事。现在呢,功成身退,把公司让了,有没有?这是聪明人。那么他跟家里有一个约束,他就是要陪着家人嘛,他女儿给他一个条约,就是一定要避开i字头,什么叫i啊?我本来也不懂,最近我就在学i,ipad、iphone,因为他是微软系统的嘛,他跟苹果是对立的嘛,女儿维护他事业的荣耀嘛,所以爸爸不能碰i。对不对?那你就可以看看,他家庭是不是很幸福啊?所以美国人的家庭就是这个样子,比尔·盖茨夫妻跟女儿相处的很好,所以老是觉得少一个什么东西,他们父母是不参与的,有没有?所以我跟各位讲,三代同堂是很重要的。
三代同堂是个基本架构,能够的话你要五代同堂,现在寿命都是很长了。你要知道,尤其是老年人,他一定要有亲属,不然老了以后就变废物,一定要跟家人住在一起,你不要把老年人丢到弃老国。弃老国知道吗?老人院就是弃老国,你就是把他背到那边去,你说我不是背,我是用车子,用双B把他载到那边去。那不是和丢到山上去一样?因为他要的不是养的问题,养的问题政府是很照顾了,要的是孝,要的是顺,让你陪他聊聊天,你有什么喜怒哀乐他要分享,知道吗?每天下班回来看着你就高兴啊。你去忙,不要紧,回来他看着你回来啊。你可能也很沮丧,在办公室里被你的领导K得头破血流,回到家里你会高兴不起来,但是呢,他知道这是我儿子,他需要的是这份爱。他要爱你,他也要你爱他,这个爱与被爱是灵性的基础。你要从父母亲开始培养起,你给父母爱是一个灵性,你要去留意,给父母爱,你是很重要的。你要怎么样去爱你的父母?这是相对的,我们现在只会爱情人,爱爱人,你就不会去爱父母,爱子女也变成麻木了,形式了。这都是我们可悲的地方。
一个幸福的人生,一定有爱,它就来自于天伦之爱,不是占有的爱。男女的爱,占有的成份多了,凡是离婚的都一定是占有的爱出问题,不会天伦的爱出问题,不会。你知道吗,天伦的爱不会离婚,无论如何不会离婚,但是占有的爱就会。那你一定要从父母这边才能培养真正天伦的爱,那才有可能,灵性才有可能产生,灵性才有可能成长。这个是提供给各位,这个基础以后,你去爱众生,随顺众生,才有可能。假如没有这种天伦的爱为基础,你去恒顺众生,那都是形式的,形式啊。
我们有个大善人到台湾去,台湾人叫他烧包,你钱没地方花到台湾去花钱。台湾有个人钱多的不得了,领了四百万,沿着高速公路一直丢,台湾是一张一千块,他就一直撒,从台北撒到高雄,四百万撒光了。他高兴啊,他有钱啊,他不丢那四百万他觉得他很难过,钱那么多不知道干什么,他也不要人家认识他。那你跟他一样,你是行善吗?他是闷得发慌,钱太多了,行善也麻烦,等一下报纸来、记者来,他干脆撒给高速公路让人去捡,不要就算了。那个,我跟你讲,他就是没有天伦之爱。没有天伦的爱,就没有灵性,所以他会苦闷。他说低调,低调到台湾,结果台湾人说这个叫低调啊,那我们的低调算什么?低调是不让人家发现,他召开记者会,还叫低调啊?所以这里面你就会发现到:没有天伦之爱的爱是假的。所以你在这里要随顺众生啊,这个基础要有,要不然下面讲的经文就多余了。
好,他说“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因为你对众生像对如来一样,“等无有异”嘛。对不对?你就做到了。“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因为你对父母师长乃至如来都做到了,所以你对众生这样子就等于对佛菩萨一样,对不对?所以这基础你要有。那我们对佛菩萨是这么的恭敬,那对众生也是这么的恭敬,这就对了。你假如反过来,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不会恭敬父母,尊重父母,孝顺父母,而只会恭敬尊重佛、菩萨,那也是假的。所以我跟各位讲,一定从父母开始,你假如不从父母开始,都是假的了。你为什么对师父那么好,你有企图心嘛,对不对?师父会给我开智慧嘛。为么不跟父母好?父母不会给我开智慧呀,父母把我生下来,就给我生得业障很重了。那你要是有这种情况、这种心态啊,基本上不对。
所以我跟各位讲,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所具备的条件,所带来的条件,大家都平等的,都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太阳都是二十四小时的,对不对?大家吸的都是同一口空气,都没有问题的,都一样平等的,绝对没有不平等的。你说,我父母亲就不像人家父母亲,人家爸爸姓胡,我又不姓胡,对不对?没有关系,那个是他的条件,你有你的条件,那你要懂得去运用这些条件,使用这些条件。你假如不能运用这些条件,那你只会坐失良机,永远坐失良机。为什么?这就是刚才讲的,认真工作跟认真生活,每个人都有机会孝顺父母,而你不孝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机会,你的灵性将会丧失。所以你在这个地方弄清楚。
“若令众生欢喜,则令一切如来欢喜”,这三个讲得很清楚了。“何以故?”下面就讲理论的部分。“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大悲心为本体,这里头牵涉出来我们佛教的演变历史也在这里,佛以大悲心为体,那毗卢遮那佛是不是也以大悲心为体?对不对?一切佛都一样啊。好,那以大悲心为体的菩萨是谁啊?观世音菩萨,对不对?那他用慈悲作妙用来利益众生,那毗卢遮那佛是以大悲为体,菩萨是以大悲为用,所以历史,思想史跟佛教信仰史里头就用观世音菩萨来取代毗卢遮那佛,这个时候“华严三圣”就变成三大士信仰。所以你会看到菩萨里有一个骑龙观音,他这个骑龙或者骑麒麟,这跟骑象的普贤、跟骑狮子的文殊并列在一起,民间信仰不知道就说,骑象观音、骑龙观音、骑狮子观音。我想你会看到很多,其实他不是,骑象的是普贤、骑狮子的是文殊,骑龙或者骑麒麟。那其实不是骑麒麟,它叫犼,就是独角的龙,不是两角的,那个我们历史上把它叫犼。那么这个才是观音,而他这个观音是取代了毗卢遮那佛的作用。你要留意到,这个叫三大士信仰。所以三大士中间这一尊是观音,旁边的是普贤、文殊,这个没有错。那么这个信仰就把“华严三圣”作转移了,这是宋朝以后发展出来的信仰,到了明朝干脆就独尊,叫毗卢观音,那个观音就叫毗卢观音,就毗卢遮那佛跟观世音菩萨并在一起。他的宝冠上面就不是佛像了,是一个太阳或者是五方佛,但是他现菩萨像,这个叫毗卢观音。这是佛教思想演变的过程,在我们历史上所产生的。
我们现在不要光看你眼前的,因为眼前所见到的佛教的种种像,在中国来讲,都有它很长远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演化的痕迹在,那这一点必须弄清楚。当然很多人不知道,也不经意的就信口开河,那我们就统统把他当作民间信仰。而你今天是个知识分子,这部分就应该有所认识,当然这个要展开来,是一个很高的学问,它也是足以写专业论文的。好,那么讲到这本体跟妙用之间的关系,历史上的,给各位介绍了。
他讲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那大悲用在哪里呢?“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大悲是用在众生,不是自己在那边无病呻吟。很多人常常讲:哎,众生真苦啊!众生哪里苦啊?你根本就没受苦,你怎么知道众生苦啊?众生真的苦,不是你想象的,众生真的苦,是内心的空虚跟苦闷,这个才是真的苦,谁也没办法帮他。没饭吃、没地方住、冬天冻得要死,那个痛苦,他都能挨过,但是最怕的就是内心的无奈。
跟各位讲,老人家没有子女啊,那种无奈真的是比死还痛苦,你知道吗?尤其是那有子女又见不到,这个就更痛苦了。所以古代有“父母在,不远行”,有没有?因为有子女看不到是老人家的痛苦啊。你都不知道啊,因为没老过,对不对?他在思念子女的时候怎么样?老人家只有思念子女,孩子不会思念父母,为什么?因为他够忙的。那这里头就产生一个问题,尤其这样的一个时代,忙碌的时代,你不会去说想象,静下来想想爸爸喜欢吃什么?更不会想说今天晚上要陪爸爸聊聊天,要谈谈什么,因为觉得好无聊,跟那老人家讲话不叫机车吗?那这个时候你的灵性就枯竭了,所以我们还是跟各位讲,你在家里先提倡一个“孝顺父母运动”。你自己要先去想办法,不是打个电话说“爸,我跟你问好啊,跟你三拜啊”,不止这样,你要了解到,他有什么话想跟你讲,你就跟他顺便讲“那你到我这边来住嘛”。因为你是以事业为主,对不对?“家里没事你就放着吧,你过来吧”,他想不来都不行,一段时间以后他就想说:“好吧,过来小住一段时间也好,你尽个孝道嘛。”这个是很重要的部分。
好,这个“因于众生而起大悲”,你假如不真正涉入众生的事务,你的大悲心是无法起的,而这个心是要用到跟父母一样的地位。你假如对父母没有的话,那跟众生,你就……你一定会修行都会觉得不踏实。为什么?众生那么难缠,我要诵经赶快开悟 ,为什么叫我去找众生?因为会产生这种矛盾嘛,因为你对这条路,慈悲的这条路是绝缘的。
我跟同修们讲,我们这千佛堂有块招牌,你进来有没有看到?“慈悲关怀委员会”,有没有?有没有人发愿把它扛起来?你假如想到,自己的父母亲我都没时间孝顺,很多这些父母亲需要人家孝顺的时候,慈悲关怀委员会你就要推动,你要推动。因为你基于孝顺自己的父母,那帮助天下老人。你不要说,他没饭吃给他吃,要帮他洗澡,不是那些,他想要跟他的子女见面,你要怎么帮他,这样就好了。他想要跟他的子女,有很多事是要跟他的子女讲的,不能跟别人讲的,跟别人讲没味道,知道吗?只有跟子女讲才是他能够得到满足的,你怎么协助他?跟各位讲,功德无量,这是无量功德啊,这比你出钱啊干什么都来得重要。这是发自你的内心的。
“因于大悲生菩提心”,从这地方来。因为你真的体谅到众生,所以才起这个慈悲心。这个慈悲心会生菩提心是什么?人生觉悟的心、灵性觉醒的心,是不是从这里来,你看看他是不是联在一起的?因为你怜愍众生,你一定要很具体地感受到。因为你认真工作认真生活,你体恤到父母的存在,或者自己父母亲已经不在都不要紧,你有没有感受到这个需要?那我要帮这些老人跟这些子女们,帮他们来做一项服务。你这慈悲心起的当下,你的人生你的灵性的觉醒就起了,这个灵性的觉醒就菩提心嘛。菩提心是什么?你觉得它很抽象、很渺茫,无法形容?不,它是很具体的,它从你对众生的大慈悲关怀当中,它会激发起你真正生命灵性的这个心境。当它产生的时候它就叫菩提心。你假如不是从这个地方来产生的,那个菩提心只是个口号。
这个口号各位喊得很多了。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化,你感受得到吗?在哪里五千年?你一定感受不到,中华民族伟大,哪里伟大?你感受不到啊。我刚才就跟你举了,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新闻这样的报导,你都感觉到他们少了一个什么东西。他们没感觉,你会感觉到他就少了一个什么东西,就是没有父母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就在于有父母在,你要能够感受到这一点,你就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华民族文化的存在——为什么只有中华民族,全世界各民族只有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虽然也遭遇很多风雨挫折,但是这个民族越来越强大,来自于什么?因为他孝顺父母,他尊重伦理。你能不能感受到?关键就在这里啊。
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这么强调,我相信,我们国家很快就会起飞,不只是经济成长而已。这主要是来自于我们民族的基础,而民族的基础就来自于他的文化,而这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孝顺。而我告诉你,西方民族,尤其是美国,他们就批判我们的孝顺。知道吗?他是针对要消灭我们而来的,所以孝顺是落伍的,他们从不讲孝顺,你能体会得到吗?你看清楚你就知道这佛经里在跟你讲的是什么,不然你的灵性不觉醒,你绝对看不到菩提心就是这样激发出来的。你假如没有慈悲心,无法承认众生的存在跟父母之间的平等性,你菩提心绝对发不起来,你发的只是文字上的菩提心,口号的菩提心,佛法是不存在的。佛法是绝对从真正的菩提心来的,而他的菩提心来自于你对众生的慈悲,而你对众生慈悲的基础,就在于你对父母师长乃至诸佛菩萨,有没有?所以这是一系列的,所以佛法所讲的绝对是跟你生活有关的,他不会离开人间到云端去讲佛法,他就是在人间运作的,希望各位在这个地方你能够弄清楚。
那么下面讲“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没有菩提心,你无法成等正觉。这等正觉不是等觉,等正觉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觉的意思,无上正等正觉,简称等正觉。你要留意到,你想要拥有佛教中最高的成就,是来自于菩提心,菩提心来自于大悲心,大悲心来自于众生,所以你要恒顺众生,而恒顺众生的基础,在于孝顺父母开始。你把这个部分弄清楚,所以佛法没有离开世间法,只是把我们的世间法加以扩大。
世间,我相信你听过人家讲一句话“发心学佛,发心修行,乃至发心出家,是大孝的行为”,有没有?你怎么讲?你出家是大孝?出家以后你就不养父母了,怎么叫大孝呢?关键就在这个地方。你不要以为那么一句话讲出来没有依据,依据就在这里,如敬师长、如奉父母一样,是以这个为基础,扩大,我对一切众生都跟父母一样。我对父母孝顺没错,但是我把这个孝顺扩大对一切众生,所以是大孝。那你假如说父母从来就不孝顺,那你借着说我出家是大孝,那当然大笑,哈哈大笑。那是骗人的,不是真的。你真的是很孝顺的一个孝子,那你现在出家你对众生会像你的父母一样,那当然是大孝。你不孝顺父母你就去出家,那不是大孝,那是笑遍天下,天下人都笑你,这不叫大孝。
所以古人在讲这句话,是以孝顺为基础,今天的人在讲这一句话是没有孝顺的基础,那不算,那叫欺世盗名。所以你要知道,文化背景、时代已经变了,我们还要回过头来,以孝顺为基础。古代当然没这样讲,因为古代孝顺是基本的嘛,那你现在没有啊,所以这个部分我们要弄清楚。你想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建立在大悲心上面,大悲心建立在恒顺众生上面,而你要随顺众生,那必须基于孝顺父母,恭敬师长,乃至诸佛菩萨,是以这个基础来的。
假如前面这个基础没有,你只有说我要服务众生怎么样,那个不算。你怎么服务众生你想想看?我用十方的钱来利益众生,众生绝对是恭敬你啊,因为你有钱啊,可是你没想到,你的钱是十方的不是你自己的,那你这样子浪得虚名嘛,不是真正在服务众生。所以你一定要弄清楚这个部分,这是很重要的。
他理论上先讲好,然后他举例,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有个大树,“若根得水”,它这树呢,“枝叶花果悉皆繁茂”,这个道理你很清楚了。“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在我们的生死旷野中,这个菩提树王也是一样,“一切众生而为树根”,有没有?“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你现在看到的就是诸佛菩萨的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众生是树根,你现在用大悲水来饶益众生,饶益树根,“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有没有?这讲得很清楚啊。
理论讲完了现在举例来给你做说明,“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没有众生你不能成就无上正觉。换句话说,有这么多的众生你要怎么跟众生相处?而跟众生相处有一些前提,我们都讲过了,这一个也就是为什么你要人格性健全,你要处众生戒圆满,你要自净戒要圆满,自己要一再反思,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
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他没有办法跟众生相处,一相处就吵架,瞧不起众生、看不起众生,因为你会跟众生处不来。有人啊,很多人啊,他不是不好,他很认真,很能干。能干的人就有个麻烦,有主见,有主见,他想协助众生,那结果造成什么,众生都要变成他的模型,知道吗?因为能干,你就这样子,“你没饭吃,到这边吃。”他没脚啊,你要他爬过去,你怎么不端给他吃?不行,人这么多,统一规定。统一规定是你定的,众生就是千奇百怪啊,这个时候,你本来想要帮助众生,反而给众生带来什么——痛恨,不只是麻烦而已。所以很多众生在你帮忙以后,他为什么会骂你,因为你帮的不是他要的忙。所以你要留意到,这一种你自以为是的状况是很麻烦的。所以必须要无我,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无我,你才能恒顺众生。你有你自己的看法,尤其我们常讲,精明能干、聪明伶俐,要服务众生啊,业障重重。你会说我这样帮你们,你们还骂我?这叫活该嘛,你帮人家不是这样帮的。而你说这样子才有效率,这样才有成果,这样才……那都是你想的,对不对?众生不是这样想的,因为众生的立场他基于那个状况之下,他所需要的协助是什么?你要看清楚这一点,个别给,而不是统一的制度给的。
现在,西方,我是把它叫做民主政治的共犯结构,它最大的麻烦就是统一规定。统一规定是很麻烦的事,小孩子出生以后,就开始政府一直养,养到他死了,连棺材都把他处理好,然后死到那里去都安排好了,你想想看,这样的一个人出生有意义吗?有什么价值呢?人生是需要奋斗的,需要挫折,需要磨炼。你假如没有这些挫折、磨炼,你根本看不出这些人的什么价值。他经过这样训练,他就会产生,他对艺术、对运动,或者对其它的那种兴趣,他会培养出来。你没有让他去训练、去挣扎,那生命的韧力不能出现。那请问你,你把他从出生一直到死亡,所要的这些福利,从哪里来?一定是向国境以外的地方去掠夺来的,不然他怎么样子给他国民福利啊?对不对,你仔细去想想看。他是怎么创造的?他一出生他创造什么?所以你要留意,这种统一规定的情况,效率是很高,效果是很差。所以福利国家的青年人自杀的比例特别高。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生活得无价值、无意义嘛,没有意义呀。你看我们去留意看看,那个贫困的子女,其实贫困的子女知道奋斗,孝顺的比例特别高;拥有很良好的家庭的人,反而奋斗的精神不够,对父母的孝顺的那个诚心也不足。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受过煎熬。
所以你要留意到,我们在人生的旅程里,这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大家都一直期望政府给我什么,政府给我什么,政府给你再多也不够,真的完全满足你需要的时候,你就萎靡了,但是没办法,西伯来文明他就是这种状况。我们必须保留着自己生命的,一种韧性,你才会活得灿烂,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好,这个地方这理论要仔细讲还可以讲很多,我们这里就不详细跟各位讲了,这理论的部分,你要想了解,去看看我们出的书上面都有。
好,下面再讲“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后面这一段,是经文十大愿都有的。它为什么一直重复这一段?你留意,这个前面我就不再跟各位讲了,这个意义你要这样了解。
我们前面跟各位讲过,你想要成就菩萨的智慧花果,诸佛菩萨智慧花果,那你就依于菩提心,依于菩提心,菩提心是依于大悲心,大悲心是依于众生来的。而众生为菩提树的树根,大悲心就是水,对不对?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这理论讲是很简单,在饶益众生的时候,你就要记得,你必须先有真正的孝顺父母,恭敬师长,承事供养诸佛菩萨,否则你做不到。
那它不是一个事业,你知道吗?现在有很多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个事业,做慈善事业不会成佛,你放心,因为他没有大悲心,他没有菩提心。你去留意看看,所有的慈善事业来自哪里,你知道吗?来自他的企业公司的营利所得,法定比率的前提之下,他可以开销,帮助政府做社会救助的工作,那美其名它叫做慈善事业,全世界都一样。这个部分在法定比率的情况之下,是完全免税的,他会当作费用报销,完全免税。那请问你,他是为了减税,还是为了慈善?他没有大悲心啊,知道吗?但是社会需要他们的这个部分拿出来做救济,社会是需要的,但是他跟你的大悲心没有关系。我们也赞叹他对社会的帮助与协助,但是跟大悲心没关系。所以这些人只是在会计年度上,按照营利所得,政府所规定的比例,摊提一定的金额,出来做事,他不是基于慈悲,所以他也没有办法激发他灵性的觉醒。你知道吗?可能也有,不是重点,这个是我们要留意的。
慈善事业值得奖励,它是社会善事,政府也有心,这个没有错,但是跟我们讲的大慈悲心、菩提心、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完全无关。而且在这当中,他也没有说“你要孝顺父母”,对不对?政府拨款、企业机构拨款,跟孝顺父母哪有关系啊?但我们讲的是灵性的问题,它基于孝顺父母、健全家庭,这个地方开始的。这个各位一定要弄清楚啊,这是一个很明确的差别。
好,现在要讲的是后面的这个地方。后面这个地方“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这个叫四无尽境,四种没有止境的境界。那么这个境界要做什么用?为什么这十大愿一直谈这个部分。这四无尽境是属于普贤行愿力,普贤行愿的结构当中有一个普贤行愿力,有一个四无尽境。普贤行愿力在帮助你把种性——觉悟的这种能力,叫做觉性转变觉悟的种子,而进入无极的境界里。四无尽境是在帮助我们破无常跟无明,你要留意到这一点。无常、无明的存在是太极里面的一种滓质,这里面包括恶质跟杂质。那四无尽境是在你一再地扩大的时候,让你的普贤行愿力一再地提升,就在这提升的同时,帮我们破无明破无常,你要留意到这一点。
换句话说,你只要修这么一个大愿,这两个部分做到,那你呢就可以直接入法界。这个叫做纵向结构,就十大愿里头的纵向结构,任何一愿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他每一大愿四无尽境一定要讲,只是讲的充分一点还是简单一点而已。这个地方他是讲得比较简单,因为第九大愿、第十大愿快结束了。第一大愿是讲得最完整。在每一段后面只是附带上来说,四无尽境的重要。而这四无尽境最主要是培养我们的心量。心量要广大,无限的心量就从这里来的。
好吧,我们休息一下,这第九大愿先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再讲第十大愿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