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五集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再接着昨天讲的,这个禅修上面所需要进行的禅观工程,我们先看生住异灭这个图,这个禅观所需要的训练那要写一大本书,不是小事。但是我们要告诉各位,你既然在修行有一个要领,一定要注意,只要你缺少生命力,那就一定走错。你在修行的过程里,应该是越来越有生命感,而不是越来越没生命感,老是很萧条的那种情况是不对的。
你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生命力旺盛静不下来,那这个是有可能。因为我们刚学,就像灌气一样灌到球都爆了,因为你不知道该停,这是有可能,不可能没气,因为你在灌气。假如说你在修行的过程里,不是在充实你的生命能量,本身就是错误的,你就已经走相反的路子。
所以,禅观的本身,在中国为什么它不用瑜伽,而用气功,你就知道它原因在哪里了,因为气功本身是让你的生命增强能量基本上是比瑜伽来的快,但是这一套如何教给你,现在没有人会教。瑜伽在印度,它还传有正统的这一套,所以我们准备把这一套引用进来,当国内这一套能够在形成气候的时候,我们不排斥,我们通通接受。
但是,你要是不能增加生命能量,本身就不对,绝对不对,你不用担心。越修越萧条,佛陀不是要来虐待我们的,你放心,他是要我们能够活出灿烂,活出芬芳,不会叫你活的那么难受,那么我们在这里要先跟你分析一下,在整个修行跟训练的过程当中,你很容易掉入一种叫做想当然耳的现象,是你自己想的,佛法不是这样子,你自己想的,那是不对的。
为什么是这样,我们从这个图里头来看,今天我们是一个凡夫,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凡夫,我们来看原始的状态你生命的本然状态。
这个叫做本体念,这个是生命的本来状态,本来面目,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但你现在已经离开这里了。你为什么离开这里呢,因为这个生命的本来面目是这个样子,所以叫做本体心,本体性,本体念,这个心性念,这个叫做体(心),这个相(念),这个用(性),本体心本体念,这个是本体的本体,最核心的地方。本体念,他是一个相,本体性是一个作用。但是这三个构成一个本体,它说明生命这个东西它是活的,它体相用是一直存在的,它不是死的,不是石头一块。
可是你今天修行,为什么把自己弄成变成死的。为什么不能起相起用呢?可见你的本体本身是弄错了,你一直以为本体它本身是死的,是静态的,不是的,本体是活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就是性起念以后,这个念一起来就是第一念,他念会生相,产生一种相出来,这是非常抽象的状况。这个地方像虚空一样,空性中的空他是纯空,这个相就是我们讲的邻虚尘的相,当这个相我们叫做第一念。
你现在不是这个第一念,这个第一念变成色的时候,就无明介入了,一念无明起,无明介入,相就变成色了,这个时候你就生死轮回开始了,这个色就变成第二念,色被接受就变成第三念,就是受,这里转过来了,受想行构成一个识,这个生死轮回的状况就从这里来。
这里头跟你做了一个解释,尘,第三念就是尘,这个就是受,构成这个现象,在这个地方,第六意识开始起作用。这个受就是这个受,我这里就是第二念,第三念,移下来就是这个受,以后为生灭念,就是识开始了,就构成识了,这个识是怎么样,色受想行识,行识就是确认了,确认就是了别第六意识,统称为识,此识有无量念,这个识里头,就构成了这样一个识,他就有无量念了,此无量念皆称为生灭念,不止一个,已经好多了。
生灭念为识,识的取舍及住心,也就是出离因以及性德,你这个识他生灭念你要取不取的时候,是你出离的根本因,那么因为你的性格而有不同,所以这个叫性德,成就的叫性德,我们因地叫性格,当你决定它的时候, 你的佛国度就是那个 ,现在你往下轮转,你都分不清楚,所以他说是佛刹的根本因。
从这里走下来,从这个地方一直往下走,这个叫做顺生死流,顺生死流一直往下走,所以我们这个地方画了另外一个,所以叫做顺生死流,十二因缘,是这样走下来的。
这个是识的部分,一个识里头有无量念,你先记得这一个。第二个就是,这个是住,叫生灭念,这个修行是指这个领域,再堪破这个领域,这个叫做修行的领域。
那么再下来,顺生死流继续一直走,这个叫异,异叫善恶念,只有生灭,现在已经有善恶了,到这个地方就叫修养的人生,你现在一般讲修行的人,大概都在讲这个修养,不是真修行。在这里面,这个修养的人生,这个是叫做概念,善恶念叫概念。
这个灭是变异念,这个是凡夫生死的,他连善也没有办法修的,这个叫做变异念,这个就是意识形态,我先把这四个先分开来。
这边是识,这边是概念,住是识,异善恶念是概念,灭,这个变异念是意识形态,那这里面还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看善恶念这边叫修养人生,此间就是这里面的概念取舍为善恶念,与第一念第二念间的生灭念无关,完全无关,所以当你讲第一念的时候,其实是第一个概念,这个你不要听。每一个人讲的都不一样,修养很好的人,不是很有礼貌戴假面具的,不是那种leather man。是不是?戴面具,英文叫leather,皮革脸。皮革的人,那个假的戴面具的人不算,那个意识形态太多了,是讲真正的,他是个很纯净,很干净的人,那个才有可能活在概念里,这种人讲的第一念是第一个概念。
你看那民主政治选举的那些政客讲的,第一个都是意识形态,他不会讲概念,他已经沦落到意识形态了,那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说跟第一念第二念无关,可是你用词还是你用第一念,那是第一个反应是概念,不可能是讲识性里面的第一念第二念,这是不一样,所以我们统称为概念。
每个概念有无量识,概念就有无量识,概念取舍之间通常取善念,造善业,这上面我们跟各位讲了很多。
下面这个地方它讲,意中有多概念选择,这个意,善恶念里头有很多概念在选择,故云意,一概念有百万识,确定了一概念,其他多概念就消失,所以叫做意,爱被确定了的概念,爱什么,就是你确定了的概念,你要取一个概念,那个取叫爱,而此为由爱到取之前念,通常的选择是二择一,就是爱跟取,就是下面这一个。你这个字比较大,下面,你看下面,在爱跟取之间,爱是前念,取是后念,所以刚才爱跟取之间,爱为确定了的概念,而此为由爱到取的前念,通常的选择是二择一。
此二择一就是的根源,从哪里来,二择一,所以当你没有选择的时候,结婚就结婚,当一个男生有两个女朋友要选一个,哇!这机会成本太大,他就会一直在那边有犹豫,到底结不结,跟哪个结,成本太大,这时候就苦。
不止这个样子,你在生活中都这个样子了,我要厚的cash还是要买股票,当然你能够判断说明天一定涨,我今天就一定进场,问题是到底明天涨还是跌,这个时候就麻烦了,苦就在这里。
所以你的选择是在涨跌之间的苦,现金换股票是绝对没有问题,可是他要跌的时候,你绝对不换,你要现金。当要涨的时候绝对换,因为你要股票,明天会涨,苦就在二择一之间,那看你是怎么苦法,不一样,有的是苦在涨跌之间,有的是苦在股票跟现金之间,因地不同,果报不同。
这个我们不详细跟各位谈,但是告诉你二择一是苦空无常的根源,这个是一个理论,你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都在这里。
对概念的确定,就是爱的现象,这个选择是取的前面,你在十二因缘已经来到后段了,所以这个地方来讲,是第三个,是后段的部分,一取以后就有,老死了, 就到后面去了。那是生死轮回的后半段了,来到这里你根本没办法控制了,这是第三个,异的这个部分,再来就是灭。
灭是变异念,变异念指的是凡夫生死,这时候的念,起念,念起念灭为变异念,念念之间皆有无量的概念,就有无量的概念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叫做意识形态,统称为意识形态。
每个意识形态有无量个概念,意识形态的取舍倾向于竞争而造恶业,前面讲概念的取舍通常取善念造善业,所以你去注意看,一讲到竞争,你就不择手段,在有修养的人,他会取善念,造善业,一竞争的时候都是取恶念,造恶业。
所以,在市场上竞争,或者政治场合的竞争,都在造业,造恶业,那么你在现实生活里头,通常会趋向善念,造善业,你要留意到。所以活在概念里的人,我们叫善恶念,活在意识形态里的人,都在造恶业,你去留意看看。
所以我们跟各位奉劝,你最好不要去碰政治,不要碰政治,一碰政治,绝大部分都造恶业,绝大部分,哪个政治家是真的政治家,没有,口口声声都是政治家,事实上都是政客,都是政客。因为他们在竞争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他是在这当中是取善念造善业,没有,都是取恶念,造恶业。因为他要竞争,竞争就是要赢,那不想赢的人就不竞争,不竞争他会选善念,他不造恶业。你要竞争就要赢,要赢你就不择手段,所以大部分都会掉入造恶业的范围。这一所选的识既是意识形态,所以他从取到有到生到老死,这个是取的后念,取的前念跟取的后念,关键在这个地方。
世间人所讲的因果,都在这个区间,民间信仰的佛教也在这个区域里,都是意识形态讲的,他这里面在讲的因果现象根本就不正确,那个都是从现象界去讲的,不是真正的因果律,但是作为一般老百姓的教育材料,这个有喝止作用,所以我们就不批评他的对错。
而事实上,那些因果律不正常,不正确,当做民间的信仰规劝避免造恶业,这还能达到一点教化的目的,也基于这个原因,我们不呵斥,但是,跟佛陀的定义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是我们跟各位谈生住异灭的一个基本架构。基本架构就是这个东西,那么这个地方谈的这个都是循环的。
这个是修行住的部分,这个从相,相的形成从娑婆若海形成相,当相形成我们在谈修行,你这边叫顺生死流过来,修行你就破了生死流,就逆生死流过来,所以从这边一直走回来的时候。
到这个地方,色,就一念无明起,要破这个无明,那么就回到这个相,就叫做娑婆若海。入娑婆若海是这样的一种状况。那我们知道顺生死流是这样子,那么意识形态里面的运作也是这样,所以第六识经过末那识经过阿赖耶识,再经过末那识到第六识的这个整个过程,这个运作,就是五蕴运作的状况,也是八识运作的状况,你了解凡夫是怎么形成的,就这样来的。
你说我这个凡夫是怎么轮回的,就是这样轮回的。这个叫做轮回图。轮回的理论,那么你要看轮回的事相时怎样,就另外一张图,那是事相,你看六道凡夫三恶道生死轮回,那是事相的部分,这个部分跟你谈的是整个理论的状况,他有理有事,这是华严思想告诉我们的一个最大的特色,这是理的部分,事相就是那一张阎罗王里头三界六道轮回的那个部分,你看清楚了这个以后,那我们再看修行是怎么样。
修行是叫逆生死流,从这边走回来,因此第一个我们在讲人格性的问题,你的意识形态很多,这叫意识流,意识形态象流水一样那么多,你有没有办法把他截断,第一个先做这个部分。
所以我们跟你讲,你不要太聪明,你不要太厉害,你识性太发达那么你根本没有办法进到这个领域,连异你都进不来了,更不要说住,所以当你的脑筋里头有很多很多理由的时候,你都在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的最大特色就那么四句话,你又爱问,人家不能作答,人家一作答,你就不过呢,你的理由就出来了,人家一答了,你就但是又来了,人家帮你的但是解决了,你又还有,还有一解决了,你还是可是又来了,很多这一种,这一种状况,你的脑筋里头是停在这里面,你的意识一大堆。
你要是比较有涵养一点,不会讲的那么多,但事实上他跟肉粽,肉粽知道吗,不知道的话,端午节你回来看看,挂着那肉粽头挂着,下面就有一包,一大堆,这个叫做概念包,你的概念里头就有好多概念。概念里头还有好多概念,那个叫概念包,一个意识形态流,一个是概念包。象这种情况,你没有办法确定你在讲的是什么,你现在提一个问题出来,那个问题里头还有问题,所以人家跟你作答,根本没有用,因为一答复你,你还有,可是,但是,不过,那个就没办法了,你必须先破除这个部分。
进到这个(异)领域,修养的人生里,这里面分有两个阶段,就在这个地方,你看看,这个地方我们跟你分开,在这个变异念里头,这个意识形态这边的人,这里有两个,当然不止了,不过最主要是这两个,这一个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你造恶业,就叫业识身,生死轮回是业识身在轮回,因为看你所做造的业,通通集合在这里,轮回就业识身这里轮回的。
当你把这些意识流跟概念包破除以后,你就进到这个里面,这是善恶念里头,善恶念里头的这个染识,这是在善恶念的范围里,在染识,染识里头,你的概念还是很多,不过最主要的已经除掉了,这个地方的意识形态和概念相对于变异念的意识形态跟概念他已经淡了很多,但最主要你有一个放不下的,叫做核心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所以当有人提到比较活泼概念的时候,你就有那种,啊,不是说...... 吗?不是说吗?不是说什么,不是说那个不是不是说,那就是说有一个道德律或者法律,这叫中心价值观,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那里,那个东西他一直干扰着你,你会放不下,这个时候,叫做染识。
就真理来讲,他是不受中心价值观的影响,中心价值观是人定的,从真理来看,他是会形成概念,凡夫来讲,从意识形态一再的运作,他会形成一种概念,而那概念是很单纯的,只是个概念而已。
譬如有水,水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当水从天上掉下来的时候,叫做雨,正在掉的时候叫做下雨,对不对,这是很单纯的,这没有社会中心价值观,下雨有什么中心价值观,可是当你发现这个下雨,唉!这一次谁会当选,这个里面你就夹有某一种意识形态在里面,有没有,就产生这种现象了,当你有附带的那个标准在里面,那个标准会影响着你,那是人为的,不是真理的,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就叫社会价值观,当你的概念里头夹入社会价值观的时候,就叫染识。因为你在判断事情都在受他影响。
这种东西宗教界里头特别多,所以你会看到有些人要喝茶的时候,茶杯拿起来要喝,这个就遮起来,有没有,其实,他其实要打喷嚏而已,你不必这样遮吗,可是他的社会中心价值观,就喝茶要遮起来表示礼貌,这是古代,现代没有了,现在500CC拿起来也是重量杯,他只要求说不要咕噜咕噜这样就好了,喝水的声音不要太大,可是以前教的就是要遮起来,遮起来,穿海青遮的还可以,你穿这个500CC掉下来怎么办,这个叫做社会中心价值观。因为你有受过那个训练,那个就是中心价值,他告诉你要有这个动作,动作对不对呢,因为人教的,你符合他就对,有了这个东西,就叫染识。
现在我们告诉你真的要修行的人,要到净识,就是把这个中心价值观给拿掉,有些时候要,有些时候不要,因为那是人为的,你要留意到这一点,你能不能看出当没有必要的时候,那些东西必须放下,我们在这个地方跟各位讲,那叫族群公约,当你跟族群在一起的时候,那有一个族群公约,人与人的一种公约,当你自己的时候,你不要再那么严格,那没有意义,可是有啊, 有人自己一个人,也是点装,化的浓浓的,然后镜子照一照他就很高兴,然后就开始去炒菜,化妆,男生也是一样,西装打领带弄好了以后,然后再去挑水,因为他认为人要这样才有价值,谁看到,他自己内心满足就好。当然你也可以这样,不是说你不可以这样,我们只是告诉你当你自己一个人,可以不必这样,可是你要是讲说慎独,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更要谨慎,这个叫做君子也,那我就没办法了。
我们是告诉你自在,自在当一个人的时候,你起码条件就好了,你的生存,但你要认为说那不行,我们是个君子就应该慎独,要谨慎,独处的时候要谨慎,可以,不是不行,那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假如他不影响你的自在,那也很好,不鼓励。
那么从这个地方净识开始,也就是你自己看得到存在的一种复杂现象,这是一种复杂现象,所以我们把净识统称为叫单一概念,染识以后就叫做综合概念。就是你那个概念里头有好多个,不是单纯的一个。
你去注意看,有的人讲下雨,同样下雨,他只说下雨了,就有人说,下雨怎么了,你看,为什么会有下雨怎么了,可见那个听的人,你说的下雨里面还有东西呀?下雨其实没什么,就下雨,下雨好美呀,那就是染识,有没有,下雨就只有下雨而已,那你就下雨好美呀,好美就是你加进去的,为什么好美,清明时节雨纷纷,根本就意识形态,那跟下雨有什么关系,那没有下雨你也清明时节雨纷纷,你已经变成意识形态了,你去留意看看。
像我们台北这个地方,这个月还没,下个月开始,进入梅雨季,梅雨季一讲下雨,梅雨下雨,雨就跟梅雨连在一起,有够倒霉,梅雨怎么样,哎呦!梅雨都会发霉,屋子也发霉,衣服也发霉,人也发霉,那就综合概念,你把雨已经跟其他东西连在一起,他已经不是单一的,下雨就只是下雨,水从天上来,就叫下雨,可是你就不是,因为你受了很多文化的熏习,不管是诗也好,小说也好,文学也好,或者绘画也好,你已经灌进去很多东西,再加上生活经验里,所得到的一些良好的印象或者不良好的印象,他综合成你的一个性格,所以一般人来讲,他都会有这种染识的部分,那我们现在修行,你这些染识通通要放下,要能够到达单一概念,那你才有办法从这单一概念里。
我们再往前走,这个地方就是修行,一般正式修行的地方,所以我们说你到达净识的时候,是工程面到达修行开始线,你到达置心一处,参禅金三角的时候,是技术面到达修行开始线,假如这两个条件不到达,你修行大概都很难。
当一个没有生命力,缺乏生命力的人,你到不了净识,你技术面也到不了,因为你没有生命力,息出息入你看不清楚,金三角不具足,因为一打坐,你就舒服禅进去了,对不对,一修法就掉入舒服禅里面了,你没有办法进行。所以我们说到这个地方来。
我们看见到八识识概念,证初果,所以到净识这个地方叫做初向位,这个是资粮道的起步,所以我们这里这个地方,我们叫做修行开始线,这是工程面的修行开始线。
开始过来这边,初果是初信位,见到五蕴识构成八识识,就是二果位,是三信位,见到念头构成五蕴识的时候,就是三果位,这是五信位,然后,破无明,破我执无明,是七信位,破法执无明是九信位,然后十信位,一分保任,准备进入法界,证得法身,这个是逆生死流要走的这一段。
你留意到这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个地方,你每破一分识,就证一分法身,感受一分法身,你的禅观正式成长,所以这个地方是从破识来看。那下面这一段是告诉我们你禅观进行的状况,在这染识之前是没有禅观的。
从净识开始,我们在训练的就是昨天讲的,在禅修开始,这个地方是讲禅修,你就要培养你对法身发生的感受,这个叫做初禅观。
从这个地方来讲,我们叫做细禅观,所以当你细完成的时候就证阿罗汉了,证阿罗汉了。
那么到后面这个阶段,这个叫做微妙禅观,我们要修的法界观,十玄门,周遍含融观,就是指这个部分。
修行他的次第是很清楚的,很清楚一点都不马虎,我们先从宏观的整体的这个部分来了解这个部分,你知道这种情况,知道我们如何运作,我们下一步才好说了,说你要怎么进行的,这个图是很长了,现在我们先跟各位讲到这个地方。
今天要跟各位谈的是这个禅观要怎么进行的部分,这个工程面在进行的时候,要讲禅观,我们要先讲这个工程面,而工程面最主要是这个地方,就是你的意识形态跟概念包要如何除掉的问题。
你别人修行怎么修,不知道,我们修行要知道怎么修,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这不是打压,而是一种觉知,你一定要觉知到。
首先我们先想想看,你是不是像孟子这样,予豈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假如这样,通通在意识形态里面,我不是爱辩,我只是把事情讲清楚。那这样就没办法。
所以我们昨天晚上,韩国一个元应大师,元应法师,应该今天还在台湾,他在韩国做了一个片子,他出家五十几年,在韩国一个地方,弄了一个石窟,弄个石窟自己在那边写经,字写得相当不错,在台湾展览,国父纪念馆,到今天结束,他们去看拿给我那个片子,他的DVD,昨天晚上我把他看了一下,今天晚上叩完钟,大家休息的时候,僧众全部要集合看一下这片子。
这个片子算是拍的不错,不错不是导演的技术的问题,而是这位老法师在讲他修行的过程。这个我们在跟各位谈的,就是谈这个部分,他理论不会像我这样讲了,因为他修的好,所以他不会讲,因为我没有修,所以我才会讲,所以我就讲的很多给各位听了,那他修的很好他都不会讲了,可是他讲的东西,其实就在这个地方。
他只有一个条件,他整个片子里头只要求大家要谦虚,这个就很麻烦了,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这两个礼拜以来,我一直要求大家谦虚,他叫下心,下心,谦下心,我们常讲谦下心,谦虚不是表演给人看的,你要真的能谦虚,你在身语意三业,自然就会表达出来,谦虚不是叫你没有生命感。
我常讲一个学生,当时我在教书的时候一个学生,他在佛光山出家,他还没出家前,就在佛光山念佛学院的时候,我去看他,那时候我不知道他法名叫什么,他就穿着短褂,忙上忙下,全身都湿了,我就站在楼梯口,他就从上面,我就看他从上面一直冲下来,冲下来,冲过去要冲过来,奇怪怎么才多久,不到半年就不认识啦,然后我就看他从楼上再冲下来的时候,我就过去故意挡他,挡了一下,他闪过去又忙了,我看他从外面要忙进来的时候,我就挥挥手,把他遮住了,他一愣,嗯!老师,你怎么来这里,这个叫谦虚。
跟你讲你都不知道,他那浑身是劲,一直忙着做他的事,谦虚不是要死不活,人家一叫,嗯!好啦,也好,修行就是要这样有一个劲,你那个劲使不出来,那个修行本身出问题,所以我们在看谦虚,不是在看你语言表达的,你语言表达的谦虚不一样,一个不知谦虚的人,他只是要表现给你看,像我这样子,一直要表现给你看。
一个懂得谦虚的人,他不这样表达,他会很明白的告诉你,我懂什么,我这个给你参考,顶多是这样子而已,当你一再想要表达让别人知道,你懂什么的时候,那是不一样的。那就是你内在有虚,空虚不实,所以你就不懂得谦虚。
你真的内在很充实的时候,你外在他就会谦虚了,所以有实力的人才有可能谦虚,没有实力的人是不能谦虚的,他无法谦虚,他只有空虚,他怎么谦虚呀?
所以修行人你先弄懂这一点,当你开始在要求自己应该要谦虚的时候,其实你的意识形态就放下了,你就会放下了,这是一个关键,你说我要怎么破我的意识形态,看你自己谦虚不谦虚,所以我们从圆融道上告诉各位说,你只有拜忏一条路,业相现前怎么样,就只有拜忏,你要不愿意拜忏,你永远没办法修行。
拜忏不是说我弄错了,我才要拜,弄错怎么拜,弄错你要改过,不是拜就好了,你要知道,你弄错的话是你要改过,你没有错,可是你不顺,不如意,那叫什么,那叫业相,业相现前你要赶快拜,可是你的意识形态会告诉你,我又没错,我为什么要拜,那就意识形态,你不是修行。
修行是只要看到业相,我们就忏悔,那业已经现前了,你还不忏悔,你就一定要业撞到头上了,你才说,我前辈子造什么业,为什么要撞到头来,你才要忏悔?
只要有相现前,我们就忏,只要你开始忏,那业即使冲着你来,他也会放慢脚步,就算完全不可躲的定业,他跟你碰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把你撞死的,就算定业,你忏到那里该死,你也会死的很美。
为什么修行人的死都很美?定业不可转,所以他那个业来到你这里时,只是刚刚好密合在那里,他就在那里死的很美,可是凡夫不是,一定要业把你淹没了,你就痛苦的要死,结果是苦死了,怎么会美,苦死怎么会美,不美,你要留意到,这个忏就是谦虚,谦下心就是忏悔,你不懂得谦虚的人怎么会忏悔呀?
真忏悔的人一定谦虚,真修行的人也会感觉到,我要修行,我就不要让业来现前,所以看到业相,他会很敏感,会敏感他就忏悔。
我们不是,你讲清楚,要是我错,我就去忏悔,要是你错,要错你就不用忏悔了,阎罗王就把你记进去,你不忏也可以呀,油锅伺候嘛,刀山伺候,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就这样而已呀,你弄错了,你还忏悔什么,弄错是要改过,就是我前辈子不知道造什么,这辈子业相现前,我忏悔,你真的二六时中都在忏悔的人,那就谦虚,就谦虚,我即使有奉献,我也不表示,我只是静静的做,因为我怕会弄错,因为我不期望看到业相,所以他不会冒出头来。
所以,我常举例子说黄檗禅师,这个故事常讲给大家听,他当时在长安,长安有个宝光寺,应该是宝光,我这个久了记不清楚,裴休是宰相,他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在这之前他拜过几个大师,像慧忠国师很有名的大德,像圭峰大师也是很有名的大德,他都认识。
那一天他到宝光寺,大殿落成,那个极彩的佛画很多,他在参观的时候就问了一下,这些方丈,大和尚,大德们,不是不能以音声见我,以音色我吗,对不对,假如以音声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们怎么通通把他画出来,哇!一下子一干人马全倒,这些大和尚都答不出来,问了半天没人知道,那有没有真修行人,叫来问问看,想想,我们煮饭那一个大概是吧,好吧,就去叫来了,在大寮里面,叫火头,柴头,木头就叫来,来了他一看,一个老朽,走路也不太端正,当然,宰相就宰相,他自我介绍,我是当朝宰相裴休,请问师父上下,嗯嗯,不知道讲什么,他说我叫黄檗,黄檗,我请问一下,不能以音声见我,不能以色相求我,怎么把佛像都画起来呢,这怎么讲?他说裴休,他说有,不就出来了吗,不能以音声求我,不能以色相求我,可是我叫裴休你怎么有,他当下就开悟了,裴休是当时开悟的。
所以他那么多国师当中,他认这个不是国师的一个大和尚做师父,后来他把金山寺那水漫金山寺那个法海,有没有,法海就是裴休的儿子,叫他去跟黄檗禅师出家,就是这一个。这个黄檗真谦虚,但是你会看到他讲话很有信心,他什么也不讲,就叫裴休人家开悟了。像我讲那么多,你们也不开悟。真有实力的人他不要啰嗦,他躲在一个角落里,这叫真谦虚,我们都不是,我们刚好颠倒。
这个就是他把这个意识形态,把这个概念包全部除掉,当然他有成就这是没问题了,我是举这个大例子给各位参考,我们自己要试着把这些意识形态,把这些概念给除掉。
尤其当你去参访的时候,要跟人家请教佛法,你不要一再的表示你的意见,因为我们有我们的语言模式,他人有他人的语言模式,他人有他人的思维模式,所以当你在请法的时候,人家讲的,你就要记起来,不过。。。可是。。。。你不要讲那么多,你华严宗的人你去问天台宗的人,人家用天台答你,你又用华严宗,打擂台是吗?你去踢馆?你是去参访,不是去打擂台,所以问可以问,没有不过,但是、可是、还有、没有那些,一有那些,你通通错了。这是一个要领。
在看你这个地方你会不会处理,意识形态,概念会不会处理。你要参访一定要到净识来,从这个地方开始。
修学也一样,你通通要到净识来,开始学习才有可能,要不然这边你没有办法进行,禅观没有办法进行。那你假如是已经到了,已经到了净识的阶段,那你自己要自我检验,检验你有没有欣赏的能力。
我用最白话讲,你到底对于生命的存在,对于美你会不会欣赏,你去培养这个能力,欣赏的能力,要培养这个能力。
有两个地方可以去,第一个去看画展,画摆在那里真的美吗?还是人家布置的很美,你是看画美还是他美术馆很美。
我记得小时候没钱看电影,都去看电影院,电影院会贴一些照片在外面,看着照片就自己编故事,明天到学校去了,就讲个同学听,我有去看戏院,我有去看戏院,然后我就把那几张照片编一编讲个人家听 ,那电影我看过了,我没有讲电影我看过,我说戏院我看过,看过了就在那边吹牛,然后再经过他们讲一讲,大概你就接起来了,那个电影演什么,你就接起来了,因为相片你已经看过了,所以那个费雯丽跟那个谁,老是对不上去,就是这样子,克拉克盖伯跟葛雷哥莱毕克,老是接不起来,为什么,因为你只看相片而已,电影怎么演,根本不知道,我们现在也发生同样的情况,你只有一个假象,你没有真正进行。
真正进行的部分你一定要进入,所以我们在自我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培养那个善根。
从哪里培养,你从审美上面去进行,画怎么欣赏,你要看清楚,画怎么欣赏,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你不要看,哇很好,很好,讲到抽象画就记得那一个,那个是谁,那就毕毕毕毕什么,你抽象画到底看的懂不懂,看不懂什么毕卡索都没用了,因为你看不懂嘛,你只是因为毕卡索所以你那是,当那一幅画他的画拿出来,你根本不认识,跟他连不上来。同样,其他的画也一样,你到底看懂吗?他美在哪里,你要有审美的能力,要有欣赏的能力。
第二个是音乐会,人家在演奏,在演唱,你到底听懂不懂,你这个能力有没有,你要培养欣赏的能力,那个美在哪里你看不到,这是最典型的,你不会,在世间生活你也看不到,你会欣赏同修们,同事们,他们的认真你看得到吗,你看社会那么多伟大的事迹,他们的奉献,他们的付出是多美呀,你看的到吗?你一定看不到。
伟人不是电影里头演的那个才叫伟人,你生活中就可以看得到,默默的,在过他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人生,那个就美。
我们邻居很多,楼上楼下很多,你欣赏得到吗,我们就坐在这个楼房里,你有没有看到他自己会清扫楼梯的这些垃圾,扫一扫自己倒掉,也不要跟你请什么义工费,登记什么,都没有,这你会欣赏吗,你自己呢,偷偷的垃圾随便丢,反正不管,我丢出去就好了,跟那个静静的把他扫起来,这两种不同的人品,你欣赏的到吗,这是关键。
当你逐渐的会从很具体的到很生活上的,你都看得到,那就不一样,那种人头发也不整理,衣服也是很邋遢的,可是他很美,为什么,因为他很专注做他的事,你看得到吗?
你能够这样去培养你,欣赏生命存在的那种现象,生命存在表现出来的那个存在你看得到,你跟法身就很接近,因为你都存在一种意识形态,这种人很美,为什么,因为这个眉毛画了,这个画了,这个画了,头发又梳起来,刚刚从美容院出来,当然很美,那个美,你不觉得他好像机器人吗,好像百货公司衣架子那几个人吗,他没有生命感,你是不是看到生命感的那个,生命感的美,他是,不是无形无相,他是很自然的表达出来的,我们讲无形无相,不是什么都没有,他的表达是什么,很自然很纯真的,那个叫无形无相,不是看不到,这样摸来摸去,都摸没有的叫无形无相,那你就搞错了,他不是固定形象,不是模子的那种形象。
他的存在时很天真的,那个部分你要看得到,基本上你跟法身,从法身的立场来讲,你是很有善根的人,你一定要在净识上面,你才有可能去欣赏,否则你会跟那政客一样,来到道场里,我奶奶也吃素,小时候我也跟他去吃素,你到道场,你再讲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那叫附庸风雅,来到这里,我看到这里都是吃素的样子,就吃素,还好我们吃素,若我们不吃素,他就拍错马屁了。这个是不真的。因为他的意识形态里,他没有到净识来。
在净识有净识的欣赏方法,而在净识里培养欣赏的能力,你才有可能真,你在意识形态里讲欣赏都是假的,他附庸风雅,来到你家当然讲你家很美,你家哪美,所以常常会讲话不对口,关键就在这里,所以从净识来培养生命存在的感受力,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休息一下再跟各位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