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青春为什么残酷?
 
{返回 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1
青春为什么残酷

  青春为什么残酷?茫然、焦虑、无助的源头又是什么?真是外在的人或环境让我们受苦吗?不,这一切全是我执惹的祸!
  印度伟大的寂天论师曾说:“执我唯增苦。”只要执著“我”,就肯定会增加痛苦。
  世间的一切痛苦,都是从自利中产生的。所以,《修心七要》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苦,均应将其归罪于我执,而不要去责怪别人。若能除掉我执,再不顺的日子都会改变。
  既然我执如此可怕,我们不妨先观察一下:每个人拼命执著的“我”,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
  这个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比喻作了很好的解答--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住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出生起就犹如囚徒,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点,甚至还被锁住了脖子,不能回头或四下张望,只能永远“面壁”着。
  在他们背后,有一群人,每天举着火把来回走动。这些人的身影投射到那墙壁上,就成了他们唯一能看到的精彩世界。
  他们每天看着这些影像,久而久之已经习惯,便认为这些影像是真实的,从不知道外面还有一个光明世界,更没有人想要脱离这种“困境”。
  直到有一天,有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沿着光走出洞穴,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炫目的光亮。他克服了最初刺眼的痛苦,看到了阳光下真实的一切,才知道原来洞壁上的所见都是假的。
  他庆幸自己的解脱,并怜悯自己的同胞,于是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洞穴,一一解开同伴们身上的束缚,并向他们说出真相。殊不知,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大家开始嘲笑他,认为他疯了,最终用乱棍打死了他……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我们一向认为最真实的东西,可能往往最不真实。
  那个走出洞穴的人,明明见到了真实的东西,为什么大家不相信他呢?这正应验了《红楼梦》中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一旦把“假”当成“真”,“真”也就成了“假”;一旦把“没有”当成“有”,“有”也就变成“没有”了。
  同样,众生执著的“我”也是如此,虽然看似明明存在,但实际上,也只不过是洞壁上的影像。
  既然说“我”是假的,那什么又是真的呢?无“我”才是。
  在人的一生中,特别是年轻时代,还是要多思索“无我”的道理。人生不可能什么都心想事成,所以,当我们遇到坎坷、不公时,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尝试着找到痛苦的根源,然后渐渐除掉它。

{返回 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看遍世间,无人不苦
下一篇:残酷才是青春 第1章 青春的真相
 残酷才是青春 序 直面青春的真相
 残酷才是青春 第2章 问佛陀情为何物
 欲望越大,幸福感越小
 人要有最好的希望,也要有最坏的打算
 残酷才是青春 第1章 青春的真相
 “爱可生爱,亦可生憎”
 不要自以为是地看待别人的幸福
 失去并不可惜--索达吉堪布精彩问答
 不沉浸于过去,不焦灼于现在,不妄想未来
 佛陀说:对爱情别太执著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团结之光如此强大[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逆境不逃避,顺境无贪求[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法华经讲演录 (见宝塔品第十一)[栏目:太虚法师]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七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明光心与佛性(二)[栏目:竹清嘉措仁波切]
 在藏传佛教中,是怎么观察嗔恨心的?[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邪归正 一月往生[栏目:信愿法师]
 与祖师同行 捌 大地无寸尘 纠缠[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红尘自在心[栏目:禅林衲子心]
 极乐愿文大疏 4 第一部份[栏目:索达吉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