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0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06
《深信业果依法行持》
理念课要点(三十)
(10月13日  中)
 
[080809课堂笔记之三十三 ]
一、回顾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1、各组报考勤。
面对天气很热的境界,我们是否具足正念,经典中诸佛菩萨在面对痛苦的境界时,都是对境发愿,我们当下有没有发愿,要让我们将来成佛的净土没有炎热和寒冷,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呢?
2、上堂课研讨的问题。
(1)我们都希求走大乘道,那么大乘道有什么殊胜之处呢?我们为什么要成佛呢?
(2)菩萨的长相非常庄严,罗汉的长相跟菩萨就不好比,佛就更不用说了。大小乘圣者为什么在色身上有这么大差距呢?曾有人看到师父法相庄严而对佛法生起信心。
(3)但我们仅仅发愿希望自己长相庄严够不够呢?昨天看奥运开幕式,也有很多长相庄严、声音美妙、体魄健壮的人,他们也是发过愿才感得世界各国的人都看到他。我们要感怎样的果呢? 
二、分组讨论复习
1、时间5分钟,一、三、五、七排同学向后转,8个人一组,一人记录、一个主持、一人配合。 
2、汇报。请同学到黑板上边听边记录。 
3、大家复述时要注意内容的准确,最好能够保持原汁原味。
三、问题研讨
1、理念课上了四十几堂了,我们学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影响呢?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道理,在生活中却总是实践不了、很难做到呢?内心相续为什么得不到改善呢?时间8分钟。 
2、大家研讨的结果:宗旨不明确,漏器,对苦体会不深,对法怀疑,资粮不够,对法师依止不够,法不入心,停留在文字上,记忆力差,思惟少......
这里面有共同的点吗?思惟少、宗旨不明、漏器?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共同的,是共业。
那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有没有依着经论抉择?我们说的每一点有没有根据呢?
3、分享个人体会:
(1)大家愿意来山上做长期义工、乃至出家,至少说明我们认可这个道场是比较好的,既然我们对佛法对师父那么有信心,外在环境具足了,为什么我们不能稳扎稳打向上走呢?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把师父法师讲的法听到内心,刚才同学复述的很多都不是原味了。就是我们求法的心不够,听的时候夹杂了很多我们自己的知见,内心的“程序”没有变,还是原来那套模式;我们听完课,一周后能忆持思惟的法有多少呢?有多少时间心念是缘在法上的呢?
(2)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就是要数数修习,同时对师父法师修信心,忏悔闻法的业障,祈求三宝加持去突破障碍,这样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1
下一篇: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29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34
 所缘境与所知障 6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24
 认识人生之三 1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九讲 下篇
 从现实业果看,珍惜当下因缘 5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 5
 从现实业果看,珍惜当下因缘 4
 正确辨析心相 4
 认识人生之三 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定慧[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力行十善——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缘起)[栏目:宗性法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法会因由分第一[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永不退休的人生[栏目: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开悟在一时(来果禅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人间佛教实践的先行者——简论慈航法师的三大理念[栏目:华方田教授]
 什么是苦 - 远离「苦」的感受[栏目:真正的快乐]
 活着,才有幸福的可能[栏目:活在当下·静心修行]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领大众,一切无碍[栏目:印隆法师杂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