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讲 下篇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7
师父开示《大乘百法明门论》笔记要点(第十讲 下)
 
(6月10日)
 
 
乙二、依法发心,超越世间追求
 
【观察思维】世俗社会上一般有成就的人,多数都是自我意志比较强的人。
 
自我意志比较强,要学佛法就非常困难,自我意志强,就说明我执重。
 
【对比认识】
 
◇世间上追求成就,都是与“我”这个主体连在一起的。小到我们个人,大到单位、产业、土地、财富、员工,等等,都是与我联系在一起的;
 
◇佛法上的成就,恰恰要放下这个我,是与无我连在一起的。释迦牟尼佛说“一切法无我”,是他对娑婆世界的观察。
 
【深入观察】世间法是建立在有为法生住灭的成就上,实际上是建立在“住”相上的成就,暂时存在的成就。
 
佛法则不同。
 
【师父破斥】我们传承佛的教法、思想、理论,不是凭空说“我在念经”就是传承教法。
 
【把握关键】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够用佛陀的教法来作意,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实践,团体的建设、弘法利生事业的开展?
 
【依法而行】我们只有这么去做,才是真正的成功,才是真正不共世俗的团体。
 
【偏离轨道】如果不是这么去做,那跟世俗社会的单位一样,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绝对不可能。即便有成就,也与佛法的本意不相干。
 
【如理认识】人、社会、团体、事业,都是假借因缘和合而有,任何一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
 
【师父策励】这些因缘是能够改变的,都与自己的发心有关系。
 
 
 
乙三、如法修心,开启智慧宝藏
 
【心的研究】很多人去研究心,去开发内心的宝藏,去追究心的源头在哪里。
 
【世间误区】但是,世间上要追究心的源头,是找不到的;开发内心的智慧宝藏,也开发不了,并且众说纷纭,有千百种说法。无形中,我们就会把自己很多有限的、琐碎的、虚妄的东西,作为要开启内心宝藏、寻求智慧源头、(挖掘)内心最本然的状态(的工具)去认知。
 
【宗】这些说法恰恰都是(与追究心的源头)相反的。
 
【因】因为这些说法实际上都是我们奔流不息的妄念的状态——老想去追溯心的源头在哪里,智慧的大门在哪里,我们的内心就不寂静了,躁动,向外追逐,不能反观自心,不能让我们的心寂静下来,很多问题就不能解决,心只有越来越动荡。
 
【反问】本来就是一颗杂染、虚妄的心,用它再去追究心的源头,怎么追究得到呢?
 
【正确方向】只有让我们杂染的心沉静下来,慢慢才能认清内心的方向、状态。
 
如果没有让我们的心静下来,反而让它动得越来越厉害,只有跟佛法的距离越来越遥远而已。
 
【观察思惟】佛教徒也好,非佛教徒也好,世间上很多学问,实际上都有这样的问题。
 
这就是对整个心的学问了解不够造成的,至少没有完整、系统的来认知造成的。
 
【错误现行】因为没有系统完整的来认识,首先就没有这套学问,我们就很容易把我们自己的经验、认识附加上去,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修行、修心。
 
【体会境界】我们学习经论,实际上是去体会佛菩萨、祖师大德的境界。
 
他们告诉我们如何来体会,如何来认识我们内心的境界,如何来用功。
 
【何谓传承】佛菩萨、祖师大德把自己的经验传递下来,变成经论,我们今天学,就是来传递和掌握用功的经验,这才是佛法的传承。
 
【修行功德】如果得到了这种经验,自然而然我们生命的状态和意义就不同了,我们就能安住。
 
 
 
乙四、以法观心,修正自身习气
 
【认识过患】不能安住,不能寂静,就会躁动。
 
躁动,就会患得患失。
 
【得与失】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里,第一个就是“得”。
 
“得”是与“失”相对的,“有得有失”。
 
【常见心相】通常人总是觉得“我要得到什么东西”,“要有所得”,“要有成就”,包括学问、能力、知识、财富、健康、社会关系,所有的一切,只要你追逐。
 
【苦从此生】反过来,没有得到,或者得到后又失去,人总是会很痛苦;别人得了我们没有得,也会很痛苦。
 
【如理认识】实际上,得与失本身就是一种概念,心法、心所法、色法三者假立的概念。
 
【思辨】我们把“得”放下,实际上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内心的概念。
 
【明察心相】内心当中有得有失,看见别人得到什么东西,心就会不平。
 
【徒然生苦】你的心不平,不等于别人就不得了,他依然还是得。
 
【喻】别人当组长,你当不上,心里就很难受。但是你难受也没办法,他还是当组长。
 
【对治方法】只有把得的概念放掉,心态才会正常。
 
【烦恼重重】如果没有放掉,就是障碍,就会成为所知障——你不知道还好,一知道肯定起烦恼。别人得了什么好处,你没有得到,就会起烦恼。
 
【放下即自在】如果把得的概念放掉,就没有失去什么。
 
【同理】反过来,失的概念放下了,才能得。
 
【染污心相】看到别人得到了什么,自己没有得,就好像失去了什么。
 
【先舍后得】只有把认为“自己失去了什么”这种概念放下,才能够得到佛法。
 
【法相辨析】得与失都是我们内心不平的写照,要追逐有所得,没有得到、得到不够,或者别人得到了,内心即刻就有起伏。
 
【了知过患】起伏就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世间上很多问题的纠葛都是这样造成的。
 
【如理认识】实际上它是因缘和合而有的,一个人的成就与否也是众缘和合的,不是偶然的。
 
【观心为要】我们怎么来用心、观照,就很关键。
 
【师父破斥】不是说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就是学习一个“得”,那谁不知道?不是这回事情!
 
【结合自心】怎么样跟我们内心联系在一起,关系就很大。
 
【设问】为什么佛菩萨,甚至一些有修行的祖师大德看我们都会很清楚?
 
【宗】他看到我们的现行,就能推测这个人以后会怎么样。
 
【因】因为你现有的现行,现有的业以后会怎么样,基本都是一种法,都是一种规律。只有真正痛下决心去改变,否则你这种规律就没有办法(改变),我们人就是这样一种思惟、习惯。
 
【喻】为什么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呢?
 
出家如初,因为你想去改变,“我哪里不对,该怎么改”,修行就是要改变自己。
 
【修行误区】修行时间长了,不想去改变自己,老想去改变别人。
 
【为仁由己】很多学佛人时间长了都是这样,老想去改变别人,改变别人的想法、观念、做法,没有意识到要改变别人需要先改变自己,然后才能去影响、帮助别人,这都是有关系的。
 
 
 
乙五、无为用心,追求涅槃寂静
 
【如理认识】一切法,都是靠我们身语意的造作,都是业感。所有的造作都是有为法。
 
在有为法造作的基础上,能显示出无为法的道理。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
 
前面四个是有为法,在有为法的基础上,能显示出我们对无为法的体会。
 
如果我们有用心、同佛法相应,所作的事情里就能够体察到法的内涵。
 
【明确目标】无为法、涅槃寂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正确心态】我们要追求涅槃寂静,自然而然不会在有为法的事相上与人家发生冲突、产生躁动。这本身就是不对的事情,就不是我们学佛法的人所应有的一种心态。
 
【清醒认识】当然,我们应该这么去用心、去理解,不等于说我们听到了就能够做得到,也不等于我们说了就能够做得到,不是这么简单。
 
我这么说的目的,是让我们大家有一个不同的用心角度:怎么去用心,怎么去体会佛法。
 
 
 
甲四、现实修行中常见问题
 
     乙一、丧失对内心的觉照能力
 
【常见病态】大部分人缺乏对自心的认识和觉察能力,甚至这种认识能力慢慢越来越匮乏,最后完全丧失掉了。
 
【举例说明】
 
①比如慈悲,怎么来认识我们的慈悲心呢?是不是学得越久越慈悲呢?
 
②怎么来认识“观功念恩”呢?观功念恩也是内心的作意。
 
③怎么来认识终极信仰——涅槃寂静的价值呢?
 
④怎么来认识和合力量的重要性呢?和合才能成事,和合才能成道,不和合就说明有违缘,我们只有知道违缘在什么地方,怎么改变它,障碍才过得去。
 
⑤我们怎么来认识内心力量、力量的源泉呢?我们认识清楚以后,知道怎么办,才不会枯竭。如果不是的话,纯粹凭一种感性的信念,绝对是支撑不久的,过一段时间心气就不高了。
 
【性相有别】人的心性是离四句、绝百非的,所有的名言概念安立上去,与它的本体都是两回事情。
 
【名言功用】所有的名言、概念,安上去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对心性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一些的体会、认识、了知而已。
 
 
 
     乙二、混淆修行的目标与方法
 
【明确目标】我们要见到的是诸法的真实相,不是想在佛门中得到什么东西。
 
【修行误区】认识诸法的实相、涅槃的寂静,和在有为法事相上的成就、我们所得的功德,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变成一对矛盾。
 
【倒果为因】涅槃寂静,无为法,无有生住灭,没有形相。如果我们贪图功德,或者说我们一定要得到什么,就会把我们得到的最后的结果作为我们的发心,当成我们的方法、手段、行持,这就是倒果为因。
 
只有说我们如何发心,如何行持,如何用心,我们才能得到什么结果。果是果,因是因。
 
【归根究底】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我们内心有烦恼,内心不寂静造成的。
 
【师父破斥】内心不寂静,不要说认识诸法实相,要认识一个法也是不容易的。
 
【师父策励】任何一个法,只要我们在这个法上真正有很深的体悟,都能够以此类推。
 
佛法根本的命题、用心的方法必须要了解得比较清楚、透彻。
 
 
 
     乙三、缺乏希求心与行持
 
【宗】行与证,行的过程也就是证的过程。
 
【因】行就是做,行一分,证一分;行两分,证两分。行与证是一体的。而不是说我们要行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最后才能证到什么。
 
【喻】行就如走路一样。比如你要去天安门,走一步就近一步,只要你不是走错路。走一步就靠近一步,走两步就靠近两步,最后就到了天安门。
 
【画饼充饥】内心只是想“我要到天安门”,没有去想路怎么走,没有去考虑怎么一步一步走,这怎么行呢?
 
【现行分析】很多人内心不寂静的时候总是在寻找,寻找什么呢?寻找善知识,寻找法,寻找路。
 
【勿向外求】实际上,我们内心不寂静的时候,遇到法一样不寂静,也不会把它当作法。
 
所谓法就是要让我们内心寂静。
 
【三法印】千百年来,三法印(才是佛法的标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只要法与这三个法相应,就是佛法,否则讲得再好也不是佛法。
 
这是佛陀告诉我们的法印,要同这个法印相应。
 
【关键要点】涅槃寂静的状态,我们是不是很希求、很想得到,是不是作为我们真正终极信仰的目标,这是很关键的。
 
【修行动力】只有我们追求涅槃寂静,才会去实践,才会去追求诸法实相。
 
【师父破斥】如果我们追求的不是涅槃寂静的功夫和境界,怎么才有办法从能观的心和所观的境上来认识呢?这不可能的事。
 
【以妄对妄】我们只能以我们有分别的心、虚妄的心来认识世间上的种种境,虚妄心对虚妄境。
 
【以愿导行】我们如果真正追求涅槃,自然会反观自己的心,看到自己的烦恼,看到自己不寂静的地方在哪里,(思考)如何让我们内心寂静,并且会一直去实践。
 
【信乐为本】内心寂静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动力有几分,对涅槃的希求有几分,对终极信仰信几分,这都是成正比的。
 
如果对终极信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希求,就不会寂静,不会去实践。
 
不会去实践,也不可能有寂静,不可能有修行实践的能力,这些理论都是相关联的。
 
 
 
      乙四、没有真正建立生命宗旨
 
【生命宗旨】我们常常说,建立生命的宗旨是成佛,成佛就是涅槃寂静。
 
【无志过患】我们对涅槃寂静没有追求,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成佛的宗旨,就很容易以外在成就的价值来弥补我们内心当中自我价值的不足。
 
【深入分析】我们内心是苍白、空虚的,感受不到内心中佛法的力量,就很容易追求外在的成就,来弥补我们内心的不足,这样我们的心才会平衡,才会觉得活在世上有意思。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错误现行】追求外在的价值,就很需要别人的肯定、赞叹、鼓励,来满足我们虚假的价值。
 
【现实为喻】我们常常说,“你怎么老不理解我呢?我做这么多事,怎么都不理解我?”实际上这种人都是很可怜的,老是追求外在的一种成就。
 
【师父破斥】实际上这时候我们潜意识里都不是佛法的发心,这种心态已经有了大问题,只是我们自己看不到。
 
【直指原因】这就是我们对自己佛法的价值观没有信心,不相信。
 
【分析后果】不相信佛法的力量,不相信大众的力量、团体的力量,追逐外在自我价值的成就,自然而然(与团体)是背道而驰的,自然就远离大众、远离佛法,自然就学不下去。
 
【回光返照】如果我们追求的是涅槃寂静,我们看问题就反观自心。
 
【如法体现】我们需要的是佛法的价值,自然而然我们各方面关系都能处理好,人、事、物一切的关系,一切的因缘,都能够处理好,佛法的力量也会很强,人的感召力、亲和力也会很强。
 
【经论证成】《楞严经》里面讲:“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种力量!
 
【师父破斥】如果不是的话,自然而然我们内心就会越来越枯槁。二乘还懂得怎么真正意义上的用心,如果我们不懂得真正意义上的用心的话,修行就修偏了,这是很要不得的。
 
 
 
【总摄】
 
修行修得上去,修好了,跟心有关;修行修不上去,修不好,跟心也有关。
 
善恶,一切因缘果报都跟我们的心有关,所以心在一切法中最为殊胜,叫做“一切最胜故”。
 
 
 
 
 
附:科判
 
甲一、经文略释
 
甲二、认识心与境的关系
 
    乙一、娑婆世界的清净与染污
 
    乙二、所知障的形成和原因
 
        丙一、凡夫所知,执着成障
 
        丙二、闻法不行,所知成障
 
        丙三、所知障的根本
 
     乙三、心的躁动与寂静
 
     乙四、摄彼等义
 
甲三、现实因缘下如何修行
 
    乙一、总说修行要旨
 
        丙一、明确方向——通达无为
 
        丙二、积累资粮——福慧双修
 
        丙三、选择方法——大乘佛法
 
        丙四、创造条件——发希求心
 
        丙五、摄彼等义——修行从心开始
 
     乙二、依法发心,超越世间追求
 
     乙三、如法修心,开启智慧宝藏
 
     乙四、以法观心,修正自身习气
 
     乙五、无为用心,追求涅槃寂静
 
甲四、现实修行中常见问题
 
    乙一、丧失对内心的觉照能力
 
    乙二、混淆修行的目标与方法
 
    乙三、缺乏希求心与行持
 
    乙四、没有真正建立生命宗旨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一讲 上篇
下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讲 上篇
 认识人生之八 1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一讲 下篇
 正确辨析心相 2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7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2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二十四)解粘去缚破名言..
 认识人生之二 4
 佛光普照众生心 2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2
 发菩提心——入大乘门的唯一标志(上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从事医疗工作,有时遇到寄生虫,如何处理?[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居士传三十[栏目:居士传]
 APPENDIX - 心——意识知道的根本特性 Citta—The Mind’s Essential..[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六度集经》[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大手印法的西藏化特点[栏目:索南才让·许得存教授文集]
 传统佛教僧团管理的目标及现代意义[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解脱之道讲记 c6 二、正思惟[栏目:体方法师]
 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净[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多少重[栏目:禅话禅画]
 大善见王经[栏目:大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