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十华严 第二卷 第30讲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0
《四十华严》第30讲(2007年9月29日)A

好,大家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大家请放掌。

我们昨天跟各位提了一段。我们再把后面的这个经文,再跟各位提一下,这些善根,有哪些善根。

我们看下面一句。“本不修习顺一切智诸善根故。”

昨天我们跟各位提到一切菩萨波罗蜜。这个是很好修学的。每个人在你的一生中,大家都应该激励自己,为自己负责,也考验自己的能耐,超越你自己。不要都是在已知的范围内做,那这个你的善根不能培养。你要走出你已知的圈圈,走到圈外去。

那这个呢,你就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因为,要走出已知的圈圈,那就是未知的领域。那这种善根你必须要自己去培养。

有点冒险,所谓冒险就是很有可能头破血流,很有可能会粉身碎骨。成功,不见得人家会赞美。失败,那你一定一塌糊涂。那怎么办呢?所以很多人他畏缩,不敢出去,就一直在已知的范围内,那你的善根绝对不能增长。

那一般人来讲,在正常的环境中,他是都会具有那一种所谓探险的本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好奇心。你会去尝试新的领域,这是正常的。你假如从来就不去冒险,不具备好奇心,去接触新的事物跟领域,那你无法修行。

所以修行功课怎么做?这个就是关键哦。

同样诵一部经,你也诵经,他也诵经,为什么人家成就了,你不能成就啊?同样念佛,他“南无阿弥陀佛”,你也“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人家往生了,你还在这边轮回啊?你就在已知的范围内。人家是走向未知,他才真的到极乐去了。你都在已知的范围内,那你还是回到娑婆来。关键就在这里!

一个人开始具备有向未知的领域迈进的时候,他的生命是无限的。

假如你一直在已知的范围内,那你的生命是萎缩的,你要留意到哦,是萎缩的。

所以,这个部分是让各位去取得那个模式,不是讲的这句话,是你的行为模式、你的思维模式。那句话没什么意思,那个思维模式会带领你的行为产生一个正确的模式,那你要超越自己,那就快了。

那么今天从这里开始讲,我们就不再跟各位讲那么清楚了,要简单的。因为,每一句都要讲很清楚,每一句都是一个专题。

“本不修习”。那我们都一直在修,怎么会不修呢?因为你都在已知的范围内,你没办法修,这是一个。

第二个,他这一个地方,他很重要的一个字“顺一切智诸善根故。”

“一切智”是什么?

“一切智”跟你大脑想的“一切智”不一样。大脑想的“一切智”,大概全世界所有的大学里头大概不下一千种的科系,那么,科系里头的学问不下一万种,每个科系最少有十个,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那你这些学问把它当作一切智的内容阿,那是大脑里面的东西。百科全书全部记起来,那个叫一切知识,那不叫一切智。

“一切智”是指你生命中的,是你本来具足的。一切智、一切智智、道种智、一切种智,都是,都是你生命中具足的。他只是不同方向而已。

那问题是在你要“”。这个随顺就难了。

你要能够顺,顺一切智,那你有一切善根。那你假如没有办法顺,那你就没有一切善根。

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顺呢?

因为你是选择,选择性的,你没有办法随顺。你不但选择,而且又是挑选你要的。这是最麻烦的事。

因为你有习气,你有好恶。所以呢,要发心,要发你喜欢的心。你喜欢做的你才要发心,告诉你,没功德。你有什么功德?那你喜欢做的,那还有什么功德?那你不喜欢做的你就不发心,你还有什么功德?

“顺”,生命中所需要的。那你在你的环境里,有需要你发心你就应该出来。

可是你会发现,尽管你懂得这个模式,你也会发心,可是你不会用心。“因为这个我不喜欢,这不是我的专长。我不愿意做。那既然派来的,好吧!那我就姑且一做。”应付过去了。那你有什么功德?对不对?

所以,你就没有善根。

好多同修,学佛久了,我跟各位算过了,大概十年以上的老同修、老居士们都犯同样的毛病。念佛三年、诵经三年、禅坐三年、密法三年,三四一十二年,十二年后你就变成佛教博物馆、佛教图书馆,你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什么法王,什么大德,什么禅师,什么戒,你无所不受,无所不学,然后你脑子里头变成百货公司,噪声一堆。你要往那边走啊?都不是。你说上了交流道了,要走了,要到极乐世界去呢,还是香巴赞巴拉香巴拉去呢?你都不知道,东南西北就团团转。

这个就是,你只选择你要的,所以你不能构成系统。因此,你没有善根。这是一个。

第二个,尽管你选定你要的一个坚持到底,那就要看你。

你去注意看看,这阿罗汉为什么没有善根?他都已经有成就,为什么没有善根呢?因为他已经跟那个盆栽一样,他已成形了就那个形,再也长不大,、。就那个形,盆栽那个形,这样子,看起来很好看。因为,他已经把自己框住了。我们现在的话叫做,可塑性,零。他无可塑性了,不能塑造了。所以对于大范围大面积的,他没办法,他老是那个习气在。这个叫做,没有“顺一切智”。

那,你要修学这个“顺一切智”。这个也是各位在生活中,你修学的最方便法门。

自己常常要检点“我现在要做这件或不要做这件,你是凭你的喜好,还是你的顽固执着在做的,还是真的随顺因缘?”你自己都可以检点,这个就是行法。

高兴的时候,哗,像蝴蝶一样到处飞;不高兴的时候像个木头疙瘩,也不讲话也不反应。不高兴说有定力,高兴的时候说有魅力。这个没有办法,因为你是被情绪控制的,你根本无法解脱。

那有些修行者是开始选定他所要的,选定他要的。来听经,他也在念佛。来听经,也在搞他的事。他也是来听经吗?对不对。你随顺,你既然发心来听经,那你就好好听,不然不要来嘛。来听经,还在这现场搞你的,那就算你能成就,你也是顽固分子。

人家去念佛了,打佛七去了,我到那边去打坐。人家明明就念“阿弥陀佛”,你还“我置心一处,我在练数息。”就是这样子。去死好啦!这不是修行,这叫搞怪!不能这样子,要随顺。

所以很多阿罗汉型的人,为什么到最后他封闭起来?他不能随顺。所以善根不够大,所以他就跟盆栽一样,雨下得再大他也是那个盆栽而已嘛。你说他是榕树,榕树应该很大,他为什么只有盆栽那样?因为他已经定型了,用现在的话讲,无可塑性,经济学的话讲叫做,弹性等于零。弹性小于一,都有可能。修行修到弹性小于一,叫夭寿。你已经修错了,弹性等于零。阿罗汉就是弹性等于零。

菩萨的弹性是无限大,因为他恒顺众生嘛。恒顺,所以弹性是很大的。

所以,这个地方各位要留意到。自己要学佛,你一定要有可塑性。无可塑性不叫无常,因为无常,所以你要有可塑性。

而可塑性跟混乱不一样,混乱不一样。现在佛教信息很发达,我们叫讯息很发达,很普及呀。大家满脑子的里头都是噪声,因为讯息一直钻进去。然后大家又有福报到处跑。弄到最后你在学什么?不知道。这个是遗憾。

所以这个地方,你要修习“顺一切智诸善根。”

“一切智”哦,你不要把自己给混乱了。有的是不顺一切智。有的是顺噪声,顺着噪声走,不对。

这个“顺”,我们还要跟各位谈,这个字有个特别的意义。“顺”,通常我们就讲“随顺”。“随顺”当中他有几个条件。大家不要随就变随便了,随什么都好,就随便不算。

第一个,你要随喜。随喜功德,随喜呀,你要高兴。一个行者你要培养你的喜悦心。那喜要有,所以你要随喜。

第二个,要随分。每一个人的条件都不一样,有高有低。人家写论文,你不要跟着人家写论文,你有没有能力写,没能力你不要写。这个叫随分。虽然你随喜,你很喜欢,但是你没有能力写。你有能力当然写,是随分。

随力,你的能力。你要出钱,你能出钱吗?没钱,你不要老是跟人家借钱出钱嘛。没钱,我当义工嘛。对不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随分随力嘛。

然后,随缘。你有没有那个缘,不要攀缘。

这样构成随顺。知道吗?随顺是有你的原则、有你的宗旨在那里,这是基本的。而这个宗旨就是一切智,生命中显现的。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你要不要修行?两个原则给你选择。

譬如,我学华严。华严,当然比较麻烦。对不对?那很多人修《普贤行愿品》就那一品,《十大愿王》那一卷经文来讲,那有两个原则,就以《十大愿王》那个经。

第一个方法就是,“我不想到处跑”这种人他可以用这个方法。一般我们就说法行人。法行人就是,我把所有历史上有关《十大愿王》注解的书,全部收集回来。我就一直研究这些。

那么这些大德所讲的都对。那么这里面有很多矛盾,很多冲突。好,那就是你的行法。你就在这个圈子里头把它参透,把它融会贯通,用你的来学,你不用到处跑。

一有机会,有关《十大愿王》的书,我通通收集过来,你就一直研究。那么,他里面所教的行法,那你就照着去做。

就这么一个方法,这是一个处事的方法,修学的方法。

另外一个方法,“我就跟一个师父”,这个叫信行人

在这个道场,这个法门,这个善知识,这个师父不管讲什么经,我都听,其它的我不听。这是一个方法。我跟这个师父,在这个道场,他讲什么我都听,把他所讲的综合起来整理。

有矛盾的怎么样,你不要光问,你自己去汇通。有出入的,因为这部经,这部经讲来讲去,大大小小,有偏有园,有大有小,你怎么样去把它串起来。

当你串通了,我告诉你,你一定比那个师父,比你的师父更高明。因为他有矛盾他不知道,你替他超越了。

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他绝对会超越他的师父。假如你不能超越你的师父,不算成就,你只能够说你是师父的研究者,你不是在修行。你在修行一定会超越。师父一定很高兴你超越他,因为表示他教得成功。

就这两种修学方式。

要么你就参透你的师父,你得大成就。要么你就把这个世间所有关于这种法门的经典全部收集起来,那你去超越,你也会跟那些大德一样的伟大成就。这个叫做“顺一切智”。

现在呢,我们很难,顺自己的喜好,所以你就去问善知识。

善知识给你答案。你就“不过……”“不过”出来了。

人家在跟你解释的,“但是……”

“但是”人家又解释了,“可是……”

讲完了,“还有……”

那你怎么会吸收到东西呢?这就难啦!

所以,我们一再提醒各位,你一定给自己定位。定位就这两种方法,你找一种方法。

不要到处跑。现在福报很大,信息很多,都是毒药,因为它会变成噪声,你没有办法构成一个系统。就用这两个方法。

我没有跟你讲,一定要哪个方法,这两个方法你可以选择适合你的。对你绝对有说明。

但是你要知道,修行一定会碰到问题、碰到困难、碰到瓶颈、碰到难关,那就是你要成就的时候,你要超越的时候,你不要放弃。

也不要想说“请师父来问一下。”这不是算命的,我问一下左转好,右转好。 修行要自己去摸索,自己去走,走不对了再转回来就好了。就是这个样子。

当你碰到瓶颈的时候,我就要告诉你“恭喜你,你准备要超越了。”你一定要把所有的生命能量往瓶颈那个地方集中,然后一冲,冲出去了。你看看是不是这样?玩过气球吗?那瓶颈的地方一打开的时候,它就往上飞了。对不对?

所以遇到挫折,遇到困难,那都是你要突破、要超越的时候。

所以你看禅宗,为什么要棒喝你?你问问题,给你难看。给你难看,你要去超越啊。

可我们现在的人呢,你问问题,就要称赞你,赞美你“哇!你问得好哇!这个问题问得好,你很有善根。”然后你就醉了,然后师父讲什么,你没听到了。这个老是爱人家说好话给你听的人,不会成就。

所以你自己要是“我遇到瓶颈、遇到挫折、遇到困难”,那就是你要超越的时候。要留意到这一点。

不是问知识。要问知识查字典就好了。“师父这个词什么意思?”你把师父当词典了。什么叫真理?什么叫真如?那查字典,不是问师父。对吧?

好!这个是“随顺”,你自己应该要留意到。当你“随顺”成功的时候,就叫“恒顺”了。是要“顺一切智”,不要变随便了。你假如随顺外缘的话,那就叫随便了。

下一句,“本不觉了如来出世胜善根故。”

这个“觉了”就是你不能了解,不能彻底了解“如来为什么要出世”这个胜善根。这一点我想有必要跟各位讲一下。

“如来出世”,那意思就是有人来成佛了。

很多人这样问“师父你有没有成就?”

师父说“干嘛?师父有成就,你红包要包多少?”

对不对?你问师父有没有成就,那师父没有成就,你红包是不是要缩小?你问这个有成就没成就干嘛?

一个佛到世间来,要成佛,他有他的特别因缘。你看不到。因为你看不到那个因缘,所以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来这个世间示现成佛。所以你就不知道,这个世间有什么善因缘,这个世间有什么善根?你看不到。这是你自己要去培养的。

各位,你不要以为说,你很精进在学佛。有很多人在佛门中是,很精进在造恶业!你要留意到哦,你去留意。你自己要仔细去看看。

精进造恶业,他不是精进在修学。人家在进行什么,他在破坏。那不是在造恶业吗?对不对?你看,人家在讲经在听经,他自己在念佛,那不是在破坏吗?他哪里在修功德?他哪里在精进?他这个叫做拼命造业!而自己堕到那坑坎里头都不知道,因为他看不到,这个殊胜在哪里。

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要跟各位谈的是,“如来出世”,“如来”我们定义是自性,自性的显现他有大因缘的。“如来出世”,你可以把他直接就翻成,诸佛,哪个佛要来成佛的外在因缘所在。

这个成佛的殊胜,经典里有很多地方都有记载。佛要出世前,我们讲现在的话叫,一个世纪前就有征兆。那么十年前会有征兆,一年前会有征兆,一个月前会有征兆,十天前会有征兆,三天前有征兆,两天前有征兆,当天有征兆,最后他成佛。但是,你看不到。各位,你一定要去留意这个部分。

这个佛成佛,有殊胜因缘。因缘在哪里?因为你没有去参观过佛成佛的现场,所以你不知道。

所以,我们上一次为什么跟各位讲说,你要发愿到诸佛净土去,那你就有机会赶快搭便车,大师兄去参加某个佛的这个大会,你就要去。

我们很少有这种情况,因为你不发心,“本不发心”嘛。

第二个,这个自性要觉知,自性要觉醒,出世就是觉醒。

你的自性,前面讲的定义,生命自性要觉醒,你的生命会有一番波动。各位你想想看,你来学佛是为何来的?在这之前你一定会有一些征兆。你有没有这些征兆?你只是一种好奇,单纯的好奇来学佛,那要学什么不知道,那个征兆看不出来,

有人现在比较少人这样问。我出家以后那几年常有人问,他问一个问题,他说“师父,你为什么要出家?”

那时候我一下子也转不过来,为什么要出家。就想想想,哎!一想到几个,我出家前有什么征兆没有?我学佛前有什么征兆没有?我发现那时候有一种状况,现在我不知道这里有没有。

那是三十几年前,我开始学佛以来已经三十几年了。那我正式发愿要学佛之前,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那个时候再往前追溯。我学佛的因缘要成熟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征兆。当时自己不知道。

我们在街上开车也好,骑摩托车也好,台北街头有很多死猫死狗死老鼠。那个,他们跑出来被人家撵死了。你看到,就很奇怪的,我就会帮他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念念念,念十声。有时候就一直念下去了,念到红灯停下来,看到美丽的女孩就忘了。(众笑)就有这种情况,念念念,然后念,又看到一只又在念了。有时候,哇!三四只,我要念给谁?好,这个是一个经验。

第二个经验是,常常有载棺材的那个车子,呼呼就跑到你前面来,一看,“那个人不知道是谁,又死了,好吧念个佛号给他,结缘嘛。”

那个因缘要促成的时候,你这些因缘会一直来。到了因缘成熟的时候,我发现一种状况,因为我老是念到红绿灯就忘了,后来自己一想这样不对,这样不好。后来就改为,我一到红绿灯我就念佛,一方面补那以前念一半的,本来要念十声,念三声就不见了,要把它补回去。一方面后来就变成应该都补齐了。补齐了以后就“凡是经过这个红绿灯的人,不管过去经过的,现在要经过的,或者未来要经过的,我都跟他结缘。”你知道吗?各位,这是。(众鼓掌)

不只这个样子。搭公交车的时候,一上车坐下去,我就先观想,回向嘛,“过去搭这部车的,现在搭这部车的,还有未来要搭这部车的,我都跟他结缘。”我就开始念佛。

这样是不是结广大缘?十字路口也结缘,车上也结缘。有时候站在路口等红绿灯有风,我说好“我站在风头念,风尾吹过的我跟他结缘”。“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你就结广大缘。

所以我跟各位讲,初二、十六拜拜是跟众生结缘。下午三点半以后拜拜,那个,你假如是做生意的这个很重要,蒙山施食,小蒙山施食,跟众生结缘。你要是做生意的这个功课要做,你都发现那个客人都不知道从哪边爬过来的,就会很多。

你要是当官的,那初一、十五中午的佛前大供,修大福报,你会平步青云。不是光拜就好了,那里面的功课要做,佛前大供的功课要做。蒙山施食的咒语要念,虽然你念得乱七八糟的,有念总比没念好。人家念七遍,你就跟它念个四十九遍。人家念四十九遍,你就念一百零八遍。因为,光念那些咒语你自己都能够把自己的心性给清净,不会那么浮躁。这都是很大的功德。

不是说要度他怎么样,别想那么多,结善缘总可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状况。

那你自己要懂得,因为那个因缘会形成。你真的一个人开始在宁静的时候,自己生命的本质他会显现出来。那你的因缘该成熟了,他就会成熟。

那我们也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学佛因缘要到,你都有种种的征兆。

那你的生命因素要绽放,要展现的时候,当然也有他的征兆跟因缘。可是呢,因为我们的脑筋里都被名跟利,被贪嗔痴给填满了,所以生命本质的显现基本上已经非常少了。有很多机会你都把他压死了。所以当他蹦出来的时候,你根本都不知道他的征兆,你看不到。

他的这些胜善根,你就更不能了解了。这是很清楚明白的。

你学科学的人更应该了解,一个事件的成果,一定有前边的因。对不对?你从化学分子式来看,两个H2加上一个O2就变成两个H2O,对不对?就一定的道理嘛。所以你没有前面的因,不可能有后门的果。所以你这个因缘要成熟之前,一定有前因。

你把它叫征兆,征兆你容易把它当作迷信。其实它是科学定律。

这是一定的,而你必须要能够觉了。

这个部分你要慢慢去培养,这不太好修。这里面有些是很好修的。很好修的你最容易犯。

尽管我们讲,你看,不能明跟你讲,明跟你讲,丧失你的自尊心。侧面跟你讲,你就装作没听见。你看这种业,你看多麻烦。

好,我们再看下面。

“本不获得普遍严净一切佛刹神通智故。”

这就比刚才更难了。其实我们要“普遍严净一切佛刹的神通”也不难,这都是你生命中本有的,只是你现在被贪嗔痴无明所覆盖。那么要把它除掉,那是需要一番功夫。

“本不获得菩萨所知广大境界清净眼故。”

那这个,越看就越难了。后面一个比前面一个更难,叫“后后难于前前”。

那我们要修这种法的时候,就叫做大法,越往后法越大。

但你记得,越大的法越生活化。这个就是这种经典的语言模式。越讲、越讲,越难、越难。越难就一定,当然这个越难不是讲辽河隔壁的那个越南。他越难就是越生活化;越是生活化,你越难修。关键就在这里。

所以很多专家现在用大脑来看,很多专家,你注意看看,越是专家,他越没有生命感。我不是说你,说到你纯属巧合。很多教授很多博士,你去注意看看,越增加,他越没有生命感。你去留意看看。为什么呢?因为他用的是大脑,他专,所以他丧失生命感,生命力。

学佛的人是越来越有生命感,越来越有生命力。那个生命感,那个生命力,我们叫做生命能量,跟体能不一样。

所以拥有生命感、拥有生命力的人,他的人生是很美的。他不只快乐,他也很美。而且,他会很清楚地发现,人生的美好幸福等等,其实是来自于很简单的一个原则,你敞开胸怀就幸福了,你敞开胸怀就美好了。

我们之所以会痛苦,会不如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把自己封闭了。所以你会觉得,幸福好难。幸福不难,对吧?很简单啊。(众鼓掌)

可是对你为什么那么难呢?对不对?为什么那么难呢?两夫妻已经三天不讲话了,天天都在一起。“拿去,”“哼!拿去。”为什么?心不打开嘛。打开不就没事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难在心会闭塞。

所以我们说,你要培养自己拒绝烦恼的DNA。要赶快把那承接烦恼、扩大烦恼的DNA去除掉。因为你有那种接烦恼的DNA,所以你的人生不幸福、不快乐。这个要丢掉。

这个“菩萨所知的广大境界”其实不难,真的跟各位讲,不难。你要去尝试一下。

各位有吃过冰激凌没?吃过。有没有吃冰激凌的时候加酱油?你回家试试看,不要笑。你就不敢试嘛,吃冰激凌时候撒个胡椒看看。

我要吃东西时,人家常在笑“你怎么搞怪?”不是搞怪。你要去经验啦,你都买来现成的Starbuck回来。我告诉你喝久了就不好喝。你买回来,你自己再加,加你自己的特别调料。喝咖啡,加块红糖。你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你要知道红糖咖啡,多好喝吗?回家自己调。你不要说海云牌的,海云还没出牌子。

是,你要拥有那一种探索未知的基本能力嘛!就刚才讲的。这就是菩萨的广大所知境界。

你自己会不会理发?不是理我这个发,理我这个当然会了。你自己试试看。剪完以后,人家说你的头是狗啃的是吧。狗啃的吧?告诉你,这叫酷。(众笑鼓掌)

人家说“你这头发怎么搞成这样?”这叫有型又有个性。你不敢尝试,我跟你讲,你绝对不敢尝试。

可是你会发现,人家在这里挖个洞,你也这里挖个洞,在膝盖这挖个洞,你也挖个洞。这个叫愚蠢。对不对?好好裤子不穿,为什么挖个洞?跟着流行。那叫酷吗?那叫笨,不叫酷。

那你自己可以尝试,为什么不去尝试呢?你就怕人家笑。跟着流行,上帝会笑你,你知道吗?你给凡夫笑有什么不好呢?

“菩萨所知广大境界”是这样训练出来的。你要去探索未知,慢慢地去看。

各位有没有喝茶?我告诉你,茶叶,你刚开始时常常会忘记,结果受潮了。泡起来就不好喝,丢掉又可惜,不丢掉又喝不下去。那怎么办?

我告诉你,去炼奶茶,对不对?你不一定要用什么普洱茶,你用那些已经过期的受潮的茶,泡下去以后,切姜片下去。姜片用煮的,跟茶煮一下,马上捞起来。茶不能煮太久,不好喝。捞起来味道就过了,因为姜片姜丝一煮啊,霉味就没了。

那时候加糖、加盐、加胡椒都不要紧。我跟你讲加胡椒,你会笑,新加坡最有名的肉骨茶,就是这样做得啦。你不要以为肉骨茶是什么好茶,都是过期的茶煮给你吃的。

你自己要去经验跟尝试嘛,所以人生多美丽呀。(众鼓掌)

当你的人生中具有那一种,一直向未知的领域在摸索的时候。并不是叫你一定要爬珠穆峰,对吧?那个探险,生活中有很多好探险的。那小动作,你在家里做饭做菜的时候,你都可以弄出新的,天天都可以有新菜。知道吗?

你可能没留意。那个菠菜头不是切了都丢掉吗?你捡一捡,菠菜头可以做一个好菜。因为你不试,你的习惯就丢掉。你为什么?钱买的呢,称的时候都算进去了,切下来那个就应该做一个菜啊。那怎么做,你自己来啊。你可以用盐巴先腌一腌,把汁给滤出来,然后那个东西再装个什么,你就去,好吃啊。那就是“刘妈妈的家常菜”。(众笑)

要自己去发明创造,你才能培养这种“菩萨所知广大境界”。“广大境界”不是拿望远镜看多远的那个广大,不是。

这个生命中的历练,你一定可以去感受很多,人生真美好。

所以说一定要放在那里。知道吗?

吃到酸的东西大家都会怕,有没有?酸的,大家都爱吃甜的,水果一定改成甜的,酸的都不见了。告诉你,酸的好吃,有没有?柠檬整片儿吃。你说“那怎么吃?”柠檬沾糖就这样吃。你要去经验。

这个都是生活中你有这种心性,我告诉你,你有这种心性。佛成佛的境界你就看得到了,你就看得到了。当你没有心性,你只是乖乖的、乖乖的,“这个一定要切,这样一定要弄那样子”,没办法。只有照着规矩来做,都在已知的范围内嘛。

你能不能走出已知的范围外呢?那你一定有很多的发明跟创造。这就是人生,多灿烂多芬芳啊!(众鼓掌)

不要光听我讲哦,我是希望什么时候你有些新发明创造,大家来分享。真的是这种状况。

要这种境界不难。但是,你假如要真的抱起法本来修密法,修这个境界,难、难、难啊!难如上青天,你知道吗?

好。“本不欣求超出世间究竟不共大善根故。”

这个“超出世间究竟不共”的这种境界,我想要先跟各位讲一下。因为我们现在学佛,都把状况没弄清楚,我很简单的用二分法的情况,二分法不是很好的方法,但二分法是很好划分的。

从第一生命到第二生命,这两个你要分开。极乐世界是第二世界,娑婆世界是第一世界。

我们这个世界是第一世界。我们的世界跟生命是分开的,你要留意到哦,我们的生命跟世界是分开的。所以,你会认为你的人,你这个人是生命,对不对?我在的这个世界是世界,是不是这样?所以你会想移民,我告诉你不用移民。你移到哪里去都一样,因为你的生命就是你的世界。这一点,你只有在虚幻的世界里你才没有办法体会。

到了第二世界以后,极乐世界。现在的人在讲极乐世界,还是生命跟世界分开。其实到第二世界以后,生命跟世界是合一的

当你认为生命跟世界是分开的时候,你不了真实义,你不了解佛法在讲什么。尤其是我们讲宏观佛教的佛法。生命跟世界是合一的。这个要求证,现在没办法跟你求证。但你要弄清楚这一点。

从第二世界第二生命开始,一直往后第三第四,一直到N +1个世界,那里面有无量无边多的世界。你越往后走的那世界,那叫“出世间究竟N +1世界”。知道吗?N +1生命就是N +1世界,那个叫做“出世间究竟不共的境界”

你能不能够去体会这个东西?

现在有人在争吵“如来藏”思想是佛陀的思想,不是佛陀的思想。告诉你争执这个是没意义的。在第一世界里头没有“如来藏”,他是潜藏的。在第二世界里“如来藏思想真藏唯心观”是显现的,就这么简单。你假若用这个二分法一看,哪个人在讲什么就知道了。

所有反对“如来藏”思想的人绝对不是大乘的人。因为在宏观的佛法里,他的重点是在第二世界里。微观的佛法里他的重点是在第一世界,所以他才求解脱,一直要解脱第一世界的束缚。知道吗?

到了第二世界里头,他已经解脱了。那第二世界的生命因素要起作用的时候,那“真藏唯心观”就出现了。那时候“如来藏”思想是当然了。关键就在这里,你的立场没有看清楚。

他们吵得很多啊。你们会觉得他们吵的人,再吵,所讲的理论根本斗不起来,因为他在两个世界上说,两个世界上说。当你把它划分清楚,在做什么,就知道。

当然我是这样讲,因为你只在第一世界,你没有去过第二世界,你根本体会不到啊。你要留意到这一点啊,

所以我们在跟各位讲,智慧的部分,就慧门的部分、理论的部分,这些是慧,你必须修定,慧才能把你导入,你到第二世界才看得到东西。要不然你一入定以后,都到四禅天四空天去了,你都没有慧,只有大福报。

所以我们为什么说,修行一定两个部分,一个技术面、一个工程面。你技术面修定,到某个程度的时候,慧要起作用,你才会推出去到第二个世界去。这个叫出世间,你要到这个三界以外的地方去,你不要一直在三界内,就叫出三界。这个叫做“超出世间不共大善根”。你要留意到。

所以这个东西不是难,是因为你没有这种训练。这个训练不难。

所以,平常在跟各位谈这个经法的时候,要培养各位这个大善根,是这样的。

“本不发起一切菩萨广大誓愿出离智故。”

这些阿罗汉呀,从来就不发起这个菩萨的广大誓愿。有的话,最勉强的是说“等我证阿罗汉以后再讲吧!”对不对?那就晚了,就晚了。这些都是指你还没有证阿罗汉之前要有的。

很多人都说“我还没有成就,怎么度众生?”

你以为你度众生啊,只是结缘而已。对不对?你要怎么度众生?你要先结缘嘛。你结缘都不愿意。各位,你有没有结缘的心呢?

我跟各位讲我为什么会出家,刚刚讲那前因缘,有个因缘。就开始学佛了。

其实我最讨厌吃素的人,因为我还没有学佛之前,我被吃素的佛教徒欺骗了好几次,骗了七次呀。而且都标明他吃素。所以我就很讨厌吃素的人。

可是到那个时候,我开始精进的时候,我当然也要学吃素啊,不过那个时候,我已经把欺骗我的那个影子都丢掉了,开始吃素了。吃素那就很麻烦了。因为我们在外面,就常常要跑到素食餐厅去吃。

那有一次,当然这也是菩萨示现。有个师父吃完饭没钱,跟老板在吵架,老板就骂说“你没钱你敢来吃饭!”

我说“人家是师父,怎么搞的?”我就跟老板讲,“放他走,他钱我付。”这个不小心讲的。吃一碗面15块,菜也15块,30块。我掏了半天只有20块。(众笑)

这下子麻烦了,我说“下一次来我给你。”

他跟我讲了一句“我看你应该不会骗我。”

最少我也替他付了5块嘛。对不对?“我下次来。”

下次,那其实没有下次了,就是晚餐而已。午餐付了,晚餐去了,我就压一千块钱。我说“以后师父来吃饭没钱,全部由我这边付。”

我再附带一句话“没钱的人给他吃,吃完我再付。”

他说“你讲的算啊?”

我说“我会常来吃,钱没了你跟我讲。”

台币有一千块,我就给他一张。过了一个礼拜,结果限制自己,每个礼拜我都要去吃饭,再远也要跑去吃。

后来我就开始养成一个习惯了,有师父吃饭,只要没有居士带的,不管几个师父,我都请吃饭。就一直供养、供养,我不知道这个叫供僧。因为那个时候开始学佛了,就开始请师父吃饭。

请到现在就很麻烦。我常常到餐厅吃完饭就走了。因为我出家以后,有这个福报的因嘛,所以就很多人都请我吃饭,我吃饭就从来不付钱的。所以现在我到餐厅吃完饭以后,我就走了。我变成没有付钱的习惯了。

这个就是发心啦。你要会供养,哪天回到你头上来,你福报就大。

等常常走了以后才想到,钱没给,等回过头来,“不用了,不用了。”这个就是你要结这个善因缘。

多供养,福报都是你的了。你要是太小心眼,你就没机会,没机会。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因缘在哪里,因果在哪里,这是很清楚的事。当你开始发这个心的时候,你学佛的精进,出家的因缘,很快就会成熟。当你自己还一直锁着你自己的时候,你的因缘要怎么成熟?没有啊,对不对?

所以看到死猫死狗请多超度,看到师父吃饭请多斋僧。好吧!我们休息一下。

 

 

《四十华严》第30讲(2007年09月29日)B

好,我们再往下再看。

“本不从于一切如来威力加持之所生故。”

这个每一句话对我们来讲,都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反省。这个“如来威力加持之所生”,现在已经出生了,你到底是怎么来的?大概知道吧?我们都是被业力挟来的,所以“如来威德”怎么加持你呢?

那,现在没有办法追溯我出生那一刻,对不对?但是,你可以从生活中看,你是不是能够“顺”。

为什么我们不能够“从于如来威力所生”呢?因为你有自己的想法,你的大脑里头自己的主张太多。好恶、喜好、厌恶的情绪太强,你不是真的在修学。

所以,我们在…只要你用大脑,大概要成长的你都压下来了,该压下来的你反而让他成长了。贪嗔痴要除掉的,你没有除掉,你反而让他增长。然后说,你有个性。那么,应该增长的戒定慧啊,你不增长。为什么?那叫执着。你看你要命不要命?你本来不学佛,你还不会造这种业,一学佛反而造这种业。这个都是因为你大脑在起作用。

当然你的大脑在起作用所定的规则,不是没有道理,一定都是大脑的道理,不是你生命中“一切智”或者是“自性”的那个道理。这一点,我们常常要做检讨。

一个修行者最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自我反省跟检讨。“我这样做,我这样决定,对吗?”要怎么判断对呢?“我是不是顺如来自性,或者顺一切智?

刚才这里提的这个部分,你能够“顺”,你就能够“从于如来威力所生”。你不能“顺”就不行。你记得,任何的决定你都缘于这个地方来。

“我这个决定是恒顺众缘和合而生吗?”

“我都来听经了,我还在念佛,那你有顺吗?”

“我都在听经了,我还在转经轮。”

你两个功德都要修,大概等于零啦。为什么呢?因为你自己的喜好。

“大家都没转我在转呀,对不对?你的功德怎么会比得上我呢?”

恐怕是你的罪过比不上我了,不是功德啦。为什么?因为你用自己的。你不是“顺如来性”,自性啊,如来性,你没有顺这个。所以你的“一切智智”不能增长。你只有增长我执、我慢,就这个样子。

所以,你要“从于如来威力加持”啊,也不难,就前面讲的那个“顺智”,涵盖到后面的一切来。

“本不能知一切诸法皆如幻故。”

“一切诸法”,一讲到“一切诸法”统统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如幻,正法不如幻。你要记得,正法不如幻。

所以我们才跟各位讲,我们是常随佛学,佛讲什么,佛做什么,佛想什么,身口意三业,随佛而学嘛。你要留意到这一点哦!

那佛是不诳语,所以佛语是真实语。对不对?佛的行为也是真实的,他不虚幻,他不如幻啊。有没有?所以你要知道说正法不幻,如幻是有为法。你要留意到这一点。

所以,当你在作意,起心动念,这个叫“作意”,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我如法吗?如正法吗?还是如有为法?”这个就是修行人在严谨的时候。

前面我好像跟各位讲过,微观佛教他的重点是身业跟语业,讲话很谨慎,行为很谨慎。因为意业看不到,所以就不是列为他的重点。

宏观佛法,尤其是菩萨信仰上面的这个领域,他特别重视意业,所以你看大乘佛法的世界里,特别强调心法。有没有?

但是你要留意到,假如微观佛法,就是一般来讲的小乘佛法,也就是南传佛教,假如只重视身业跟语业,而完全忽略意业的话,一定外道法。

因为身语意三业是要统合的。他只是因为看不到,他不是不重视。因为他看的到的只是身业跟语业,所以好像特别重视身业跟语业,意业他没有忽略。所以你要来修学南传佛教的话,还是身语意三业要的。对不对?你要留意到这个原则。

你要修北传佛教,是心法为主没错,假如你认为心法很重要,身业跟语业不管了,那我告诉你,狂禅、狂慧,知道吗?狂禅、狂慧,叫无有是处。你去狂吧。

所以身语意三业要合起来,你可以意业为重,那么身业语业要配上来。

现在我们大乘佛法的天下,就是只讲心法,然后行为放荡不羁,口无遮拦。这样不好。你要搭配一下,要有所约束,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之下,不说100%,你至少也要80分,85分。你可以轻松一点,不必那么拘谨,但是不能够毫不规范。这个要留意啊!

你不要强调心法,一强调心法就好像身业语业不管了。那你错了。身、语、意业三个,通通都要。

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因为你是在修,是从有为向无为,从有为法向无为法走,你的正法还没成就,你所成就的都是有为法的部分。所以身语意三业你都要有所规范。各位要留意到。

我们看这个世间身语意三业规范得很完美的,佛陀以外,就是清凉国师而已。其它的人我觉得多少都有一些瑕疵,而且示范出来的不是很好。现在这些大德都大有成就,但是你要看得到,真正的这么完美的人你就可以看到。

清凉国师我想各位除了在华严道场以外,你在其它地方听不到人家赞美他跟歌颂他。为什么呢?因为他都没有事故,知道吗?都没事故。

你要看到那些法师都很有名,历史上的这些大德有成就的,他们都业障重。你知道吗?因为有业障就出事故,因为有出事故他就显神通,他所以有记载。

像清凉国师他没业障,所以他很完美,很完美呢外面都没记载,因为他没事故啊。没事故因为他没业障,所以他福报圆满。所以你根本不知道。你找不到他,他太完美了。你要留意啊。

所以修学的人,你要看到,修行者有业障现前的时候,你最好不要笑,笑他修不好,因为这是必然的。有业障,是因为他福报不够。

所以我们才跟各位讲你最好是修圆融道,做归零功课,出状况赶快拜忏。不要让业障现前。那个状况叫业相。业相现前你要看得到,赶快忏悔。

你要是业相现前看不到,那业报就一定跟着到。那业相就跟如来出现出世了有圣善根的因缘一样,业障要来,业报要来,他也有业相现前。那你要看不到,那你只好受报,就受报。

所以,这些有为法如幻,你要懂得如幻是如幻,他还是现前。

“本不能知菩萨所知思想执持皆如梦故。”

“菩萨所知思想执持皆如梦故。”这个各位要留意啊!修行人他有所表达,有所示现,但是呢,如梦,他不承受。

各位要留意,能不能不承受,只有你自己知道。发生事情,你是经历过了,过了没事,马上放下。你知道吗?你能不能感受到这里?

他表达意见,他有所主张,但其实他一点都不执着。他只是表达,过了就没了。可是呢,当他表达完以后,在你那边,你就完了。因为你执着了,你扛起来了。他讲过就没了,可是你扛起来了。

你不知道啊,“菩萨所知思想执持皆如梦故”。知道吗?

这里面哪些地方会停的,那些地方要前进,这个就是你跟菩萨之间的相应,你跟行者之间的相应。你跟师父能不能相应,就看这个喽。要是不能相应,那你就不要想相应。你就把这个疑情带着。

我常举个例子,拿破仑很有名的。对不对?他的军事学,人家都不知道。他死后,就有人要研究他的军事思想。那么,把当时跟他周围那些部将,通通找了。还有一个军事专家研究了以后,发现有一个人讲的话是对的。

那个人是什么?有一次在用兵的时候,拿破仑因为他有病,会昏倒。昏倒前那个部将替他指挥部队。他就昏倒以后很快会醒过来。就在昏倒的时候,他就发现他一昏倒就没救了。就在那节骨眼上,所以,他被那个谁,蒙哥马利给打败了,就在那个地方跑掉了。这个就是那个部将,他在那个时候知道他用兵方式。

拿破仑用兵其实是奇,用兵很奇。那个部将知道,所以就按照他的思维模式去用兵,那,因为那些法国人的名字奇奇怪怪,我记不起来,他用兵以后是正确,拿破仑会非常赞叹他,军事天才。所以他在写拿破仑的军事思想的时候,后代的军事学家采用。这个就是一种相应。

你在做判断的时候,相应吗?跟菩萨相应吗?跟行者相应吗?跟你的善知识相应吗?相应不在知识,在模式。你要同一个模式,你才能相应。你没有同一个模式,根本不相应嘛。对不对?你留意看看。

菩萨思想,菩萨的思维模式,模式本来就如梦的,他不是知识,对不对?菩萨的语言模式、思维模式,你能掌握到,那你跟他一起梦游。对不对?

模式没有了,你不会呀。

常有人问我“师父,你做梦吗?”

我说“我不会做梦。”

“我昨天被吓醒了。”

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你们都作梦,梦到被吓醒了?我不做梦,可是我常常是笑醒的。睡觉睡睡,我就坐在那里,我奇怪我在笑什么。我想不到说,原来睡觉做梦还会吓醒。想不到哦,我觉得睡觉都是笑醒的,怎么有吓醒的?

你就要去注意到你的模式是什么,要去调整的。你会怎么常常会吓醒,不会笑醒?笑到肚子痛才醒过来。你说我没做梦,我应该有做梦,但是都是因为都是喜剧,所以醒了都记不得。你被吓醒你都记的嘛。改造自己的生命啦。

这个都是指,那种有为法上的东西,他本来就是如幻如梦。

“本不能得知菩萨勇猛广大志乐深欢喜故。”

这个“菩萨勇猛”,各位比较难得,其实你从生活中去历练都很简单,都不难。但是你要是没有的话,就很难了。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你那个勇猛,就是你勇于去尝试,尝试新的领域一定要勇敢,那就勇猛。你敢不敢呀。

有没有人晚上睡觉就泡到浴缸里面,睡到天亮再起来?你去试一试嘛。你说“要是睡着滑下去呢?”那就往生吧。你就不敢试嘛,你永远都不敢,你想这个就怕那个,一想这个就怕那个。那你就永远不敢试啊。

有一次,两个同修来。

他说“陈老师,”那时候我还没出家,“我们准备好了。”

我说“干嘛?”

“我们下班了。”

我说“哦。”

“洗澡了。”

“哦。”

“吃饱了。”

“嗯。”

“我们刚才干了两瓶。”

我说“干嘛?”

“今天晚上单挑,我们拜佛拜到天亮。”

我说“你喝了两瓶,要邀我拜佛拜到天亮,那极乐世界都是酒味的。”

他们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现在精神充沛。”

我说“等我洗澡完了来可以吗?”

“哎呀要快啊,要不然时间不够啊。明天几点又要上班了。”

“好啊!那就干吧。”要勇敢啦,你都准备好,我都没准备,总是要舍命陪君子嘛。

一支香开始拜了。拜起来,一个摆平了,一个还没有摆平。还没有摆平,再拜呀。

第二支香,我说“要大的长的,不要常常点香嘛。”好,插下去。拜拜怎么奇怪,越来越没有声音了,一看他又摆平了。

我们既然说要拜到天亮,就拜嘛,拜到天亮。拜到天亮,只剩我一个。

你要勇于去尝试。虽然他邀我,既然难得机会,那就拜,拜佛拜到天亮,就拜。你害怕什么?你有没有自己向自己挑战过,今天回去拜到明天天亮?你都不敢去尝试嘛。

你要勇敢,才有广大境界呀。你不勇敢,你心量不广大嘛。老是要找一堆人,不行。有没有朝山?找一堆人去朝山,你自己就去了。找一堆人怎么了,朝山碰到蛇的时候怎么办?有人帮你拉出来,是吧?不要担心啦。

勇敢,你的心智才会广大。广大智乐,乐于去尝试。

当然,不见得都在外面啦,你自己里面也一样,有好多事都自己可以做。

我就修学这个法门,念佛。好了,念佛老是《净土三经》。你弄个第四经、第五经、第六经念念看嘛。净土,难道就不能读《金刚经》吗?对不对?为什么不会去尝试一下、经验一下呢?把他当加持,你只会加分,不会减分。

因为我们常常被那个意识形态给框住了。有没有?

多少人问你,我想有多少人吵过这个问题。南泉普愿,因为东厢西厢吵的那只猫。古代的道场里面,老鼠很多啊,自己不敢杀,叫猫去杀。就吵着“这只猫是我的,这只猫是我的。”

结果他抓来:“道一个,不然就把他给宰了。“

结果东厢也道不出,西厢也无音。啪!一刀砍下去了,把猫给斩死了。

很多人就很不满。南泉,何等的大和尚,为什么犯杀生造业呢?有没有?

那是你自己胡涂,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嘛。那你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他犯杀业?他犯杀业,他受果报跟你有什么关系呀?对不对?他犯杀业,他当然有杀的果报嘛。他假如已经了脱生死,那么没有果报,那也是他的事啊!那你知道杀有杀的业,就一定有杀的果,这是真理嘛,那就好了。你管他南泉怎么受报?

你要不甘心,你到地狱去找找看。看南泉到那边以后,阎罗王给他几个斧头劈下去了,你就高兴了吗?这个就是你的大脑一直在那边转。

他为了教化弟子们,他勇于去尝试,用最猛力的方法。当然果报他也要受,他斩了猫,难道他不要受果报吗?对不对?那就好了嘛。

我们这些笨子孙,老是在洋人面前争吵说“没有,他已经解脱了。所以他不要受果报。”他到底有没有受果报,你怎么知道?你为什么要替他争呢?因为你不能体会到他的“勇猛广大志乐”。

他受果报就受果报,又怎么?下地狱就下地狱,又怎样?我们就,用你的情感呵护着南泉“他不用受果报”,那就你去替他受啊!对不对?你为什么要替他讲话呢?因果律,什么因什么果嘛。那就好了嘛。南泉要杀猫,南泉就受杀猫的果报,又不是你,你为什么要替他讲话?这叫愚蠢。

所以这个东西,我们自己看清楚。菩萨有这个“勇猛广大志乐”。

好,最后一个。“如是种种。皆是普贤智眼境界。不与一切二乘所共。”

这是结论。这些善根都是“普贤智眼境界”,这个《四十华严*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一作结论,就回到这里来了,“普贤”两个字就跑出来了。

假如在其它的经典,他就不写“普贤智眼”,他写“菩萨智眼”。知道吗?

这里为什么,这四十卷华严要特别强调普贤?他有一个,就是我们讲的,第四期佛教思想发展要研究的根本对象,这个叫普贤乘。普贤乘来自于普贤心、普贤行、普贤道。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普贤行愿。

这个我们用新的话来讲,叫普贤信仰。前面我跟各位讲过,普贤信仰相当于是菩萨信仰,比菩萨信仰更高一阶。普贤信仰不相对于观音信仰、地藏信仰的那种信仰。

我们说小乘到大乘,是出离心、出离道,到菩提心、菩提道,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菩提心、菩提道到菩萨心、菩萨道。

菩萨心、菩萨道再进一阶叫做菩萨信仰。

中国佛教是属于菩萨信仰的佛教。所以他基本上从宏观佛教的立场来看,它是跟微观佛教完全不一样。

但是菩萨信仰的再上一阶,就是普贤信仰,也就是普贤乘——普贤心、普贤行、普贤道,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普贤行愿。普贤行愿是普贤乘具体落实、实践的一个方法。

那么这部经到这个地方,是指佛教思想演变到这个时候的最高境界。从此以后,所有全世界的佛教思想发展全部终止,进入睡眠状态。

这是,我想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中国遇到会昌法难以后,后来的唐朝就开始动乱,那么全国的译经工作也停止了。译学就是讲学的这种风气也不兴盛了,所以留下来都是些修行的。修行的就是禅家的禅风鼎盛,另外一派是密教。

密教就离开宫廷,因为会昌五年毁佛以后,宫廷里头修密法的就消失了。原来传过去日本的还是宫廷派,在宫廷里面修。但是皇家皇帝既然下令毁佛了,在大唐的整个帝国范围里面,宫廷里头是再也没有修法的了,密法已经终止了。

那么那个密法从此就转入宫廷外,我们叫做民间。他转到民间来的时候,那就开始变了,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我介绍各位,你去看几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是太原的天龙山。那个布置,天龙山的布置是真正密法。我是把这个密法叫做华严密,因为这个密法是从贤首国师一直流传下来没变的。那我们所称的唐密,那个东西是开元时代有的,所以相差有一百多年,贤首国师到开元年间相差有一百多年。

那么一破坏以后,华严密法没有终止,他在民间。因为华严密法第一个受破坏就是,武则天下来以后,华严密法就不重视了,因为贤首国师是武则天的国师呀。所以她一下来,他当然也跟着下降了。所以到了法难的时候,更离开了。所以十一面观音的修法就已经移到民间去了,早就在民间了。因此法难一发生,这个密法就散开了了。

所以,天龙山的这个坛城是最清楚的。十一面观音、普贤、文殊,弥勒佛在上面,它是四尊不是三尊。

那么他修法的坛城就是圣寿寺,圣寿寺是他的净土坛城。修法人修到净土现前,就是后面的这个极乐世界图。当然你把它叫做极乐世界图也可以,就修密法的净土会这样现前。

下面的整个坛城,那是大坛城。我们现在家里都弄个小坛城,不一样。这是第一个,最完整的一个。

第二个是崇善寺,太原市的崇善寺。他那三尊十一面观音,你看,两边是文殊普贤,那是修法殿,叫本尊殿。他的前面有一个供养台,再前面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后面是修法台,那十一面观音的眼睛刚好看见修法台。主法和尚在那里修法的。这个布局一定是这样,你放心。

第三个你要看的,就是石家庄的毗卢寺。毗卢寺的布局跟这个布局一样。后面毗卢殿,前面是释家殿,释家殿的后面是华严三圣,修法就正对毗卢殿,毗卢殿的前面会有一个供养台。

那就,修法以后的那三昧耶坛城,要移到供养台去。当这边一移动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就开始转变,一摆下去的时候就相应。所以你要留意哦,这修法就是这么灵。那这个修法的本身…

这个坛城还有一个是正定的大佛寺。大佛寺应该是最完美的,最完整的。虽然现在它那供养台改为戒台,乾隆皇帝改的,那也无所谓,但是那还是可以做供养台用。只是观世音菩萨看过来修法人这边,被戒台的屋顶盖住了,遮住了。这个坛城是很完美的。

所以整个行法我们看到,从宫廷转到民间,再也不在长安首都,已经转入民间了,这个密法是一直不断。这个密法进入到民间,就是在野的道场里面,我们就转变成“显密合一”。各位要留意,“显密合一”,没有“唐密”这两个字。

“唐密”这两个字出现的时间,不会超过一百年。各位假如去研究你去看看,“唐密”这两个字应该是日本人起的,中国人不会叫“唐密”。因为中国研究密法的历史不会太早,是解放后这几十年才有的。

那再有的话,明治维新以后,是日本人要侵略中国所用的词,所以说“唐密”失传了。“唐密”没有失传,也没有“唐密”这个东西。华严密法一直没有中断。

从长安出来的叫华严密法,天台宗所修的叫天台密。所以我们相对于天台密来讲叫“华严密”,这个名词是最正确的。在我提出这个名词之前三十年,吴立民教授他就提出来了。我不知道他提出来了,是我讲了以后他才说他三十年前就讲了。

真的在研究密教史的人,不会承认“唐密”的。“唐密”是开元,应该叫“开元密”,开元时代的密法,不是“唐密”。“唐密”也没有消失,因为他从来没有产生。他产生的时代,是武则天时代就已经有了。

而这种修法,十一面观音作本尊的修法,早在贤首国师之前就有,要不然他怎么修?对不对?所以你要留意到,这是密法的状况。

而这个地方所讲的,普贤菩萨一定在场。他虽然不是本尊,但是他是传承,传承的根本,普贤菩萨。所以这个叫普贤乘的原因在这里。因为在这个地方发生变化。所以整个思想没有继续往前发展,停在这里。

所以这一期“普贤乘”思想的发展,有待于在座各位大家一起来努力。在未来的五百年,这个思想会很繁荣,他会主导着整个世界的核心价值观。各位你不要说现在听我讲,这里在听、这里在想,对不起,我又讲闽南话了。这都是他在讲的,不是了,不是我在讲的。

我们告诉你,未来人类的思想会转过来。因为小学为主的西方核心价值观即将崩溃,我跟各位讲,即将崩溃。因为那种核心价值观对地球,已经伤害得不能再伤害了,对人类人性的伤害已经伤害得一塌糊涂了。你知道吗?

再发展下去,我们已经没资源可用了。我们中国假如经济发展下去,要再继续成长,成长到像美国这样,地球早就被掏空了,所有的矿产会通通被我们用完。所以这些核心价值观一定要转,你再怎么改都没有用,一定要改变核心价值观。

要改变核心价值观,现有的所有的这些大企业,告诉你,只有一个命运,不是倒闭,就是崩溃。就这么简单。最早要倒的就是丰田汽车,接着就是SONY。你看看。这些大企业一定要倒的,不然不行,因为那种规模是对于大自然资源的一种伤害。

而我们这样浪费都不行。你看美国人在享受,中国在污染。你认为有必要吗?这是不合理的现象,非常不合理的。所以这种核心价值观本身是不对的。

所以现在大家在呼吁,那些我们不管,他们有心在走,但一定是朝“普贤乘”的方向走。

这个地方已经看到,“如是种种皆是普贤智眼境界。不与一切二乘所共”。

那么各位现在在学这个普贤乘,你可能会觉得“跟这个自然有没有关系”?告诉你,绝对有关。

因为这部经书里头特别强调,所有宗教没有办法强调的,叫做“器世间庄严”。器世间,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地球的庄严。那用现代的话来讲,叫做环保、生态平衡。

地球资源,各位想想看,环保被破坏,生态被破坏,生态平衡链完全被剪断了。自然资源被大量地破坏,有没有?谁关怀呀?所有的关怀都是小不点关怀,一点一点地关怀。你怎么样去改变呢?

完全是这种共业核心的价值观所造成的。你必须把这种“小学”的核心价值观给除掉,要运用我们中国传统的“大学”的核心价值观,你才有可能去改变它。

那这个改变要经过一场很严酷的考验。因为我们不提倡,它也一定要频于崩溃跟倒闭。

所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去年还是今年,他不是提出来吗,“二十年后地球灾难就来了。”不是我讲的,他讲的,我只是从佛法的立场讲而已。可是他从自然界的数据来讲。各位有没有看过,听说他有个片子有没有?我是没有看过。

那你看,经济发展、经济成长,将会成为地球崩溃的代名词。你要不要改变它?

所以,我想我们身为时代的尖兵,我说华严已经来到,我们已经报到,我们不但要参与,我们更要领导人类的文明。(众鼓掌)不要以为说佛教都是落伍的、迷信的,佛教他有最敏锐的观察力,有最佳的指导原则,他可以走在前面来。那就看各位了。

你有没有这种觉知啊?就是这种觉知。你要真有这种觉知,你可以感受到。

改变整个世界的核心价值观,那用刚才的话讲,你是不是要走出既有的范畴,尝试新的领域。

你敢吗?你想想,看你敢吗?多少人说“讲归讲,怎么做啊。”就你要去尝试啊。你要去尝试呀!“菩萨勇猛广大志乐“,看你敢不敢做!你就是要去做。

不是成败的问题,而是众生在水深火热之中,你要不要拯救?让所有的冰川,南北极完全融化,让海水上涨50、150公尺以后,你想想看,世界文明会变成什么样子?你要不要提早采取行动?各位伟大的菩萨们!(众鼓掌)

不是你看我,我看你就好了。这是内心真正的感受,我们讲生命最深层的体验,你感受得到吗?是全世界的事呀。谁有智慧能够提出来,怎么改造这个世界,核心价值观要改,你怎么进行?

真的,他的原因就是在于我们这个核心价值观,现在很具体地产生一个问题,叫做大量消费

因为你不大量消费,他没有办法大量生产。

他大量生产就是要你大量消费。

告诉你这就是地球灾难的元凶。因为他大量生产他要大量的什么,资源。对不对?大量资源,你就大量消费了。因为他生产成本降低嘛。

你想想看,成本降低价格很低,大家都买得起嘛。

好,大家都买得起。你买去用的人用了,可是我们子孙的资源被你荒废了。

好,在中国生产,中国污染了,美国便宜,美国在享受。你说这样公平吗?

这个是大家去思考的问题呀!我们来背负污染的罪名,然后享受是他的。然后还要嫌我们怎样,叫我们的货币要升值,人民币要升值。这个根本不合道理的。

所以重点就在于,大量生产跟大量消费。

而且这里面你要知道,大量生产是浪费资源。大量消费造成大量垃圾。

好了。CO2怎么产生?告诉你,《京都条款》根本没用。你继续大量生产,继续大量消费,温室效应会继续扩大。《京都条款》再加十倍都没用。你留意到啊!

因为你大量垃圾一直产生,你怎么处理?

我们国内还没看到有那个烟筒,烧垃圾的烟筒我们国内有没有?有啊。我好像没看过。台湾高速公路沿途都是啊。人家那个烟筒是工厂的烟筒,我们是垃圾场的烟筒。你看看一直烧、一直烧,垃圾那么多。工厂生产的通通送到那边去烧,你看要命不要命?越繁荣、越发达的国家,这个问题越严重。

所以这个部分是我们,不要再一直以“小学”,“小学”就是科技的思维模式,来架构我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我们要以“生命”——“大学”来架构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所以未来的时间,不是经济成长的问题,是我们社会要调整的心态问题。要不然你现在马上遇到、马上发生的,就是大自然的崩溃,就产生了。假如这当中再来一个海啸、大地震、火山爆发啊,那你就更惨了。

所以,这个都是我们在看世间。我们不是不关怀世界,我们从核心上去转变去扭转,整个世界可以改变。

经过这个五十年的时间的转变,这个世界会恢复正常。假如不经过这五十年的转变,那二三十年后的灾难一定发生。那个要让它稳定下来就难了。所以未来这一二十年,大家可以看到很热闹的场面。

好,这个叫做“不与一切二乘所共”。二乘不会去考虑这些。我们讲是宏观的佛法是谈整个世界局势的这种策略问题,微观的佛法是讲个人或厂商的最大效应问题,就解脱嘛。对不对?这两个思想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为什么不见不闻,原因也在这里就看得很清楚了。

“以是因缘。”以上这些因缘。

“彼诸上首大德声闻。不能闻。不能信。不能知。不能见。不能忆念。不能观察。不能筹量。不能思惟。不能证入。不能分别。”

这十个,是我所思考的重点。当初我跟各位一样,读过这个地方,我就在找这个“为什么”,不是不见不闻而已有这么多原因,为什么?所以,我才发现宏观佛法与微观佛法之间的差别。

我说世间因缘很奇怪。因为刚好我是学经济的,这两个理论是我所专长的,而这两个理论给我在学生时代赚了很多钱。这两个理论,所以我很清楚。

佛法里头也有这种现象。人类的行为可以透过数据,把它给量化。这是经济学上最伟大的地方。人类行为那么抽象,它能够思维化、数据化。告诉各位,我们的修行也可以数字化。我是从这些,你读过经济学你就会知道,它会有很多曲线。修行也一样,所以我们在讲经的时候,我都会画曲线,不是画曲线,是画图表,包括你法身慧命怎么成长的成长曲线,都可以画出来。

那我在作这种思考的时候,是在追求这些东西,这个模式怎么架构。修行的模式,可以架构的。我们后面会讲到,那时候再一个图表、一个图表丢给各位看看。不是我发明的,是人类的祖先他有这种智慧,创造了这么多的工具给我们用。

所以,我们说,我们修行,重点,我跟各位讲修行要解脱要成就不难,难的是你的资粮道,你的心态根本不对。

所以我们说,要把你的生命因素的质量,那个水平提升到修行开始线,那你那里一修就进去了。

可你现在不是啊,你离修行开始线那么远。敌人在哪里,在那么远的地方,你在这边喊“杀啊!”,杀到哪里去?敌人在哪里?你要杀哪里去?你要搭火车搭三天才会到,你要在这里喊杀,干嘛?修行,我现在就开始。那来听经就来听经,你也在拼命念佛,你有没有搞错啊?你那个生命质量还没有到达开始修行的地方嘛。

那你说“师父我怎么修?我这样修对不对?”哪有什么对不对?你都还没开始,还什么对不对?那基本的资粮道你都没有,你怎么修啊?这个就是问题啦。

所以那么多人修行为什么没人成就,你根本不是修行的料子嘛!

你说“师父,你看我这块布能不能做西装?”我说“当抹布差不多。”你要当西装要像个西装的样子,抹布的样子,你…。

所以你要先调整好,调整到了要做西装的料子的那个时候,你再来讲要来做西装嘛。你去抹布店里说“我要买西装料”,神经啊!

所以要先调整我们生命因素的质量。这一点宏观佛法,他做得到。

这个是宏观佛法最重要的一个工程。所以能不能数字化?可以。

假如我们这个世间能够转过来,以大学为核心价值观的话,那么500年内我们就可以转过来,500年。

所以我常讲,佛教知识青年你要有这个使命感。不是我怎样、我怎样,都想你自己,你根本没有普贤乘的那种心胸跟度量。有没有?这个普贤乘,在这个时代,他会发光、发亮、又火又红。就是这个原因。

我提供给各位作参考的这些信息,是绝对可用,你绝对可用。你不要以为我这个痴人说梦话,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一讲华严都说你华严多好。不是,是真的。我跟各位谈,是真的。

所以你要在这里发大菩提心,行大菩萨道,走进来。菩萨道还不算,还要走到普贤道来。

这个菩萨道、普贤道有什么差别,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作专题演讲。光这个部分。应该我们经文里头会碰到。我会仔细地跟你分析差别在哪里。光这个部分,我,这部分的论文就写了几万个字,那才点点滴滴而已。因为每一点每一滴,差不多都一千五百个字。我都是,因为我像写博客一样,这样写记录、记录。过几天写一写。身体比较舒畅一点,就记一下、记一下。我现在没有时间说写大论文。重点提个论文就这样写。

这是非常可行的一个方法,你是一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话,那你就站在这样的高度去看,你不要站太低的高度,站最高的高度。普贤乘是人类生命的最高高度的地方,你从这个地方来看。这个高度我们叫N+1个生命。站在这个高度来看,你不要老是站在第一生命看。

站在第一生命来看你只能修微观的佛法。我们是站在第二生命以后。现在跟你谈的普贤乘是站在N+1生命的高度来看。

好,这是“普贤智眼”的境界,不与二乘所获。

那么,后来的这个部分呢,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你一直没有办法切入。   

那,我们要跟各位谈的就是,你要具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们叫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而这个生命境界是什么,你不知道。

这个生命境界第一个特点叫永恒,就是具备永恒性。

第二个特点是恒动性,就到达止于至善以后的生命不是就坐在那里。各位有没有看过很多那个灵异的电影?死后再复活,死到天堂去。在天堂干什么?一个很光明的地方,一堆人在那边走来走去,无聊啊。又不是舞台走秀,老是在那边走来走去干嘛?不是,那个就是,因为他还没到,那些拍电影的也没到过那个世界。那个生命是恒动的,而恒动当中是越来越美,越来越好,在止于至善上面还要再更好。

所以你知道修行以后的人生会使整个世界越来越好。那个生命像万花筒一样,一直变化、一直变化、一直变化,而每次变化都不一样。那个生命在那种环境里是和谐的、是芬芳的、是非常美好的、是非常宁静、祥和又很灿烂的。

不像我们讲一宁静,宁静、宁静、宁静,宁静到角落去,缩在那里,都是灰尘,那就不叫恒动。

他恒动是美丽的、是灿烂的、是澎湃的。澎湃怎么叫宁静呢?那你自己去体会了,就自己去体会了。这个生命才美好。

是因为这个样子,所以你不发这个心的人,你就没有办法体会。

这里面讲的东西,是很丰富的。他为什么一讲再讲,一直讲就十个出来,讲一个“不见不闻”就好了嘛。是讲他的殊胜,他的丰富。

好,“何以故,”为什么?

“诸佛菩萨神通境界。非诸二乘狭劣境故。”就这样的。

所以,因为讲二乘叫狭劣,就很多人气得跳脚。不用跳,他本来就这个样子。因为你是从第一生命出发,你不是从第二生命出发。

因为从第二生命出发叫“果地觉,因地心”。你把果先定了,那因呢,你慢慢去聚。你就会具备那么多的因。当你果不定的话,因就聚不上来。各位要留意到这一点。

所以从大乘佛法的修学来讲,他有两个特色

第一个就是,果一定要立。就像我们各位小时候在写我的志愿,有没有?我的志向。“我将来要做什么”,有没有写过?“我将来要当毛泽东主席。”你也不知道你姓什么,你要当毛泽东主席。小孩子什么都不懂,那个偶像,那就是果地,果地定了嘛。“我要当科学家。”要当科学家怎么?“科学家,我要发明小叮当。”小孩子写那“我的志愿”,很好玩啊。为什么?他定果地嘛。虽然他不懂,他还要定。我们也是一样,你要定。这个是大乘佛法的第一个特色。

第二个特色,大乘佛法强调的意业修行,就是心法,心法修行。但是你不要忘了,身业跟语业同样重要。这是我们前面讲过了,这是大乘佛法的特色。

因为你不具备这些条件,“是故虽在逝多林中。不见如来广大神变。”

这个,各位应该都有这种经验,我们小时候,爸爸妈妈在讲话,你在场,听了老半天也不知道在讲什么。有没有?因为你没有那种,你不见那“广大神变”嘛。现在你也一样啊,对不对?你也发现你在讲什么,小孩子不要紧,他反正听不懂。听不懂,常常给你漏气。这个就是,这种情境一样。

好吧,我们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里,明天再讲后一段。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十华严 第二卷 第29讲
下一篇:四十华严 第二卷 第31讲
 四十华严 第二卷 第29讲
 四十华严 第四卷 第63讲
 四十华严 第一卷 第14讲
 四十华严 第一卷 第11讲
 四十华严 第三卷 第51讲
 四十华严 第三卷 第50讲
 四十华严 第一卷 第15讲
 四十华严 第一卷 第20讲
 四十华严 第二卷 第37讲
 四十华严 第一卷 第6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略谈佛经中的譬喻(德诚)[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美丑好坏都是分别心的作用[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