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团丙班课堂笔记
孝敬——在佛门里实践皈依的内涵
徐积,字仲车,淮安山阴人。生三岁,父卒,晨昏匍匐求其父,甚哀。幼读孝经,辄流涕不能止。既冠,从胡安定学,深得正心诚意之旨。事母谨严,非有大故,未尝去其侧。每日衣冠问候,备物而养,如有所失。应举,不忍离亲,遂徒步载母入京。以父讳石,生平遇石不践。或告以难避,曰:‘吾岂故避之。吾见之,惕然伤心,乃思吾亲,不忍加足其上耳。’母卒,号恸呕血,水浆不入口者数日。居丧庐墓,率合古礼。哀呼问视,一如生时。卒谥孝节先生。淮人至今祀之,比于曾闵云。
法师开示:
古代,徐积非常孝顺,因为他从小跟老师学习得到 “正心诚意之要旨”。然后他认真实践,把母亲侍奉得很好。父亲的名字里有“石”字,他就不踩石头,因为忆念恩德的缘故。他还按照古礼为母亲守墓,住在墓穴旁边一段时间。
现在,我们身边还有没有这些现象呢?其实家庭教育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如果父母有孝敬长辈的做法,孩子的骨子里就会有这种血液,进了僧团之后就容易调顺。如果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行为,相反,看到的是父母打架、吵架等,那孝敬这种基本素质我们是很难学会的,反而学会的都是如何跟别人闹矛盾。这个非常重要。
在僧团里怎么实践这一条呢?恭敬三宝。进佛门之后,与此完全对应。世间人敬事父母,我们敬事三宝,是一样的。三宝:佛、法、僧。佛的代表是谁?师。法的代表是经。僧呢?就是出家的法师。这个我们应注意。
中午我还跟个别同学谈到,我们学法不入心,内心当中一直想往外攀缘,得不到法乐。如果让我们老老实实地一直坐在那儿学法、诵经、闻思,却坐不住。为什么?最主要的因缘就是于法、法师不恭敬,障碍我们学法。坐不住,内心中没有力量,看到法不会欢喜。
在寺院里“凡圣同居”,比丘法师都是福田,我们甚至常常把他们看成跟我一样,稍微有一点不高兴、不如意就观过,僧的含义更宽泛一点就是同行。对法师观过都是对我们极大的损害,甚至我们还习以为常。如果没人讲的话,我们就觉得这很正常,更甚者是不加对治。不加对治的话是比较惨的,这一点应注意,我们出家到底干嘛呢?要解脱成佛。解脱成佛就要学法,但是学不进去,因为于法、法师不恭敬。
《广论》讲“六加行”,第六加行是三事求加,“惟愿加持,从不恭敬善知识起,乃至执著二种我相所有一切颠倒分别,速当灭除。从敬知识,乃至通达无我真实,所有一切无颠倒心,速当发起,及其内外一切障缘,悉当寂灭。”我以前老是想,三事求加,为什么单单讲善知识,把对善知识的不恭敬提出来呢?原因就在这里,不敬法、法师是坏慧因,把我们的智慧整个都损坏掉,这样就没有智慧了。
对一个要出家修道、学佛、求解脱、究竟离苦得乐的行者来说,没有智慧怎么能修上去呢?我们无论如何修、怎样培福都不行。是不敬法、法师把我们的智慧都给毁坏了。平常出坡、上殿、过堂、经行、上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要恭敬法师,而我们不但不恭敬,一不小心还对法师损恼、观过,这是非常不好的。这一则故事讲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就是皈依的内涵。
徐一鹏,字季祥,鄞人。至孝食贫,授徒海滨。一夕感异梦,觉语主人曰:“吾父殆有恙。”急驰归。夜过一岭,猝遇虎当道。季祥祝曰:“吾为父病驰归,即劘虎牙,吾何怖焉?”虎返顾,曳尾去。归而父果病愦。季祥至,即急苏。曰:“儿适归,将无道遇虎乎?予顷被摄,至一公府,见绯衣者曰:‘尔数已当终。尔子纯孝所感,虎且避不敢前。为孝子故,特延尔一纪。’”
这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徐一鹏。《孝经》上讲“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一则故事就是说孝悌之至所得的感应。诚心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感应,会感得老虎和各道的神明都会“开绿灯”;因为孝顺到一定程度,畜生道和鬼道都会开绿灯。所以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应常怀谦虚,对别人恭敬、真诚。“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相信神明会保佑你的,善神会保护你的。
宋世陈廿三者,山居犷悍。父年老,每遭忤触,至不能忍。数以手加额曰:“愿不孝之子,蛇伤虎咬。”父没后,廿三偕与徒党,入深山采木,有蜥蝪螫其足。又进而前,遇虎突出。诸人皆奔避之;廿三以足螫独迟,竟为所噬。
这则故事讲陈廿三,是反面教材,不孝会是什么状态。陈廿三常常抵触他父亲,感的果报是什么呢?被蜥蜴蜇、被老虎吃,这就是因为不孝而现世感恶果的例子。在家不孝子不会有什么好报,在家里吃父母的、住父母的、用父母的,反倒不孝顺父母,恶报是很重的。寺院里是三宝地,我们吃三宝的、用三宝的、喝三宝的、穿三宝的,最后不恭敬三宝,结果也是一样,罪业很严重。在三宝地也要正心诚意,那就是对三宝的皈依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基本的。何况我们皈依三宝不是因为物质方面的原因,根本是师长三宝能给我们法,滋养和改善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才皈依三宝,这个是真正应该感恩的。
俞麟,太原诸生也。同社王用予,事帝君甚谨。一日,梦至帝君前,戒谕至切。用予既叩己所就,为问俞麟。帝君曰:“俞麟应得一科,因事亲用腹诽法,且溪刻论人,不近情理,而伪以君子长者自命,故黜其科。”用予问:“何谓腹诽?”帝君曰:“彼父母凡语言举动,麟心辄不谓然,但勉强不露声色,浮沉顺之。真性日漓,伪心相与,是视亲如路人矣!假行窃名,最撄神怒。”麟果终身不第。
陈廿三和俞麟这两则故事,刚刚好都是因为不孝,损恼了畜生和神明。之前徐一鹏的故事是因为孝所以畜生开绿灯,陈廿三是因为不孝所以畜生会来障碍他,俞麟是神明来障碍他。俞麟不孝表现在哪些方面?腹诽父母,对父母的语言不以为然,甚至常常跟父母顶撞、要挟父母。比如逼着父母给自己拿钱、拿什么东西或者答应什么事情,“彼父母凡语言举动,麟心辄不谓然”,但是人家“勉强不露声色”,我们不一定,甚至会直接用身口的行为,对父母说:“你一定要答应我一个条件,不答应我就……”这比书上讲的更可怕。所以书上面讲作为一个世间人对父母这么做,结果“麟果终身不第”,想考上功名很难。这一点虽然我们没有神通可以看到,但是只要稍微思维就肯定有这种感受出现。所以这两个都是反面的喻,值得我们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跟师长谈条件,这些都是逼着师长一定怎么样,不然就跪着不起来。不过有时候这不一定就是弟子相,反而可能是一种愚昧的行为。师长已经告诉你应该这么干了,你还不听,是逼着师长、损恼师长,有时候是令师长担心。
曾经有一个同学干的事情令师父非常担心,这不是损恼吗?将来有什么好处?是很难的。很多人不小心就会对着福田造了一堆的恶业,然后跑掉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即使到了社会上,不相信他会非常顺利,反倒是处处都会有障碍。这个很重要啊!我们要善加思考。我们学孝敬,直接对着三宝的境进行转换,然后在佛门当中实践,长期的熏习和思考。
和睦——经营师法友增上的环境
接下来学和睦类。什么叫和睦?“睦”是什么意思?和睦就是大家彼此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友爱、平衡、和谐。“睦”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暖、和好、亲近、没有冲突等等。《弟子规》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和睦对的是同行之间,这个尤其重要。我们修道人如果同行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虽然听到了师父开示的法,内心也有感觉,但在生活中,实践的情况就会打折扣。这就要靠同行之间去和合、去历练、去彰显。没有同行给我们历练的境,即使从师长那听到了法,也很难得到好处,必须要有同行。我们不可能天天跟师父在一起,天天在一起那得非常大的福报,一般人不可能有。我们真正与谁在一起最多?就是同行呀!所以真正很多法能够体会得到,就是因为跟同行互动,做事的时候大家有关系,互相共事,这才能体会到法。
一、脱离团队必然会掉入业海红尘。
如果我们在一个道场修道,常常独来独往、自搞一套,独干、独自行动、学习,这样的话进步就非常慢,甚至倒退,这一点我们可能都有经验。当我们有一段时间独行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倒退了,就会犯很多错误,不该做的事做了,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想的事情想了。反过来,当你经常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自然就相互辗转相谏、相教、忏悔,还会策励。当我们看到同行,即便对方不说话,都会有策励作用。如果我们常常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躲着,就会不自觉地干坏事。我们即使没有神通,也可以猜测出来。因为我们有烦恼,肯定会缘一些常住、班上不让做的事,这是必然的,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所以,必须要靠师友环境的保护,不要一个人单独行动,尽量走到团体里面来。这样我们才能够非常快乐、并且平稳地走过最艰难的时候,刚出家的时候比较艰难,常常想世间的物欲。如果没有同行做伴,我们会弥足的艰难,可以说会加倍的艰难,可我们还自得其乐,想着可能就是这样吧。错误!法师早就说了,师父讲很多开示都谈到,要跟大家在一起,要跟大众在一起,这样我们才能够一直在快乐当中。
我相信在我们当中也有这种人,经常跟大家在一起,他是在快乐当中度过的,在他生命经验当中,没有常常处于一种迷茫、孤独、痛苦、无助之中,可以说很少。想家、缘五欲又得不到的那种苦,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苦受,这些在他的生命经验当中应该不多。这一点我是确信,绝对是这样的。你身边一直有老师、有同行在陪伴着你,就没有时间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了。
一个人的心在凡夫的境界里,一心不能二用,我们缘的都是正面的境界、好的境界,坏的境界就没有了。如果我们的所缘是这个就会缘那个,不知不觉中这几年也就度过了,平稳地度过了;如果不是这样,在痛苦当中也是度过了,但是大部分情况都没有度过去,跟走独木桥一样,大部分都掉下去了,掉到业海里面去了,掉到红尘里面去了。掉到红尘里面分两种,一种是身在道场心掉红尘,一种是身心俱掉红尘。
师友环境,我们可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舍。常师父曾经讲过,“师、法、友是圆的”,所以,千万不要单独行动。这样做,对我们有绝大的伤害。到底有多大的伤害,如果我们有相应的经验,就应该有很深的体会。就好像以前某甲、某乙在锅炉房,我常常提醒他们烧完锅炉之后就要撤回来,不要在那坐着,在那坐着起什么作用呢?不会起好作用的。我劝他,他不听,我就感觉到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就是这样,同类因感同类果,看到因就知道到将来的果是什么样。他们刚开始是非常好的,后来吃完饭常常跑到锅炉房。干嘛呢?那边人多,易攀缘,欲令智迷,自己的智慧又不足,邪知邪见自然就生起来了,这种情况很常见。
我们要以此警策自己。我们想,师父、有经验的人都非常清楚的,他给我们的建议可以说只要听就会受益无穷,不要认为“不会吧”、“没啥”。“没啥”就跑了,很痛苦,还要再来,但是来不了。这个非常重要,给我们策励。现在我们不论是在锅炉房,还是工程部,还是在别的堂口,包括图书馆,都要注意,一定要小心。这个不是我们用理论说的,实际就是这样。你不小心就会串习、被熏染,你有一天就会突然发现“我怎么跟大家格格不入啊?”当你发现你的想法,你所做的事情、你的行为、你说的话,跟大家已经不能够合拍的时候,当大家都觉得你这个人怪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反思,已经接近危险的边缘,就要赶快“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赶快回来,别再继续下去了,如果你再继续下去,痛苦必将跑到你身上,跑到你心灵上,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营造良好的同行环境,能让大家辗转增上。
我们学和睦类要真正领会到兄弟、同行之间的这种精神,所谓正心诚意,真正对别人尊敬,“爱人者,人恒爱之”,真正爱别人,爱你的同行,这样的话你就会得到最大的受益。这受益的绝对是自己,不会是他人,我们对他人有多大的爱护,感的果就是自己将来能得到多大的爱护。
司马温公,与其兄伯康,友爱甚至。伯康年将八十,公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每食少顷,则问曰:“得无饥乎?”天少冷,则拊其背曰:“衣得无薄乎?”至老弥笃如此。
这则故事讲司马光对哥哥关爱。哥哥伯康每当吃饭时吃的少了点,他就会问:“有没有吃饱啊,多吃一点!”你看他对兄长的承事可谓至极,每次都是这样。
大家可以谈一谈心得。什么叫心得?真正的心得是反省自己,我在生活中如何实践,不是做一个评论员来评论这个故事、评论社会现象。心得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什么启示,在我身心上有没有用到,用了几分。心得就是反省自我,而不是反省别人。现在我们整个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一说话就是在谈别人,很少说我有没有问题,这样的话和睦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佛法谈内明,先从自己内心的和谐做起;外在的兄弟之间、同行之间的和睦才能够达成。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孟子也说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我们往下学将会发现,他们都是在自己身上找,有没有实践哪个法类、有没有做到,很少有说:“他应该做。”
所以,真正要想和睦,必须要求自己,这也就是业果的实践。苦受、乐受都是业果,他对我不好,那是我的业,我要实践。其实古人也是间接地实践业果,不是要求别人。要求别人、评论别人,彼此永远都和睦不了,永远都是痛苦,这一点要明白。
这个故事最主要告诉我们,对兄长的爱护:“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在佛法里面讲“悦意慈”,视一切如母有情亦如爱子,就是金洲大师发菩提心的教授,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些行相。日常生活中对待同行,不说达到他这种量吧,最起码要经常爱护别人,别人有困难了,主动帮助别人。我们却常常相反——当别人有好处的时候就会嫉妒,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心里会想:“活该,我就希望你这样。”在内心里面不一定说出来,就会有这种想法。
其实每个故事都是很经典的,没事的时候可以多琢磨。再看文,天冷的时候司马光主动抚摸兄长的背,问:“您冷不冷啊?衣服薄不薄啊?”可以说是我们丙班做关怀委员的好榜样。我以前在广化寺常住班做训导的时候,其实就是“关怀委员”,关怀大家,问寒问暖。这叫什么?法情,这一种情谊是无染的、清净的,不是染污的情,而是互相关怀。
可以说,在一个道场里面,我们要想走上去,必须得有一些比较亲近的友伴,有什么话敢跟他说,这样才能成长得非常快,这些都是经验。当然我说的都是善友,不是恶友,恶友越多越惨,最好一个别要,可以交心的善友我们至少应有一个,这是绝端重要的。因为有时我们的心力难免会低,低的时候找他,他给你开示开示、安慰安慰,你心力就会被提起来;当他心力低的时候,你给他提起来。就是说,你有什么话都敢对他讲,必须有一两个,你会走得非常快,否则你有苦没地方诉,会憋得半死。甚至别人还会因此误解、观过,双方都痛苦无量,这样的话,在修行的道路上我们会走得非常慢。
同行可以说是宝啊!看我们如何去经营同行的环境,你经营好的话可以发挥到极致。辗转相谏、相教、忏悔,在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应该叫“互相反省”。不然忏来忏去都是指责对方,都是说是非,呵斥对方、骂对方,这是错误的。这是不对的,要看自己的条件,看你的发心,是不是真正对别人的爱、关怀,那是一种无私的、快乐的、当下就能得到,这种情况才可以,那是有标准的。
三、是非面前当保持正知见
牛弘,字里仁。弟弼,好酒而酗。尝醉,射杀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迎谓曰:“叔射杀牛!”弘直答曰:“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再看这则故事。牛弘这个人非常厉害,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度量?他这个人非同一般,他是隋朝安定鹑觚人,年轻时,性情宽厚,好学博闻,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授散骑常侍、秘书监,收集典籍,不遗余力。三年拜礼部尚书,奉诏撰修五礼,写成百卷,行于当世。
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牛弘以其丰富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改定雅乐”、“设立明堂”,受到皇上的器重和赞许。不久授大将军,官拜吏部尚书。在其任职期间,任人唯贤,“其选举,先德行而后文才,务在审慎”。因此“所有进用,多称职”,朝野上下,为之佩服。隋炀帝继位后,赐弘以诗,赞扬之美,无书其右者。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牛弘进位上大将军,六年(公元610年)跟随皇帝巡视江都,其年十一月卒,归葬安定。皇上赠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定侯,谥曰“宪”。牛弘一生,权高位重,荣宠当世,而他却车服平俭,宽厚温良,事上尽礼,待下以仁,“讷于言而敏于行”。一生手不释卷,著书颇富,有文集十三卷传于后世。
我们看他的胸怀,有时候在师父身上也发生类似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下边的人觉得是很大的事情,向师父汇报,还怕师父没有听明白,又重复一遍,师父说:“我已经知道了”。非常平淡,这样的事真的发生过。有时候我在寺院里发现自己认为的大事,赶快跑到师父那里,师父颜色自若,好像没有发生事一样,读书不辍,跟这上面故事真是一样的。
作为一个佛教徒,杀生是不对的。这里面讲的是兄弟之间的情谊。牛已经杀了,又能怎么样?恶业已造,只能修忏悔,不然又能怎样?他宁愿保持兄弟情谊,不被妻子挑拨。用佛教的观点来讲,这叫正知见。在别人面前乱说他人的是非、错误,都叫观过。对方如果有佛法的正知见,他会用佛法来开导你,让你这个心息灭掉。
反过来,他如果不开导你,反而增长是非,那绝对是恶友,没有好处。我们体会一下就知道。当我们跟别人讲某某人有问题,对方也讲这个人就是有问题,这样的话,就非常麻烦。其实,真正的善知识、善友是把所有的毒箭化为莲花,不会把毒箭上再抹上毒,往别人身上射去,绝对不会这样。真正的正见是这样,我们要知道标准。比如别人反映问题到我这边,我只能化解。绝对不会说“这个人就是这样”或者增加反映的人对这个人的看法,这是一种错误,这就叫造业,是对业果实践不到位。
牛弘的妻子来讲这件事,其实是带上烦恼了;而牛弘在息灭妻子的烦恼、保持兄弟之间的情谊,就是在息灭这种争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业果的深信。事情已经发生了,又能怎么样?我相信牛弘私下会对他弟弟开导,这里没讲到。有时候我们带着情绪找某位法师诉说,对某某同行观过,法师当下是息灭我们的烦恼,结果我们还对法师观过:“法师怎么这么讲?”实际上法师是在息灭我们的烦恼,不让我们观过、造恶业,可能私下里再找那个同学开导。
四、在师长、同行中间应多学习实践善巧方便
薛包,事父母至孝。及父母殁,诸弟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奴婢则引其老者,曰:“与我共事久,使令所熟也。”器物取其朽败者,曰:“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田产取其荒芜者,曰:“吾少时所治,心意所恋也。”任弟所愿分之。后诸弟数破其产,辄复赈给。
这则故事讲的是善巧方便,是方法的问题。为了避免别人嫉妒,有时候你干好事也要懂得用善巧方便。你看薛包多善巧,他对父母那么孝顺,父母死后兄弟之间要分财产,薛包不同意,但是没有办法,只能随顺大家,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然后薛包比较谦虚,只挑选不好的财产,但又不凸显自我。我们看他怎么说:“这些奴婢与我共事比较久了,我对他们比较熟,容易使唤。”这多善巧啊!弟弟听了之后又不会难受,对吧?我们有时候偶尔做一点善行,还凸显出来让别人难受,别人心里面会嘀咕:“就你做善行?”唯恐天下无人知道。人家讲话非常善巧,专门要家里不好的家具、器物,他说:“这些都是平常所用的,用起来比较顺服、适合”。大家容易接受和接纳。这也是谦虚的特点。其实第一步我们就很难做到,分东西的时候我们要最不好的,不容易做到。好事给他人,恶事向自己,赞叹别人功德,反省自己过失,又很难做到。一般都是好事予自己,坏事留他人。甚至最后他要的田产都是不好的,但是因为他有比较好的等流,还是可以感得好的果报。他弟弟的东西最后都不行了,破产了,他还给弟弟救济。这种精神、这种心态,是我们应恒常学习的,告诉我们对师长、对同行应该如何做。
和睦类可以说在生活中跟我们最近了,希望我们学这个《德育古鉴》能够取其一分而实践之,不要一分都没有,或者学过就忘了。古人枉费一片心血,我们没有从中得到益处,至为可惜。
彼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