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少年婆罗门 善念带来乐果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5

少年婆罗门       
善念带来乐果
      
1-2
诸法意为先
意主意造作
若有清净意
或言语行为
人导致安乐
如影不离形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少年婆罗门玛它昆达理。

玛它昆达理的父亲非常吝啬,从不布施,即使玛它昆达理是位独子,身上的首饰也都由他父亲为了节省制作工钱而亲自打造。他生病时,父亲也不请医生,才使他病入膏肓。玛它昆达理即将逝世时,父亲竟然把他抬到走廊,以免来探病的人进入屋内觉察到父亲的财富。

有一天早上,佛陀从禅定中看见可怜的玛它昆达理躺在走廊上,出定后,佛陀与弟子们来到玛它昆达理的家门口,向玛它昆达理发出一道光芒,吸引玛它昆达理的注意。玛它昆达理由于身体虚弱,只能在心中表示自己对佛陀的信仰。当他的内心带着充满对佛陀的虔诚信心而逝世时,往生到忉利天。

他在忉利天看见父亲在墓地为他哭泣,于是现身在父亲面前,告诉父亲他已往生忉利天,劝请父亲与他人一起前去听佛说法。听了佛陀说法后,有人提问:“人是否可因心中信仰佛与信仰佛法,就可往生忉利天?”这时佛陀邀请玛它昆达理以天人装束向众人述说自己在忉利天重生之事,听完玛它昆达理现身说法之后,大家也都信服只凭内心虔诚的归依佛陀与佛法,也能获得往生忉利天的荣耀。玛它昆达理的父亲也在听了佛陀开示后,将大部分财产布施出来做善事。

善念造作善业带来乐果,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创造了自己的地狱和天堂,乐苦由自己承担。对人生有正确了解的人,才能脱离苦海。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盲僧迦丘帕拉 邪念带来苦果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提沙尊者 怨恨报复带来伤害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三十位比丘 智者跨越世间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一品 老品 老比丘尼优塔罗 身体是病菌住所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盛大的布施 随喜乐施得安乐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猎象人和比丘提婆达多 没有资格穿袈裟..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阿它达塔尊者 利他也要利己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舍利弗尊者 阿罗汉不再生死轮回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使僧团分裂的提婆达多 恶行易做善事难为..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魔王的三个女儿 佛陀不被诱惑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卑卢提卡尊者 羞耻克己弃除苦忧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难陀尊者 善修心者无贪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学净宗法门最重要的就是念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弘法和实修:不能闭关怎么办?[栏目: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中部106经 随应于不动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