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摩诃迦旃延尊者 平息欲念如御者驯马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5

摩诃迦旃延尊者
平息欲念如御者驯马 
 
7~5
寂静诸根欲
如御者调马
离我慢无漏
诸天人羡慕
 
佛陀居住在毗舍佉兴建的鹿子母讲堂时,有一次提到摩诃迦旃延尊者。

有一天,帝释率众天神到鹿子母讲堂顶礼佛陀,因摩诃迦旃延尊者外出赶不回来,大家就为他保留空位。当帝释献花顶礼佛陀,看到摩诃迦旃延尊者的空位时说:“多么希望尊者也在座接受供养”。就在这时候,摩诃迦旃延回来了,出现在他们面前,帝释非常高兴,立刻献花致敬。

比丘们对帝释敬仰摩诃迦旃延的行为大受感动,有的比丘却认为帝释偏心。佛陀说:“天人敬重能克制平息感官欲乐的人”。

眼耳鼻舌身意内六根的感官对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尘时,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对外境事物的好坏产生喜欢不喜欢的识别感受,进而执取贪着,产生贪瞋的反应,引来烦恼痛苦。解脱的圣者由于对事物的好坏不起喜欢或厌恶,平息了贪瞋的反应,情绪稳定,他不贪不瞋,欲念平静,所以不再烦恼造业。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阿那律陀尊者 阿罗汉境界难以测度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舍利弗尊者 阿罗汉不再生死轮回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婆罗门阿难它普迦卡 战胜自己无与伦比..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不知足的比丘 欲望带来苦恼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一批僧人 观察世间虚幻不实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裸身苦行者和富家女 只应自省不应在意批评..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比丘互相威胁 众生皆珍爱生命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恶徒提婆达多 恶行受折磨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阎浮车尊者 苦行非正行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魔王阻乞食 以清净安乐为食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提沙尊者的真供养 独居尝法味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比丘互相争吵 众生皆恐惧死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前瞻——以《维摩经》为例[栏目:王雷泉教授]
 梁武帝对中国佛教素食文化的影响(释法应)[栏目:素食文化]
 调伏自己的内心是佛教的宗旨[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七六)[栏目:杂阿含经]
 不邪淫的人有福[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清净佛子[栏目:梦参法师]
 如何让自己彻底放下[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九乘差别略义·世间乘[栏目:郭元兴教授]
 我们一家三口在不同的时间段做火施,这样可以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业力沉重[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