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在家弟子玛提加玛它 驯服的心带来安乐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3

在家弟子玛提加玛它 
驯服的心带来安乐   

      3~3
      此心难调伏
      随欲望流转
      智者善调心
      心调得安乐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某位僧人。

有一天,六十位僧人从佛陀那儿得到禅观题目后,到某个山脚下的僻静处禅修。读村村长的母亲玛提加玛它供养他们食物,为他们盖遮雨蓬。后来她请僧人指点她如何禅修,僧人们教导她修三十二不净观,观想身体的三十二种器官,意念它们的不净,以及逐渐败坏灭去,理解色身的无常变化和我执的虚幻。由于玛提加玛它精进修习不净观,因此比那些僧人更早证悟了无常、苦、空、无我的人生实相,而证得果位,拥有神通。

透过她的天眼通她观察到那些僧人尚未证果,也知道他们都有证得阿罗汉果的潜力,于是她提供更营养的食物,使僧人能更精进,僧人们由于正念具足,心无挂碍,也都证得阿罗汉果。

僧人们回到精舍向佛陀报告禅修的一切经过,也提到玛提加玛它有神通可以洞悉他们心中的念头。有某位僧人听到这件事后,也从佛陀得到禅观的题目后,到玛提加玛它提供的场所禅修。才过了几天,这位僧人因为害怕玛提加玛它有神通会洞悉他的任何不净念头,又回到精舍。佛陀吩咐他再回玛提加玛它的地方去,只管注意调伏自己的内心,专心观想禅修,只管念住禅定中观想的事物就好。由于玛提加玛它也如同供养其他僧人一样地供养他,所以这位僧人能毫无忧虑地用功,也证得阿罗汉果。

可见调伏邪念,涤清心念,使心驯服,便能获得安乐。

圣者有四果:
①初果须陀洹,断尽我见(我执)、疑、禁取见(邪戒以为是正戒),初入圣人之流,不再生于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四恶道,最多再七番生死,便可解脱;
②二果斯陀含:欲贪和瞋恚减弱,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了;
③三果阿那含:断了贪欲和瞋恚,不再生于欲界;
④四果阿罗汉:断了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不再生于任何世界,是最彻底解脱的人,不再有未断除的烦恼,已脱离轮回进入涅槃,永不回复以前的习性。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弥希尊者 自律克己调心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银行家的儿子 防护的心带来安乐
 法句经要义 第二品 不放逸品 周利般陀伽尊者 精进自律以自己为洲屿..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帝释亲侍佛陀 与贤德者为伍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猎人可卡 伤害贤者自食恶果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外甥三次战胜波斯匿王 舍弃胜败常住安乐..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贝拉西沙尊者 阿罗汉了达空无相
 法句经要义 第二品 不放逸品 帝释玛卡 正念不放逸成为天王之王..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纺织女 少数人脱离罗网获得自由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一品 老品 老比丘尼优塔罗 身体是病菌住所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一品 老品 末利王妃 佛法永垂不朽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信女巴娣普吉卡 死亡系缚贪求无厌之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一)~D 第15经:核心议题是“五阴为结使”[栏目:界定法师]
 O字观想的奥密[栏目:首愚法师]
 1.我们要信仰什么[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相应111经 内处遍知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从布施微笑开始[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破瓦法是在临终出现死亡的征相时用,这是否意味处于昏迷状态的人或突然死亡的人不能用此法往生?[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四[栏目:体光法师]
 24 启航[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如何利益垂死者和亡者[栏目:梭巴仁波切]
 良因善果,打造幸福人生[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