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乘中上师的重要性、好的上师具备的特质
宗萨钦哲仁波切 开示
{返回 宗萨钦哲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826

问:众所周知上师在金刚乘中十分重要,可否请您解释其重要性何在?
答:Gum这是梵文,意为老师。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需要老师,需要建言。如你所说,金刚乘中很强调上师,甚至对弟子而言其重要性超越一切诸佛之上,这是有道理的,即使千佛出世而未得值佛,但佛陀教法依众生之环境,所能接受程度而教,因此对弟子(学生)而言,上师的慈悲超越一切诸佛。
  但是在此摩登时代,对上师的信心、奉献等概念并不易被接受,因为每个人都被教导准备独立,并且我们的环境和社会也必须如此做,自然地我们想独立,太多的环境使我们独立,过民主的生活,没有人想依赖别人,没有人愿意由上师来决定弟子的命运;但无论我们多么想要独立而不愿顺从,但我们总是在接受到人的命令你看我们的家庭导致命令的出现,欲从别人的身上寻找实相,所以我说我们常依赖他人,虽然我们想要结束依赖而独立,但不论你是谁总是依赖别人,即使你有许多机械常识,你的国家是超级强权,你仍然依赖别人、别的国家、别的社会。
  现在人们非常熟知佛陀告诉了我一些在生活中可采行的事,在此人们用各种方式依赖时,我们何不依赖一个能给你精神引导,告诉你生命道路、慈悲和圆满觉悟的人,这比依赖教你一些不恰当的观念,令你不自觉地痛苦的人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各派的修行,内在的成长上,上师重要的原因。事实上在许多显宗的经典中说到“自己的智慧便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没有人可为你做决定。”但我们可看到,我们的智慧非常无知,并不以上述的方式运作,而无知却成为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某些能教育我们生命的人。
  然而,在各方面我们接受一个人或社会的号令,例如我们一起吃饭,有礼貌,这被认为是好的,一个绅士和淑女所应具备的,但我们并不一起上厕所,对吧?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理由说我们不该(能)一起上厕所,我们既然一起吃饭,何不也一起上厕所呢?但我们并不如此做,是因为社会觉得这是不好的,如果你要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则不会得到社会的信赖,自然地在今日社会中,我想做个绅士,你想做淑女,为了成为绅士和淑女,我们一起吃饭但不一起上厕所,看到没,我们不知不觉地接受社会之法律和规定,而如此的规定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法律或礼不礼貌是由社会或个人所制订的,而我们相信它并努力研读和练习之。

问:我们如何寻找上师?一位好的上师必须具备那些特质?
答: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现在有很多人想要有一个好上师,并且成为一个人的弟子一定有一些仪式,像剪下一点头发、皈依等等,但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呢?就如同结婚、恋爱是两回事一样,结婚必须要有仪式,否则婚姻并不完全;但对恋爱来说,没有人可说这是你将恋爱的人,没有人可指引你恋爱,如果你遇见某人,你被自己的感觉所动,你就自然地恋爱了,为什么呢?因为其中有过去世的连结,知觉上的连结。
  上师也是如此,当你看到某位上师,你很喜欢他,他好像你的老师或精神上的伙伴一样,那么你自然地就会有信心,当他教导你时,无论他教导什么,都使你了悟现象的实相,而进一步走向究竟觉悟,那么这个人就是你的上师,无论有没有仪式、他是不是仁波切或被认为是伟大的老师。但我们总是由广告宣传来引导意念,判断他是否是伟大的老师,可是这并不表示他或她认为的伟大老师就是你的老师,。其实真正可以给你一些话,使你了悟诸法实相或成等正觉的那个人,才是你的上师。

问:一个人如果遇到不好的上师该怎么办?
答:一个人在选择上师时就该非常小心,此时看看上师的上师是谁很重要的,我想选择上师时,一个人不该受到他人或广告宣传的影响,他对上师的了解应该要比广告多的多,这是极重要的;此后如果不幸地由于自己的恶业或愿力而遇到了不好的上师,而且也从他那接受了一些教法,依照金刚乘的规矩,这个人已成为了你的上师,你必须尊重和拥有信心;此时你了解了一些事情,使你不再觉得他有什么好,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技巧性的放弃此类上师,这将不会伤害到你或其他众生。
  在大乘佛教的修行中,帮助众生是最重要的,而不只是要自己成佛而已,由于你遇到不好的上师将会阻碍你真实地利益众生,所以我想一个人要技巧性地远离不好的上师,同时一个人也不要因此忿怒。因为是你自己选择到这不好的上师,所以不要抱怨。

问:但如果一个人对上师已经失去信心且十分忿怒呢?
答:我已经说过,你可以丧失你的信心,但不可隐人嗔恨中。丧失信心并不表示你就可起嗔恨心。佛法的修行者对敌人都不可起嗔恨心了,更何况是上师。


{返回 宗萨钦哲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西藏的转世喇嘛
下一篇:慈悲与信心
 接近上师
 如何同时成为一位修行者与生意人?
 《时尚先生》采访宗萨钦哲仁波切
 无为
 佛教中的象征、观想
 《金刚经》开示
 朝圣:到印度佛教圣地该做的事
 智慧与慈悲
 三宝的含意、金刚乘中佛的表现法
 不做任何事的艺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阿弥陀经》慧静法师讲经弘法系列九[栏目:慧静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33[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九)行持孝道就是真正的修行[栏目:圣者言教]
 居士传四十五[栏目:居士传]
 婚外恋是两情相悦,为什么判定为罪业?[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与青年朋友谈佛教实践的问题[栏目:陈兵教授]
 安居第五十七日(二):依佛愿菩萨正修行[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0[栏目:印海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第八章 认假为真的痛苦世界与返璞归真的空性世界 般若之五[栏目: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