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少年婆罗门 善念带来乐果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0

少年婆罗门       
善念带来乐果
      
1-2
诸法意为先
意主意造作
若有清净意
或言语行为
人导致安乐
如影不离形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少年婆罗门玛它昆达理。

玛它昆达理的父亲非常吝啬,从不布施,即使玛它昆达理是位独子,身上的首饰也都由他父亲为了节省制作工钱而亲自打造。他生病时,父亲也不请医生,才使他病入膏肓。玛它昆达理即将逝世时,父亲竟然把他抬到走廊,以免来探病的人进入屋内觉察到父亲的财富。

有一天早上,佛陀从禅定中看见可怜的玛它昆达理躺在走廊上,出定后,佛陀与弟子们来到玛它昆达理的家门口,向玛它昆达理发出一道光芒,吸引玛它昆达理的注意。玛它昆达理由于身体虚弱,只能在心中表示自己对佛陀的信仰。当他的内心带着充满对佛陀的虔诚信心而逝世时,往生到忉利天。

他在忉利天看见父亲在墓地为他哭泣,于是现身在父亲面前,告诉父亲他已往生忉利天,劝请父亲与他人一起前去听佛说法。听了佛陀说法后,有人提问:“人是否可因心中信仰佛与信仰佛法,就可往生忉利天?”这时佛陀邀请玛它昆达理以天人装束向众人述说自己在忉利天重生之事,听完玛它昆达理现身说法之后,大家也都信服只凭内心虔诚的归依佛陀与佛法,也能获得往生忉利天的荣耀。玛它昆达理的父亲也在听了佛陀开示后,将大部分财产布施出来做善事。

善念造作善业带来乐果,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创造了自己的地狱和天堂,乐苦由自己承担。对人生有正确了解的人,才能脱离苦海。
 


{返回 法句经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盲僧迦丘帕拉 邪念带来苦果
下一篇:法句经要义 第一品 双品 提沙尊者 怨恨报复带来伤害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舍利弗尊者的侄子 供养贤圣胜火祭百年..
 法句经要义 第六品 智者品 潘迪达沙弥 智者自调御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视身体如幻象的僧人 超魔界到无死涅槃界..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给孤独长者 恶得恶报善得善报
 法句经要义 第二品 不放逸品 银行家昆拔高沙卡 精进正念善名大增..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三品 世品 毗舍佉的孙女和小沙弥 不培养世俗邪念..
 法句经要义 第十品 刀杖品 打蛇的年轻人 慈悲待人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僧众谈幸福 佛法僧带来真正的喜悦..
 法句经要义 第七品 阿罗汉品 小沙弥证阿罗汉果 心中无想无欲无波寂静..
 法句经要义 第二品 不放逸品 王妃莎曼娣 精进修行免生死轮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11百日共修 三特加行 特加行(十)[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世风日下,身为父母如何教养子女孝养之道?(净空法师)[栏目:佛教与孝道]
 谈野心与利众[栏目:雪漠]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八)[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达真堪布]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三之上(李通玄)[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改变生命的本质[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闻法者的三个基本观念 闻法之原则[栏目:般若]
 相应56经 无畏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卷第五[栏目:虚空藏菩萨·经典]
 《楞严大义》修道之四[栏目: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